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快樂的原因?欲望太多,貪心不足。常言道:「人心不足蛇吞象,世事到頭螳捕蟬。」因為欲望太多,貪心不足,就看不到希望;欲望過多,又不知節制,就會煩惱無邊,很難快樂起來。如果你不能對現有的一切感到滿足,那麼縱使讓你擁有全世界,你也不會幸福。欲望是每個人都有的東西,懂得控制住自己欲望,是極其重要的一件事。花花世界,各種各樣的誘惑太多,人之所以過得不快樂,根本原因就是因為欲望太多,什麼都想要,什麼都想得到,最後弄得自己悶悶不樂。
對那些註定不屬於自己東西,就不必去苦苦的追求。人生幾十年,能得到的東西,是有一定數的。如果你樣樣都想得到,那無疑就是痴人說夢。人有七情六慾、喜怒哀樂,不快樂的原因會有很多。比如,有對物質上的追求、有情感上的困惑、有子女教育方面的難處等等。明末清初有一位秀才寫的詩《解人頤》:「終日奔波只為飢,方才一飽便思衣。……」就是嘲諷人的貪得無厭。人有多少欲望,就會有多少煩惱;人有多少需求,就會有多少難堪,人的欲望是沒有止境的,也是很難滿足的。
目標不明,定位不準。缺乏信仰,期許過高,簡單地說,就是這一輩子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麼。人活著需要的支撐,終究離不開存在感和成就感,即自我認同。心累時,換個角度看世界;自卑時,換個想法去對待。試著多換位思考,你的世界就會更加美好。孔子吃糙飯,喝白開水,睡覺的時候,連個枕頭都沒有,就曲著手臂當枕頭,但孔子「樂在其中」。因為他知道自己這一輩子追求的是什麼。「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一個人幸不幸福、快不快樂,不是取決於自己取得了多麼大的成就,而是來自於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向災區捐贈幾個億是施捨,給陌生人一個微笑也是施捨。欲望是有層次的,當你實現了一個低層次的目標時,你就會想要實現更高一個層次的目標。人的不快樂源於心態的不平衡,如果做到了保持平常心,更多地去感受過程,而不是一味地在意結果,那感覺就會大不一樣。很多時候成敗不是由個人可以掌握的,人活著真正屬於自己的東西是經驗和閱歷。
動力不足,努力不夠。理想信念是指引人生前進的燈塔。要正視自我,不能給自己制定過高的目標,過分追求無益的快樂。要適時調整心態,放鬆自我,尺有所長,寸有所短,學會寬容,辯證看事,才能做到知足常樂。人世間沒有十全十美的事情,也沒有常勝不敗的將軍,成功是在經歷過無數次失敗中獲得的。《道德經》裡面有段文字:「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略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要管理好自己的目標,並為之付出努力,做人要腳踏實地,不要設置過高的目標,高則不達,必生不忿。
如何變得快樂?簡單就是快樂。其實,快樂很簡單。世界上並不缺少快樂,只是我們少了發現的眼睛,固執地把幸福的標準定得太高,有太多的要求,把不是我們的,看作是我們理應追求的,求之不得,所以痛苦。人生除了生死,其它都是小事。人不要苛求太完美,任何事只要我們努力就可以了,不要苛求結果,「但問耕耘,莫問收穫」。要善於學會為自己的每一點成功而喝彩,讓自己時刻有成就感,知足自信才會充滿快樂。小孩子比大人快樂,因為小孩子沒有很寬的視野,沒有太多的欲望,不懂得自己的處境,也不擔心明天的生活。
知足就是快樂。所謂知足常樂,就是要懂得取捨,捨得放棄,知道適可而止。欲望少一點,快樂就會多一點。人不快樂,就是欲望太多要求太高了。人一定要樂觀,對身邊的人或事要充滿著溫柔,每天分享快樂時光,做一個知足的人。不要總是為了一些事兒而煩惱,其實讓自己快樂的方法很簡單,知足常樂。「東風無一事,妝出萬重花。」我們可能沒有創造美的能力,但對於大自然創造的美,對藝術美、心靈美、生活美,多給予讚賞。人到了一定的年齡,快樂是相似的,家人健康、父母健康、孩子健康,這就是快樂。不要奢望一些得不到的東西,凡事都要想得開,不奢望可望而不可及的東西。退一步海闊天空,當自己苦悶、不快樂的時候,不妨轉移一下注意力,或走出去換個環境,把自己解放出來。人生苦短,別過於折磨自己,保持樂觀豁達的人生態度,知足常樂!助人為樂!行善最樂!
奮鬥就是快樂。人生就是奮鬥,那樣才不妄為一生;人生需要快樂,那才是人生的真諦。活得太閒,人的價值得不到體現,會不快樂;活得太忙,人雖然創造了價值,但缺乏享受的閒暇,也會不快樂。一個人要成為父母的好兒子、妻子的好丈夫、孩子的好爸爸、朋友的好夥伴、同事的好搭檔,就需要不懈奮鬥。但一個人如果不能成為想要的自己,總和自己打架,這個人就是不協調的,自然也很難體驗到真正的快樂。靜下心來,多看些書,書能為你打開快樂的源泉。人不快樂的外在原因多種多樣,不過其內因是因為內心的不滿足,想要得到更多的東西。 人生在世,可能也無法擺脫這樣的怪圈,但是我們可以選擇的自己的心態,積極地應對,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就會輕鬆很多,放下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