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思川神父 主日福音注釋

2021-02-20 極小的事

常年期第四主日

林思川神父執筆

耶穌在葛法翁會堂

【福音:谷一21-28】

門徒和耶穌進了葛法翁; 21一到安息日,耶穌就進入會堂教訓人。 22人都驚奇他的教訓,因為他教訓他們正像有權威似的,不像經師們一樣。 23當時,在他們的會堂裡,正有一個附邪魔的人,他喊叫, 24說:「納匝肋人耶穌!我們與你有什麼相干?你竟來毀滅我們!我知道你是誰,你是天主的聖者。」 25耶穌叱責他說:「不要作聲!從他身上出去!」 26邪魔使那人拘攣了一陣,大喊一聲,就從他身上出去了。 27眾人大為驚愕,以致彼此詢問說:「這是怎麼一回事?這是新的教訓,並具有權威;他連給邪魔出命,邪魔也聽從他。」 28他的聲譽遂即傳遍了加裡肋亞附近各處。

1【經文脈絡】

馬爾谷報導耶穌在加裡肋亞海邊招收首批門徒之後(一16-20),立刻更換敘述故事的時間和地點,報導耶穌在一個安息日,在葛法翁會堂中所發生的事件(一21-28),這個主日的福音就是這段故事。

整段敘述分成三段,首先是一個導言,提及耶穌於安息日在會堂中教訓人(21-22);接著是由導言引出的「驅魔奇蹟」(23-27);最後則是整個事件造成的效果(28)。

最後一節經文:「他(耶穌)的聲譽遂即傳遍了加裡肋亞附近各處」,毫無疑問,這就是整段報導所要達到的根本主題。雖然看起來「驅魔事件」是這段經文中最生動的情節,但整段驅魔過程並沒有成為真正的重點;相反地,這裡顯示對耶穌後來的工作更重要的主題:祂的名聲遠播。這正是馬爾谷福音有關耶穌在加裡肋亞公開 生活報導的特色。

2「驅魔」的文學類型

值得注意的是,這個「驅魔故事」含有古典作品中驅魔文學類型所含有的特點因素:驅魔者的出現、察覺惡魔所帶來的危險、驅魔過程(有時詳盡、有時簡短)、惡魔被趕出時的一些可察覺到的記號、見證人的兩種不同反應。

這些文學上的辨識特徵,說明這類報導具有某種固定的格式,但卻並未解釋奇蹟事件的內涵。必須要提的是,福音作者總是刻意地避免使讀者的注意力集中於驅魔者所有的特殊能力上,而是強調耶穌所帶來的「新的教訓」(7);耶穌的驅魔事件,只是祂的教導具有卓絕權威性的證據。

3 葛法翁

耶穌和門徒們來到葛法翁(21)。根據瑪四13,葛法翁是耶穌公開生活時的主要居住地;此外,四部福音的作者都顯示,相對於耶穌的家鄉納匝肋(參閱:谷六1-6),葛法翁與加裡肋亞湖沿岸地區才是祂最喜愛停留之處。

考古學者證實,耶穌時代葛法翁城中的確有一座會堂,應該是一個相當醒目的會堂。今日去葛法翁的朝聖者都會在當地發現一座壯觀的會堂廢墟,這是第四世紀左右的建築遺跡,但卻是建築在耶穌時代會堂的基礎之上。

4 安息日的會堂聚會

福音報導當天是安息日,因此耶穌按猶太人的習慣「進入會堂」,並且「教訓人」(21)。安息日在會堂中的聚會主要是「聖道禮儀」,包含宣讀聖經以及對於聖經的解釋。馬爾谷非常精簡地敘述耶穌「教導」,意思是耶穌對聖經的解釋就是「教導性的宣講」,很可能初期基督徒團體就是透過「要理教導」的方式保存並傳遞耶穌的話語(比較:谷四1-2)。

5 耶穌的教導具有權威

對馬爾谷而言,「教訓」一個字就足夠說明一切(谷一15),他所強調的並非耶穌所有的「教導內容」,而是祂的教導具有無可比擬的「權威」。群眾都因耶穌的教導而「大為驚奇」,因為祂的教導具有天主般的權威,而「不像經師們一樣」(22)。

6 邪魔害怕耶穌的教導

由23節開始,馬爾谷轉而敘述一個在會堂中所發生的插曲:一段驅魔的故事。耶穌在教訓人的時候,突然有一位附魔者的高聲喊叫,這是惡魔因為聽見耶穌的宣講,由於恐懼害怕而做出的反應。

7 不潔之魔

這位附魔者是被一個「不潔之神(魔)」所附(思高譯本沒有譯出「不潔」一詞)。馬爾谷在他的福音中交替使用「不潔之神」和「魔鬼」兩字。古典文學作品常常將魔鬼表達為帶來災害的精神體;而希臘化的猶太文學作品則常以「不潔之神」表達魔鬼,當然是已經加上貶抑性的批判。

附魔現象往往含有一些醫學上的幅度,例如路十三11就清楚的提到一位「病魔」,谷九17-22也指出一位「啞巴魔鬼」。因此可以了解,福音中常把「驅魔成功」表達為「附魔者被治癒」。然而,驅魔現象還有另外一個更重要的幅度:耶穌行動的「記號性」。瑪十二28(平行文:路十一20)報導耶穌清楚地將自己驅魔的行動解釋為「天國業已臨在」的記號。馬爾谷福音也清楚地表達這樣的關連:他在谷一15先報導耶穌宣報天國臨近,現在就以福音中耶穌所行的第一個奇蹟加以證實,使人從相反天主旨意的惡魔力量中得到釋放。

8 魔鬼的「知識」

惡魔的喊叫聲並非只是由於恐懼而無意義地胡亂吼叫,牠們(複數!)的喊叫聲顯示擁有超越人性的知識,知道耶穌所有的派遣以及祂超越一切的能力,並宣告耶穌真實的身分:「天主的聖者」。魔鬼稱耶穌是「天主的聖者」,表達耶穌是被天主的光榮充滿,和不潔的邪魔的汙穢邪惡形成極端對比。但是,知識並不等於信仰,牠們雖然認識耶穌,卻不肯信從祂。

9 驅魔

耶穌以兩個簡短的命令句將惡魔驅逐出去:「不要作聲!從他身上出去!」(25)耶穌的話語本身就帶有權威,所說的必能實現,完全不須再外加其他任何媒介或因素。惡魔雖然還拼命做困獸爭扎,「使那人拘攣了一陣」,但卻毫無用處,頂多只能「大喊一聲,就從他身上出去了。」(26)驅魔奇蹟立刻就實現了。

10 奇蹟的效果

相對於驅魔故事的簡短,經文敘述在場群眾們的反應則詳細的引人側目。他們完全不知所措而「大為驚愕」!福音作者巧妙地透過他們的彼此詢問強調整段敘述根本的主題:整個事件使人了解耶穌的宣講充滿權威,是「新的教訓」,耶穌的聲譽也因此立刻「傳遍了加裡肋亞附近各處」(28)。這個事件是「新的教訓」,因為人們由這個事件能夠有所「學習」,亦即正確地了解耶穌所宣講的「天主的國」(一15)。

11【綜合反省】

馬爾谷在耶穌公開生活之始就報導這個故事,講述耶穌以言語以行動證實祂自己所宣報的福音:「時期已滿,天主的國臨近了。」(一15)

這段故事也帶領讀者一起再次肯定耶穌超越邪魔,每個人都應在耶穌的工作中發現自己的「肉體與靈魂」都得到好處。更重要的是由耶穌的言行認出祂真正的身分並因此而信從祂。

此外,魔鬼超越常人的「知識」也提醒基督徒,信仰不只是知識,知道並不等於信從。每個人當然都應不斷在信仰知識上成長,但更重要的是要真實地信靠服從耶穌基督。

相關焦點

  • 林思川神父:乙年常年期第六主日福音釋義
    常年期第六主日林思川神父執筆憐憫人與打破不義藩籬的耶穌【福音:谷一40-45】那時候,
  • 山西:太原教區李崇德神父安息主懷
    2014-09-23| 作者:太原教區信德網訊 山西太原教區李崇德神父,聖名文都辣,因病醫治無效,於2014年9月22日下午安息主懷,享年92歲。1936年開始修道,1951年6月9日晉鐸。文革時曾遭受不白之冤,被判無期徒刑,1987年無罪釋放。庚子年間其家族共有16人為主殉道,其家族迄今共晉鐸5人,修女貞女7人。深受神長教友愛戴的李崇德神父,把傳播福音當成自己晚年的首要任務,每次福傳背上一大包方便麵,有時自己動手做飯,被教友稱為「背著乾糧福傳的老神父」。
  • 路加福音2章(上)注釋
    猶太山區的冬天寒冷潮溼,如果當時是在冬季,那牧羊人會為自己和他們的羊群尋找地方躲避風雨。考慮到所有關於耶穌出生時間的證據,將他的出生時間定在當年的秋季似乎最符合上下文的年代。但這不排除祂在其他季節出生的可能性。見路1:57注釋。  直到公元4世紀,12月25日才被定成基督出生的日子去遵守。這一天在公曆中是冬至,從這一天起太陽就開始向北轉了。
  • 【視頻】聖言會——聖福若瑟神父
    他對中國人民的大愛以及他刻苦耐勞、奉獻犧牲和榮主救靈的精神,羸得了當地人的歡迎和愛戴。在此期間,他六次任代理主教及聖言會省會長,為培育中國本地傳教員和司鐸不遺餘力。1908年1月28日,他因服侍傷寒病人受感染而死於山東濟寧,年僅56歲。福若瑟尚在生前就已經被很多人稱為聖人。1975年10月19日,他被教宗保祿六世封為真福,2003年10月5日被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列入了聖品。
  • 一位神父的自白
    神父無事可做———這也許是許多教友的觀點。所以呢,神父自然應該像退休養老的人一樣,有許多空閒,有太多打發不出去的時間。記得還有一個教友說過:「神父多好啊!不像我們:六天工作,一天休息。你們是一天(星期天)上班,六天休息。」 我可以理解這些委婉的怨言。因為他們的確需要神父的陪伴與幫助。
  • 若瑟·柴彬神父小傳
    從此,他們被無情地扣上了"四類分子"⑩的帽子,也剝奪了他們傳播福音、施行聖事和為教友服務的權利! 天主的聖意我們有時難於理解,但他的仁慈卻不容置疑!1977年,曾經看押過柴神父的朔縣監獄的劉所長,去沙塄河見了柴神父,並稱其"柴神父"。柴神父很是詫異,馬上感到情況肯定是有了好的變化。
  • 馬可福音第九章1~29節注釋--1
    主耶穌雖然再三預告門徒,為的是要他們到事情成就的時候不至跌倒。但到了時候,門徒仍舊部離開他而逃走了,甚至當耶穌登山變像以後,還在爭論誰為大(可九33)。難道他們跟隨主這麼久,受主的教訓這麼多,仍然是屬肉體,不懂得主的心意,讓主失望而將他們丟棄嗎?有一個少年財主很熱誠,有努力追求永生的心,他聽了主的呼召而願跟從主,也很希望作主所愛的門徒,但可惜捨不得他的財產,以致憂憂愁愁地走了(可十17-22)。
  • 常年期第卅主日彌撒福音省思
    富於仁慈的主基督,透過聖瑪竇記述的,祂與法利塞人的門徒,以及黑落德黨人之間,有關是否應向凱撒納稅的對話,進一步幫助我們在生活中思辨現世生活與我們所憧憬的天鄉之間的關係,進而導正我們對信仰的認識。 本主日(甲年常年期第卅主日)的福音,繼續取自聖瑪竇記述的,耶穌與法利塞人之間的一番對話。
  • 思高聖經學會創始人——真福雷永明神父
    全球華人天主教會得以輕鬆地和普世教會的這項重大決議無縫接軌,主要得力於方濟會士雷永明神父以及他所創立的「思高聖經學會」成員,在此次大公會議開議前一年(1961)已經將全本聖經從希伯來與希臘原文翻譯成中文。對華人教會而言,這個貢獻實在可比擬為我們所呼吸的空氣,既是自然到讓人幾近忽略它的存在,卻又重要到沒有它將無法發展信仰生命。
  • 在雲南彝良傳教的薛曼·巴爾納貝神父
    我就是想成為神父,成為一個傳教士」。在那之後,薛曼再也沒對人提起這個想法。他有一個健壯的體魄,精力充沛。在田裡幹活又快又好,為此常博得那些時不時來幫忙的短工們的讚揚。他對自己說,如果天主要我為祂服務的話,祂自然會有祂的安排。如此又過了5年,18歲已經過去了,薛曼又一次聽到了天主急切的召喚。
  • 8月15日聖母升天節前夕彌撒讀經福音釋義(音頻)+代替人死的聖國柏(視頻)
    8月15日聖母升天節前夕彌撒讀經福音釋義
  • 從義大利神父「疫情下的服侍」看牧者的教會觀和服侍觀
    在這些去世的神父裡,大多數年齡都超過了70歲,而最年輕的一位神父是保羅·卡米納蒂神父(PaoloCamminati),已於3月21日在醫院去世,享年53歲。這些神父大多數是在去醫院探訪生病的教友或為彌留之際的教友做臨終關懷時不幸感染新冠病毒的,可以說他們也是以身殉職的。義大利爆發疫情以來短短一段時間有多達五六十位神父去世,也引起媒體的廣泛報導。
  • 中國歷史上首位神父、首位主教---羅文藻
    1637年11月21日,方濟各會神父奧諾菲、維慈開及馬方濟在寧德被捕,羅文藻及兩個隨員也一同被捕,他們被毒打了一頓,監禁於寧德監獄23天後,被解送到福州,又被充軍到澳門。一段時期之後,才被釋放回福安老家,他仍然繼續傳教。據利神父記述羅公所受之刑,遠在普通囚犯之上。
  • 哥林多前書16章注釋
    保羅似乎不提倡在聖安息日做這件事。  本節常用來作為遵守第一日的依據。但是如果把它與使徒為耶路撒冷窮人募捐的計劃連繫起來考慮,就可以看出這是他對哥林多教會的信徒定期捐獻計劃的勉勵。本節絲毫沒有暗示七日的第一日為聖的意思(見《教會證言》卷三413頁;參F.D.尼科爾《答覆異議》218,219頁)。
  • 聖枝主日劉哲神父講道
    此音頻轉自2017年聖枝主日親愛的兄弟姐妹,今天是耶穌基督苦難主日
  • 菲律賓籍蒂莫內爾神父當選道明會總會長
    道明會全體大會於7月8日在越南拉開帷幕,蒂莫內爾神父當選新任總會長。
  • 【一分鐘晚禱】|主,在我軟弱跌倒時,求袮加給我力量(3月30日)
    在此夜幕低垂的時刻,我靜靜地,靜靜地讀著今天的福音,進入其中。今天福音的核心,並不是姦淫事件本身,而是耶穌對全人類的愛和慈悲。當這婦人面對如此慘狀時,天主首先感受到的是她此時內心世界的需要。婦人,我能為你做什麼?還需要我做什麼?天主的話語從來都是進入內心和我們同在!我們是否能感受到呢?主耶穌,求你加給我力量,使我更靠近你,體會你無微不至的關懷和接納。
  • 【最關注】一個出生在歐洲的中國人----天主教聖言會會士聖福若瑟神父
    福若瑟1852年4月15日生於奧地利帝國提羅爾省沃野村(今義大利境內的Badia)的一個虔誠公教家庭,共有九名兄弟姊妹。他自幼便希望能成為神父,23歲時終於如願以償,1875年7月25日晉鐸,初時任職任副本堂神父。三年後,他遇見了楊生神父(Arnold Janssen),聖言會之創辦者,深受他們的傳教熱誠感動。獲得主教及父母的批准後,1878年加入聖言會,成為首批聖言會傳教士,前往中國傳教。
  • 【今日聖人】一個出生在歐洲的中國人----天主教聖言會會士聖福若瑟神父
    1月28日是中國傳教士聖福若瑟(Joseph Freinademetz)神父的去世紀念日,而為了不要和聖多瑪斯·阿奎那的紀念日疊加,教會立1月29日來紀念聖福若瑟。福若瑟1852年4月15日生於奧地利帝國提羅爾省沃野村(今義大利境內的Badia)的一個虔誠公教家庭,共有九名兄弟姊妹。他自幼便希望能成為神父,23歲時終於如願以償,1875年7月25日晉鐸,初時任職任副本堂神父。三年後,他遇見了楊生神父(Arnold Janssen),聖言會之創辦者,深受他們的傳教熱誠感動。獲得主教及父母的批准後,1878年加入聖言會,成為首批聖言會傳教士,前往中國傳教。
  • 《馬爾谷福音》導論
    《馬爾谷福音》導論林思川一、《馬爾谷福音》:最古老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