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來看看韓信的戰爭謀略到底有多強。當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的時候,他分封諸王,劉邦是漢王,勢力和項羽難以相比。
劉邦一邊跟項羽對抗,一邊讓韓信向北另開戰線,結果韓信一去平定了魏、代、趙、燕、齊。韓信只花了兩年多時間,就大大提升漢軍的勢力,可以看出韓信的貢獻有多大!
那他是怎麼快速推向北方呢?我們分成以下三節來看。
在北方諸國之中,首先是擊破魏國與代國。
當時項羽先在彭城打敗了劉邦,這一戰號稱用3萬人打爆漢軍56萬大軍,項羽實在太猛了,許多諸侯國看風向不對,紛紛背離漢王響應項羽。
其中魏王魏豹就是代表人物。他最初是在項羽那邊受封魏王,後來投降劉邦,又在漢軍打敗戰時投降項羽,這簡直就像在對劉邦說,「我又跳過去了,打我啊」,這擺明討打。
於是劉邦派出韓信打他,魏豹把主力部隊駐軍在黃河渡口的臨晉。韓信到處增設疑兵,故意擺開戰船,假裝從臨晉渡河。卻悄悄埋伏一支軍隊來偷襲魏國的都城安邑。
當地有兩個渡口臨晉跟夏陽,夏陽水急不利航行,所以魏豹集中防守臨晉。於是韓信來個聲東擊西,把戰船放在臨晉,卻用小船從夏陽渡河。
看到這邊,大家可能會想,這個計策我也想得到嘛,但問題來了,你把戰船擺出來給對方看,那你要拿什麼船來偷襲呢?
韓信從當地找來大量的陶器與瓦罐,再把木頭綁起來做木筏,木頭加上瓦罐的浮力,能夠載更多的士兵。
這種超乎想像的戰船,用現代的說法,大概就是「寶特瓶戰船」。看到這邊真是令人一驚,還以為是兵仙韓信,原來是發明家韓信啊!
韓信用這臨時戰船,繞到敵軍後方前後夾擊,魏王倉促迎戰吞下慘敗,韓信直接擄獲了魏王。平定了魏國土地,打下魏國之後,韓信跟張耳繼續進軍,又攻破了代國。
下一個目標則是趙國的太傅陳餘,史稱「井陘之戰」
也就是知名的背水一戰。
當時,趙王派陳餘率領20萬大軍駐軍在井陘口,這是個地勢險要的關卡,通往井陘口的道路非常狹窄,易守難攻。
奇怪的是,大戰略家韓信仿佛不知道這是什麼基本道理,他硬是帶著3萬精兵大老遠的跑來進攻,這時陳餘陣中的知名謀士李左車建議道,井陘道路險峻,長長一列行軍,敵方的運糧部隊必定落在後方,只要撥給我騎兵3萬人,我從後方攔截他們的糧草,讓韓信進退不得,我軍必勝。
陳餘卻說到,我方兵力遠勝過敵軍,他們千裡跋涉早已疲憊,我們應該趁現在正面對決。韓信在交戰前早已打探軍情,他聽到陳餘不肯聽李左車的話,鬆了一口氣。
韓信的下一步做了更大膽的舉動。他率領萬人大軍讓漢軍擺開紅旗,背水列陣。對面的趙軍看到,從將領到士兵都笑了起來。
就在一天清晨天剛亮,韓信下令擊鼓,他親自帶大軍出擊,於是趙軍也發動總攻擊。趙軍打開城門攻擊漢軍,激戰許久之後,韓信跟張耳假裝拋棄戰鼓與旗幟,逃回河邊的陣地,繼續堅守抗戰。
趙軍果然傾巢而出,一邊爭奪漢軍的旗鼓,眼看趙軍佔據優勢,可是當趙軍追擊到了河邊,發現漢軍的戰鬥力突然提高了好幾倍。原本想說,全軍出動一定可以打爆這個河邊的陣地,但是在韓信的指揮堅守之下,完全打不下來,趙軍主帥陳餘心中一驚,下令撤退。
結果不退還好,推到了關卡前的自家陣地,陳餘簡直不敢相信他的眼睛,所有營壘全部都插上了漢軍的紅旗,趙軍以為自家陣地全部淪陷,亂成一團。漢軍趁勢狙擊大獲全勝,並且斬殺了陳餘。
不過這背後是誰搞的鬼,難道韓信會魔法嗎?
其實論人數,趙軍明明還有優勢,漢軍輕騎的兵馬不過2000人,但到了這一步,趙軍根本無心作戰了,這就是韓信高明的地方。
我們容易有個刻板印象,覺得歷史中一流名將,大概就是把統率力和武力值點滿。我從記載中無法確定,韓信的武力到底高不高,但我確定的是,他的統帥跟智謀都是頂尖的。
韓信打下不可思議的一仗,倒沒有急著開慶功宴,他先前聽過李左車的謀略,所以懸賞重金活捉李左車。有人把李左車送到韓信面前,韓信親自幫他解開繩子,把李左車當成老師來對待。
韓信說道,「我下一步想要向北攻打燕國,向東討伐齊國,你說該怎麼做呢」?
「唉,我只是個兵敗亡國之人,有什麼資格談論大事呢」?
「不,如果陳餘採用了你的謀略,那被生擒的人就是我韓信了,因為他不聽你的話,現在我才能這樣侍奉你,我一定傾心聽你的計謀,請不要推辭」。
這邊,再次看到韓信在戰略方面的智慧非常高,也能夠運用好的謀士。
李左車給了韓信以下建議,他認為不必急著攻打燕國和齊國,韓信這一路平定魏代趙,甚至用一個早上的時間打敗了趙國20萬大軍。接下來只要假裝準備軍隊攻打燕國,再派出使者勸降就好了。
韓信照著李左車的計謀,果然成功降服了燕國,最後北方剩下的就是最強大的齊國了,韓信攻打齊國,項羽派大將龍且支援。
這一站就是濰水之戰。當時劉邦派韓信東徵齊國,同時又派出酈食其勸降,齊王已經決定歸降漢軍。那就不用打了嘛,所以韓信打算停止進軍。
但韓信身邊的蒯通對韓信說,漢王讓將軍進攻,雖然齊國投降,但漢王沒有叫你停止進軍啊。如果將軍退兵了,齊國未必會乖乖歸順,而酈食其只是出一張嘴,現在他說服齊國的功勞卻在你之上,這還像話嗎?
韓信聽了這話,再看看齊王的動向,齊王完全沒有任何防備,於是韓信決定渡河突襲齊國。果然韓信跟劉邦是同一派,背後偷襲絕不手軟。
齊王敗退,他以為酈食其出賣自己,下令把酈食其烹煮處死,又派出使者向楚軍求救。
龍且帶著20萬大軍跟齊軍會合,韓信的兵馬只有10萬,看起來又是一場打不贏的硬仗,但這就是名將展現價值的時候。
韓信勘察過濰水之後,心中有了一條計策。於是下令連夜趕工,做了1萬多個大沙袋,每個沙袋裝滿沙土,堵住濰水上遊。
他帶領軍隊渡河攻擊,打到一半,韓信假裝敗退。先前有人勸龍且不要輕舉妄動,龍且卻說韓信不足為懼。這下看到韓信敗走,龍且更是信心都來了,下令追擊。結果韓信軍隊在上遊的士兵,挖開沙袋,洶湧的河水直接灌下來。
韓信趁著敵軍混亂,回頭追擊,漢軍斬殺了龍且。韓信以少勝多又打下一次經典的勝利。話說龍且是項羽重要的部將,之前曾經擊破英布,並不是什麼小角色,但是在戰略魔術師——韓信面前變得不堪一擊。
其實以上三場戰役,漢軍的將領不只有韓信,曹參跟其他將領也有功勞,只是韓信的謀略是最出色的。而且可以看到韓信,無論在陸戰或水戰,都能善用地形優勢。他總是在出擊前做好所有情報工作,知道敵軍的內部情報,謀定而後動,可以說是一名「頭腦派」的名將。
另外,韓信的統帥能力更是碾壓其他對手。我們說假裝敗退,說起來很簡單,不過撤退中,士兵難免會亂啊,如果弄得不好背水一戰恐怕就直接潰敗了。韓信肯定有完整的布陣交代,以及嚴謹的軍令,擁有這種統帥大軍的能力,難怪他敢說,韓信點兵多多益善。
⭐少年薈⭐
如果你也「愛讀國文 樂學國藝」,快來「伯鴻杯」國學少年薈一展身手吧!
⭐訓練營⭐
提升研究性學習能力,夯實基礎,助力強基!
⭐國學素養測評⭐
全面、專業、科學測評國學素養水平,更有權威證書加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