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界泰鬥臨終遺言:6500年前的「封建迷信」,會讓中國領先世界

2020-12-22 紅衣記史官

19年前的11月26日,在北京的友誼醫院裡面,一位奄奄一息的老人在囑咐完遺囑之後,他旁邊的學生詢問是否還有什麼要留下的。

他留下了一句:「中國將來一定會大放光彩,要注意《周易》。

這位老人就是清華教授馮友蘭先生,著有《中國哲學史》、《中國哲學簡史》、《中國哲學史新編》、《貞元六書》等,是中國哲學界泰鬥人物。

一個俗間的錯覺:《周易》只能用來佔卜預測,是封建迷信!

提起《周易》,停留在世俗間的印象,就是戴著墨鏡,留著八字鬍,神秘兮兮地守著大字招牌——「周易預測」,因此《周易》給很多人貼上了「封建迷信」的標籤。

其實佔卜預測,只是《周易》的功能之一,並且實際上也不是人們印象中的那樣,有神明指引。

而是作為一個經驗、智慧的寶庫,給予我們經驗的啟迪、思想的方法、規避風險的途徑,它本身是一部蘊藏著中華民族思想、智慧的重要經典著作。

易經是中國文化的源頭和樞紐,被歷代學者,推崇為「群經之首」。

古人云「古人有不讀易,不可為將相。」漢武帝把《易經》列為儒家五經的首位。

孔子說,如果自己早點接觸《周易》,將少走很多彎路。

大醫學家孫思邈說,不知易,不足以言太醫。

國學大師南懷瑾也曾說:千萬別在晚上讀《易經》,不然你下一次抬頭天就亮了。足見其中的大智慧;

馬雲更是多次公開推薦《易經》,並忍不住感嘆"自己得益於比別人讀得早。"

《周易》不是裝神弄鬼,是超感知、超時空、超科學

「周易是宇宙代數學」,這是馮友蘭教授晚年對周易作出的精闢論斷。卦畫符號的八種和六十四種組合,就像代數學中的公式一樣,任何數目字都可以代進去,宇宙間的萬事萬物都可代進去求解。

《周易》是開啟生命密碼的鑰匙

1953年,華生和克立克提出了DNA雙螺旋結構模型,12年後尼倫伯等人破譯了遺傳密碼,還將其做成了《國際普適遺傳表》。西方的學者驚奇的發現,《遺傳密碼》和中國《周易》的64爻卦象驚人的一致。

科學家對組成DNA的4個鹼基A、T、C、G與四象做了確定,四象就是少陽、少陰、老陽、老陰,而4個鹼基按照三聯體的排列,正好是64個遺傳密碼子,剛好與易經64卦不謀而合。

二進位早就存在於《周易》之中

1697年12月著名的法國傳教士白晉與德國的哲學家、數學家萊布尼茲通信中說到:「你不應該把二進位視為一門新科學,因為中國的伏羲早已發明了。」

並且白晉建議萊布尼茨用中國的六爻來說明二進位,並附寄了伏羲六爻圖。那麼也就是說二進位的祖宗是易經,比西方早了幾千年。

由此可見,中國乃至世界各門學科都可以從《周易》找到源頭。它是領先世界的存在,是某種知識的先知。

易經足足有有64卦,剛好對應了人生的64個階段。從出生、成長、教育、家庭、事業、與人處事的原則、如何增加財富、怎樣獲取福報、又該如何韜光養晦明哲保身,都一一進行了闡述。

在這本書裡,你想知道的都能找到答案。

經常聽到周圍的一些朋友說:易經都是文言文看不懂,理解起來也很困難,根本不知道應用到生活當中等等。

如果大家想讀,還是建議去讀一些帶有白話文譯文版的《周易》。

《圖解周易》採用我們平常最容易理解的表達方式,一一深刻解讀了《易經》中的每一句話,將其中晦澀難懂的智慧,以白話的方式呈現在讀者的眼前,讓每個人可以解讀《易經》的古老智慧。

一本書的價格也不貴,才55元,也就兩包煙的價錢。就能讓你一步步揭開《易經》神秘的面紗!

感興趣的朋友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正版書籍了:

相關焦點

  • 被質疑6500年的《易經》,真的是封建迷信?已被證實是超科學
    《易經》是6500寫作由伏羲寫作的有部神書,可是過去的數千年間,卻始終備受異議,很多人都把它當作是迷信活動,感覺它並沒什麼具體的使用價值,但客觀事實真的是那樣嗎?被痛批6500年的《易經》,真的是迷信活動?
  • 6500年前「一鳴驚人」的奇書,被認為是迷信,外國專家卻視若珍寶
    科學還是迷信?6500年前中國古人留下的一本奇書,算盡世間萬物在中國古代,有這麼一個職業,它為人們卜算吉兇,預測未來事,做這個職業的人被人們稱為相士。古往今來,無數相士在命運的長河中也跟著起起伏伏。因為其中的一些不學無術者,相術被認為是騙錢的把戲。
  • 6500年前的《易經》,到底是預測未來的宇宙奧秘,還是封建迷信
    本期開始,我想問朋友們幾個問題:我們是誰,我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為什麼日月一直運轉從不停止;為什麼四季循環周而復始,人又為什麼會有生老病死?在我們出生之前我們是誰,在我們死後誰又是我們呢?你可能無法給出答案,但是你一定會發現從我們出生懂事到現在;幾乎每個人都曾經想過這些問題,甚至越想越覺得細思極恐,這些問題有一個統稱叫做哲學。
  • 中國院士臨終前告誡:被質疑了6500年的易經,中國會因它大放光彩
    在很多人的眼中,《易經》太過於玄妙,書中的精髓很難被完全掌握,但在1990年,有一位老人在臨終前的最後一句遺言,就提起了《易經》。中國院士臨終前告誡:6500年的《易經》,中國會因它而大放光彩1990年11月26日,北京協和醫院裡,有一位一位學識淵博的老者奄奄一息。
  • 被質疑6500年的易經被證實是超科學,中國院士臨終前曾留下告誡
    一提起《易經》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迷信,第二反應就是和鬼神聯繫在一起。那麼易經到底是什麼呢?《易經》是我們老祖宗全部智慧的精華萃取和高度升華,是經典中的經典,中國傳統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學與倫理實踐的根源,華夏五千年智慧與文化的結晶,被譽為「群經之首」。
  • 6500年前「突然出世」,誤認為是中國迷信活動,現被證實為超科學
    --《易經繫辭》許多人對《易經》的印象仍然停留在算命書,書中的迷信行為。在易經的上邊有很多魔語,其實這個佔卦並不是迷信行為!2019高考數學思維試題中,一道神奇的數學題目突然間出現了,而這道題正是來自《周易》,它讓很多考生一臉懵逼,也讓很多老師猝不及防。
  • 質疑了6500年的千古第一奇書,被認為迷信產物,現被證實是超科學
    質疑了6500年的千古第一奇書,被認為迷信產物,現被證實是超科學提及《易經》國人一定不會陌生,這一部著作完成於6500年以前,雖然《易經》流傳到現在,可是很多人對其產生了質疑,有的人甚至於覺得《易經》是封建迷信思想所留下來的產物。
  • 5500年前「大顯神威」,誤認為是中國迷信產物,現被證實為超科學
    5500年前「大顯神威」,誤認為是中國迷信產物,現被證實為超科學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易經繫辭上》很多人對《易經》的印象還滯留在四柱算命上,覺得是迷信活動的書籍。《易經》上面記錄著許多 神奇的語言,實際上這種卜卦並不是迷信活動!
  • 孔子臨終遺言出土,驚動世界
    經考古學家仔細清理,辨認,這批竹簡完整地記錄了我國古代最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學家孔丘先生的臨終遺言。這無疑是我國考古史,古代思想史上最偉大的發現之一。 消息傳出,我國孔子研究界專家學者甚為振奮。從事儒學研究近40年的著名教授昊復古先生激動地說,我們要以此次重大考古發現為契機,不失時機地擴大研究隊伍。
  • 被質疑6500年的《易經》其實是超科學?一位中國院士臨終前的告誡
    從古至今,人們一直對《易經》這本書存在著「封建迷信」的刻板偏見,但是其中所涵蓋的內容包羅萬象,它的價值其實已經遠遠超出了國學的範疇。1990年一位中國老人臨終前告誡:要注意《易經》1990年11月26日,在北京友誼醫院,一位老人病逝,在臨終前,他留下了一句忠告:「中國將來一定會大放光彩,要注意《周易》。」這位老人就是馮友蘭先生。
  • 6500年前的迷信,出現在高考數學試題中,你對周易有多少誤解
    六千五百年前被認為是迷信,現在被證實是科學,而且在主要考試中也多次出現。假如在各大網站上搜索頻道如果輸入周易二字,出現了比較多的還有預言佔卜之類的,可見,不僅以前是現在很多人心中的周易,而且把周易和一些唯心主義者的算命江湖術數聯繫起來。
  • 你想過自己的臨終遺言會是什麼嗎
    馬克·吐溫曾經深思熟慮過「預留遺言」這個想法。他覺得臨終遺言應當是「在一息尚存之時,用充滿睿智的話語華麗地把自己送達永恆的彼岸」。基於此,他建議遺言應該是事先籌謀、白紙黑字、親友傳閱、開誠談論。 不幸的是,馬克·吐溫並沒有踐行自己的倡議。事實上,他給自己女兒的臨終遺言不完整得令人洩氣。這或許正應了那句「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的老話。吐溫躺在自己的臨終床上和女兒克拉拉 說,「再見了。」他握住女兒的手,開始吊人胃口地低語:「如果我們再相逢......」隨後就睡著了。幾小時之後,他便沒有了呼吸。
  • 中國院士去世前留下告誡,《易經》其實是超科學!被質疑了6500年
    易經被質疑6500年後被證實是超科學,中國院士臨終前曾留下告誡一直以來人們痛批《易經》是文化造假的源頭,大多數人對《易經》的理解是卜卦,迷信等,這其實是一種錯誤的認知。是因為它是一本包羅萬象的哲學巨作!其闡述的內容,就這個世界根源不變的規律。現在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明,易經其實是超科學!中國院士去世前留下告誡,《易經》其實是超科學!
  • 伏羲就是創始人,說迷信的人被打臉!
    《易經》是中國最早的一部經典,,可追溯至傳說中的伏羲時期,傳說聖人伏羲氏仰觀日月星象,下察山川地理,通過觀察鳥獸身上的花紋,在河圖,洛書的啟示下,畫出了八卦圖,成為《易經》的核心內容。《易經》的名頭特別多,被譽為:「文化之源,智慧之海,群經之首,生命寶藏」。
  • 質疑了6500年的「迷信」或被證實是超科學,科學的盡頭是玄學?
    在世界範圍內,各種各樣被不同地區民眾認為是超自然科學能力的神秘事物,如塔羅牌、佔卜等,同時也有專業的佔卜師,可以為迷茫的人做出預測,指出未來的形勢和發展方向。在中國,也有這樣一部傳奇巨著,那就是《周易》。但一提到《易經》,很多人首先會認為它是封建迷信和佔卜。
  • 被質疑了6500多年的《易經》,被證實是「超科學」,不是封建迷信
    如果說這世界上有一種學說能夠包含宇宙萬物,那非中國的《易經》莫屬。說起《易經》,其實很多人都不陌生了,但或許是只聞其名,對其真正又有多少了解呢?《易經》乃群經之首,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根源,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 中國五大高僧臨終遺言,沁人心脾,讀懂讓人大徹大悟
    在中國,信奉佛教的人非常多,之所以信奉,主要是希望佛祖可以保佑人們健康平安。有佛教,自然也有佛教文化,筆者最熟悉的就是「種什麼因,得什麼果」。如果你對佛教文化了解多了,參透明白了,你的人生會多多少少跟著改變。今天筆者給大家說一些這五大高僧的臨終遺言,從他們的遺言中就能學到不少。
  • 中國7大高僧臨終遺言,驚醒人心
    心理疾病是困擾人們的一大社會問題,焦慮、炫富、殘忍、偏執……越來越多的人也發現,要想從根本上治癒這些心理病,還需要去從中國傳統的哲學思想中來找尋方法。                                              佛家哲學本屬外來思想。佛教自漢明帝時入中國來,歷經500年,經無數大德高僧的不懈努力,至隋唐時達於全盛。
  • 被質疑了3千年的封建迷信,如今被證實是超科學,已被納入國考
    一提起《易經》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迷信,第二反應就是和鬼神聯繫在一起。那麼易經到底是什麼呢?舉個簡單的例子每天中午12:00,你在同樣的位置立一根,下面鋪一張白紙,在筷子的陰影上做個記號。中國院士臨終前留下的告誡1990年11月26日,北京友誼醫院裡面,一位老人在囑咐完遺囑之後,他旁邊的學生問是否還有什麼要留下的。這位老人想了一會兒,只留下最後一句話:「中國將來一定會輝煌燦爛。我們應該注意《易經》。」
  •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10位名人的臨終遺言,別有意味,值得收藏細品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10位名人的臨終遺言,別有意味,值得收藏細品文/詩綠鳳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歷史上這10位名人在他們行將仙逝前,給我們留下了意味深長,暗含很多人生哲學況味的臨終遺言。這些臨終遺言,細細品味,或對死亡無可奈何;或帶著心滿意足的心情安然離世;或臨死前還在操心自己的身後事;或對死亡飛升天堂充滿期待,細品飽含了他們對人生的無奈與留戀,值得我們活著的人們深思,珍惜寶貴的每一天,過好當下的日子,這樣才不負美好的人生!你覺得人生該怎麼把握,方不負美好時光?歡迎下方留言,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