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衝突原因是什麼?是誰點燃了侵略的戰火

2020-12-22 勵志歷史觀

納戈爾諾-卡拉巴赫(以下簡稱納卡)是歷史上亞美尼亞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烏拉爾圖時代(公元前9-6年)。它被稱為阿爾薩克,作為亞美尼亞的一部分,亞美尼亞文明在該地區的考古、文化和建築遺產生動地證明了這一點。

公元387年,大亞美尼亞分裂後,納卡成為亞美尼亞東部王國的一部分,在波斯和阿拉伯的統治下,作為亞美尼亞行政單位的一部分,後來,納卡被併入亞美尼亞巴格拉提茲王國。

在接下來的幾個世紀裡,納卡受到不同的徵服者的統治,大部分作為亞美尼亞實體擁有半獨立的地位。

自18世紀中期以來,突厥遊牧部落入侵卡拉巴赫北部,導致了與當地亞美尼亞人的衝突。

在這一時期,亞美尼亞在梅利克多姆統治下經濟繁榮,在俄羅斯-波斯戰爭(1804-1813)期間,俄羅斯帝國在1805年吞併了納卡,這在法律上得到了1813年《古利斯坦條約》的確認。

1917年俄國革命和俄國帝國崩潰後,1918年出現了獨立的亞美尼亞共和國和亞塞拜然共和國,這兩個共和國都是短命王朝,納卡地區的亞美尼亞人和亞塞拜然人之間的爭端可以追溯到這個時期。

納卡人口95%為亞美尼亞人,1918年7月24日召開了第一次大會,宣布納卡為獨立的政治單位,選舉產生國家委員會和政府,值得注意的是,一個不同於亞美尼亞的獨立突厥國家亞塞拜然在1918年之前從未存在過。

1918年5月至1920年4月,亞塞拜然和土耳其軍隊對亞美尼亞人進行屠殺,1919年8月,為了防止軍事衝突,納卡和亞塞拜然的代表籤署了一項初步協定,根據這項協定,他們同意在巴黎和平會議上討論該地區的地位問題。

儘管有巴黎和會的協議,但在舒士一地就有大約4萬亞美尼亞人被殺害和驅逐出境。該地區被肅清後,這個問題被從議程上刪除了。

1921年7月4日,俄羅斯共產黨高加索局召開全體會議,結果納卡、納希切萬和贊格祖爾仍然是亞美尼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的一部分。

然而,在7月5日,為了安撫產油的亞塞拜然和布爾什維克俄羅斯在土耳其的基馬爾主義盟友,最初的決定被史達林推翻了,史達林是俄羅斯的民族委員,他將納卡作為一個自治區劃歸蘇維埃亞塞拜然管理。

1923年,納卡的人口近158 000人,其中95%為亞美尼亞人,亞塞拜然的人口政策旨在阻止佔多數的亞美尼亞人的增長,而促進佔少數的亞塞拜然人的增長,結果亞塞拜然人的百分比從不足5人增加到1986年的24%。

納卡地區的亞美尼亞人定期向克裡姆林宮請願,要求保護他們免受亞塞拜然濫用政策的傷害,1935年、1953-55年、1965-67年和1977年,數千名納卡居民籤署了要求與蘇聯亞美尼亞重新統一的大規模公眾呼籲。

1988年是歷史的轉折點,納卡人民利用他們的憲法權利大聲疾呼,聲稱根據蘇聯憲法中的《分離國家法》脫離亞塞拜然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他們用蘇聯的第一次和平、民主運動來對抗亞塞拜然的壓迫。

1988年2月,納卡地區議會正式呼籲莫斯科、巴庫和葉里溫考慮將其家園同亞美尼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重新統一的可能性,這場草根運動和整個蘇聯的其他運動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該地區過去、現在,將來都不是任何獨立國家亞塞拜然的一部分。

亞塞拜然對納卡的和平憲法措施的反應是完全暴力和令人震驚的,亞塞拜然領導人沒有展開憲法對話,而是對生活在亞塞拜然各城市的亞美尼亞族平民進行了一系列的大屠殺。

這種暴力行為於1988年2月底在距納卡幾百公裡的蘇姆蓋特市開始,並在基羅瓦巴德(1988年11月)、巴庫(1990年1月)和其他亞塞拜然城市繼續發生。

由於對亞美尼亞的憎惡情緒日益高漲,亞塞拜然精心策劃的大規模暴力和屠殺亞美尼亞人的行為,這在蘇聯的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

1991年初,亞塞拜然開始大規模轟炸斯捷帕納克特和其他城鎮和村莊,殺害了數百名無辜的男子、婦女和兒童,到1992年夏天,亞塞拜然武裝部隊已經奪取和佔領了大約一半的愛國陣線領土,使得亞美尼亞人流離失所。

同蘇聯的其他獨立運動一樣,納卡人民於1991年9月2日宣布脫離蘇聯獨立,成為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共和國,即今天的阿爾薩克共和國。

1991年12月10日,國民議會舉行了獨立公投,所有合格選民中有82%參加,99%投票贊成獨立,1992年6月6日新當選的議會通過了公投,作為回應,亞塞拜然發動了一場針對平民的全面戰爭,以扼殺獨立運動。

1992年對亞美尼亞部隊來說是一個關鍵時期,亞美尼亞人必須迅速組織一支軍隊並採取軍事行動,使他們能夠返回亞塞拜然部隊經常攻擊斯捷帕納克特和附近城鎮的地區,主要任務是打破封鎖,建立與亞美尼亞的陸地聯繫。

1992年5月,亞美尼亞國防軍解放了戰略重鎮舒什鎮,重新控制了連接恩高和亞美尼亞的拉辛走廊。

1992年6月,亞塞拜然對納卡北部馬爾達克特和鄰近的沙胡米恩地區的亞美尼亞人發動進攻,使4萬亞美尼亞人流離失所。

1993年,亞美尼亞部隊解放了馬爾達克特和兩個戰略城市卡爾瓦沙爾和瓦蘭達,從而解放了他們古老家園的大部分地區。

亞美尼亞人認為,亞塞拜然在歷史上的行動清楚地表明,不能相信他們的和平意願,他們對亞美尼亞的國家、人民和文化遺產毫無重視,從而贏得亞塞拜然文化滅絕罪犯的稱號。

相關焦點

  • 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衝突中,土耳其、俄羅斯和伊朗分別支持誰
    「納卡地區」衝突原因複雜,最重要的因素是歸屬問題,國際上普遍認為是亞塞拜然的,但此地亞美尼亞人最多,亞塞拜然長期無法管理。而納卡宣布自己早就是一個國家,得到亞美尼亞承認,當然,亞塞拜然不承認,兩國常常因為納卡地區爆發戰爭。1994年,在俄羅斯的調停下,兩國罷兵,但歸屬問題懸而未決。前幾天,戰爭又起,亞美尼亞與納卡聯手對抗亞塞拜然。
  • 納卡戰火重燃,亞美尼亞再次被動挨打,普京的反應讓人費解
    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圍繞納卡地區的軍事衝突在停火一個月以後,戰火再次被點燃。據外媒最新消息報導,當地時間12月12日晚,亞塞拜然軍隊和亞美尼亞軍隊在卡拉巴赫地區再次發生衝突。阿方聲稱是亞美尼亞軍隊首先挑起事端的,亞塞拜然軍隊是自衛反擊,目前造成3人受傷。輿論普遍認為,由於戰火燃起的兩地辛·塔格拉爾和赫察別爾德均是亞美尼亞的領地,也就是說戰火的起火點在亞美尼亞,據此判斷,大概率應該是亞塞拜然一方首先挑起的戰爭。
  • 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戰火重燃,或再啟納卡爭奪
    當地時間周六,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相互指責對方撕毀了停火協議,率先發起進攻,衝突中心還是在納卡地區。亞塞拜然國防部透露,阿方4名士兵在衝突中死亡,亞美尼亞當局則表示,其部隊有6人受傷。納卡地區是亞塞拜然領土的一部分,這是國際公認的。
  • 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衝突的背後是什麼?
    那這場戰爭的起因是什麼呢? 近代國家的矛盾大多在於歷史遺留下來的領土問題,而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的問題主要在於納卡地區的歸屬。 咱們說高加索地區對俄羅斯太重要了,不僅是蘇聯時代的大油田,而且是大糧倉,是蘇聯工業的命脈。
  • 納卡戰火再次燃起?亞塞拜然攻城略地,亞美尼亞求助俄羅斯無門
    納卡戰爭已經結束了很久,亞塞拜然作為戰爭的勝利者,也得到了納卡的大部分地區,本以為可以順利將這些地區佔為己有,沒想到居住在納卡地區的亞美尼亞卻根本不接受戰敗,自己自發的組建了遊擊隊,接著跟亞塞拜然打遊擊戰。這個直接導致了納卡局部再次燃起戰火。
  • 亞塞拜然向兩座村莊發起攻擊,多名亞美尼亞士兵傷亡
    在俄羅斯的大力調停,以及亞美尼亞自身也損失慘重的情況下,造成了成千上萬人傷亡的納卡衝突,與上月結束了。而為了防止戰火重燃,俄羅斯方面也派出了大約2000人的維和部隊,在納卡衝突相關區域,進行為期5年時間的駐紮。
  • 亞美尼亞為何不去打亞塞拜然的飛地納希切萬?
    亞塞拜然的飛地納希切萬和亞美尼亞並不存在任何領土糾紛問題,它們的邊界是清晰的。如果亞美尼亞攻擊亞塞拜然的納希切萬,那就是赤裸裸的侵略,首先從道義上是站不住腳,另外,亞美尼亞也承擔不起相應的後果。納希切萬地圖在具體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必須搞清楚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這次為什麼會在納卡地區發生衝突?納卡地區在國際社會上被公認為是亞塞拜然的領土。
  • 納卡衝突持續,俄羅斯出手幹涉:誰支持亞塞拜然就敲打誰!
    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繼續在納卡接觸線互相攻擊,儼然忘記了剛剛達成的停火協議,作為背後調停國的俄羅斯作何感想?此前一天,俄軍事專家亞魯科夫直言不諱的指出,為了實現納卡衝突區的停火,莫斯科做了大量的努力工作,但亞塞拜然不僅不領情,還不把俄羅斯放在眼裡,這無異於一種非常明顯的挑釁行為。
  • 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衝突:始作俑者,沙俄和蘇聯也
    同年6月,亞美尼亞最高蘇維埃表示同意接管納卡州,但亞塞拜然方面堅決拒絕變更領土的任何要求。當時的蘇聯最高蘇維埃也不同意改變納卡州的歸屬。與此同時,納卡州境內的亞美尼亞人和亞塞拜然人的衝突卻愈演愈烈。 蘇聯解體後,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兩國為爭奪納卡爆發戰爭,亞美尼亞佔領了納卡及其周圍原屬亞塞拜然的部分領土。
  • 亞美尼亞第一球星給普京寫信:請阻止亞塞拜然侵略,結束戰爭災難
    剛剛從英超阿森納轉會到意甲羅馬俱樂部的姆希塔良向包括普京在內的世界領導人就其祖國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之間的衝突寫了一封充滿感情的公開信40年來,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一直為爭奪爭議領土而發生衝突。儘管這一地區由亞美尼亞人控制,但國際社會承認它是後者的一部分。儘管1994年宣布停火,但在20世紀90年代,大約有3萬人因分歧而喪生。但上個月再次爆發了衝突,亞美尼亞宣布戒嚴和動員。
  • 亞塞拜然撕毀停火協議,又舉兵攻打亞美尼亞
    最近,納卡地區戰火再起!前不久,在俄羅斯的叫停下,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持續40多天的納卡戰爭剛落下帷幕,俄羅斯維和部隊也進入納卡幫忙管控和約束亞阿兩國。結果,剛平息的戰火再次點燃,數千名俄羅斯士兵都沒能攔住,亞塞拜然無視停火協議,又發起進攻!
  • 西亞突然戰火再起,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多人傷亡,克宮擔心事已發生
    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原來都是蘇聯的加盟共和國,在蘇聯解體之後兩國也宣布獨立,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都是伊朗的鄰國,亞美尼亞是一個內陸國家,與喬治亞、土耳其、伊朗和亞塞拜然交界,亞塞拜然則與亞美尼亞、俄羅斯和伊朗交界,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為西亞地區,在蘇聯時代經濟上就欠發達,在獨立之後兩國的經濟並沒有得到明顯的改善。
  • 亞美尼亞亞塞拜然,衝突不斷百年恩怨,為何俄羅斯能調停?
    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發生衝突,對我國有什麼影響?這兩個國家之間有著什麼樣的恩怨呢?博採眾議地球議,大家好我是小議,沒關注小議的朋友點點關注吧,今天小議和大家聊聊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為什麼打起來?那麼蘇聯製造了什麼矛盾,讓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打到了現在呢?關注小議,地理知識盡在這裡。其實兩國最根本的問題就是領土爭端,以亞美尼亞人為主的納卡地區被蘇聯劃給了亞塞拜然。蘇聯的嚴密控制之下,該地區的衝突消失了數十年。但是矛盾卻是逐漸加劇。到了蘇聯解體之後,生活在納卡地區的亞美尼亞人在亞美尼亞的支援下開始謀求與亞美尼亞的統一。
  • 納卡衝突背後:從波斯到沙俄,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成帝國博弈之地
    首先讓我們首先來到雙方衝突的那卡地區——這個夾在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之間的重要地區,這塊地盤以亞美尼亞族為主。亞美尼亞人是個高山民族,納卡地區也在小高加索山脈上,與亞美尼亞氣候文化都接近,反而與亞塞拜然庫拉河下遊的平原地區差異很大。
  • 與亞塞拜然武裝衝突的敏感時期,女星金·卡戴珊支持故鄉亞美尼亞
    最近,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衝突加劇,土耳其和俄羅斯也有加入進來的意思,可能亞美尼亞又要經歷一場劫難,美國模特金·卡戴珊表達了自己的意願,她呼籲停止亞塞拜然邊境的武裝襲擊並對亞美尼亞表示支持。金·卡戴珊表示,美國議員可能用停止向亞塞拜然提供軍事援助的方式幫助她的祖國。
  • 敵對行動升級,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邊境戰爭的背後是什麼?
    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之間的敵對行動升級自7月12日以來,亞美尼亞-亞塞拜然邊界上的軍事緊張局勢一直在上升,雙方軍隊使用火炮和無人駕駛飛機,軍事設施被摧毀,有人員傷亡。但是造成這種緊張關係的確切原因仍然是晦澀的。
  • 亞塞拜然兵臨城下,決戰時刻來臨,亞美尼亞大量女兵誓言決一死戰
    很顯然,亞阿衝突的局勢越來越複雜,恢復和平需要更多的努力。如今僅僅納卡地區就有數萬人流離失所、無家可歸,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的境內城市也受到了戰亂的衝擊。亞美尼亞的婦產醫院遭到了土耳其戰機的轟炸,同樣亞塞拜然的城市也遭到了多管重型榴彈炮的襲擊。在戰火之中,亞阿雙方除了有大量的軍事人員死傷之外,還有大量的平民在各種攻擊中傷亡。亞美尼亞全民皆兵,鬍子花白的老人、年僅12歲的兒童、大量的婦女等都走向了戰場一線,國內的各種正常建設都處於停滯。
  • 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新仇舊恨死結難解,回顧歷史上的納卡衝突
    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均已經為此付出數千人傷亡的代價,亞美尼亞為此不得不徵召老年士兵作戰,戰場上甚至出現了祖孫三代同時上陣的悲壯場景。 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兩國圍繞納卡地區爆發衝突,在前蘇聯時代就已經開始了,那時的蘇聯還沒有解體,兩個加盟共和國之間已經開始爆發武裝衝突了。而亞美尼亞人與亞塞拜然人兩個民族之間的衝突,更是有長達幾個世紀的歷史。
  • 相煎何太急的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我國網友不同站隊為哪般?
    南高加索地區現在這一地區北邊是強勢大國俄羅斯,東面是地區大國伊朗,西面是土耳其,夾在他們中間的是南高加索三國:喬治亞、亞美尼亞、亞塞拜然。上個月和本月初,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為領土爭端大打出手,最終以俄羅斯強力出手擺平,亞美尼亞退出亞塞拜然被佔領土結束。
  • 亞美尼亞亞塞拜然爆發衝突,分析師稱不足以導致油價飆升!背後原因...
    9月28日(周一),經濟學家Dan Murphy撰文稱,分析人士認為,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之間的致命衝突不太可能導致石油生產和供應出現重大中斷,儘管該地區是向全球市場輸送石油和天然氣的重要管道走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