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網友:日本有武士道精神,中國有什麼精神?彈幕亮了

2021-01-18 人民日報

最近,B站上一個視頻火了,日本網友問:日本有「武士道」精神,中國有什麼精神呢?

視頻來源:B站up主@鄧小穎姐姐

網友的彈幕亮了:抗戰精神,長徵精神,紅船精神,雷鋒精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前方高能,一大波彈幕來襲

↓↓↓

在中華文化的歷史長河中,無數文化先賢以中國精神為價值追求,傳承著中華民族的精魂。中國有什麼精神?

中國有什麼精神?

中國有「愛國進步民主科學」 的五四精神

1919年,因為中國巴黎和會外交失敗,5月4日爆發了青年愛國的「五四運動」。五四運動是一次青春的綻放,更是中華民族沉默許久之後的一次爆發。

中國有開天闢地的紅船精神

紅船,見證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革命源頭的象徵。

紅船精神是開天闢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鬥精神,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

中國有自力更生

艱苦奮鬥的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是中國共產黨創造的一種革命精神。從1935年到1948年,中共中央和毛澤東在這裡領導、指揮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延安精神,是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偉大的精神動力。

中國有堅韌不拔

自強不息,勇往直前的長徵精神

二萬五千裡長徵路,中國紅軍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飛奪瀘定橋,強渡大渡河,爬雪山,過草地……他們不怕犧牲,勇往直前,創造了人類戰爭史上的奇蹟。

中國有無私奉獻的雷鋒精神

雷鋒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22歲因公殉職。他是一個可愛的年輕人,是一個優秀的戰士,是我們學習的榜樣。雷鋒精神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

中國有特別能吃苦

特別能戰鬥 特別能攻關

特別能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

從飛船設計到火箭改進,從軌道控制到航天員訓練,一代又一代的航天人,突破了一個又一個技術的難關,為中國航天事業獻出了青春年華,獻出了熱血汗水,有的甚至獻出了寶貴生命。

中國有頑強戰鬥

勇敢拼搏的女排精神

生命不止,戰鬥不息!「明知不會贏,也要拼了命打!」靠著「一分一分地咬」「一分一分地拼」的精神和韌勁,中國女排咬下了一場又一場硬仗,不斷書寫運動場上的傳奇。

中國有眾志成城的抗洪精神

1998年夏,我國發生了有史以來的特大洪水。從千裡長堤到首都北京,從大江南北到長城內外,舉國上下齊心協力。廣大軍民誓與洪水決一死戰,迎著困難和危險勇敢前進,戰勝了一次又一次的洪峰,譜寫了一曲又一曲氣吞山河的抗洪壯歌。

中國有什麼精神?

中國精神,還體現在新時代新青年的奮進裡,他們愛崗敬業、創新創業、誠實守信、崇義友善、孝老愛親,他們是向上向善的傳承者和踐行者。

這些中國精神

植根在每一個中國人的血液裡

它是一種力量,一種信仰

它帶我們走向繁榮,

走向世界

可以自豪地說

「我驕傲,我是中國人!」

(來源:共青團中央微信公號)

相關焦點

  • 日本有武士道,歐洲有騎士精神,中國有什麼?
    日本武士道精神最典型的行為是切腹。 武士道,或者武士道精神,是日本封建社會中武士階層的道德規範以及哲學。 武士道是基於一些美德如義、勇、仁、禮、誠、名譽、忠義、克己的精神信仰。 只有通過履行這些美德,一個武士才能夠保持其榮譽,喪失了榮譽的武士不得不進行切腹自殺。
  • 了解日本,需要了解日本的武士道精神
    上文作者介紹了日本武士的形成,這篇我們接著講解日本武士道精神。武士道精神,是在日本武士形成後慢慢形成的一種文化,是對武士的道德規範和行為準則。總體來說提倡「崇尚勇武,誓死效忠主君」。雖然武士道精神在世界上比較有名,但是不要被過分的神化。
  • 淺析日本的武士道精神
    如果要對日本國度進行了解,不但要了解大和民族歷史的具體歷程,還要從其中發現日本的民族的深入內涵,也就是關乎到日本民族文化的主要內容——武士道精神。從武士道的來源、進展、變革以及在特殊時代作為精神促進動力的主要工具,可以了解其對日本的軍國主義思想的構成和發展的具體意義。
  • 歐洲有騎士精神,日本有武士道,美國有牛仔文化,中國有啥?
    縱觀古今中外強國,都可以看到一點:任何一個民族,無關大與小,只要有獨特的精神信仰,那麼往往就能傲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斯巴達,只是古代希臘城邦之一,論國家規模微不足道,卻因尚武精神,而為世界矚目。 然而,歐洲有騎士精神,日本有武士道之風,美國有牛仔文化,俄羅斯有戰鬥精神,那麼中國到底有啥呢?
  • 歐洲騎士精神,美國獨立自由精神,日本武士道精神,中國什麼精神
    好萊塢電影中經常可以看到美國大片不時宣揚他們的美國精神,而過去日本的電影中也時常流露出他們的武士道精神。簡單說來,美國精神主要是宣揚獨立自由,而武士道精神主要是宣揚名義忠勇。那麼作為擁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國古代有自己的精神嗎?
  • 日本的武士道精神你真的了解嗎?
    當我們談到日本文化,就不能不談到日本的「武士道」精神。真正的武士信奉:「身為武士者,與平日就重視勇氣與名譽的人為友,戰時也要求與這樣的人為敵。」這就是武士所提倡的「勇」,而「勇」表現到極致時,便近乎「仁」。尼採說:「能以敵人而自豪者,便能視敵人的成功為自己的成功。」這無疑是對武士「勇」與「仁」的最準確的表達。日本武士道最早可追溯到江戶時代的佐賀藩時期。
  • 日本動漫中的武士道精神(2)
    《新撰組異聞錄》的TV動畫,在開播僅2個月後的第26屆日本動畫格蘭披治大獎獲得了第九名的成績,而在現下如日中天的《火影忍者》其TV動畫當時已開播一年有餘,只獲得了第十名[5],可見這部作品的爆發力。較美的人設、精緻的故事以及時而穿插的搞笑情節,都為這部動畫贏得廣泛的人氣奠定了基礎,但以武士道精神作為最終支撐的架構可能才是這部動畫迅速走紅的根本原因。
  • 日本「武士道精神」的多元化:佛學、儒學與神道教的交織
    但是,武士道對儒學思想並非是全盤接受的,它的核心是「忠」,而非中國儒學思想的「仁」。從這一點也可以看出,武士道是片面吸收儒學思想,並加以內化的。 美國學者賴肖爾認為,日本的封建制度和歐洲的封建制度一樣,最重視的美德是忠誠,因為整個這種制度是靠對個人的效忠維繫的。
  • 以強烈的科技感演繹日本武士道精神
    日本的武士道精神有著悠久的歷史,主宰著這個文明世界,其精髓在於不畏艱難險阻、忠於職守、精幹勇猛。這款日本武士手機殼的設計靈感也正是由此而來。它隨機閃耀的光芒來自於 iPhone 的無線電波,當手機發出強烈的無線電波時它便會亮起,無需電池,即可實現半永久發光。
  • 日本武士道精神到底是怎麼產生的?
    喜歡歷史的朋友們都知道,在二戰時期日本最有名的就是武士道精神跟軍國主義教育了,大家都知道,日本的軍國主義是當年日本天皇裕仁主張的,原因就在於裕仁從出生就接受著軍國主義的教育,當他成為天皇之後又把這種教育傳播開來了。那麼問題來了,日本武士刀精神到底是怎麼產生的呢?
  • 從《海賊王》中的索隆來管窺日本人的武士道精神
    日本人十分注重精神的力量,他們認為只要精神不滅,一切皆有可能,精神是永恆的。然而,日本人對精神重視的同時往往也表現出對生命的輕視,不僅是對對方生命的輕視,即使是自己的同胞和自己的生命也是如此。這就是為什麼日本重視武士道精神,武士道精神總結說有八個字,那就是:義,勇,仁,禮,誠,名,忠,克。
  • 日軍有武士道精神?他們不過是服從強者而已
    作者 錢sir 在美國原子彈的逼迫之下,日本人無條件投降。雖然日本政府已經接受了投降,但是日本的關東軍卻是茫然無知,他們信奉的所謂武士道的精神。然而政府已經拋棄了他們。
  • 日本的武士道是什麼道?
    道作為一種精神表徵和信仰符號,在不同的領域有不同的反映。日本人最追崇的便是武士道,武士道一直是日本武士的精神內核,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武士道成為了日本軍國主義的代名詞,造成了非常嚴重的危害。那麼,武士道究竟是什麼道?其主要特徵是什麼呢?日本武士道的古稱為《葉隱》,是日本江戶時代佐賀藩所傳頌的武士修養書籍。「葉隱」是何意思?
  • 日本的武士道精神為什麼沒在慰安婦身上發揮出來呢?
    「日本的武士道精神為什麼沒在慰安婦身上發揮出來呢?」最簡單的從武士道說起,有記載道《武士道》的作者新渡戶稻造並沒有準確的意識到「武士道」對他們的思想影響,甚至我們可以理解為「在西方承認日本武士道之前,武士道一直未被日本人當做道德標準。」
  • 日本軍國主義:統一效忠天皇引入武士道精神,卻執意對外擴張
    日本軍國主義的孕育:武士道精神日本軍國主義其實就是一種類似於日本武士道精神,日本武士道精神就是效忠於天皇,用生命去捍衛天皇、捍衛國家,並且崇尚武力,對命令絕對服從,這就是日本的武士道精神。最初的武士道精神,只是流傳在日本民間,因為日本的武士十分居多,武士們在外流浪漂泊總得有個信仰。
  • 日本崇尚武士精神,俄羅斯是戰鬥精神,學者:中國人的精神最特別
    每個國家都有自身獨特的精神,激勵著一個國家和人民不斷前進,這便是精神的力量。縱觀世界,日本崇尚著武士道精神,俄羅斯有戰鬥精神,歐洲的騎士精神等等,那麼咱們中國有什麼精神呢?學者辜鴻銘談到了中國人的精神,認為中國人的精神最特別!
  • 什麼是中國式江湖情懷?和日本武士道、西方騎士精神有何區別?
    說起中國小說,武俠題材的小說絕對佔據小說界的半壁江山,而武俠小說又被金庸、古龍、梁羽生這三大巨頭平分了天下,這三位的小說風格雖不同,但都同為武俠小說灌輸新鮮血液。同時也催生了現代武俠電視劇的誕生和發展。
  • 日本軍國主義:統一效忠天皇引入武士道精神,轉嫁危機而成法西斯
    日本軍國主義的孕育:武士道精神 日本軍國主義其實就是一種類似於日本武士道精神,日本武士道精神就是效忠於天皇,用生命去捍衛天皇、捍衛國家,並且崇尚武力,對命令絕對服從,這就是日本的武士道精神。
  • 為什麼中國沒有武士道精神,我們崇尚的是「仁義」的大道
    我們在看抗日題材的影視作品時,常常看到戰敗的日本軍官引刀切腹。在我們崇尚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明哲保身時,不得不感慨一下日本這種自殺式的武士道精神。武士道起源於古代的日本,是指以不惜命的覺悟為根本,為實現個人於集體、團體的價值,儘可能的發揮自己的能力,強調「毫不留念的死,毫不顧忌的死,毫不猶豫的死」。武士道精神最典型的行為是切腹。日本,一個在古代瘋狂學習,模仿中國,學習中國先進的農業,科技,文化。史書記載自漢朝開始,日本派人到中國學習漢朝的先進文化。
  • 淺談日本武士道(三)
    淺談日本武士道(三)說真的,所謂武士道投入實戰效果還真不好說。,至少沒一般人想像的那麼好。當然我知道有人要反駁我,說你傻嗎?你說人家不好,那八年抗戰裡咱們怎麼這麼吃虧?其實八年抗戰裡吃虧和武士道精神倒是關係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