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復工的山東企業這樣解決薪酬問題!有老闆自掏腰包發工資

2020-12-26 濟寧廣播電視臺

全力以赴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一項迫切任務就是安全保障復工復產、千方百計穩就業。現在,山東復產復工企業比例不斷增加。

記者採訪發現,現在有些企業正在加大力度招聘員工、住人才,但也有不少醞釀降薪。加薪?降薪?如何才能讓人才安其職,讓企業樂其業?

考勤?薪資?都能協商解決

「疫情對我們來講影響小一些,復工兩周後對海外的訂單量就基本穩定了,隨後海外客戶不斷給我們加大訂單,基本趕上了春節以及疫情擠壓的進度。現在仍舊居家辦公,但同事們很多都要加班完成項目,對於這些工作安排,大家都表示理解。」7日,濟南譯軟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毛雪菲在接受經濟導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公司在彈性辦公期間沒有採取非常嚴格的出勤,每天早晨9點,所有員工在微信群裡打卡,考慮到不少同事居家辦公的情緒狀態,工作項目只需要在節點前按時交付即可。

如何既能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又能保證企業有序生產經營?8日,經濟導報記者走訪和致電不少已經復工復產的企業發現,企業經營者都在積極探索。

針對復工慢的行業和企業,「共享員工」成為一種試水的新方式。濟南漫甜可茵食品有限公司受到疫情影響無法開業,旗下員工與周圍復工復產的企業達成合作,經過溝通和短期培訓後,輸出了10餘名「共享員工」。

「這不僅緩解了我們停工期間資金周轉的難題,職工在此期間的待遇也有了提高,實現了多方共贏。」濟南漫甜可茵廠區負責人於曼告訴經濟導報記者,通過協商,職工們都非常贊成「共享」模式,很多員工表示,在復工後還將回到廠裡繼續工作。

「往年都是正月初一至初三,3天加班都是按照3倍工資計算,從初四到初六,按照2倍工資。但今年因為疫情,生產線一直沒有停產,幾個重要崗位的職工春節期間一直加班,直到2月4日。」一位從事醫藥生產多年的車間負責人劉慶告訴經濟導報記者,疫情期間加班風險很大,同事們都盼著能多發點獎金,但是具體的獎勵標準,他們也不清楚。

「根據勞動合同法等法律的相關規定,春節假期延長的3天,如果沒上班,前兩天按出勤計薪,第3天不計薪。如果這3天正常出勤了,應該安排補休,不能補休的按照日工資2倍另行支付加班費。」山東新華律師事務所律師孫偉對經濟導報記者表示,根據最新人社部文件,支持疫情防控重點物資生產企業復工達產,對春節期間(截至2020年2月9日)開工生產的企業,給予每人每天200元一次性用工補貼,像醫藥、應急物資等行業企業都可以獲得相應的補助。

有老闆自掏腰包發工資

7日凌晨1點,山東谷爾安大健康有限公司總經理萬勇在自己的朋友圈發出了一條信息:依舊失眠,目前處境艱難,必須做出決定。

3年前,萬勇從某醫療機構辭職下海後,開辦了連鎖推拿、中醫康養等大健康品牌店鋪,目前在全國有50餘家加盟和直營店面。此次疫情的「突襲」,讓萬勇團隊及旗下加盟店鋪措手不及。

「冬季流行病較多,也是我們最繁忙的時期,很多家長會專程帶著孩子來做推拿,或者一些老客戶也會過來做理療和按摩。但因為疫情原因,我們一直閉店,整個2月份營業額為0。」萬勇表示,自己和創始團隊每天都在積極考慮應對之策,包括縮減了總部的辦公面積、關閉了8家業績一般的店鋪,但仍舊有不小的員工薪資、房租等缺口,公司資金周轉壓力極大。

萬勇告訴經濟導報記者,2月15日是公司發放1月工資的日子,他和家人商量,自掏腰包40萬,給員工發放了100%的全工資。但進入3月,資金缺口不斷加大,經過與創始團隊包括各個店長的多次協商,2月份全員只發放基礎工資,疫情結束後根據個人業績和店鋪盈利情況延期後補績效獎金。

「員工很在意大難面前老闆的反應,拿出積蓄就是要和公司共同度過難關。不少店長明確表示接受降薪的現實,爭取疫情後積極恢復業務,但也有一些員工自動提出了離職申請。」萬勇對經濟導報記者表示,疫情期間受到重創的行業需要綜合考慮企業的生存之道,降薪、減少支出、裁員等非常措施,一定要權衡利弊後做出決定。

在穩工資方面,人社部提出,企業停工停產在一個工資支付周期內的,企業應按勞動合同規定的標準支付職工工資。超過一個工資支付周期的,若職工提供了正常勞動,企業支付給職工的工資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職工沒有提供正常勞動的,企業應當發放生活費。

經濟導報記者了解到,餐飲、旅遊、航空等行業,員工薪酬待遇與績效工資掛鈎,如空乘人員收入以飛行小時計算,導遊員薪酬以出行帶團行程計算,然而這些行業受到疫情影響嚴重,甚至到目前還沒有全面恢復,員工的薪酬待遇肯定受到不小的影響。

人才必須穩住

「薪資的降與增肯定各自企業都有不同的實際情況,但對於下一步要繼續發展的企業來講,最重要的是留住人才,尤其是核心人才。」毛雪菲表示,目前他們對核心崗位和管理層員工都非常重視,甚至為了鼓勵和表彰大家應對疫情的積極表現,公司決定拿出資金獎勵員工,給突出員工加薪。

獵聘大數據顯示,從節後復工第一周到第四周,每周中高端人才的新增職位環比都呈現持續增長態勢。第二周新增職位環比增長39.66%,第三周環比第二周新增職位上漲了15.45%;而第四周與第三周相比,新增職位增長了51.36%。

「雖然今年受疫情的影響,企業復工和招聘的節奏比往年滯後,但是依然擋不住企業對人才的渴求。隨著全國復工的企業比例不斷增多,範圍不斷擴大,再加上金三銀四的到來,新增職位發布量將日漸增多,已經出現人才需求增長高峰。」易聯信網際網路金融服務平臺HR總監季珊珊表示,當下一系列扶持中小企業的政策紅包接踵而至,在貸款、用工成本、房租水電成本上給企業紓困,而除此之外人才是企業發展「生存性政策」的重要一環,因此應該穩定好企業人才,以避免企業因為現金流問題而裁員、降薪。

近日,人社部副部長遊鈞指出,鼓勵企業和職工同舟共濟,一起渡過難關,指導企業和職工通過協商,採取調整薪酬、縮短工時等方式去穩定崗位。通過社會保險費的減免、緩繳,失業保險金的返還等方式去減輕企業的負擔,讓企業不去裁員或者是少裁員。此外,指導那些的的確確需要裁員的企業,保證他們依法規範裁員,切實保障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季珊珊認為,穩就業不光要穩住存量,也要拓展增量。下一步針對受疫情衝擊較大的行業,也要善於從新行業、新業態、新模式中挖掘就業潛力,打好人才戰略的「組合拳」。

版權及免責聲明:本網所轉載稿件、圖片、視頻等內容僅出於向公眾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公司或個人可與我們聯繫(jnxww@163.com),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焦點

  • 老闆用私戶發工資可以避稅?2020年,還敢這樣發工資?
    現在,支付手段已經很先進了,但是仍舊有個別的公司,用老闆或者股東的私人銀行帳戶,給員工發工資。那麼,這樣做合法嗎?是不是在偷稅?一、長期通過私戶發工資,風險很大一些小公司,或者在某些特定的情況下,老闆用私人帳戶發工資,並在事後進行調整,在財務核算上體現出來,按規定繳納各種稅款,沒什麼大問題。但是正常情況下,工資都是通過公司的公戶來發放的,銀行都有代發工資的業務,操作十分方便快捷。
  • 積分制管理:你的公司薪酬結構出現問題應該如何調整?附解決方案
    很多企業在諮詢如何解決薪酬的問題的時候,常常愁容滿面,明知道有問題卻不知道如何解決,我們在接受了很多家企業的諮詢之後總結,薪酬中常見的五個方面,基本是90%的企業都中招。企業中的殺熟現象:這是很常見,也是老闆最為頭疼的問題,開出比老員工還要高的工資,老員工看到了肯定是不滿,我在這裡做了這麼久,結果還不如一個新人,老員工不服。
  • 每次發工資,老闆都讓請吃飯,我該怎麼拒絕?
    老狗腿上家所在的企業就碰到過這樣的事情,不僅僅是讓員工發了工資就請客吃飯,甚至每天在公司吃中午飯還都是員工自掏腰包給老闆點外賣。關於發工資請客吃飯,老闆可不是開玩笑的和老狗腿講,而是直接明確的和老狗腿說,下班我們到某某地方吃點?
  • 工資支付熱點問題解析及完善企業薪酬制度思路
    當前,在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期間,如何支付職工工資引起廣泛關注。本文旨在對工資支付熱點問題進行解析,並提出「後疫情時期」完善企業薪酬制度的相關建議。   工資支付熱點問題解析  一、新冠肺炎患者在其隔離治療期間,企業是否應支付工作報酬還是病假工資?
  • 優秀員工的工資到底該怎麼發?讓員工心服口服的薪酬激勵模式
    從現實情況來看,有兩種極端,第一種,為了生存和發展,僅關注企業短期利益,忽視或無暇顧及長遠利益。第二種,以大企業為楷模,處處模仿,什麼高大上就引進什麼。事實證明,這兩者都不可取,中小企業有沒有必要進行戰略管理?戰略管理能否幫助企業解決生存和發展問題?中小企業戰略管理如何開展、如何有效落地?不可短視,也不必盲目學習,只要盯住5種「小戰略」最明智!
  • 疫情期間,老闆要求員工在家工作,是否可少發或不發工資?
    除了事業單位、國企以及財大氣粗的上市公司以外,中小企業有困難,老闆暫時發不出工資,這似乎大家都理解,畢竟疫情事關生死,大家同仇敵愾,但有的老闆不太厚道,一邊讓員工在家上著班,利用釘釘不斷下達著任務指標,一邊向員工說明少發甚至不發2月份工資。這合理合法麼?遭遇老闆幹活不發薪水的要求,員工如何應對?
  • 「員工太懶散,工作沒激情」,企業都在給優秀員工用的薪酬模式
    「是否擁有健全的規章制度與薪酬體系?對於員工的薪酬待遇,是否有一定的激勵制度?」 「規章制度不健全,所謂的薪酬體系都是按月拿工資,沒有特定的激勵制度,如果某位員工表現好可能會獎勵點,但我籤過那麼多次工資單,基本沒有看到過給予員工的罰款。」
  • 老闆:我才知道「底薪+提成」有多害人,老闆最終辭退了副總
    老闆們都有一愁,就是「薪愁」,如何發工資員工滿意,老闆也願意? 有一家製造型企業,這幾年業績不太理想,老闆很著急,想快點改變局面、扭轉頹勢。一次偶然的機會接觸到績效管理的一些知識,覺得這可能是一個好機會。於是找來公司人力資源部經理商量如何實施。
  • 小丁不是不想回山東!醫療費是癥結,自掏腰包的200萬該誰付?
    這是讓他感覺到心寒、感覺到有種被山東男籃拋棄的原因所在。難道身為山東男籃的球員,其在傷病期間不應該再從山東男籃領薪水嗎?網友想知道的是,山東男籃這樣的做法合不合CBA的規定。接著說丁彥雨航糾結的第二個點,200萬醫療費的問題。如果說小丁因傷連續錯過了兩個賽季代表山東男籃徵戰CBA的機會,那麼無功不受祿 ,他就不該從山東男籃領這兩年的薪水,勉強說得過去。
  • 老闆如何給銷售人員發工資,固定工資和績效工資如何發更合理?
    通常來說,銷售企業員工的薪資由兩部分組成,即固定工資和績效工資。那麼,這兩部分的比例應該如何安排才能體現上述原則呢?這就涉及到了崗位薪資設計問題。薪資設計是薪酬管理中非常關鍵的一個環節,有的時候只是幾個比例數據問題就足以影響整個企業全局的發展,因此它也成為最能考驗一個老闆統籌全局能力和綜合管理能力的一個環節。
  • 員工與老闆發生爭議被老闆辭退,老闆還不發工資,該如何處理?
    有一位網友,因與老闆發生口頭爭議,被老闆辭退了,老闆還不發工資,於是向我救助,該如何處理。員工和老闆發生口頭爭議很正常,有分歧並非完全是壞事,企業都是在求同存異中發展。如果一個企業沒有爭論,一潭死水,這個企業是沒有未來的。
  • 設計薪酬最實用的3大方法,老闆必看!
    之所以會出現上述各式各樣的薪酬問題,是因為:中小微企業在進行薪酬設計時,只注重設計形式,忽略了設計系統性、實操性。要知道企業薪酬設計需要有全局思維,要想留住人才,提升員工工作狀態,最好的方式不是今天給到他們什麼,而是讓他們知道,努力到什麼程度就能得到什麼。
  • 5號發工資或25號發工資,能看出公司是否靠譜?
    外資企業中,歐美企業是遵守中國法律的典範,法定的節假日都會有,為員工提供的福利、待遇也較好,工資會在次月10日前發放,而且還會有節日禮金、過年紅包之類的人文關懷。國有企業、國有控股企業,這類企業因為是「國」字號,所以不用太擔心發工資的問題,在執行國家政策上不會打折,像雙休日、加班費、高溫費、帶薪年假等國家規定的福利、待遇都不會少。一般來說,他們在次月10日之前鐵定是要發上月工資的,也有在當月最後一天就把本月工資發了的。
  • 為什麼面試的時候HR總是把你的薪酬壓到很低?這對他有什麼好處?
    昨天有網友提問說,為什麼面試的時候,面試官或者HR總喜歡把工資壓到很低,話說工資又不是HR自己掏腰包對不對?其實要我說的話,這個問題本身沒那麼複雜。因為很簡單,如果HR在面試的時候給你許諾了過高的工資,回去以後他怎麼跟老闆交差?
  • 阿里巴巴馬雲說:這種薪酬模式才能讓員工死心塌地的幹!
    導讀:  很多職業經紀人和核心的高管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怎麼去給員工漲工資?老闆沒發話加薪誰敢去加員工的工資,工資不到位怎麼去談激勵員工和留住員工。現在是很多員工蠢蠢欲動、離職的高發期,如果老闆不漲工資,員工又要加工資,到底怎麼做?
  • 濟南萊蕪區這家快遞公司換老闆 拖欠半年工資不發
    何時要回工資 老闆說這事還得等他們有中通快運的工作服,有工作時的打卡記錄,有工作時的轉帳記錄等證據,唯獨沒有籤訂勞動合同,但這些足以證明他們的身份,所以對於沒有和公司籤訂勞動合同這一點,他們倒是不太擔心。現在,他們就是對於什麼時候要回工資心裡沒底。
  • 一套讓員工主動幹的薪酬模式,管理一個團隊,更要有黃金定律
    現在很多企業老闆都在用這種爛大街的傳統薪酬設計:固定工資或底薪+提成。固定工資的發放好與壞自然不用多說。但是,底薪+提成」基本上是業務團隊很普遍的計薪方式,不過,業績提成是不是應該根據員工當月業績高低設置不同檔級的提成比例呢?今天的分享,是教大家正確薪酬設計方法! 人性是趨利的,沒有不願意幹活的人,只是你的薪酬激勵不到位!
  • 海爾張瑞敏:沒有中層管理人員,每個人都是中心,員工的薪酬模式
    一個老闆的「薪愁」之痛 前幾天,一家頂級商業空間設計公司的老闆(張總)從深圳過來找我,希望能找到解決員工工作動力和效率問題。 張總在商業空間設計領域名氣相當高,很多知名百貨、超市的設計都是來自他的傑作,也有很多商業老闆看了他的現實作品後到處尋找設計者,曾經有一位山東的老闆為了找到他,付了別人12萬才要到張總的聯繫電話。
  • 弱者心態是把你的薪酬交給了老闆,真正決定薪酬的其實是你自己
    在山東的一個小村子裡,一群農婦以寫自媒體為工作,她們追熱劇寫文案,收入驚人。2017年她們的平均收入是7594元,比一二線城市的平均工資還高几百塊。咪蒙老師說過,自媒體時代永遠不過時的四大爆文主題:熱點、金錢、性、暴力!
  • 老闆掙再多錢,與員工薪酬有什麼關係?
    每到年底,幾乎所有企業都在做年度預算,其中重中之重,當然是確定明年的戰略目標了,大部分企業會設定20%左右的漲幅,有的企業甚至是倍增。如果企業目標更大了,意味著員工的承擔會更多,用固化的薪酬績效模式,如何激勵員工,實現既定的戰略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