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投研+專業服務」,這家資管公司如此破解投資者長期回報難題!

2020-12-14 騰訊網

天天財經獨家,速關注

自1990年12月滬深證券交易所開業至今,中國資本市場經歷了三十年波瀾壯闊的歷程。作為資本市場中眾多資產管理機構中的一員,東方證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稱東方紅資產管理)誕生於這個澎湃的時代,與資本市場共同成長,公司深刻領悟資產管理行業本源和市場規律,持續探索和完善價值投資之路,致力於打造「專業投研+專業服務」雙輪驅動的核心競爭力。

探索價值投資路徑

東方紅資產管理團隊組建於1998年,當時還是東方證券資產管理業務總部,成立之時正是市場上坐莊模式最為流行的時期,東方紅資產管理彼時就選擇了以基本面研究為主的投資管理道路,追求上市公司盈利增長的收益。在2001年-2005年證券公司普遍被資產管理業務拖累的行業背景下,東方證券的資產管理業務卻得以穩健、有序地發展。

2005年4月,中國資本市場改革歷程中的裡程碑式事件——股權分置改革正式啟動,東方紅資產管理在做好上市公司基本面研究、積累投資研究實力的基礎上,開始向集合理財業務發展。2005年6月,東方證券第一批拿到券商集合理財業務資格,發行了首批券商集合理財產品——東方紅1號。

2007年A股市場火爆,券商和基金公司發行了很多權益類產品,規模快速擴張,但很多市場高點時發行的產品在2008年淨值卻大幅下跌。東方紅資產管理意識到,資產管理必須遵循價值規律,投研部門需要掌握準確判斷企業價值的核心競爭力,尋找價格合理或低估的投資標的,長期陪伴企業一起成長,還要幫助客戶降低平均投資成本。

2010年東方證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成為業內首家獨立的券商資管子公司,在券商資管的定向資產管理業務出現爆發性增長的背景下,東方紅資產管理繼續堅持主動管理模式,較少參與定向資管業務,雖然在行業內的規模排名出現下降,但也進一步完善了自己的價值投資體系。

2013年新修訂的《證券投資基金法》正式實施,東方紅資產管理成為了第一家獲得公募基金管理資格的非基金類資產管理機構。2015年,市場中題材股、概念股瘋狂上漲,東方紅仍然堅持精選基本面優秀、估值合理的上市公司,關注資產的安全邊際,在市場下跌及之後的市場波動中有效控制了回撤,並於2016年市場低谷期積極布局各行各業龍頭企業,2017年迎來業績集中爆發。

值得關注的是,自2015年開始,東方紅資產管理在保持原有權益類投研優勢的基礎上,布局固定收益領域,開始了權益和固收雙翼齊飛的專業投研之路;2019年東方紅資產管理拓展能力邊界,將主動管理與被動指數投資進行融合,推出Smart Beta指數基金;2020年東方紅資產管理將長期價值投資理念布局到養老投資業務中,組建基金組合投資部,並體系化地推出了不同風險層次的養老FOF基金。

專業投研優化資本市場資源配置功能

在中國經濟轉型和開放發展中,提高直接融資比例是重要方向,資本市場勢必要承擔起資源配置的重要功能,資產管理人需要充分發揮專業價值,用長期資金為中國經濟轉型升級提供空間和時間。

在權益投資領域,東方紅資產管理的價值投資邏輯中強調長期,規避頻繁擇時和市場短期博弈,產品普遍呈現出換手率低的顯著特徵,重倉優質個股且長期持有。尤其是在優質企業遭遇市場短期波動帶來的壓力時,投研團隊通過深度研究,給予上市公司管理層信心和支持,陪伴優秀企業度過低谷期。

東方紅資產管理的價值投資體系將「自上而下」的行業選擇與「自下而上」的公司研究進行結合,建立了若干投資原則:一是關注行業賽道,發掘前景廣闊、有較大成長空間、競爭格局較好的幸運的行業;二是選擇優秀的上市公司股票,關註上市公司的核心競爭力,通過長期陪伴,分享優質公司長期盈利增長的收益;三是在對估值進行科學的研究和分析基礎之上,選擇價格合適的標的;四是長期持有優質股票,努力規避人性弱點,避免頻繁交易。

在固收投資領域,東方紅資產管理固定收益團隊樹立了「風控為先、紮實分析、絕對收益」的投資哲學,以絕對收益為目標,追求風險調整後收益的最大化,團隊建立起完善的信用評級體系和嚴謹的風險控制機制。此外,東方紅資產管理的指數與多策略團隊、結構與另類融資團隊和基金組合投資團隊,也在各自專業領域深度開展價值投資實踐。

專業服務破解投資者長期回報難題

如何通過價值投資真正賦能優質上市公司和投資者,幫助投資者建立正確的長期投資理念,一直是資本市場亟待解決的問題。早在成立伊始,東方紅資產管理就開始探索如何做好專業投資者服務工作,並將其融入產品創設及運作的全過程。尤其是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導致投資者悲觀情緒蔓延之時,東方紅資產管理開展專業的投資者服務工作,幫助投資者正確認識市場波動的原因和本質,建立長期投資信心。

一方面,東方紅資產管理團隊在市場艱難之時,強調始終陪伴客戶,提供專業的投後服務,傳遞價值投資理念,與投資者共度周期。另一方面,東方紅資產管理通過封閉期產品設計幫助投資者獲得較為穩定的長期回報,2011年東方紅資產管理推出封閉兩年半的集合產品,2014年業內率先推出封閉三年的公募基金,目前已經建立起豐富而完善的封閉型產品線。

作為業內最早一批系統化開展專業客戶服務活動的資產管理機構,東方紅資產管理自2015年8月推出「東方紅萬裡行」客戶服務活動,與投資者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分享。

「東方紅萬裡行」已經覆蓋全國上百個城市,截至2020年12月6日,累計舉辦了7796場交流活動,參與人次達47.52萬,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配套解決方案。「東方紅萬裡行」圍繞價值投資的理論與實踐,由權益投資領域,逐步擴展至固定收益領域,進一步強調資產配置的重要性。「東方紅萬裡行」還開發了各類線上服務形式,充分利用金融科技和網際網路發展的成果,增加動畫、社區互動、在線直播等交流新形式,並在多個線上平臺開設主題型投資課堂,提高專業服務輸出的傳播效率。

編輯:王寅

相關焦點

  • 專業機構投資者看好哪家基金?景順長城成「最受險資歡迎基金公司」
    保險資管機構作為公募基金的重要投資人,在甄選基金管理人時更加嚴格和專業,看重的不僅僅是基金公司的中長期業績,也包括其風險控制、服務水平等綜合能力,因此受保險資管機構甄選和嘉獎的基金公司,往往代表具有較強的綜合實力。
  • 依託績優業績和投研實力 「廣發品牌日」提供線上專業投教品牌
    作為國內領先的老牌基金管理公司,廣發基金始終秉持「專業創造價值、客戶利益為上」的經營理念,依託全面的產品線和中長期領先的業績,不僅為投資者提供豐富的理財選擇,同時以「廣發品牌日」投研交流活動幫助投資者提前把握不同資產的機遇和配置策略,做「有溫度」的資產管理服務。
  • 尚福林:迎接資管大時代,需要更統一的監管和更專業的資管隊伍
    只有建立更統一的監管框架,培育更專業的資管隊伍,壓實資管方的義務和主體責任,同時加強投資者教育和分層管理,我們才能夠進一步迎接資管大時代。另一方面,要以服務實體經濟投融資需求為定位和根本目標,加快推進資產管理行業轉型,增強對實體經濟的適應性和靈活性,更好地服務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大局。04資管業務需要統一監管框架隨著資管新規的逐步落實,資產管理業務監管正在逐步趨同。
  • 這家全能型資產管理公司靠什麼領跑大資管圈?
    記者綜合了解到,今年以來工銀瑞信投資業績的出色表現,與其持續苦練內功、不斷夯實投資基礎分不開,全面領先的成績,凸顯了該公司不斷完善的多元投資格局及全面優勝的投資管理能力。經過15年的砥礪前行,工銀瑞信現已發展成為一家公司治理科學、業務資質全面、產品體系豐富、投資業績良好、風險控制嚴格的資管總規模近1.3萬億元的全能型資產管理公司。
  • 2020券商資管公募揭榜,來看冠亞軍基金經理深度復盤
    時值年初,券商資管公募冠亞軍基金亦已鎖定,明星基金經理異口同聲:「不擇時、看長期」。截至2020年12月31日,Wind數據顯示,在成立半年以上的116隻權益類券商資管公募基金(以下簡稱「權益基金」)中,財通資管價值成長以87.47%的年內回報奪冠,緊隨其後的是2020年3月剛剛成立的東方紅啟動三年持有,年內回報為78.66%。
  • 東方紅資管與京東數科合作第二支大數據基金 技術助力投研效率提升
    除了傳統數據之外,另類數據在資管投研中的價值越發受到重視,但資管機構往往缺少對微觀市場數據的跟蹤,尤其是數據的整合、分析,以及數據的管理、應用,需要匹配合適的運營管控工具;數據挖掘的準備工作也需要有精準有效的數據算法支持。
  • 景順長城基金總經理康樂:大資管生態下公募基金應該做好五方面...
    資管新規之下,淨值化轉型加速,目前理財的總體收益率是下行的,「房住不炒」的政策遏制了投資房地產的衝動,資本市場大家都看到了在財富配置中的相對重要性明顯提高。這也促進了居民加大權益類資產的配置。未來更多個人投資者藉助資管產品入市,去分享股市的紅利成為必然。
  • 寄語大資管丨華夏理財苑志宏:2021,資本市場新機遇
    來源:新浪財經刊首語:  年歲更迭,雲帆共濟,新浪財經重磅推出「寄語大資管」新年特別策劃。來自銀行、保險、信託、AMC四大行業的30位資深人士攜手新浪財經,分享「大資管」時代新思考,把脈後疫情時代的投資之路,共同寄語2021!
  • 增強資管機構競爭力 專業化分工是必由之路
    01增強中國GP競爭力 需要全產業鏈提升日前,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證監會原主席肖鋼在出席活動公開演講時指出,發展直接融資,特別是股權融資,是資管轉型的本質要求;必須大力發展專業機構投資者。堅決摒棄類信貸業務的模式,持續培育主動管理能力,特別是資產定價能力,產品創設能力、金融科技能力、專業銷售能力和合規風控能力,避免走產品趨同化、服務同質化的老路,要給客戶持續提供不以銷售為導向的市場支持與價值理念。從私募股權投資、創業投資的角度來看,競爭力顯然是包含多個方面,涉及募投管退多個環節。
  • 監管吹風保險資管公司擴容在即,揚長避短中小公司應培育特色投資能力
    資管公司主要進行保險資產管理,少部分收受委託資產,譬如企業年金等,主要實現該部分資金的保值增值,收取管理費,較少消耗自有資金」,蘇寧金融研究員金融研究員陳嘉寧對藍鯨保險分析稱。「增資後,保險資管公司擁有更多可支配資金」,陳嘉寧補充道,資管公司最核心的競爭力就是投研能力,「為了擴大業務規模,可以挖角更多的專業投研人員,建設專業團隊,採購更先進的系統及模型等」。
  • 興銀理財一周年:聚焦投研勤修內功,服務實體行穩致遠
    來源:投資者網作為國內首批開業的股份制銀行理財子公司之一,2019年12月,興銀理財正式揚帆起航。新起點,新徵程,「興」思路。正如興銀理財總裁顧衛平所指出的,「理財子公司要想真正實現向資產管理轉型,必須真正做到產品按照淨值化方向轉型,體制更好地同市場接軌,商業銀行文化與資管的投資文化更好地磨合。」「功崇惟志,業廣惟勤。」
  • 「揚鞭奮進馬蹄疾」,公募基金展現機構投資者磅礴偉力!
    東方紅資產管理表示,連續兩年的賺錢效應,讓公募基金受到投資者追捧,更多資金正在積極湧入公募基金。不過,專業投研業績需要通過專業的客戶服務實現價值,真正讓產品淨值收益等同於客戶的實際收益。東方紅資產管理在踐行價值投資的過程中,會充分考慮持有人利益,而不是去賺取短期的經濟效益。
  • 基煜基金:新形勢下金融科技助力資管轉型
    2、人工智慧技術,促進智能投研和智能投顧的加速發展隨著資本市場透明度提高、有效性增強,人工智慧技術在資管領域的應用將更加廣泛。隨著多層次資本市場的發展,市場參與主體日益增多,投資者獲取超額收益的難度加大。資管機構在轉型發展中需要積極提升資管能力方可提升回報率,智能投研的應用將發揮積極促進作用。
  • 專業人士幫你買基金,破解「基金賺錢,投資者虧錢」難題
    3月份以來,受新冠疫情影響,A股市場持續波動,一些買了基金的投資者心情也是持續低落。很多投資者都深深感受到要想在證券市場賺到錢,並不是那麼容易的。在飽嘗「追漲殺跌」之苦後,希望能有專業人來指點迷津,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青睞基金投顧服務。
  • 資管轉型「行至深處」 京東數科打造資管科技開放生態布局
    個人投資者對於基金的關注,也帶動資管機構對於基金投資研究及基金投顧服務的關注。「當下,跨市場、跨品種、跨機構的交易與合作頻繁,資管機構面臨複雜且快速變化的市場環境,先進技術應用也在快速更迭之中,這決定了資管科技服務不可能出現『一招包打天下』的局面。」在京東數科副總裁、資管科技部總經理徐葉潤看來,開放共贏,是必然的選擇。
  • 東方紅資產管理攜手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發布金融投資者調研權威...
    東方紅資產管理總經理任莉在發布會上發言指出,資管新規助力資產管理回歸本源,監管鼓勵和政策扶持為資本市場提供健康發展環境,長期看好中國權益市場。蓬勃發展的中國資本市場,居民金融資產配置需求提升,都為資管行業提供了發展的沃土。然而,當前投資者的認知與長期配置需求仍存在偏差,配置標的、投資目標和投資行為短期化現象較為突出,對長期淨值型產品認知仍需培育,需要長期專業的投後服務。
  • 吳姚東:未來銀行理財在權益市場有所作為,培養投研體系是關鍵
    但吳姚東認為,相較於銀行理財長期深耕的債券市場而言,銀行權益資產的投研體系正處於成長期,股票市場的研究正有待開發,尚未形成像國外市場上成熟的整體配置框架和經過市場檢驗的穩定投資邏輯。未來銀行理財要在權益市場有所作為,需要下大力氣培養投研體系。中短期來看,加強與基金等成熟機構的合作來實現共贏是必然趨勢。
  • 寄語大資管丨浦發銀行曹江濤:銀行理財,未來已來
    新變局可歸納為「三變」,即競爭格局之變、投資者偏好之變以及資產配置結構之變。一、競爭格局之變縱觀我國資管行業的發展歷程,經過十餘年的迅猛發展,形成了包含銀行、信託、券商資管、保險資管、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基金子公司、期貨公司資管等在內的一個大資管格局。
  • 資管新規兩周年,尚福林系統闡述資管行業:重點處理好五大關係(附...
    第三,處理好機構轉型與投資者教育的關係。資管業務的核心競爭力最終體現在對風險的主動管理能力。資管新規的過渡期是各類市場參與者找準自身定位、提升投研能力、提高風控水平、豐富產品體系的寶貴機遇期。另一方面,是把加強投資者教育和保護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第四,處理好新產品發行與存量老產品消化的關係。
  • ...證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任莉:賦能投資者與優質企業,用價值...
    僅2019年東方紅就形成了42篇對這家企業的深度報告,今年前7個月又形成24篇深度報告,我們堅持長期持有,最終實現了相當好的投資回報。「所以我覺得,買到牛股而且賺到大錢,是專業人士;買到牛股卻只賺點小錢,是散戶;但如何讓自己成為前者,而不是後者,一定靠的是專業。」任莉指出,這背後的邏輯支撐就是以價值投資的方式服務實體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