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影隨形
任翔宇
名是光環,也是拖累。
盛名之下,期望越大,失望也愈大,背負的人亞歷山大大帝,其實,關注的人也承受不輕。頂者極容易被斥「水軍」,莫須有的「五毛」價值替代觀點讓人心生疑竇,噴者則很容易被喚作「鍵盤俠」,除了噴就是噴,即不產生GDP也沒有實質意義,憤青和憤世嫉俗和為了標新立異而刻意別出心裁的偏激言論也未必能讓人苟同。連旁觀者都熙熙攘攘鑼鼓喧天,當局者能坐得住身子、穩得住心神的,就更鳳毛麟角了。
這幾天有一條極不起眼的消息,讓張藝謀重現江湖,儘管,大多數人都沒有在意。《2018年最受期待的20部電影,張藝謀《影》上榜》,一個乾巴巴的電影名字,和盡於主觀的「最受期待」,和「張藝謀」這個名字放在一起幾乎沒有什麼電光火石的雷霆猛擊感,美人遲暮和英雄末路的衰敗氣息腐糜而來,這條資訊幾乎成了最不受期待的一條娛樂新聞。
遙想藝謀當年,緇衣素顏,談笑間聲名鵲起,一時多少豪傑。
人生如夢,俱往矣。
一個名聲已在國際、從電影到奧運會再到實景演出都玩兒到極致的藝術大師,淪落到網民嬉笑調侃、作品無人問津的當下,是不是很像江湖裡一敗潦倒的風流劍客?再快的劍、再駿的馬、再鮮的衣,也都不過是回憶。
《影》是個特別中性的電影名字,沒有劇照,沒有劇情,沒有懸念叢生或者活色生香的浮想聯翩,很像張藝謀很久以前的《活著》、《一個和八個》、《紅高粱》、《菊豆》,以及後來的《歸來》,一點兒也不像中間的《滿城盡帶黃金甲》、《大紅紅燈籠高高掛》、《三槍拍案驚奇》、《山楂樹之戀》、《金陵十三釵》。我倒是很喜歡這個很有沉靜感的名字,從豆瓣上、從鄧超和其他演員們的微博裡掠過的蛛絲馬跡線索裡暴露出的草蛇灰線,也隱約有些趣味。這應該是個三國故事,但不僅僅是一個歷史故事,也許,會和《軍事聯盟》一樣,是在大三國時代下,用一個現代人的理解,去解讀隱秘在正史之外的人性與利益糾葛。從已經曝光的一些片場鏡頭來看,鄧超一飾兩角,劍客和影子殺手,灰黑的調子很像黑澤明的《影子武士》,但是以現在的張藝謀,就算再推崇,應該一定不會重複黑澤明的橋段和技巧,致敬是一回事,蹩腳模仿是另外一回事,我願意相信是前者。
其實日本影子武士的時代很像三國時代,割據,城頭變幻大王旗,倒戈,堅持。每個人的信條不一樣,每個人的結局也不一樣,有人苟且,有人悲壯,有人轟轟烈烈,有人賤如草芥,但其實,每一個生命都值得尊重,不認同,並不代表就可以替天裁判。
每個孩子小的時候幾乎都玩過踩影子的遊戲,有些事,我們抹不掉也擦不去,如影隨形,有些事,無論怎麼光彩逼人,也一定有背後那一片漆黑無聲。
《影》這個名字很好,至少,讓我很有所期待。
一個有過挫折感的名士,復出的時候一定會有諸多考量。我們無法猜度張藝謀的內心,但是我們一定可以體會,那個重回監視器前對著打板喊「開始」的剎那,一定是百感交集。總想走出過去影子的人,其實忽略了一個重要的常識,影子是走不出去的,只有朝前看,影子才不會成為負重,只有朝前走,影子才只做為回憶的存在。
你的影子,就是別人過去的印象,我們管不了別人的時候,就管好自己。
你的影子,有時高有時矮,有時古怪有時正常,那是光和時間裡的變化,你變沒變,自己要知道。
羅大佑說,「那看似滿不在乎轉過身的,是風乾淚眼後蕭瑟的影子」,影子在風中跟你隨行,風塵刻畫你的樣子,而讓影子,去保留那些無風處去留無意的靜好,有人入畫,有人,把它拍成永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