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兵仙韓信為何被一群宮女用竹竿捅死,卻成就了哪兩個成語?

2020-12-27 騰訊網

一代兵仙韓信為何被一群宮女用竹竿捅死,卻成就了哪兩個成語?

在中國的歷史上湧現出了很多赫赫有名的大將軍,精忠報國的嶽飛,慷慨赴義的楊家將,用兵如神韓信,屢挫匈奴的霍去病。

今天我們就介紹一下一代兵仙韓信。韓信用兵如神,叱吒風雲,成就了大漢王朝的建國偉業,建立了不朽的功勳。但鳥盡弓藏,兔死狗烹,韓信也沒有逃過功高震主的命運,最終被殘忍殺害。

亂世造就英雄,秦末漢初,人才輩出,韓信作為漢朝的開國功臣,建立了赫赫戰功,然而最終他並沒有落得一個好的結局,就是這樣一位笑傲亂世的梟雄最終被呂后安排的宮女用削尖的竹子捅死。韓信的悲慘命運到底為何如此悲慘?

1、逼封齊王,功高震主

韓信居功自傲,一心想著自立為王。劉邦被逼無奈,只得答應。也正是因為這件事情,劉邦和韓信的關係開始惡化,劉邦也不再像以前的樣子信任韓信,對他起了殺心。

2、政治低能,錯失良機

韓信用兵如神,一直都是後世很多能人所崇拜的,在楚漢爭霸之中,韓信展現出了自己卓越的軍事才能,但他的卻非常平常,優柔寡斷。

韓信在逼迫劉邦封自己為齊王之前,他的謀士曾經勸說他以齊國為根據地和項羽還有劉邦三分天下,然而當時手握重兵的韓信卻缺乏政治遠見,對於謀士的提議猶豫不決,當時他自封代理齊王,劉邦答應了之後,他非常的開心。因此他喪失了爭奪天下的大好時機。

劉邦殺意已決,只成就兩個成語

韓信功高震主,對於劉邦已經是巨大的威脅,只有除掉韓信,自己才能夠永絕後患。在楚漢戰爭剛結束的時候劉邦就立馬奪去韓信的兵權,改封他為楚王。在那之後劉邦又對韓信實行了一連串的奪權降封。最終一代軍事奇才韓信,活活慘死在了呂后的手中,終年35歲。韓信的一生只成就了兩個成語就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相關焦點

  • 軍事天才韓信,被宮女用竹竿捅死,留下兩個成語流傳至今
    軍事天才韓信,被宮女用竹竿捅死,留下兩個成語流傳至今韓信在我國歷史上可是一個了不起的、露足了面的人物,他是幫助劉邦打敗項羽,取得漢朝天下的重要功臣,也是影響歷史的重要人物。流傳後世的與韓信有關的成語、俗語就多達80多個,這些成語、俗語跨越2000年的歷史時空,仍然流傳在現代人的口中,如:淮陰少年、千金一飯、漢中高對、解衣推食、明修棧道,暗度陳倉、韓信將兵,多多益善、鋒不可擋、獨當一面、半渡而擊、背水一戰、四面楚歌、十面埋伏、戰無不勝、以德報怨、偽遊雲夢、能屈能伸等。
  • 軍事天才韓信,被宮女用竹竿捅死,後來成就兩個什麼成語?
    (韓信劇照) 上述成語均源於韓信生平事跡,而在他去世後,還誕生了兩個著名成語,足見他在歷史上舉足輕重的一面。究竟是哪兩個成語呢? (劉邦劇照) 事實證明,蕭何成就了韓信,而韓信成就了劉邦 公元前205年,項羽前往齊國平定田橫兄弟叛亂
  • 軍事奇才韓信,被宮女群毆用竹子捅死,成就兩個經典成語發人深省
    韓信漢初三傑,漢朝最厲害的將領,並譽為兵仙。就這樣一個大英雄的韓信,竟然死於文人和女人之手。正可謂「生死一知己,存亡兩婦人」,說白了就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而且成也女人敗也女人。韓信,約公元前231年出生在淮陰(今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
  • 軍事天才韓信之死,被一群宮女給捅死,只成就了兩個成語
    韓信的一生也可以說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他能夠受到劉邦的重用,就是因為蕭何的推薦。當初韓信在劉邦的手下只是一個小小的軍官,韓信並沒有將他重用。韓信不受重用十分的不甘,於是就想著要逃跑。可是在逃跑的過程中結識了蕭何,在兩人交談的過程中,蕭何發現韓信是個有才之人,於是就將韓信推薦給了劉邦。
  • 一代軍事奇才,韓信到底怎麼死的?一群宮女動手殺害
    一定少不了韓信的名字。韓信作為漢朝的開國功臣,可以說是立下了汗馬功勞,然而他最終的下場卻十分的悽慘,實際上這和他自己的作為也有著很大的關係。當初韓信攻打齊國,並且很快徵服了整個齊國全境。而這時候韓信派人給漢王寫信,說齊國人非常的狡詐,為了能夠安穩現在的局面,希望能夠讓自己代理齊王。而此時的劉邦是什麼局面呢?已經被項羽給團團包圍起來了。
  • 韓信為何被宮女用竹竿戳死?難道呂后、蕭何沒有兵器嗎?
    之所以不用刀劍殺死韓信,正是因為後世所謂流傳的三不殺原因:一是見天不殺、二是見地不殺、三是見鐵不殺。韓信,西漢開國功臣,漢初三傑之一,兵權謀家的代表人物,被後世奉為兵仙、神帥。韓信生前那叫一個風光,自從蕭何月下追韓信後,劉邦開始重用韓信以來,可以說韓信為劉邦建立大漢王國做出了決定性的貢獻。而最終韓信沒有得到善終被呂后處死,究其原因,既有封建統治階級殘酷性決定的,也有韓信自身原因造成的。
  • 「兵仙」韓信,竟有這麼多成語典故,堪稱成語專業戶!
    「兵仙」韓信就是一個有故事的人,發生在他身上的成語典故非常多,不由得不讓人稱奇。且這些典故個個堪稱經典,韓信真可謂是「成語專業戶」,接下來就給大家盤點一些「兵仙」身上的典故,如果有什麼不對的地方,希望各位讀者多多指正。
  • 這二十六個成語全出自韓信,不愧一代名將、「兵仙」、「神帥」
    西漢開國功臣、軍事家、淮陰侯,兵家四聖之一,漢初三傑之一 ,中國軍事思想「兵權謀家」的代表人物,被後人奉為「兵仙」、「神帥」。韓信的經歷極富傳奇色彩,與之有關的成語和典故也非常多,如今讀來,從中仍可窺見他一生的艱險曲折,也能獲取現實生活的啟迪。
  • 這二十六個成語全出自韓信 不愧一代「兵仙」「神帥」
    韓信(約公元前231年-公元前196年),淮陰人。西漢開國功臣、軍事家、淮陰侯,兵家四聖之一,漢初三傑之一 ,中國軍事思想「兵權謀家」的代表人物,被後人奉為「兵仙」、「神帥」。韓信的經歷極富傳奇色彩,與之有關的成語和典故也非常多,如今讀來,從中仍可窺見他一生的艱險曲折,也能獲取現實生活的啟迪。1、胯下之辱韓信落魄時,一個同鄉人欺負他,讓他從自己的褲襠下鑽過去,韓信果真從那個人的褲襠下鑽過去了。能忍得如此大辱的人,怎能不會成就大事呢?
  • 韓信被冠以兵仙之名,他是個什麼樣的人?
    韓信被冠以兵仙之名確實當之無愧,但以擊敗項羽來佐證不太合適。項羽是敗在戰略上,不是戰術,這是兩個集團的戰爭,簡單點說就是紅方項羽一人crray,隊友連超級兵都不如,最後殘血的項羽被劉邦套了個虛弱,然後讓滿狀態的韓信拿了人頭。打敗項羽的是劉邦集團不是是韓信!
  • 韓信命運坎坷,去世後留下兩個成語,一個耳熟能詳,一個發人深省
    韓信不僅是個軍事奇才,而且是個有故事的人,且不是一般故事,而是能發人深省、振聾發聵的成語故事。最讓人稱道的是,這類故事在他身上隨處可見,可謂是「一步一故事」的成語專業戶。韓信劇照上述成語均源於韓信生平事跡,而在他去世後,還誕生了兩個著名成語,一個耳熟能詳,一個發人深省。足見其在歷史中的重要影響力。
  •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兵仙韓信之死
    公元前197年,韓信被呂后召進宮中,埋伏在暗處的御林軍將其擒獲,韓信起初仗著劉邦曾許他「五不死「,並不懼怕,蕭何獻計用麻袋捆住韓信於長樂宮懸錘之室,把竹竿削尖了,讓宮女們亂槍把韓信扎死,一代名將就此隕落!
  • 能忍受胯下之辱的韓信,最後卻死於宮女之手,真相沒有那麼簡單
    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個人物下場卻十分悽慘,最終竟然被宮女刺死,這個人就是韓信。韓信作為後世中被人稱為兵仙的存在,他的領兵能力和軍事能力可以說是真正的天下無雙,在最後也幫助劉邦取得了成功。韓信被稱為漢初三傑之一,他所留下的故事也很多,比如韓信點兵,胯下之辱等等,我們從這些故事中也可以看出韓信的成功也是必然的,不過最後他的下場卻什麼悽慘。早在劉邦取得成功之後就許給韓信,見天不死,見地不死,見兵不死這樣的承諾。確實,韓信沒見天也沒見地也沒見兵。
  • 從胯下之辱到伐功矜能,韓信一生創造50多個成語,你都知道幾個?
    然而有一個人簡直太厲害了,他一個人的身上我粗略算了一下,誕生了超過50個成語,也就是說我們把這一個人記住,這50個成語就爛熟於心了。我們今天給大家總結總結,這個人就是一代兵仙——韓信。後來韓信從項羽陣營投奔到劉邦陣營被蕭何發現了,蕭何向劉邦舉薦韓信的時候說,這個人國士無雙,當然劉邦沒在意他沒想用。結果韓信跑了,韓信這一跑來了一個成語——蕭何月下吹韓信,當然韓信的成功有賴於蕭何,後來韓信也是被蕭何乾死的,所以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 兵仙韓信:胯下之辱「並不辱」,蕭何月下追的韓信「也不驕」
    劉邦可以勝過力能扛鼎的項羽,若是沒有「韓信」,即便是張良、蕭何、樊噲再能幹,怕是也難以成事。但是讓人唏噓的是,《西漢演義》等別史中曾記載劉邦允諾天下沒有殺死韓信的劍,但最後韓信卻死在呂后手上。關於呂后是如何殺死韓信的,倒是有幾種說法,有的說是用竹劍,有的說是宮女用棒錘打死的等等。這些便是後話了。
  • 若這兩人不死,一代「兵仙」韓信不會落得被殺的下場,他們是誰?
    韓信 讓人遺憾的是,就是這樣一位被後世稱為「兵仙」的人,卻在後來成為了劉邦的心腹大患,甚至被呂后設計殺死。 項羽得到消息後,自然也意識到這是離間劉邦與韓信之間關係的好時機,並且韓信的勢力本來就已經足以和他平起平坐,韓信若聯合劉邦起來,項羽必敗無疑,因此,項羽派人遊說韓信,企圖把他拉到自己的陣營之中。
  • 韓信的別名是什麼?韓信為什麼被稱為「兵仙」
    韓信,別名韓重言,泗水郡淮陰縣人,中國歷史上傑出的軍事家,軍事思想「兵權謀家」的代表人物,西漢開國功臣,與張良、蕭何並稱為漢初三傑。公元前208年,韓信投奔項梁,項梁在定陶之戰中戰死後,韓信歸屬項羽,在項羽手下多次獻策未被採用,轉而在劉邦受封漢王后,投奔劉邦手下做大將,在楚漢之爭的形勢下,韓信表現出了他卓越的軍事才能。公元前206年,劉邦採用韓信計策「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出其不意的佔領了關中地區。
  • 十面埋伏、多多益善:只活了35年的韓信是史上創造成語最多的人
    韓信,這位位列"漢初三傑"的開國功臣,後人奉之為"兵家四聖"之一,有"兵仙"、"神帥"之稱。 一代名將韓信叱吒風雲短促的一生,留下了哪些令人感慨動容的千古軼事? (一)胯下之辱 韓信是沒落的貴族出身,小時候,喜歡熟讀兵書戰策,但家裡很窮,受了很多苦。最讓人感慨的就是他忍受的"胯下之辱"。 那時,韓信十來歲。
  • 韓信不幸,一生曲折多變,用多少成語譜寫了自己的不朽故事
    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裡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餉饋,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三者皆人傑,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從此以後,張良、蕭何、韓信便被譽為「興漢三傑」。
  • 為何韓信被尊為「兵仙」?看完他的手下敗將,讓人恍然大悟
    項羽在徵戰的過程中,出現了一個厲害的武將,他就是韓信。這時候的韓信還追隨項羽,只不過在項羽這裡,韓信一直沒有得到重用。後來在蕭何的引薦下,韓信追隨了劉邦。追隨劉邦之後,韓信的能力過人,開始建功立業。在韓信死後,他被列入了「武廟十哲」。由此可以看出,韓信肯定是有過人之處的。那麼韓信被後人譽為兵仙,他到底有沒有這個資格呢?這就要從韓信的手下敗將說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