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骨髓庫國內捐獻工作已恢復正常 累計造血幹細胞捐獻量破萬

2020-12-15 騰訊網

當化療等傳統治療手段無法發揮作用的時候,造血幹細胞移植,是白血病、淋巴瘤等病人最後的救命稻草,捐獻造血幹細胞,是用一個生命挽救另一個生命的大愛之舉。

在9月15日舉行的慶祝中華骨髓庫捐獻突破1萬例暨第六個世界骨髓捐獻者日宣傳活動中,中國紅十字會黨組書記常務副會長梁慧玲透露,經過近20年的發展,中華骨髓庫累計庫容量超過281萬人份,為臨床提供造血幹細胞10000餘例;2012年加入世界骨髓庫,先後為28個國家和地區的360多名患者提供了造血幹細胞,在世界骨髓庫中,中華骨髓庫位列世界第四。

疫情日趨穩定,目前中華骨髓庫國內捐獻工作已經恢復正常,今年1至8月份累計捐獻799例,尤其8月份捐獻156例,超過了去年同期。

今年8月份造血幹細胞捐獻數量破萬

2020年8月6日,中華骨髓庫捐獻量破萬例!四川省紅十字「三獻」志願者林彬彬在四川省人民醫院完成200ml造血幹細胞採集,幸運地成為了中華骨髓庫第10000例、四川省第265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今天,林彬彬來到了活動現場。「2015年初,歌手姚貝娜身患重疾救治無效去世,她在生命的盡頭捐獻了自己的眼角膜,將光明留在了人間。那一年,我18歲,決定要做姚貝娜一樣的人……」 林彬彬說,2017年,在她大二時,登記成為了一名造血幹細胞入庫志願者。

今年8月6日,林彬彬有幸成為了中華骨髓庫第10000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生命傳遞的任務我完成了,可我知道還有很多人能夠和我一樣為生命護航。如果未來有人需要幫助,我希望能夠幫得上忙的那個人會是我,也是你,被別人需要是一種幸運,更是一種快樂和幸福。」

造血幹細胞捐獻對健康沒有長遠影響

捐獻造血幹細胞到底安不安全?這是令不少公眾疑惑的問題,對此,中華骨髓庫專家委員會委員許蘭平教授給出了權威回答:「一開始捐獻的時候需要打針,會有低熱,疼痛等不適,但是長遠來看並沒有發現有影響。我工作30多年一直在從事造血幹細胞捐獻的臨床工作,見證了大量的供者獻愛心,且沒有發生過安全事件,我們對這些供者進行長期隨訪也沒有發現對健康的影響,根據2019年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的資料顯示,近萬例的志願者都成功捐獻。最小的捐獻者不到8歲,最大的72歲,都成功捐獻,我們認為捐獻造血幹細胞是安全的,對健康沒有長遠的影響。」

此外,捐獻者是最有說服力的例證,中華骨髓庫第2223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主持人唐子人也現身說法:「我本身是造血幹細胞的捐獻者,在2011年完成捐獻,捐給了蒙古族的一位母親,到現在已經9年了,如今我非常健康,還跑了馬拉松,目前擔任中國紅十字會無償獻血和捐獻造血幹細胞志願服務總隊總隊長,帶領志願者活躍在無償獻血的工作中。」

中華骨髓庫國內捐獻工作已經恢復正常

造血幹細胞捐獻工作是否受到疫情影響?開展了怎樣的應對工作?對此,中華骨髓庫管理中心副主任高東英表示,今年新冠肺炎疫情來襲,使中華骨髓庫的工作受到挑戰,中華骨髓庫根據國家衛健委等部門的有關防疫措施,及時起草了相關幹細胞志願者遴選、運輸等措施方面全新的管理規定,指導全國分庫志願者保證採集、運輸工作有序進行,確保整個鏈條沒有一個人受到感染。疫情最嚴重的時候,捐獻工作圍繞供者健康展開,與醫生做好配合。

高東英透露,目前中華骨髓庫國內捐獻部分已經恢復正常,今年1至8月份累計捐獻799例,尤其8月份捐獻156例,超過了去年同期。「我們也經常能收到境外骨髓庫的檢索需求,但受到國際航運所限,很難運送幹細胞。我們號召全球各國聯合起來共同抗疫,攜手面對疾病。」高東英說。

目前,世界骨髓庫已經擁有來自59個國家和地區的136個成員庫,中華骨髓庫作為國家骨髓庫,在2012年加入世界骨髓庫,截至去年,世界骨髓庫總庫容3834萬人份。截至目前,中華骨髓庫庫容達到281萬人份,在世界骨髓庫中,中華骨髓庫緊隨德國、美國、巴西之後,排在第四。去年中華骨髓庫全年實現捐獻1429例,在全世界外周血造血幹細胞捐獻排名中,僅次於德國和美國。

文/北青-北京頭條記者 蔣若靜編輯/高豔

相關焦點

  • 中華骨髓庫造血幹細胞捐獻突破萬例,如何捐獻?影響健康嗎?
    資料圖片9月15日,中華骨髓庫宣布,造血幹細胞捐獻已經突破一萬例,累計庫容量超過281萬人份,成為世界第四大骨髓庫。2012年加入世界骨髓庫以來,中華骨髓庫已先後為28個國家和地區的360多名患者提供了造血幹細胞。 「加入中華骨髓庫時沒想太多。回想起來,能在幾年之內找到匹配的人,為他帶去生命的希望,是一件神奇的事。為此,我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第一萬例捐獻者林彬彬在2017年大二時成為中華骨髓庫志願者,並於今年8月為一名重症血液病患者捐獻造血幹細胞。
  • 正能量:大一加入中華骨髓庫,大三兩次捐獻造血幹細胞!
    陝西西安的長安大學的大三男生林啟和,在大一加入了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於2019年初被告知配型成功,在同年5月進行了第一次捐獻,由於患者恢復不佳,其又於12月進行了第二次捐獻。林啟和表示,國家給了他助學金,他也要也回饋社會。
  • 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突破1萬例 成為世界第四大骨髓庫
    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突破1萬例記者15日從中國紅十字會總會獲悉,截至目前,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中華骨髓庫)累計庫容量已達280多萬人份,造血幹細胞捐獻突破1萬例。當天,中華骨髓庫捐獻突破1萬例暨第六個世界骨髓捐獻者日宣傳活動在京舉行,中國紅十字會黨組書記、常務副會長梁惠玲為全國第1萬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林彬彬頒發榮譽證書。「加入中華骨髓庫時沒想太多。回想起來,能在幾年之內找到匹配的人,為他帶去生命的希望,是一件神奇的事。為此,我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林彬彬說。造血幹細胞捐獻事業是保護人的生命和健康的公益事業。
  • 造血幹細胞捐獻突破10000例!中華骨髓庫位居世界第四
    本報記者 甘南攝在今天舉行的慶祝中華骨髓庫捐獻突破1萬例暨第六個世界骨髓捐獻者日宣傳活動中,中國紅十字會黨組書記常務副會長梁慧玲透露,經過近20年的發展,中華骨髓庫累計庫容量超過281萬人份,為臨床提供造血幹細胞10000餘例;2012年加入世界骨髓庫,先後為28個國家和地區的360多名患者提供了造血幹細胞,成為世界第四大骨髓庫。
  • 捐獻造血幹細胞,沒有那麼可怕!
    其中捐獻造血幹細胞的供者不僅來自父母、兄弟姐妹、子女,也有越來越多素未謀面的陌生人加入這個行列(中華骨髓庫)。捐獻幹細胞後,對自身身體會有損傷嗎?造血幹細胞對於捐獻者來說,可能只是存在於骨髓靜息狀態的備用細胞。但對患者而言,這些細胞就是「生命火種」。捐獻後,由於造血幹細胞能夠自我複製,很快恢復之前狀態,因此,不會對身體造成損傷。
  • 捐獻造血幹細胞 這些常識需知道
    市中心血站工作人員表示,目前採集造血幹細胞主要有以下兩種方法:一是抽取骨髓造血幹細胞,二是從外周血中採集造血幹細胞,即捐獻者在注射動員劑後,進行血液成分單採術,從捐獻者手臂靜脈處採集造血幹細胞,安全、方便、無痛苦。中華骨髓庫提倡的採集方法是從外周血(靜脈)中採集造血幹細胞。
  • 廣東非親緣造血幹細胞捐獻突破1000例!捐獻總數全國第一
    記者從廣東省紅十字會獲悉,截至目前,我省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容量達117512人份,累計捐獻造血幹細胞1000例,捐獻總數及庫容使用率均居全國第一。廣東捐獻者男性青年居多2019年2月,在一次無償獻血時,黃慶良了解到捐獻造血幹細胞可挽救白血病患者生命,當即報名加入中華骨髓庫,成為一名造血幹細胞志願捐獻者。2020年8月,他與一名需要造血幹細胞移植的血液病患兒HLA(人類白細胞抗原)配型相合,黃慶良毫不猶豫地答應了捐獻。
  • 廣東造血幹細胞捐獻達千例
    截至昨日,廣東省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容量達117512人份,累計捐獻造血幹細胞1000例,捐獻總數及庫容使用率均居全國第一。今年185位志願者實現捐獻今年,骨髓庫的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們為愛逆行,護佑生命。
  • 原來,廣東第1000例造血幹細胞捐獻是他!
    2019年2月,在一次無償獻血時,黃慶良了解到捐獻造血幹細胞可挽救白血病患者生命,當即報名加入中華骨髓庫,成為一名造血幹細胞志願捐獻者。 2020年8月,經檢索,他與一名需要造血幹細胞移植的血液病患兒HLA(人類白細胞抗原)配型相合,他毫不猶豫地答應捐獻。之後,經過供患高分辨配型,健康體檢等一系列程序,黃慶良完全符合捐獻條件。
  • 造血幹細胞捐獻:深思熟慮入庫,義無反顧捐獻
    隨著幹細胞治療技術的逐漸成熟,幹細胞的需求也與日俱增,不少媒體都在報導著幹細胞無私捐獻的善舉,那麼你或者你周圍的人有加入幹細胞捐獻嗎?如我們熟知的「中華骨髓庫」,(捐骨髓是民間說法,正確的說法是捐獻造血幹細胞)。
  • 擴散| 乳山市紅十字會招募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
    知識普及一、中華骨髓庫志願者 截止2020年4月30日●中華骨髓庫庫容: 總計2811721人份●捐獻造血幹細胞例數: 總計9596例●患者申請查詢人數:總計86593人二、造血幹細胞捐獻流程造血幹細胞有很強的再生能力,失血或捐獻造血幹細胞後,可刺激骨髓加速造血,1—2周內,血液中各種成分可恢復到原來水平。實踐上證明安全——我國大陸地區已經完成9000多例非血緣外周血造血幹細胞捐獻,血緣關係間造血幹細胞捐獻則更多;據多年的臨床觀察和國際上的報導,至今還沒有因採集外周血造血幹細胞損害捐獻者健康的案例。
  • 他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
    金曉軟(化名)是一名造血幹細胞志願捐獻者,早在2018年11月,他就加入中華骨髓庫,終於在2019年12月,他接到消息,有一名血液病患者與他初配相合,得知自己的造血幹細胞有可能挽救一人的生命,金曉軟的是開心的。
  • 濟南成功實現100例造血幹細胞捐獻
    她當場決定用我自己綿薄之力去拯救更多的人,所以義無反顧地加入了中華骨髓庫,成為了造血幹細胞入庫志願者,近期中華骨髓庫聯繫到她,告知她和一個患者初配相合了,急需她捐獻造血幹細胞,通過8月份的高分辨檢測,定於12月14日進行造血幹細胞採集。「面對造血幹細胞採集,對於年輕而懵懂的我期初是很懼怕的。
  • 杭州市造血幹細胞捐獻突破200例!
    以餘杭區造血幹細胞捐獻者靳毅、解陽建為原型,首部反映造血幹細胞捐獻者感人事跡的公益電影《遇見陌生人》登上愛奇藝公益視頻,得到多位知名主持人、演員大咖的傾力點讚,點擊量破萬。淘寶店主黃鋼鋒因二次捐獻被浙江衛視、澎湃新聞、人民日報、北京青年報競相採訪,海豚視頻特製的宣傳短片單日點擊量就突破百萬。《造血幹細胞受捐者家屬通過新聞執拗追尋捐獻者「湯圓哥」,隔空發感謝信》被澎湃新聞、錢江晚報連載報導。
  • 廣東造血幹細胞捐獻突破900例 其中捐獻境外21例
    中新網廣州7月6日電(蔡敏婕裴煬)廣東省紅十字會副會長吳偉達6日介紹,截至目前,廣東省累計報名造血幹細胞捐獻入庫志願捐獻者數據達11萬人份,累計捐獻總數902例,其中為美國、法國、韓國等地境外患者捐獻21例,捐獻總數及庫容使用率均居中國內地第一。
  • 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的心裡話:愛心會「傳染」
    12月5日,第35個世界志願者日,記者走訪了河南省造血幹細胞捐獻部分志願者,感受他們「志願服務,你我同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志願服務精神。張潔是一名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2002年採樣進入中華骨髓庫河南省分庫。但是,截至目前她也沒能和患者配對成功,未「真正」進行過造血幹細胞捐獻。
  • 我省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志願者突破40例
    11月19日,記者從青海省紅十字會獲悉,我省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安麗麗11月9日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成為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10421例、青海省第40例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志願者。  青海省紅十字會工作人員介紹,安麗麗是青海大學崑崙學院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學生,於2018年登記成為中國造血幹細胞青海省分庫志願者。
  • 道培科普 | 了解造血幹細胞捐獻
    這類特殊的細胞被稱為造血幹細胞。什麼是造血幹細胞移植?適齡、健康的公民捐出自己正常的造血幹細胞,輸注到患者體內,重建患者的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此過程稱為造血幹細胞移植。造血幹細胞移植的適應證有哪些?•骨髓造血幹細胞手術前先對供者進行麻醉,將用一根特製的針頭插入髂骨中,多點抽取骨髓,相較於外周血造血幹細胞採集,痛苦稍大。與外周血造血幹細胞移植相比,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發生率較低,但造血和免疫恢復較慢。
  • 山西省造血幹細胞捐獻突破200例
    12月11日上午,來自太原的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張正凱在山西醫科大學第二醫院通過外周血的採集方式順利完成造血幹細胞採集捐獻,成為我省第200例非血緣造血幹細胞捐獻者。當天,省紅十字會授予張正凱「捐獻造血幹細胞榮譽證書」和「山西省紅十字會榮譽會員」稱號。
  • 打造造血幹細胞捐獻工作「強磁場」
    本報訊(記者 朱 紅 李麗娟 )7月10日,22歲在校大學生李嶽,將在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陪同下,到河南省腫瘤醫院捐獻造血幹細胞,救助一名患白血病的3歲女孩兒。 李嶽是我市第21例非血緣關係造血幹細胞捐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