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梁小黎
01
凌晨一點,朋友來信息,她說:「好煩好厭,想夢醉一場,卻又不敢醉。」
在眾人的眼中,這個朋友,事業有成、衣食無憂、家庭幸福,丈夫溫柔體貼、孩子聽話可愛,可謂是人生完美,幸福十足,羨煞旁人,何來的煩憂?
身邊的親朋好友,甚有不解。
日常生活裡,聽得最多的抱怨是:丈夫不體貼、不顧家,一天到晚與狐朋狗友胡吃海喝;夫妻倆人經常為錢為生計爭吵得面紅耳赤;婆媳有爭執時,丈夫只會當寶媽男,唯唯諾諾。
但像朋友這麼富足的生活,住洋樓開名車,錦衣華食,丈夫溫柔體貼,還有什麼理由叫苦連天,這讓我們這些一窮二白的人情以何堪?
歸根到底這是心態的問題,無關乎名利財富。
這世上有多少住豪宅開名車、衣食無憂的人,茶飯不思,夜不能寐;又有多少人每天披星戴月、勞累奔波,卻酣然入夢,一覺睡到天亮。
並不是越有錢就越快樂,也並不是生活越富足就越幸福。
快樂不在事情,而在於我們自己。
02
快樂是一種心態,幸福是一種狀態。
以前別人總是問我:「幹活累還是讀書累?」
一直不知道怎麼回答。
直到遇見一幫人御貨,他們擦著汗,有說有笑,不停地推卸和整理。
我突然明白了答案,不快樂才是最累的。
生於理想,死於欲望。
鄰居的大伯有兩個兒子,大兒子長得身強力壯、虎背熊腰,一身的黝黑。
他是個貨車司機,在一家電器公司做配送,每天起早摸黑,風塵僕僕。
家庭生活經濟一般,沒房沒車,可是他整天卻樂呵呵地,笑臉迎人,見左鄰右舍都主動打招呼,有說有笑。
二兒子長得白靜斯文,單薄的身子,看似弱不禁風。
他是個生意人,久經沙場,叱吒風雲,業務拓展到處都是,在商場包櫃檯,開KTⅤ,做書包批發。
生活富足,錦衣玉食,住豪宅開名車穿名牌。
可是四十多歲的人,半白的頭髮,滿臉滄桑,長年到晚不苟言笑,鬱鬱寡歡。
大家都說,二兒子是被大量金錢房產名利壓縮成這個樣子的。
相比二兒子的長年到晚愁眉不展,大兒子的整天樂呵呵,讓人寬心多了。
所謂一個人的追求越少,他就越快樂。
快樂是一種心境,跟財富、年齡與環境無關。
03
在世間,本就是各人下雪,各人有各人的隱晦與皎潔。
這世上很少有幸福的人,所有的快樂都是要自己去尋找的。
在亦舒的小說《流金歲月》裡,蔣南孫的母親蔣太太,就是那個生活在不快樂的環境裡,卻努力尋找快樂的人。
蔣南孫的母親,蔣太太是一個頗為樂觀豁達的女子,嫁給人夫後,很有自己的一套處世方式。
蔣太太的夫家生活富足、錦衣玉食,丈夫是個二世祖,一直靠家裡生活。
婆婆是一家之主,掌握一家的經濟命脈,吃喝拉撒日常的所有開支歸她統管。
蔣太太生下女兒南孫之後,一直沒有再懷孕,而丈夫又是家中的獨生子。
隨後婆婆對她有諸多的不滿,但婆婆再怎麼的嘮叨,她只當沒聽見;婆婆再怎麼的冷眼,她也只當視若無睹。
世間最惱人的婆媳關係,都被她的吞聲忍氣,拋諸腦後,悄無聲息地化掉,這樣的涵養功夫實在了得。
因為她明白,在人簷下過,焉能不低頭。
她沒有悶悶不樂,或暗生怨氣,而時常出門去找樂子,約太太朋友們喝茶打牌聊天做美容,到鐘點又按時回家吃飯,周而復始。
儘量避免與婆婆處在一起,減少不必要的家庭矛盾和摩擦。
眼不見為淨,耳不聽為清,心不念不煩,這也是一種調整心情的好方法,心寬體胖。
這個世間的快樂,是需要人自己去尋找的,而不是靠別人給予的。
在生活裡要學會自己給自己找快樂,自己給自己製造快樂。
即使人生不幸福,也要給自己找幸福。
04
這個世界幾乎不合所有人的夢想,只是有人可以學會遺忘,有些人卻堅持;有人可以一蹶不振,有些人卻懂得製造快樂。
認識一個朋友,在窮途落魄的時候,仍然可以把日子過成詩意一般,鳥語花香。
白飯一碗,青菜一碟,一菜一湯,鋪上乾淨的臺布,也可以心情愉悅地飽頓一餐,津津有味。
簡單的靈魂容易快樂,也容易徵服,只因欲求不多,飽腹即可。
心情愉悅的人,鹹魚白菜也好好味。
雪花是墜落的星星,這就是樂觀的心態,已心嫵媚,則世間嫵媚。
吃得簡單一些,用得簡單一些,想得簡單一些,玩得簡單一些,看得簡單一些,生活就美好了,人生就快樂了,幸福隨之也就來了。
人間非淨土,各有各的苦,總有人在計劃將來,也總有人在計劃離開,當你看破一切時,你才會發現失去比擁有更踏實。
簡單是快樂,放棄是擁有,而平淡才是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