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動漫時間久了,總會在彈幕上看到諸如「經費燃燒」、「經費爆炸」之類的話。
這種經費多點爆炸的番,通常都會被冠以「大製作」的名號。
今天八醬就來介紹一部單集價值4億日元,公司甚至做到破產的史上最貴番《鴉KARAS》。
《鴉KARAS》是日本動畫公司龍之子為紀念成立四十周年而製作的原創動畫,於2005年播出,以原創OVA的方式發售,共六話。
龍之子公司設立於1962年,由先驅漫畫家吉田龍夫與其弟弟吉田建二創立,押井守、天野喜孝等如今在日本動畫界響噹噹的人物,都出自龍之子。
在龍之子活躍的上個世紀,他們製作了許多膾炙人口的經典動畫,如《科學小飛俠》《超時空要塞》《天空戰記》還有與GAINAX共同製作的《新世紀福音戰士》。
這些佳作對日本乃至全球的動畫產業都有著深遠的影響。
但從80年代開始,龍之子進入了事業低谷期,帶有對動畫的信念和熱愛,以及動畫人獨有的中二之魂,龍之子孤注一擲的決定創作一部不計資金、牛逼到爆炸甚至載入史冊的動漫。
為了公司的未來,也為了每一個動畫人的夢想。
於是,《鴉KARAS》就在這樣的情況下誕生了。
01即使破產也要做
前面八醬已經說過,該番的單集價值4億日元,當時折合人民幣2400萬元,平均下來一秒鐘就是一萬五。
這是個什麼概念?
一般的日本TV動畫,單集預算大約在1000-1600萬日元。
被觀眾稱為「大製作」的動畫,如2015年的《FATE STAY NIGHT UBW》,單集預算已經達到了3000萬日元左右。
而《鴉KARAS》的單集預算竟然是《FSN》的13倍。
即便是實力雄厚的龍之子,也在製作完前三集後,由於資金鍊斷裂宣告了破產,四周年慶變成了散夥飯。
被收購重組後,靠著拉來的贊助,用有限的資金製作了後三集,為該番畫上了一個不算圓滿的句號。
那麼,把公司玩到破產的動畫,到底為什麼那麼費錢?
動畫第一集的開頭,沒有臺詞、沒有世界觀描述,導演直接甩給你一段長達6分30秒作畫炸裂無掉幀的打鬥情節。
而這段打鬥的主角之一,不過是一個當場就領了便當的龍套角色。
這樣的打鬥場景貫穿了整部動畫,動畫中出現的每一場戰鬥都華麗無比,角色的動作細膩逼真、光影效果璀璨絢爛。
奈何本人沒文化,一句臥槽行天下。
第一次看這部番的八醬根本就沒在意劇情講了什麼,只顧著看滿屏炫酷的特效了。
這特效,後釘釘時代表示震驚,飛碟社看了都說好!
打鬥場面要做的好看,人物動作必須要像飄柔一般柔順絲滑。
為了做到這一點,龍之際大膽的引入了在當時還不算成熟的「三渲二」技術,再加上一公司的大佬,使得該番的畫面在當下看來都能稱得上是佳作。
好的畫面還需要好的音樂來渲染烘託氛圍,《鴉KARAS》的配樂也是燃燒經費的主力之一。
龍之子請到了日本知名作曲家池賴廣,資深的音響監督明田川仁,以及フヲハ交響樂團等業內頗具影響力的音樂大牛,為這部動畫打造了極具日式交響風格的BGM。
你嗅到金錢燃燒的味道了嗎?是不是覺得快進一秒都是對這部番的褻瀆,看之前記得買個「跪的容易」。
02遺憾的劇情
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東西,砸了這麼多錢的《鴉KARAS》也有著明顯的缺點。
沒有足夠的體量去完整的表達其龐大且極具內涵的世界觀,可以說是該番最大的遺憾了。
由於資金鍊的斷裂,原本26集的劇情被壓縮至6集,後三集雖然打鬥場面依然精彩,但畫質也直線下降了不少。
劇情也沒有採用前三集抽繭剝絲一般的敘述方式,而是更為直白的向觀眾簡述了這個故事的世界觀。
動畫設定在一個人類與妖怪共存的世界。
為了維繫兩者之間的平衡,每一個城市都有各自的守護者「鴉」,而每座城市的環境和意志也會產生不同的守護精靈「百合音」,負責給守護者鴉提供力量、下達指令,並監管著鴉。
但隨著時代的發展,人類和妖怪的交集越來越少,妖怪漸漸的淡出人類的生活。
也正是由於人類的忘卻,這些倚靠人類信仰才得以生存的妖怪,幾乎要徹底的消失於這個世界。
城市也因為人類和妖怪之間的不平衡,出現了很多問題。
上一代保護人類的鴉鳳春院回向無法忍受人類的自私和奢靡,便想要毀滅人類,建立新的世界秩序。
回向囚禁了自己的百合音,讓其無法控制自己,而他則利用鴉的力量召集了部分妖怪,在城市裡大肆的屠殺。
城市的意志被囚禁,回向的百合音已不再是城市意志的產物,為了守護城市的和平,新一代的百合音誕生,並選出了下一代鴉乙羽來對抗回向。
一場新約與舊約的戰爭,由此展開。
這個故事在如今看來並不算新穎,人性的自私與貪婪伴隨著物質的發展不斷變得腐敗和墮落。
於是,自認為清醒的人決定要拯救這個世界,然而消滅人類這種過於極端的方式,使得他和那些遺忘妖怪的人類沒有什麼不同。
說到底,該番想要表達的,有人性中自私、奢靡、貪婪、膨脹的黑暗面,也有力量和希望。
動畫結尾,保護了人類的乙羽在戰鬥結束後,卻遭到了人類的兵戎相見,屬實諷刺。
屠龍的勇士在此刻還是正義的,可未來,誰都不知道他是否也會變成惡龍。
03拿錢得辦事
一部原本可能名垂動漫史冊的作品潦草結束,是龍之子粉絲的遺憾,也是很多二次元宅的遺憾。
可是,單憑龍之子的對動畫的信念都能讓我為這部打五星。
這也讓我想到了一部耗資千萬的國產3D動畫,拿著充足的資金卻做出了shit一樣的東西。
《雷鋒的故事》誕生於2010年,並在中央電視臺少兒頻道首播。
故事劇情沒有什麼可多說的,本著弘揚紅色文化和樂風精神的教育意義,講述了耳熟能詳的雷鋒的故事。
選擇青少年喜聞樂見的新藝術形式,來宣傳正能量,這並沒有問題。
可它像shit一樣的地方,就是這個共計30集,耗資2100萬元的動畫,3D效果粗糙、動作語言生硬、劇情呆板幼稚。
哇噻!我第一次知道原來PPT製作這麼貴!(震驚臉)
不是國產動畫不好,與其同時期的《秦時明月》相比,一個是良心國產巨作,一個是用腳操作的極致。
八醬想說:拿了錢你還是得辦事啊!
海明威說:「我為我喜歡的東西大費周章,所以我才能快樂如斯」。
我無法想像當年的龍之子遭遇到了多大的挫折和困難,可無論是失業低谷期、破產、收購重組他們都沒有放棄心中熱愛。
他們就那樣一關一關的過,一關一關的熬,即便抱有遺憾也要完成心中的願望。
他們漂亮的掙扎到底,身上好似還披著萬丈光芒。
他們像是守護者所有動畫人信念的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