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被冠以兵仙之名,他是個什麼樣的人?

2021-01-11 太古奇聞

韓信被冠以兵仙之名確實當之無愧,但以擊敗項羽來佐證不太合適。項羽是敗在戰略上,不是戰術,這是兩個集團的戰爭,簡單點說就是紅方項羽一人crray,隊友連超級兵都不如,最後殘血的項羽被劉邦套了個虛弱,然後讓滿狀態的韓信拿了人頭。打敗項羽的是劉邦集團不是是韓信!劉邦固然偉大,對於中國歷史無疑也是劉邦比韓信貢獻更大,甚至韓信望不到尾。

但無疑很多人更喜歡韓信。劉邦是個充滿爭議的人(品格方面),但韓信的爭議最多也就是自負恃功居傲的人,這是天才的瘋狂。但這就是大將軍和王的區別。韓信在項羽那邊做過執戟郎,來到漢軍也做過治粟都尉。也就是這個時候蕭何發現他的才能,後來才有蕭何追韓信,韓信拜將。韓信是什麼人?一代兵仙,千古傳唱的英雄人物,後世歷史書寫了又寫。

韓信確實是奇才,比起能建國的君主,這些奇才確實顯得多,歷史上有幾個能拯救亂世的君主的?劉邦的厲害在於他能留住人才,留住人才往往比發現人才難,就比如袁紹再多的謀士也留不住。而且韓信是甘心在劉邦手下做事,這段歷史也有記載。韓信的死因和他功高蓋主且自負有關,他不會謀反不代表他子孫不謀反,封王肯定不會讓他當久的,只算不殺他,過幾年也會找個藉口撤了他兒子的職位。

劉邦起點絕對比朱元璋要高,你拿個年紀來說事,司馬懿能笑掉大牙。朱元璋要過飯,馬皇后是郭子興的義女,不是親閨女,而且郭對朱動過殺心,呂太公可是上杆子把親閨女嫁給了劉邦,劉邦起兵之前就已經是亭長了,開局就有蕭何、樊噲、英布,朱元璋開局就只有一個碗。韓信是最厲害的兵仙之一,而不是唯一,而且從他受胯下之辱到圍困楚軍,這中間也過了不止三年,行軍打仗總遇到插手。

劉邦幾次奪韓信兵我覺得劉邦也算插手,韓信能把一群散兵聚齊起來還攻無不克,也就韓信了,換個其他人被奪幾次兵怕打不下去了。讓漢高祖評為國士無雙,讓從不求人,傲氣沖天的霸王低頭求饒,讓後人評為「兵仙」,讓中國歷史上的一眾大牛無出其右,這已經是「仙」的境界,「神」的作為,唯一遺憾的是,為婦人所謀。這是一個不朽的將軍,義不叛漢,善待恩人,對羞辱自己的人也寬宏大度;由於當時生死攸關的政治情勢,他沒有受到應有的獎勵。

最後劉邦敢這樣用人的,而且又用的精準狠的,你們不該更佩服劉邦嗎?在大廈將傾之際,幾次談話就敢把三軍統帥權交給一個名不經傳的逃兵,更能襯託出這樣的統帥的厲害之處。說實話我看了那段歷史都表示很懷疑的,也許是被時間長河侵染太久,很多人卻認為那個年代這種事也常有吧!

相關焦點

  • 韓信的別名是什麼?韓信為什麼被稱為「兵仙」
    韓信,別名韓重言,泗水郡淮陰縣人,中國歷史上傑出的軍事家,軍事思想「兵權謀家」的代表人物,西漢開國功臣,與張良、蕭何並稱為漢初三傑。公元前208年,韓信投奔項梁,項梁在定陶之戰中戰死後,韓信歸屬項羽,在項羽手下多次獻策未被採用,轉而在劉邦受封漢王后,投奔劉邦手下做大將,在楚漢之爭的形勢下,韓信表現出了他卓越的軍事才能。公元前206年,劉邦採用韓信計策「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出其不意的佔領了關中地區。
  • 為何韓信被尊為「兵仙」?看完他的手下敗將,讓人恍然大悟
    項羽在徵戰的過程中,出現了一個厲害的武將,他就是韓信。這時候的韓信還追隨項羽,只不過在項羽這裡,韓信一直沒有得到重用。後來在蕭何的引薦下,韓信追隨了劉邦。追隨劉邦之後,韓信的能力過人,開始建功立業。在韓信死後,他被列入了「武廟十哲」。由此可以看出,韓信肯定是有過人之處的。那麼韓信被後人譽為兵仙,他到底有沒有這個資格呢?這就要從韓信的手下敗將說起了。
  •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兵仙韓信之死
    當時劉邦也是無可奈何,項羽把劉邦緊緊圍困在滎陽,劉邦動彈不得,情勢危急,對韓信這個要求,劉邦也是大為惱火,本想直接拒絕,但張良提醒劉邦:「當前漢軍處境不利,我們有什麼實力去禁止韓信稱王呢?不如就此機會立他為王,讓他能夠安守一方,不然我們就會首尾不顧!」劉邦想想也是這個道理,誰叫此時受制於人呢?
  • 兵仙韓信:胯下之辱「並不辱」,蕭何月下追的韓信「也不驕」
    關於呂后是如何殺死韓信的,倒是有幾種說法,有的說是用竹劍,有的說是宮女用棒錘打死的等等。這些便是後話了。臨死以前,韓信大喊「我不服」,有人笑稱,韓信這三個字是現在酒桌上拼酒的口頭禪。說是笑稱,其實也是在暗示韓信死於「心高氣傲」。至於韓信是不是死於「心高氣傲」呢?在顏小二看來,他所求的不過是一份「尊重」,一份他於漢之劉邦付出所對等的「尊重」。
  • 「兵仙」韓信,竟有這麼多成語典故,堪稱成語專業戶!
    「兵仙」韓信就是一個有故事的人,發生在他身上的成語典故非常多,不由得不讓人稱奇。且這些典故個個堪稱經典,韓信真可謂是「成語專業戶」,接下來就給大家盤點一些「兵仙」身上的典故,如果有什麼不對的地方,希望各位讀者多多指正。
  • 韓信有「兵仙」之稱,背水一戰擊潰趙軍,千百年來無人能比
    韓信點兵,多多益善。這一句俗語相信大家都曾經聽說過,相傳史書記載,劉邦問韓信能帶多少兵馬,韓信說最多帶10萬。劉邦接著又問他最多能帶多少,韓信又說越多越好。
  • 若這兩人不死,一代「兵仙」韓信不會落得被殺的下場,他們是誰?
    韓信 讓人遺憾的是,就是這樣一位被後世稱為「兵仙」的人,卻在後來成為了劉邦的心腹大患,甚至被呂后設計殺死。說到底,韓信還是缺少心計和政治嗅覺,如果他早年不殺那兩個人,那麼劉邦和呂后也不敢隨便動他。 其實,韓信一開始並不是劉邦手下的人,反而是項羽陣營的,他一開始跟隨的人是項梁。後來項梁死了,韓信自然而然地就歸到了項羽手下,只不過項羽為人剛愎自用,雖然韓信是他身邊的郎中,但是項羽對他卻從不重用。
  • 「兵仙」韓信為什麼看不起戰神「白起」?
    發生於周赧王五十三年(秦昭王44年前262年)的秦、趙長平之戰空前慘烈,開啟了中國歷史上大規模殺戮戰俘的先例 。此戰可謂殺人盈城、盈野、血流成河,白起甚至公然違背「殺降不仁」的古訓,悍然坑殺數十萬趙軍降卒。他的兇戾殘暴、滅絕人性,堪稱登峰造極。白起坑殺數十萬趙卒的消息傳開後,崤山以東列國軍民都驚呆了 。「殺神」白起之名讓人不寒而慄,更讓趙國人切齒痛恨。
  • 這二十六個成語全出自韓信 不愧一代「兵仙」「神帥」
    韓信(約公元前231年-公元前196年),淮陰人。西漢開國功臣、軍事家、淮陰侯,兵家四聖之一,漢初三傑之一 ,中國軍事思想「兵權謀家」的代表人物,被後人奉為「兵仙」、「神帥」。韓信的經歷極富傳奇色彩,與之有關的成語和典故也非常多,如今讀來,從中仍可窺見他一生的艱險曲折,也能獲取現實生活的啟迪。1、胯下之辱韓信落魄時,一個同鄉人欺負他,讓他從自己的褲襠下鑽過去,韓信果真從那個人的褲襠下鑽過去了。能忍得如此大辱的人,怎能不會成就大事呢?
  • 「用兵莫過韓信」:三場戰役,領會韓信用兵之神,無愧「兵仙」!
    看到這邊真是令人一驚,還以為是兵仙韓信,原來是發明家韓信啊!韓信用這臨時戰船,繞到敵軍後方前後夾擊,魏王倉促迎戰吞下慘敗,韓信直接擄獲了魏王。平定了魏國土地,打下魏國之後,韓信跟張耳繼續進軍,又攻破了代國。下一個目標則是趙國的太傅陳餘,史稱「井陘之戰」也就是知名的背水一戰。
  • 這二十六個成語全出自韓信,不愧一代名將、「兵仙」、「神帥」
    西漢開國功臣、軍事家、淮陰侯,兵家四聖之一,漢初三傑之一 ,中國軍事思想「兵權謀家」的代表人物,被後人奉為「兵仙」、「神帥」。韓信的經歷極富傳奇色彩,與之有關的成語和典故也非常多,如今讀來,從中仍可窺見他一生的艱險曲折,也能獲取現實生活的啟迪。
  • 兵仙韓信:井陘之戰封神,教科書級戰術流傳百世,為何無人能成功
    韓信被譽為兵仙,一生之中打了無數場令人驚嘆的勝仗,為大漢開疆拓土立下了汗馬功勞,韓信的戰術千變萬化,而且每換一個對手就換一種戰術,讓對手根本琢磨不透,其中最為耀眼的一役莫過於井徑之戰,也就是被大家熟知的「背水一戰」。
  • 一代兵仙韓信為何被一群宮女用竹竿捅死,卻成就了哪兩個成語?
    一代兵仙韓信為何被一群宮女用竹竿捅死,卻成就了哪兩個成語? 在中國的歷史上湧現出了很多赫赫有名的大將軍,精忠報國的嶽飛,慷慨赴義的楊家將,用兵如神韓信,屢挫匈奴的霍去病。
  • 當年讓韓信受胯下之辱的屠夫,韓信功成名就後,他是何下場?
    從古至今,很多人在落魄時都會嘗遍人間辛酸。那他們在發達後又是如何對待當年落井下石的人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處理辦法。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兵仙韓信受辱的故事。因為既無經商謀生之道,又沒有當官的機會,所以他整天遊手好閒,靠依靠別人餬口度日,鄉親們都很討厭他。他母親去世後,他窮得連棺材都買不起。但他卻志向遠大,堅信自己日後一定能出頭。為此,他為母親選擇了一處又高又寬敞的墓地,周圍可安頓下一萬家。下鄉南昌亭亭長覺得韓信將來可能是個人物,所以便邀請他去家中吃飯。韓信也不客氣,天天都去蹭飯。
  • 從胯下之辱到伐功矜能,韓信一生創造50多個成語,你都知道幾個?
    咱們這麼講吧,一個古人如果你的故事能被縮編成一個成語,那麼你這個人是很容易被後世很多代人記住的,你是一個中華民族歷史上的名人了,所以真正能被編進成語的名人不是很多。然而有一個人簡直太厲害了,他一個人的身上我粗略算了一下,誕生了超過50個成語,也就是說我們把這一個人記住,這50個成語就爛熟於心了。
  • 張良對韓信一生的評價,準確道出韓信水平,只有四個字!
    作者:大國文社(大國文史,大果文社原創原創)先來看看與韓信有關的成語吧,數量歷史第一!你就知他有多厲害了,就知古人對其的認可高到什麼程度了。而古人也必然比今人更了解真相。一共30多個成語!我稍微整理了一下: 胯下之辱,一飯千金,解衣推食,戰無不勝,國士無雙,十面埋伏,背水一戰,拔旗易幟,置之死地而後生,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兵仙神帥,居常鞅鞅,功高震主,金石之交,獨當一面,略不世出,不賞之功,匹夫之勇,婦人之仁,推陳出新,勳冠三傑,伐功矜能,偽遊雲夢,愚者千慮,必有一得;智者千慮,必有一失(註:此話出自晏子春秋,但卻是因韓信而聞名,從而成為成語),肝膽照人,鍾室之禍,成也蕭何
  • 韓信,史上有關成語最多的人,關於他的成語你知道幾個?
    韓信(?-前196年),秦末漢初人,協助漢王劉邦統領三軍,打敗項羽,建立了大漢王朝。韓信十分善於用兵,可以說是整個歷史上最會用兵的將帥了,因此有關他的典故自然不少,他是目前歷史上成語和典故最多的人。下面分別來講述下韓信那些相關的成語和典故:韓信(清藏本)【胯下之辱】韓信年輕時,父母相繼去世,時常流落於市井。
  • 兵仙韓信用兵之道,如此出神入化,是什麼人教的他
    韓信是一位奇才,從無名小卒先是到了中級軍官,隨後又晉升為上將軍,短短兩年時間內滅掉魏代趙齊多個國家,燕國也無力抵抗,隨後選擇投降。之後與劉邦會師,將項羽逼至烏江畔,讓西楚霸王烏江自刎。韓信最後的結局最惋惜,因謀反被殺。
  • 韓信早期受胯下之辱,功成名就後,如何對待侮辱他的人?
    相信很多人對於「兵仙」韓信,都非常熟悉,畢竟他幫助劉邦打天下,在歷史眾多人物中,他的名氣可以排得上前列,而他當年受胯下之辱的事跡,也是被很多人所傳誦,那麼韓信功成名就之後,是如何對待侮辱他的人呢?
  • 在霸王兵仙的年代,劉邦當銀牌選手,他的軍事實力並不弱
    歷史上,劉邦軍事實力絕對不弱,中國歷史那麼長,霸王和兵仙也再沒第二個人敢叫了,在霸王兵仙的年代當銀牌選手就是弱了麼,而且環境不同,同樣漢中,看似一回事實則天差地別,其一是對手,諸葛對手曹魏已經安穩幾十年了,韓信對手章邯投降項羽被秦地百姓嫌棄根基不穩,項羽本身也不穩中原打成了一團,其二後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