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什麼年齡繳納養老保險更划算呢?可能是困擾很多人的話題。
一般來說,年輕人參加社保的積極性不大,年紀越大才發現社保的重要性越高。很多人都年近40歲才開始重視養老保險,籌劃老年養老金。可是,按照我們社會的發展規律,很明顯是越年輕參加社保越划算。主要理由是這樣的:
第一,年輕時參保,能給老年後以更多的選擇。養老保險的退休條件是養老保險累計繳費滿15年,到達法定退休年齡就可以按月領取養老金。可是養老保險只繳費15年,養老金水平待遇實際上是很低的。按照現在的經驗,退休前將養老保險繳費滿15年,每月養老金也就800~1000元。
一般來說,每一繳費多一年都能多增加五六十元的養老金待遇。我們究竟需不需要更高的養老金呢?這也是很多人猶豫不定的問題。只要我們年輕時參保,年紀大了以後就可以有兩種選擇,既可以選擇參保,也可以選擇節省支出停保。
第二,年輕人更容易就業,可以讓用人單位參保。按照勞動法、社會保險法規定,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建立勞動關係必須參加社會保險。而且社會保險費是由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共同承擔,相對負擔比起靈活就業人員自己承擔全部的社會保險費來說要輕得多。
年紀大了以後再就業就十分困難了。尤其是一些4050大齡就業困難人員,一般企業都不願意招用這樣的職工,他們只能從事一些保安、保潔類的工作,工資待遇低,扣完社保以後更低。
隨著自己進入四五十歲的年齡,真正進入了上有老下有小的時代。正好是兒女上學結婚,老人得病住院等情況頻發的時間,這個時候再參加社保,一旦遇到意外,真的負擔就有些重了。有可能會徹底打亂計劃。
第三,社會平均工資增長速度很快,年輕時參保負擔輕。30年前的工資青島市只有200元,30年後的工資青島市已經接近6000元。30年增長近30倍,同樣社會保險的繳費負擔也會增加這樣的比例。
雖然說,未來我們的收入增長速度不會跟過去那麼快,但是社會平均工資的增長都會引起繳費基數上下限的提高。
有一些中老年人發現參保幾年以後養老保險負擔不起了,這就是有關繳費負擔增長過快的負面因素。趁年輕多繳幾年,年紀大了以後也可以減輕負擔。
第四,養老保險越早繳費滿15年,就能夠越早得到一種額外的保障。確實退休條件是養老保險繳費累計滿15年,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才可以按月領取養老金。可是大家知道否?如果養老保險繳費滿15年,因病非因工失去勞動能力,退休年齡是多少歲呢?
正常退休年齡是男同志60周歲,女同志50周歲或者55周歲。失去勞動能力的職工,退休年齡是男同志50周歲女同志45周歲。如果不到退休年齡,社會保險法也規定可以領取病殘津貼待遇,有的地區則是辦理退職手續。退職手續的養老金計算方式實際上跟正常退休是一樣的,只是繳費年限短一點而已。
只要繳費滿15年,就有一份額外的失去勞動能力的保障,所以提前繳滿15年也很重要。
所以,「未雨綢繆」這個詞一直是非常有道理,參加養老保險,實際上還是越早籌劃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