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戈爾諾-卡拉巴赫(以下簡稱納卡)是歷史上亞美尼亞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烏拉爾圖時代(公元前9-6年)。它被稱為阿爾薩克,作為亞美尼亞的一部分,亞美尼亞文明在該地區的考古、文化和建築遺產生動地證明了這一點。
公元387年,大亞美尼亞分裂後,納卡成為亞美尼亞東部王國的一部分,在波斯和阿拉伯的統治下,作為亞美尼亞行政單位的一部分,後來,納卡被併入亞美尼亞巴格拉提茲王國。
在接下來的幾個世紀裡,納卡受到不同的徵服者的統治,大部分作為亞美尼亞實體擁有半獨立的地位。
自18世紀中期以來,突厥遊牧部落入侵卡拉巴赫北部,導致了與當地亞美尼亞人的衝突。
在這一時期,亞美尼亞在梅利克多姆統治下經濟繁榮,在俄羅斯-波斯戰爭(1804-1813)期間,俄羅斯帝國在1805年吞併了納卡,這在法律上得到了1813年《古利斯坦條約》的確認。
1917年俄國革命和俄國帝國崩潰後,1918年出現了獨立的亞美尼亞共和國和亞塞拜然共和國,這兩個共和國都是短命王朝,納卡地區的亞美尼亞人和亞塞拜然人之間的爭端可以追溯到這個時期。
納卡人口95%為亞美尼亞人,1918年7月24日召開了第一次大會,宣布納卡為獨立的政治單位,選舉產生國家委員會和政府,值得注意的是,一個不同於亞美尼亞的獨立突厥國家亞塞拜然在1918年之前從未存在過。
1918年5月至1920年4月,亞塞拜然和土耳其軍隊對亞美尼亞人進行屠殺,1919年8月,為了防止軍事衝突,納卡和亞塞拜然的代表籤署了一項初步協定,根據這項協定,他們同意在巴黎和平會議上討論該地區的地位問題。
儘管有巴黎和會的協議,但在舒士一地就有大約4萬亞美尼亞人被殺害和驅逐出境。該地區被肅清後,這個問題被從議程上刪除了。
1921年7月4日,俄羅斯共產黨高加索局召開全體會議,結果納卡、納希切萬和贊格祖爾仍然是亞美尼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的一部分。
然而,在7月5日,為了安撫產油的亞塞拜然和布爾什維克俄羅斯在土耳其的基馬爾主義盟友,最初的決定被史達林推翻了,史達林是俄羅斯的民族委員,他將納卡作為一個自治區劃歸蘇維埃亞塞拜然管理。
1923年,納卡的人口近158 000人,其中95%為亞美尼亞人,亞塞拜然的人口政策旨在阻止佔多數的亞美尼亞人的增長,而促進佔少數的亞塞拜然人的增長,結果亞塞拜然人的百分比從不足5人增加到1986年的24%。
納卡地區的亞美尼亞人定期向克裡姆林宮請願,要求保護他們免受亞塞拜然濫用政策的傷害,1935年、1953-55年、1965-67年和1977年,數千名納卡居民籤署了要求與蘇聯亞美尼亞重新統一的大規模公眾呼籲。
1988年是歷史的轉折點,納卡人民利用他們的憲法權利大聲疾呼,聲稱根據蘇聯憲法中的《分離國家法》脫離亞塞拜然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他們用蘇聯的第一次和平、民主運動來對抗亞塞拜然的壓迫。
1988年2月,納卡地區議會正式呼籲莫斯科、巴庫和葉里溫考慮將其家園同亞美尼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重新統一的可能性,這場草根運動和整個蘇聯的其他運動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該地區過去、現在,將來都不是任何獨立國家亞塞拜然的一部分。
亞塞拜然對納卡的和平憲法措施的反應是完全暴力和令人震驚的,亞塞拜然領導人沒有展開憲法對話,而是對生活在亞塞拜然各城市的亞美尼亞族平民進行了一系列的大屠殺。
這種暴力行為於1988年2月底在距納卡幾百公裡的蘇姆蓋特市開始,並在基羅瓦巴德(1988年11月)、巴庫(1990年1月)和其他亞塞拜然城市繼續發生。
由於對亞美尼亞的憎惡情緒日益高漲,亞塞拜然精心策劃的大規模暴力和屠殺亞美尼亞人的行為,這在蘇聯的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
1991年初,亞塞拜然開始大規模轟炸斯捷帕納克特和其他城鎮和村莊,殺害了數百名無辜的男子、婦女和兒童,到1992年夏天,亞塞拜然武裝部隊已經奪取和佔領了大約一半的愛國陣線領土,使得亞美尼亞人流離失所。
同蘇聯的其他獨立運動一樣,納卡人民於1991年9月2日宣布脫離蘇聯獨立,成為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共和國,即今天的阿爾薩克共和國。
1991年12月10日,國民議會舉行了獨立公投,所有合格選民中有82%參加,99%投票贊成獨立,1992年6月6日新當選的議會通過了公投,作為回應,亞塞拜然發動了一場針對平民的全面戰爭,以扼殺獨立運動。
1992年對亞美尼亞部隊來說是一個關鍵時期,亞美尼亞人必須迅速組織一支軍隊並採取軍事行動,使他們能夠返回亞塞拜然部隊經常攻擊斯捷帕納克特和附近城鎮的地區,主要任務是打破封鎖,建立與亞美尼亞的陸地聯繫。
1992年5月,亞美尼亞國防軍解放了戰略重鎮舒什鎮,重新控制了連接恩高和亞美尼亞的拉辛走廊。
1992年6月,亞塞拜然對納卡北部馬爾達克特和鄰近的沙胡米恩地區的亞美尼亞人發動進攻,使4萬亞美尼亞人流離失所。
1993年,亞美尼亞部隊解放了馬爾達克特和兩個戰略城市卡爾瓦沙爾和瓦蘭達,從而解放了他們古老家園的大部分地區。
亞美尼亞人認為,亞塞拜然在歷史上的行動清楚地表明,不能相信他們的和平意願,他們對亞美尼亞的國家、人民和文化遺產毫無重視,從而贏得亞塞拜然文化滅絕罪犯的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