春天是萬物生長的季節,也是孩子生長發育的黃金期。近段時間,市婦幼保健院兒科副主任醫師蔡蘭富接待了很多家長和孩子,都是前來向他討要春季兒童生長發育妙招、諮詢兒童肥胖早熟問題的。
蔡蘭富介紹,人體的長高雖然受制於遺傳因素,但排除疾病後,後天的營養、睡眠和鍛鍊等對身高有很大的影響。春夏季節是孩子生長發育的黃金期,家長和孩子們要把握時機。
據醫學資料統計,孩子生長發育有顯著的季節性,其中春、夏季長得最快,其身高增加值可高達秋、冬天身高增加值的2至2.5倍。
孩子發胖早熟現象多發
「前段時間,大家都選擇宅家儘量不來醫院,但很多家長實在是忍不住了,就帶孩子來諮詢。」蔡蘭富說,「這段時間,周六的門診一天就達到120人次,大多數是疫情期間發胖和出現性早熟的孩子,更有不少屬於復發。」
蔡蘭富分析,疫情期間,孩子和家長們儘可能地宅家不外出,並通過增加營養來增強抵抗力。但一段時間下來,孩子們的運動少了,美食多了,長期大量地攝入高蛋白、高熱量飲食,尤其是油炸類食品,再加上成日面對電子產品,都對孩子們正常的生長發育產生了影響,因而肥胖、早熟等問題隨之而來。
「如果孩子出現性早熟的現象,會導致骨齡提前,骨骺提前融合,終身高降低。另外在心理上,對男孩影響不大,但早熟女孩可能出現較多的焦慮、不安全感、神經性厭食等行為問題。」蔡蘭富說,「肥胖的兒童更容易性早熟。如果孩子生長發育異常必須及時就醫。」
四個因素助力孩子生長
當生長的黃金期遇上疫情,如何保證孩子的正常生長發育呢?蔡蘭富介紹四大因素。
均衡飲食。足夠的營養支持是兒童生長發育的重要保障。家長可以在3次正餐基礎上給孩子適當加餐,加餐以奶類、水果為主。疫情期間,蛋白質可以在平時的基礎上適當加量,如魚、肉、蛋、奶、豆類、堅果等,不僅有助於孩子的生長發育,還可提高孩子的抵抗力。
培養兒童喝白開水的習慣,建議學齡前兒童每天飲水600至800ml,每天少量多次飲用。
家長要特別注意培養兒童良好的飲食習慣,不挑食,不偏食,可以讓兒童參與食物選擇與製作,增進對食物的認知與喜愛。
適量運動。運動不僅可以促進孩子的生長發育,對於孩子的心理健康也是有益的。在做好防護措施的情況下,要適當進行戶外運動,因為陽光裡的紫外線可以促進人體合成維生素D,有利於骨骼中鈣質的積累,沉澱,促使骨骼快速生長。戶外運動的時間可以選擇上午10時以前和下午16時以後,陽光溫和,更適合孩子的皮膚。
與此同時,還可以給孩子選擇一些室內運動,儘量減少孩子靜態活動時間。
運動內容包括耐力運動,跑步、跳繩、摸高等縱向運動,對膝關節、踝關節、脊柱有適宜刺激的運動。並且要保持規律運動,定時、定量,每周運動5次以上,每次除熱身運動和運動結束放鬆外,運動應持續30至40分鐘左右。
蔡蘭富介紹,運動誘導生長激素分泌。中等、較高強度運動,持續5分鐘左右可激發生長激素分泌,持續30分鐘以上效果較好。
充足睡眠。良好的睡眠習慣對於正在生長發育期的兒童來說至關重要。對兒童身高具有重要意義的生長激素是呈脈衝式釋放,一般在夜間深睡眠狀態分泌達多次高峰水平。晚睡晚起的生活習慣不僅不利於生長激素的分泌,同時有研究表明也會導致兒童肥胖的發生(因為睡眠時間和肥胖的發生呈「U」型關係,即過少和過多的睡眠都會導致兒童肥胖)。
美國睡眠基金會在2015年做出的最新睡眠推薦量為:0至3個月要睡14至17個小時,4至11個月要睡12至15個小時,1至2歲要睡11至14小時,3至5歲要睡10至13小時,6至13歲要睡9至11個小時。
愉悅心情。蔡蘭富還特別強調,要讓孩子保持愉悅的心情。情緒低落、過度緊張或壓抑可影響身高增長,而愉快的心情則有利於生長激素的分泌、可促進營養吸收,還能提高睡眠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