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大美鐘山,向世界講好南京故事

2021-01-19 中國江蘇網

中山陵。通訊員 梅寧攝

流徽榭。通訊員 梅寧攝

美齡宮「最美項鍊」。通訊員 梅寧攝

石象路。視覺中國供圖

鐘山風景。視覺中國供圖

鍾靈毓秀、虎踞龍盤。鐘山是南京名勝古蹟薈萃之地,鐘山三峰相連形如巨龍,山、水、城渾然一體,歷經千年而鬱鬱蔥蔥。鐘山集六朝文化、明朝文化、民國文化、山水城林文化、生態休閒文化、佛教文化系列於一山之中,多位君王和英雄豪傑、文人墨客,均和這裡淵源深厚,是為「中華城中人文第一山」。

鐘山不僅是南京的,還是中國的,甚至是世界的。如何建設大美鐘山,講好鐘山故事?4月10日,「鐘山學堂」開講暨「市民學堂」城東分講堂成立儀式,在鐘山風景區舉行。首場講座特邀全國政協委員、南京大學文化與自然遺產研究所所長賀雲翱主講《大美鐘山與鐘山文化》。

區位優越

是六朝時期「鎮山」和「風水寶地」

何為「大美」?「首先指的是有大功德、大功業。」賀雲翱說,《管子五行》中提到,「人與天調,然後天地之美生」;《莊子知北遊》中也提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他認為,這兩句話,最符合鐘山之「大美」的特質。

那麼,鐘山「大美」,具體美在哪裡呢?賀雲翱認為,鐘山的區位非常「美」,是不可多得的風水寶地,「鐘山位於長江下遊,是寧鎮山脈的主峰,地處古都南京城的東北,在都城風水學上具有東方『青龍』之象。鐘山的山體呈東西走向,主山雄偉險峻,平面略呈弧形,像是一把太師椅。」

南京有「虎踞龍盤之地」的美稱,和鐘山也有很大關係。鐘山山脊走向,以中峰「北高峰」為轉折點,東段走向東南,止於馬群;西段走向西南,經太平門附近入城,餘脈向西延伸為富貴山、九華山、雞籠山、鼓樓崗、五臺山,抵清涼山,確實「蜿蜒如龍」。鐘山西段餘脈諸山,又成為古都南京北方「玄武」之象和西方「白虎」之象。而在鐘山南面,呈現東西走向的秦淮河,則成為南方「朱雀」之象。

這也是鐘山成為歷代帝陵所在的重要原因。比如吳大帝孫權的蔣陵、明太祖朱元璋的孝陵、東晉晉康帝司馬嶽的崇平陵等。「蔣陵」是鐘山的第一座帝陵。孫權病逝後,葬於鐘山孫陵崗,即今天的南京梅花山。不過,蔣陵具體位於何處,至今仍是個謎,歷代史志均語焉不詳。現孫權墓位置是根據明代傳說確立。

東晉、南朝時,鐘山更是被稱為「揚都之鎮」。如《丹陽記》曰:「其形象龍,實作揚都之鎮」,這表明,鐘山是六朝江山的至尊之山,受到國家臣民的崇敬。「鐘山龍蟠」之說也始於這一時期。這是公元208年前後,諸葛亮、張紘、孫權等一批政治家、軍事家對鐘山風水的體認和政治利用。

六朝時還把鐘山正式納入城市規劃之中。當時鐘山位居皇宮東北的十二地支中的「醜」位上,在都城禮制建築空間上扮演了重要角色,為此才在這裡營造了都城「北郊壇」。

賀雲翱表示,鐘山作為古都南京六朝時期的「鎮山」和「風水寶地」,留下多項獨特的、全國一流的文化遺產,包括帝陵、禮制建築、寺廟、郊野等。有的文化創造如佛寺文化到唐、宋、元時代還頗有影響。

「家底」豐厚

號稱「中華城中人文第一山」

「鐘山的文化也非常『美』。」賀雲翱說,鐘山文化豐富多彩,集六朝文化、明朝文化、民國文化、山水城林文化、生態休閒文化、佛教文化等系列文化於一山之中,號稱「中華城中人文第一山」。

整個鐘山風景區中分布著各類名勝古蹟200多處,包括世界文化遺產一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5處,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和「文化與自然雙遺產區」。

在鐘山文化中,六朝文化堪稱其獨一無二的資源,提起鐘山就會想起六朝。鐘山又稱紫金山,歷史上曾有過許多名稱。最早被叫做金陵山,南京古稱「金陵」即源於此。東吳時,孫權為了避祖父孫鍾名諱,改稱鐘山為蔣山。今天的白馬公園、蔣王廟、蔣王廟廟會等地名和非遺,都與這段故事有關。東晉稱其為紫金山。東晉及南朝時期,人們也根據鐘山的方位稱其為北山。孫權死後,下葬於今天的梅花山,開啟了以鐘山作為帝王陵址的先河。鐘山另有一處六朝壇類建築遺址,當年也是賀雲翱領隊發掘的,曾被列為中國2000年十大考古發現之一。

鐘山的明文化和民國文化,則分別以明孝陵和中山陵為代表。明孝陵位於紫金山南麓,是明太祖朱元璋和皇后的合葬陵墓。它作為中國明皇陵之首,代表了明初建築和石刻藝術的最高成就,直接影響了明清兩代500餘年20多座帝王陵寢的形制。在中國帝陵發展史上有著特殊的地位,故而有「明清皇家第一陵」的美譽。2003年7月,明孝陵及其明功臣墓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一代偉人孫中山也長眠於鐘山。中山陵被譽為「中國近代建築史上第一陵」,早在1961年就被批准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整個建築群傍山而築,呈「自由鐘」形。

鐘山的佛教文化也值得一提。「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在南朝梁武帝統治的48年間,南京地區的佛寺達到了500多所。其中有70多所就分布在鐘山的廣袤山林中,鐘山地區也成為當時江南的佛教中心之一。除了至今尚存的靈谷寺外,曾位於紫金山南麓的定林寺更是曾在中國佛教史、文化史上書寫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在定林寺中,劉勰寫下了被看作是中國文學第一部百科全書的《文心雕龍》,陸遊也曾兩次慕名造訪並留下了題刻。

歷代文人墨客,也留下了諸多與鐘山相關的名作。「六代江山都似夢,四朝陵寢總如煙。只餘王謝風流在,墓草荒涼石獸眠。」這是清代陳文述所作的詩篇,講述的就是鐘山與六朝帝王陵的故事。鐘山因風光優美,早在六朝時期就成為名人別墅和遊樂之地,如沈約的《遊鐘山詩應西陽王教》詩五首,讚頌的就是鐘山之美。

講好新時代鐘山故事

建設紫東地區「文化地標」

如何保護和傳承鐘山文化?「這些文化遺產是我們國家甚至全人類的文化財富,要在保護的基礎上,傳承、利用和發展。保護是第一要務,除了保護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本體,還有它們的生存環境。」賀雲翱說,

鐘山是南京城市「龍盤虎踞」文化符號的主要來源,是古代南京作為都城時期的重要功能組成,是佛教文化聖地,是多位開國帝王和重要歷史人物的長眠之地,是風景怡人宜居之地,是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研究重地,是優秀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的重地。在這裡,還可以感知「天人合一」「天下為公」等許多優秀的人文精神……賀雲翱總結說。基於此,他提出了「要爭取創建『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範區』」的建議。

賀雲翱認為,傳承的核心在於挖掘文化和生態價值。他曾主持明孝陵陵寢建築考古前後近10年,並任明孝陵「申遺」專家組組長,執筆完成申遺文本。他以世界文化遺產明孝陵為例,講述了如何讓過去的「孫權墓」成為今天市民遊客最愛光顧的「文化空間」的故事:「明孝陵申遺成功後,海內外大量遊客慕名而來。明孝陵博物館當年就進行了改建,通過文物陳列、模擬場景、數字多媒體展示等手段,對朱元璋、明孝陵以及南京明文化作了專題介紹。」他說。再比如梅花山,是每年春天「老南京」賞梅的首選地,賀雲翱早年就直接推動了梅花山賞梅習俗列入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近年來,景區也建設了中國梅花藝術中心,研發了梅花香水、薰香、茶具等一系列梅花文創產品,使得梅花山正逐漸成為全國乃至全球的梅花文化中心。

新時代背景下,如何講好鐘山文化故事?賀雲翱建議,不妨持續性地開展考古,建設各類遺址公園、博物館,並充分開發利用現有的資源,促進文旅融合,通過建設「網絡博物館」、出書、會議論壇講座、研發文創產品、創作影視作品等方式,利用網際網路平臺講好鐘山故事,不斷挖掘鐘山文化的意義、價值並且廣泛傳播開來。「每一名南京市民都是鐘山文化的繼承者、守護者、享用者,也是創造者、弘揚者和發展者。」他說。

他認為,鐘山的新使命,是建設成紫東地區的文化地標。「紫東地區,將成為寧鎮揚一體化、寧滬城市帶、寧杭生態經濟文化帶的核心地帶,是長三角一體化的中樞之地。紫東地區的建設,將使鐘山成為南京的『城中之山』。」

南報融媒體記者李子俊

相關焦點

  • 【金陵晚報】鐘山文藝大講壇首開講 畫家高雲「以畫說畫」
    這是中共南京市委宣傳部、南京市文聯主辦,南京報業傳媒集團、南京廣電集團協辦,鳳凰網江蘇承辦的系列文藝名家大講壇「鐘山文藝大講壇」的首場講座,也是高雲面對公眾的又一次藝術講演。開設鐘山文藝大講壇,旨在加強藝術教育,提高市民的文藝素養,幫助市民領略藝術之美,增強藝術欣賞能力,從而熱愛藝術、走進藝術。
  • 朱元璋選址明孝陵 竟與宋濂遊玩南京鐘山有關?
    ,宋濂在南京時不但寫過《閱江樓記》,還寫過名篇《鐘山遊記》,讓人過目不忘,更多的讀者對鐘山燃起了好奇之情。行走在鐘山,綠樹成蔭,蟬鳴陣陣,時有山風拂過,南來北往的遊客絡繹不絕。我們邊看景區導遊全景圖,邊嚮導遊和「老南京」詢問「一人泉」「第一山亭」等景點。在交談中,我們發現,大家對宋濂寫的《遊鐘山記》都非常熟悉。遺憾的是,經過六百多年,昔日宋濂筆下的很多景點今天很難尋覓,大家對宋濂遊過的報寧寺、崇禧院、永春園等地都不太清楚。
  • 南京·金鷹峰會·Day1——相約鐘山
    南京的深秋,梧桐葉金黃金黃的鋪滿了一地,在南京最美的季節裡,我們迎來了我愛我家一年一度的盛典——金鷹峰會。
  • 【現代快報】鐘山文藝大講壇首開講 畫家高雲教你如何賞畫
    這是南京市委宣傳部、南京市文聯主辦的文藝名家大講壇「鐘山文藝大講壇」的首場講座。未來幾年,「鐘山文藝大講壇」將致力於成為在南京乃至全國具有影響力的「文藝講壇」。首場講座上,高雲分享了自己走上繪畫之路的經歷,並就大家關心的如何判斷一幅畫的好壞、如何識別欣賞一幅好畫、什麼樣的畫家才是好畫家等問題進行回答。他表示,大眾喜歡、專家稱道的就是好畫,「好的畫就是要做到兩個滿意」。
  • 2020甘肅省公務員面試熱點:守正創新向世界講好中醫藥故事
    2020甘肅省公務員面試熱點:守正創新向世界講好中醫藥故事 2020年甘肅公務員考試分為筆試和面試,甘肅公務員面試採用結構化方式,進面人員須提供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證原件和《面試通知書》才能參加面試,甘肅中公教育為大家準備了甘肅公務員面試熱點供大家參考學習
  • 探秘新疆可可託海秋景人文,神鐘山見證感人的愛情故事
    秋天前往新疆可可託海,天氣有點不作美,遇到這樣的陰雨天,心裡還是很遺憾的。9月24日,我們早早起床吃完早飯,統一乘車向可可託海景區額爾齊斯河大峽谷出發。儘管天空偶爾飄幾滴小雨,但不影響融入大自然的愉快心情。
  • 鐘山高爾夫|在南京的法國古堡打高爾夫,也太凡爾賽了吧
    最近剛剛開業的南京蘇寧鐘山國際高爾夫酒店,引發了一波酒店圈熱議。坐擁南京紫金山下稀缺地段的私家莊園,包含27洞的高爾夫俱樂部,有上海人均最貴日料店黑木入駐,集結了國內城中休閒度假酒店所有的頂級配置,作為蘇寧集團的酒店旗艦店底氣夠足,一躍成為「去南京一定要睡的酒店」。凱迪在酒店開業初前去體驗試睡,也藉機凡爾賽了一把。
  • 向世界講好建黨故事
    此外,還將充分運用上海外國語大學現有29個語種網站等對外傳播渠道,多語種講好黨的誕生地故事。「從《共產黨宣言》譯介到馬列主義在中國傳播,外語在中國共產黨創建和奮鬥歷程中發揮重要作用,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將與上外在黨史檔案文獻譯介和對外傳播等方面開展具體合作。」紀念館副館長徐明表示。上海外國語大學表示,學校將把講好中國故事特別是中國共產黨的故事作為專業教學實踐內容。
  • 南京蘇寧鐘山國際高爾夫酒店專場招聘會圓滿落幕
    2020年7月4日至7月6日,南京蘇寧鐘山國際高爾夫酒店專場招聘會於南京新街口蘇寧諾富特酒店成功舉辦,百餘個職位虛位以待,吸引大批酒店業的精英人士前來,為酒店的盛大開業提前廣納賢才。南京蘇寧鐘山高爾夫酒店作為蘇寧集團旗下超奢華的自主經營品牌,經歷了具有裡程碑意義的重裝升級後將於2020年底盛大開業。招聘會歷時三天,涵蓋了從基層員工至管理層人員的近百餘個招聘崗位,為疫情後尋求新工作的求職者們提供了廣泛的職位選擇。招聘會現場從精心別致的布置到悉心安排的接待流程,無不彰顯出酒店「尊重、理解、信任、發揮潛能,追求卓越」的價值觀。
  • 向全世界講好中國歷史故事
    12月1日,《求是》雜誌發表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文章《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更好認識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文章指出,縱觀歷史,中華文明具有獨特文化基因和自身發展歷程,植根於中華大地,同世界其他文明相互交流,與時代共進步,有著旺盛生命力。文章強調,「要向全世界講好中國歷史故事。」
  • 葉小綱:用音樂講好「中國故事」
    在這位音樂家眼中,音樂如何講好「中國故事」?在亞洲文明對話大會期間,葉小綱接受了半月談記者的專訪。 「我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2019年1月15日晚,作為中國交響樂作品回顧展演暨第六屆中國交響音樂季北京音樂會的重頭戲,葉小綱創作的第五交響樂《魯迅》在北京國家大劇院隆重上演。
  • 講好中國抗疫故事的實踐路徑
    要大力弘揚偉大抗疫精神,首先要「講好中國抗疫故事」。黨的十八大以來,面對新的形勢和任務,習近平總書記站在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大局的高度,就「講好中國故事」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論述。這些重要論述,為講好中國抗疫故事提供了理論支撐和實踐路徑。習近平總書記認為,講故事,是國際傳播的最佳方式。
  • 望海樓:向全世界講好中國歷史故事
    12月1日,《求是》雜誌發表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文章《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更好認識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文章指出,縱觀歷史,中華文明具有獨特文化基因和自身發展歷程,植根於中華大地,同世界其他文明相互交流,與時代共進步,有著旺盛生命力。文章強調,「要向全世界講好中國歷史故事。」
  • 向全世界講好中國歷史故事(望海樓)
    12月1日,《求是》雜誌發表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文章《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更好認識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文章指出,縱觀歷史,中華文明具有獨特文化基因和自身發展歷程,植根於中華大地,同世界其他文明相互交流,與時代共進步,有著旺盛生命力。文章強調,「要向全世界講好中國歷史故事。」
  • (勝跡尋蹤)鐘山石窟: 世界罕見的「第二敦煌」
    始建於西晉太和年間(336—370年),其歷史比中國的四大石窟還早,是中國最早、世界罕見的石窟群,其藝術價值可與西方美神維納斯相媲美,被國內外專家譽為「第二敦煌」,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保護區包括鐘山石窟、蕭寺宮、石窟寺磚塔、惠善大和尚浮圖塔、松巖大禪師浮圖塔五部分,具有極高的開發價值。現已挖掘出的石窟內石佛像數以萬計,且都是連石雕刻,其手法細膩、形態生動、鬼斧神工,堪稱國寶。
  • 紫金山改善樓盤,這才是南京值得的好房子
    ——《金陵三首》一下雪南京就美成了金陵,在眾多期盼中,南京在昨晚終於正式迎來了初雪,朋友圈裡各個小區的雪景攝影大賽也拉開了帷幕。表面看似一片祥和,歲月靜好。實則波濤暗湧,背後隱藏著各個小區業主間的「凡爾賽文學」。
  • 如何對外講好河南故事?系列歷史文化紀錄片《老家河南》向世界展現...
    大河網訊(記者 劉楊)河南擁有深邃的歷史和厚重的文化,如何更好地向世界展示河南,讓河南走向世界?1月8日,由香港衛視聯合河南大象融媒體集團打造的系列歷史文化紀錄片《老家河南》在鄭州舉行開播儀式暨研討會。
  • 新老並秀、古今交融……去南京看「金陵六美」
    中新社記者 泱波 攝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國際朋友圈的不斷拓展帶動了南京創新資源的落地發芽天時、地利、人和在大美南京交融讓創新之因結出美麗碩果古今交融的人文美 說到南京的人文美不得不提到「世界文學之都」與「國際和平城市」的美譽
  • 銀城·東方頤年攜手鐘山集團 南京首家公園式養老院正式運營
    這是由玄武區國資平台鐘山集團和銀城養老產業平臺東方頤年共同聯合打造的頤養中心,共設有62個房間,218張床位。南京聚寶山公園是南京市重點建設的15座郊野公園之一,目前為免費開放,銀城東方頤年聚寶山頤養中心就設立在公園裡面。
  • 講透徹|周樹春:怎樣向世界講好中國發展背後的制度因素
    講好「以發展為重心」的歷史邏輯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國家實行什麼樣的主義,關鍵要看這個主義能否解決這個國家面臨的歷史性課題。」當代中國的道路選擇和制度選擇是對國家和民族所面臨歷史任務的理性回應。講好中國制度故事,構建中國制度話語,要從中國制度的歷史邏輯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