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望與快樂不同,欲望有高低之分

2020-12-15 有文化的七老

密爾對邊沁功利主義的改進正集中在這兩點上。首先對於何謂幸福,密爾仍然堅持的是一種功利主義的觀念,「幸福是一種利益,各人的幸福是他自己的利益,因而社會幸福是一切人的集團的利益。」。

對於密爾而言,這種作為利益的幸福並不僅僅局限於快樂上,而是人們各種欲望和需要的滿足——這就有點類似於欲求滿足理論的觀點,將快樂轉化為了各種欲求的滿足,而不將其限制為快樂的感受本身:「就像愛音樂或要健康……這些欲望都包括在幸福之內;它們是組成幸福的欲望的某些要素。幸福不是一個抽象的觀念,而是一個具體的整體;音樂、健康等就是這個整體的某些部分」。

這種轉化的意義在於,它擺脫了邊沁將所有快樂都視為同質的問題,因為對於邊沁來說,無論高級需要還是低級需要,最後所帶來的都是或強或弱、或長或短的快樂感受,而欲望則不同,欲望則有高低之分。

相關焦點

  • 人不快樂的原因是因為欲望太多嗎?
    欲望是每個人都有的東西,懂得控制住自己欲望,是極其重要的一件事。花花世界,各種各樣的誘惑太多,人之所以過得不快樂,根本原因就是因為欲望太多,什麼都想要,什麼都想得到,最後弄得自己悶悶不樂。對那些註定不屬於自己東西,就不必去苦苦的追求。人生幾十年,能得到的東西,是有一定數的。如果你樣樣都想得到,那無疑就是痴人說夢。人有七情六慾、喜怒哀樂,不快樂的原因會有很多。
  • 羅素《幸福之路》之欲望本身,減少不必要的欲望,能減輕痛苦
    因為他成功拋開了一些欲望,並且發現了什麼是他最想要的東西。這段話摘自羅素的《幸福之路》。《幸福之路》是羅素的人生感悟,他從方方面面分析了人不幸福的原因,面對這些問題,而人生不快樂的因素又是什麼呢?首先是欲望。
  • 《偉大的誘惑者》:被欲望驅使,或屈服於欲望
    韓國人喜歡上這部有年頭的法國小說並不是沒有原因的:首先,《危險關係》的戲劇性非常強烈,整個故事都圍繞著發生在上流社會的陰謀和男女關係展開,關鍵詞包括但不限於性、金錢、暴力,話題感十足。其次,即便東西方社會文化存在著巨大的差異,尤其是韓國這樣一個仍然奉行傳統儒家思想的保守社會,和十八世紀的法國幾乎沒有相似之處,但在改編《危險關係》上,韓國人也不會遭遇什麼困難。原著由一百七十五封書信組成,並從十餘個人物不同視角出發,共同組成了整個故事,人物的設定和人物心理已經寫好,直接拿去與本土文化對接、與時代對接即可,改編難度低。
  • 做到這四個字,便不會被欲望控制,人會快樂很多
    人總是會有很多的欲望,一個欲望滿足,就會有另一個欲望跳出來,人的欲望好像永遠都沒有中斷過,只不過大多數人到最後選擇了妥協。人有欲望這件事情究竟是好是壞,不能簡單的下結論,應該從正反兩方面來看待問題。一個人如若對什麼事情都沒有欲望,其實也不見得是一件好事,他不追求任何東西,換句話說,他也就不會為了任何事情去努力,只不過就是渾渾噩噩,過完一生罷了。但是這樣的情況也實屬罕見,世間之人多數都是不知道如何滿足自己的欲望,一直在苦苦的追求,但是卻永遠無法到達終點。
  • 《一步之遙》是一首人性慾望的詠嘆調丨權力、名利與愛情慾望書寫
    儘管《一步之遙》的劇情被普遍認為較為晦澀難懂,但是如果從人性慾望的角度入手,便不難從中梳理出幾條清晰的線索,分別是權力、名利與愛情慾望。對於人類而言,欲望是與生俱來的,根據馬斯洛的需求理論,人在滿足了低級欲望之後,便會有更高的欲望要求,因為作為人的本能欲望必須在需要的滿足中得到釋放。
  • 閃耀暖暖:欲望之神「牽手」莉莉斯,那麼其他幾位神明何去何從?
    本次的周年慶,劇情終於逐漸的進入高潮階段,由灰灰草的「洗白」到欲望之神的現身。並且妮妮爾王國「女王登基」之後,奇蹟大陸上的各方勢力也紛紛在背後進行著某些操作,由欲望之神與女王莉莉斯而引發的事件,導致目前的奇蹟大陸可謂是暗流湧動。
  • 欲望是經營人生的最重要資源:一斧劈開混沌,世界因此不同
    人的精神問題,說白了是一個欲望滿足的問題。人的精神世界看起來是一個深不可測的無底洞,是一片混沌,因為人的欲望永遠也沒有止境沒有盡頭。年幼時,欲望是渴了有水和奶喝,困了能睡覺,不舒服了能大聲哭。上學了,欲望是脫離家長和老師的控制,不用寫作業。上班了,欲望是向上爬、賺錢等。
  • 不瞞你說:女人的欲望是被人疼愛,男人的欲望卻是... ​
    注本文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於網絡,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男人堅持獨身,人們會以為他有事業心;女人堅持獨身,人們會以為她有毛病。二、欣賞·崇拜定律:男人對女人欣賞,使女人多了嫵媚和靈氣;女人對男人崇拜,使男人有了力量和勇氣。男人對女人過分欣賞,使女人輕浮自欺;女人對男人盲目崇拜,使男人自命不凡。
  • 兩性交往:女人的欲望是被人疼愛,男人的欲望卻是... ​
    注本文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於網絡,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男人堅持獨身,人們會以為他有事業心;女人堅持獨身,人們會以為她有毛病。二、欣賞·崇拜定律:男人對女人欣賞,使女人多了嫵媚和靈氣;女人對男人崇拜,使男人有了力量和勇氣。男人對女人過分欣賞,使女人輕浮自欺;女人對男人盲目崇拜,使男人自命不凡。
  • 《道德經》道出人性慾望:內心清淨滿足,才能生活自在快樂!
    文/飛魚人性都會有欲望,這是人之常情。但是人生對於欲望的需求,一定要懂得適可而止,不要被外界物質蒙蔽了雙眼,否則,過去追求欲望,恰是一切災難的開始。《道德經》的第十二章說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
  • 自我實現是欲望和意志的自我超越
    我的自我實現是對心理的快樂最高的實現,我發現我也能做到和獲得。我們每天都在想些什麼,其中食物和水是我們生活的基本欲望,是必須的。我們有很多欲望,如性慾望,本能欲望,還有我們物質欲望,許許多多的欲望,我們不要排斥這些欲望,因為這些都是很正常的。
  • 一個人的欲望越少,他就越快樂
    這世上有多少住豪宅開名車、衣食無憂的人,茶飯不思,夜不能寐;又有多少人每天披星戴月、勞累奔波,卻酣然入夢,一覺睡到天亮。並不是越有錢就越快樂,也並不是生活越富足就越幸福。快樂不在事情,而在於我們自己。我突然明白了答案,不快樂才是最累的。生於理想,死於欲望。鄰居的大伯有兩個兒子,大兒子長得身強力壯、虎背熊腰,一身的黝黑。他是個貨車司機,在一家電器公司做配送,每天起早摸黑,風塵僕僕。
  • 我們只是「被低欲望」的一代
    「低欲望」一詞最早源於日本,是指日本新一代年輕人不願承受壓力,不想找工作,不想負債買房買車,各種欲望被壓縮到最低,對任何奢侈品避而遠之,蝸居在最廉價的出租房裡,保持著最低生活需求的現象,現在越來越多的中國年輕人也逐漸成為低欲望一族。
  • 什麼是快樂,已經陷入欲望的溝壑的人是永遠體會不到幸福的真諦
    從前,有一個學者,他有一個人生目標那就是尋找這個世界上最快樂的人。他走了很多路,遇到了很多人,但沒有人說自己快樂。我是世界上最不快樂的人!」聽完皇帝這麼回答,學者認為,皇帝都不快樂,誰還會快樂呢?於是,他垂頭喪氣地從皇宮裡走出來,漫無目的地走在馬路上。
  • 博努奇:皮爾洛讓我們更有進攻欲望,現在我們踢得更快樂了
    我們現在和從前最大的區別就是,我們現在的進攻欲望更強了,我們想要帶走比賽,現在我們踢得更快樂了。」(冰糖燉雪梨)
  • 你有一萬個欲望
    短詩集 第 249 首本期音樂:Mirror Lake(鏡中湖)- 你有一萬個欲望-木玉欲望你渴望見她日間裡一度最迫切你有一萬個欲望一萬個都和她交織一處你作為一個陌生人設機碰面你和她交談只說出對方想聽的彼此說罷欲望
  • 幸福指數:之所以不幸福,是因為「欲望」和「期望值」太高了
    從那以後,我再也找不到「玩遊戲的歡樂」,我想你也有過這種感覺,長大以後步入社會,我慢慢的開始學會了「反思」,是什麼奪走了我內心「幸福的指數」,讓我如此之「喪」,最終我找到了答案,是「期待」和「欲望」。因此,欲望成了大腦系統的必要條件,腦系統將欲望依照不同的人設定了「不同的指數」,指數的控制系統就在於「七情」。一個正常人性成熟的時候會被異性吸引,你餓了的時候大腦會給你提醒要吃飯了,你跑完步大腦會提醒你要喝水。
  • 讓我們奮不顧身的,從來都是心底的欲望
    作者:春風老少年影片《嫌疑人X的獻身》改編自日本著名推理小說作家東野圭吾的同名作品,表面上看,影片講述的是兩個天才圍繞著一樁殺人案件展開的高智商對決,但其核心真正表達的卻是一個關於愛情的故事—— 一個孤獨的數學天才為了守護心愛之人,不惜殺人、頂罪的故事。
  • 《抓落葉》:人生,是一場節制欲望的修行
    於是就拼命的填補空洞,把愛、憤怒、悲傷、快樂……所有的情緒都往這個空洞裡注,他不停的找東西,甚至於雲、光、所有能夠用上的東西,試圖去填滿胸口的洞。可是,他們發現怎麼都填不滿。「無論怎樣填補,我們永遠都給不了他們想要的。」「他們想要什麼?」
  • 任正非:管理的本質,就是激發人的欲望
    在他看來,發展中的中國有許多亂象,其根源不能歸罪於「惡」,而要歸罪於對欲望的放縱,沒有給欲望套上韁繩。中國有句古訓說「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這個道就是公序良俗,是程序、規則、公德和法律。 因此,任正非深悉「己所欲,人之所欲」這個人性常識,並且樂於和善於駕馭人性、順應人性、滿足人性,讓大家一起把「餅」做大,再一起分「餅」。「餅」分好了,管理的一大半問題就解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