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補繳10萬元,55歲以後每個月領取1000多元,這個生意做得了不?這個問題取決於你這個10萬元是何時補繳的?不同的時間段,結果是完全不一樣的。
補繳的時間
如果補繳的時間是55歲,那麼不要考慮了,直接盤他!但如果補交的時間是二三十歲呢?顯然是非常非常的不划算,我們假設你是30歲時一次性繳納10萬元,先不考慮25年後通脹因素的影響下,1000元還價值幾何?我們單單就10萬元放到25年之後的本息共有多少,我們假設按照4.5%的理財產品收益率計算,10萬元25年之後的價值為:10萬元*(1+4.5%)^25=30.05萬元。
30.05萬元的本金,一年可以產生多少利息呢?依然按照4.5%的收益率計算,一年的利息為:30.05*4.5%=1.35萬元。如果你此時每個月領取的金額為1100元以內,那麼你單單靠本金,產生的利息都比你養老金領取的多了,更別說你手上還持有30萬的現金。
即使給你1999元/月的養老金,一年約為2.4萬元,扣除30.05萬元產生的利息1.35萬元,可得1.05萬元,每年養老金獲得的錢比你自己存款獲得利息多1.05萬元,要追上你手上的30萬元本金,差不多要30年,也就是你最少要活到85歲才值得,這期間不穩定的因素太多了,所以說不划算。
因此如果補繳的時間太靠前,想都不用想,直接自己存即可,這個就像目前各個保險公司推出的養老保險,都是在早期繳納,老年在領取,雖然目前聽到以後每個月有一兩千元,似乎很多,但是如果考慮後續的通脹因素,二三十年後的2000元可能就相當於現在的200元;而且繳納給保險的錢,如果自己自己存,說不定,到時候的利息都比你直接領取的養老保險金還高。
PS:你就想一下,保險公司有可能不盈利,免費給你服務,還送你錢不,不可能,所以你就知道,早期補繳的一點都沒有優勢。
總結
如果說你以前都沒繳納過養老保險,臨退休時讓你補繳10萬元,說以後每個月領取1000多元,那麼是相當划算的,因為一個月1000多元,我們就取中間數1500即可,一年即為18000元,10萬元如果自己購買理財一年的利息差不多四五千,你通過養老保險比自己理財的利息一年多13000-14000元,7-8年左右的時間就可以把本拿回來了,後續就是純賺的,而我國2018年的人均壽命已經接近79歲了,距離55歲有24歲的距離,所以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