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五一大掃蕩,一枚彈殼讓八路軍戰士後悔一生

2020-12-18 聊二十五史

(小說)「八路軍叔叔,你能給我一枚彈殼嗎?」面對著房東大娘唯一的孫子、一個8歲孩子的要求,剛剛加入八路軍還不到一年的小林子有些犯了難。

一枚彈殼倒不是什麼值錢的物件,而且,小林子身上的子彈袋裡有十多個彈殼,拿一個給孩子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關鍵是,這些彈殼是要上交的。老鄉們沒有一個不知道八路軍窮的,戰鬥後打掃戰場時,連空彈殼也要拾走。老鄉們不知道的是,這些彈殼上交後會送到後方的兵工廠,重新裝上土火藥和彈頭,造成翻火子彈,再發到戰士手中打敵人。雖說這樣的子彈射程短、還經常卡殼,但比沒有強多了。戰鬥後拾的彈殼必須上交,這也是小林子所在連的指導員反覆講的紀律。想到這裡,小林子對著這個8歲的孩子善意地撒了個謊:「叔叔現在沒有空彈殼,等下次來村裡,專門給你捎一個。」看到這個和自己弟弟差不多的孩子失望地轉身走了,小林子心裡有些酸酸的,畢竟他自己也才只有16歲,還沒有手裡上著刺刀的漢陽造步槍高,要不是日本鬼子到他的家鄉燒殺搶掠,讓他家破人亡,他也參加不了八路軍。現在,他們連在這個村修整一星期了,房東大娘對他比對自己的孩子還親。房東大娘養了一隻老母雞,每天只要老母雞下了蛋,房東大娘連自己的寶貝孫子也不舍的讓吃,煮了給掛了花的小林子吃。這屢屢讓他想起了自己去世的母親,也總讓他感覺心裡暖暖的。

轉眼,部隊就要開拔了。那天一早,小林子打好背包準備出門集合時,房東大娘又搶著塞到他懷裡一個布包,他一摸,裡面是一個雞蛋和一雙布鞋,他的眼淚幾乎要流下來了。他隨即從子彈袋裡掏出了一枚彈殼,連同那一個雞蛋一同又塞進了旁邊正眼巴巴看著他的、房東大娘唯一的孫子的衣兜中。在房東大娘的嗔怪中,小林子看著那孩子高興地跑開了,於是,他也轉身跑出了門。

1942年,抗日戰爭進入了最為艱苦的階段。為配合在冀中開展的「五一」大掃蕩,魯西南的鬼子也紛紛出籠,到處燒殺掃蕩。一天,小林子所在部隊得到命令,他們原來曾經休整過的村子被鬼子掃蕩了,上級要求他們以急行軍速度趕去解救鄉親們。

等他們趕到時,還是晚了,鬼子已經撤離了。望著幾十處冒著濃煙的土房子,小林子忽然想起了房東大娘一家。等他快速地跑到熟悉的房東大娘家時,慘象讓他驚呆了。房東大娘一家都躺在了血泊裡,其中,也有那個要彈殼的孩子。看到八路軍的身影,幾個驚魂未定的老鄉圍攏過來,向他講述了鬼子對房東大娘一家的暴行。原來,起因就是那個彈殼。

就在小林子給了房東大娘的孫子一個彈殼後,這個孩子就費了好幾天工夫,在溼沙土裡把這個黃銅彈殼磨得錚亮,然後讓房東大娘用紅繩拴起來,每天掛在脖子上,非常神氣。當鬼子進村後挨家排戶搶掠時,一個鬼子發現了孩子脖子上的彈殼,於是一把就拽了下來,當鬼子仔細看了看彈殼的底部後,就罵了一句「八格牙路!」這時,孩子為了奪回彈殼,就上前抓住鬼子的手,並咬了一口。彈殼掉在了地上,孩子拾起來就往回跑,沒想到鬼子從背後開槍了。房東大娘一家要和鬼子拼命,結果,卻都慘死在了鬼子的槍下。

小林子這才想起來,鬼子三八大蓋的彈殼和漢陽造步槍的彈殼不一樣,漢陽造彈殼底部的標記是一顆五星並打著「川、工」記號,而三八大蓋的彈殼底部是光的。狡猾的鬼子大概從彈殼推斷出房東大娘家曾經住過八路軍,否則,孩子身上又是從哪裡來的八路的彈殼呢?小林子為自己在衝動之下未能遵守住紀律給了孩子彈殼的事情後悔不已。

他含著淚水在孩子小小的身軀前蹲下來,孩子手中仍然緊緊地攥住那枚黃燦燦的彈殼,小林子慢慢掰開孩子的手指,取出那枚彈殼,小心地放進了貼身的衣袋。他深深地感到,自己受到了一個深刻的教訓,這教訓是無法挽回的,而且是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對16歲的他來說,這教訓也將是伴隨終生的。

很多很多年以後,一位年逾九十的老軍人在和家人看過電視上的關於黃崖洞兵工廠的介紹時,他顫顫巍巍地從貼身衣袋裡掏出一枚已經黯淡了光彩的漢陽造步槍的彈殼,沉重地向幾個穿著軍裝的人講起了一枚彈殼的故事……

相關焦點

  • 四十四、八路軍十二勇士偷襲縣城,圍魏救趙粉碎日軍掃蕩企圖
    在五一大掃蕩的時候,到了六月下旬的時候,敵人的掃蕩已經進行了50多天了,我軍各部隊都遭受了比較重大的損失,各主力部隊紛紛轉移到外線。相比之下,第四十四地區隊雖然也減員了一百多人,但是部隊損失只佔四分之一左右,主要建制和戰鬥力仍在。因此,在敵人五一大掃蕩的後期,六分區的主要戰鬥任務,都落在了四十四地區隊這一支隊伍頭上了。
  • 日軍毒氣彈肆虐,八路軍戰士急中生智,土辦法造出「防毒面具」
    文/伍桂1938年9月20日至11月7日,侵華日軍對我山西境內,以五臺為中心的晉察冀抗日根據地實施大規模「掃蕩」。敵以26、109、110師團等部總計5萬餘兵力,對五臺、阜平發起東西南北四路攻勢。【日軍戴著防毒面具,進入攻擊陣地。】10月4日清晨,日軍調集千餘人,在空軍、炮兵第支援下,以騎兵開路,向著阜平進犯。得知戰情的八路軍第1、3軍分區及冀中獨立旅,紛紛修築工事,準備迎敵。
  • 八路軍已經彈盡糧絕,準備和日軍同歸於盡時,一個地主拿出了16箱...
    1939年,日軍將一隊的八路軍隊伍包圍在一個村子裡,當時我軍已經彈盡糧絕,準備和日軍同歸於盡時,一個地主拿出了16箱子彈。 當時,日軍頻繁對八路軍根據地進行掃蕩。為了躲避敵軍的侵略,八路軍部隊只能躲在深山老林中。
  • 大掃蕩前偽軍發軍餉?八路軍半路「沒收」,偽團長死在裝錢麻袋上
    1942年6月,正值日軍華北派遣軍對我冀中根據地發動規模空前的「五一」大掃蕩之際。我冀東軍區為了減輕冀中的壓力,吸引和牽制當地的日偽軍部隊,使其無法配合冀中地區的大掃蕩,決心發動一場以打擊日軍為主的戰役,恢復被敵人侵佔的根據地。
  • 八路軍戰士在絕對劣勢下的決死一戰,和日軍步坦炮的立體進攻。
    可是當部隊途經「僅有百餘戶、一條街」的王家鋪村,正準備休息的時候,卻與迎面而來的,攜有坦克、火炮和幾十輛汽車的大股敵人遭遇。原來敵人的這次掃蕩,是四面合圍的。我軍沒有敵進我進,而是順著敵人進攻的方向,往東面跑,這一下子,就正好和東面圍攏過來的敵人,正面相撞了!為爭取時間,郭慕汾副團長馬上決定,部隊先進村子固守防禦,設法拖到天黑再突圍。
  • 岡村寧次自鳴得意,許世友怒不可遏,運用地道地雷,粉碎日軍掃蕩
    岡村寧次自鳴得意,許世友怒不可遏,運用地道地雷,粉碎日軍掃蕩1942年是抗戰最艱難的一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為了掠奪更多的資源,對中國戰場展開了殘酷的掃蕩。11月,日軍華北司令官岡村寧次專門坐飛機到煙臺,準備親自指揮一次大掃蕩。
  • 這不是神劇:日軍進攻失敗,八路軍創造了新紀錄
    他深知兵工廠對八路軍的重要性,深知落後的八路軍一旦補充彈藥,將對日軍構成極大威脅。為此,松井集結日軍5000餘人,利用夜色作掩護,企圖摧毀黃崖洞兵工廠,切斷八路軍武器裝備彈藥來源。6月10日,日軍在松井的率領下,到達南口,桃花村一帶。這兩個地方是通往黃崖洞兵工廠的交通要道,分別有八路軍特務團一營七連和四連駐守。
  • 八路軍遊而不擊?120師平原地區連續包圍,殲滅日軍吉田大隊
    日軍還到處拼湊偽政權,實行「治安肅正」,經常出來搶糧食、抓民夫,脅迫群眾平道溝、修馬路。還不時集結兵力進行掃蕩作戰,企圖在青紗帳起來之前消滅八路軍,或將八路軍趕出平原,以確保其佔領的平、津等要地和津浦、平漢等鐵路運輸線的安全。
  • 日軍騎兵拼刀法?八路軍不呈匹夫之勇,機槍收割日軍
    作者:慎獨 電視劇《亮劍》中,八路軍獨立團騎兵連與日軍騎兵血戰的場面讓人熱血沸騰。電視劇演繹的劇情,真實地反映了八路軍騎兵的血性風採。在抗戰中,我軍騎兵曾多次大戰日軍騎兵。總體來說,由於日本條件更好,大規模培育良馬,加上訓練有素,日軍騎兵佔上風的時候稍多,但也不是次次都能佔便宜。
  • 1942岡村寧次大掃蕩,八路軍損失慘重,城門樓上掛我軍司令人頭
    推薦語:還記得1942年的那次大掃蕩嗎?如果在那一年六月踏入河間縣城,你會發現有個鳥籠懸掛在城門樓上,裡面放著一顆男人的頭顱,冀中八分區司令員常德善,血淋淋的記錄了日軍的暴行。在那段時間,無論是你翻閱什麼報紙,都會標記著這個事件,各個將士的犧牲,都警示著這場教訓的慘痛的代價。常德善是賀龍帶出來的一名幹將。
  • 日軍大掃蕩的殘酷,和八路軍區小隊的死戰犧牲
    一、日軍大掃蕩的殘酷。當年的冀中根據地,真的是被日偽軍搞的民不聊生。日軍可不管你是不是普通百姓,被他圍住的話,一律就是隨意屠殺,四處點燃房子,抓走青年男女,至於被搶走糧食禽畜,就是家常便飯。以5月22日這次日軍突然發起的掃蕩為例,據時任深束縣長的楊煜回憶,當時所有的部隊偵察員回部隊都比較晚,直到午夜過後仍然有很多沒有回來的,根據種種情況判斷日軍將有大的軍事行動。大概在深夜2:00,他們決定向深南線轉移。
  • 《亮劍》裡,李雲龍獨立團悲壯反掃蕩時,國民黨軍隊在幹嘛?
    甚至為了保護身染重病的團長李雲龍,獨立團警衛連多名戰士壯烈殉國,成功突圍後僅剩團長李雲龍與警衛員魏大勇二人。戰士魏喜奎犧牲前那一聲「老子獨立團的,別想抓著一個活的」,當年更不知叫多少觀眾淚目……而在得知李雲龍平安突圍後,386旅旅長的那一聲感慨,更見證了千千萬萬八路軍新四軍戰士不屈的脊梁:「我們和日本都在消耗中忍耐,看誰更有忍耐力,我們耗得起,再打個十年二十年,中國還是中國,亡不了!」
  • 八路反殺日軍突圍,宣傳殺敵1200,呂正操:只有400
    這一年,日本華北方面軍制定了了「1942年肅正作戰計劃」,從關東軍等其他部隊抽調主力,用於對付華北八路軍的敵後抗日根據地。尤其是當年5月發生的五一大掃蕩,更是幾乎把冀中軍區全部消滅,而這場大掃蕩中發生的宋莊戰鬥,八路軍300人抵抗日軍1800多人攻擊,最後竟然成功突圍,成為了解放軍戰史上最為光輝的一幕。
  • 我軍戰將對付日軍掃蕩有妙招,帶著敵人繞圈子,追得緊就一擊打殘
    基於以上認知,日軍陸續從華中和華東等地抽調了許多精銳師團,由同國民黨軍隊正面作戰的前線,抽調到後方來對付八路軍和新四軍,實現他們罪惡的治安肅正計劃,撲滅八路軍和新四軍在華北、華東等地的抗日烽火。
  • 10大令人落淚的抗戰瞬間:圖6戰士和日軍肉搏,圖9最美抗日女英雄
    【老人在被毀房屋前發誓報仇】日軍「掃蕩」一處村莊後,放火焚燒房屋,老人的親人被殺害、房屋被毀。當時這樣的場景在各淪陷區隨時可見,日軍為消滅抗日力量以及搶奪物資,對村莊頻繁進行掃蕩。
  • 八路軍自製蓋亮炮的由來:繳獲的日軍九二式步兵炮
    前面說過了,抗戰時期八路軍繳獲大炮不容易,特別是九二式步兵炮,因為威力能摧毀碉堡,而且重量輕攜帶方便,日軍也很重視,還專門規定了在抵抗不住時炸毀大炮的命令。但是在河南省濮陽市清豐縣單拐村,卻誕生了我軍歷史上的第一門大炮——「蓋亮號步兵炮」,它是仿製俘獲的日軍九二步兵炮的結果。
  • 抗戰期間八路軍擊斃了哪6名日軍將領?
    廣袤的中華大地上,到處是血戰衛國的戰士,寧死不降的硬骨——誓將日寇趕出中國。侵華日軍終戰敗,且為發動侵略戰爭付出了代價。在「七七事變」78周年紀念日前夕,研究日軍侵華歷史的專家、北京軍區原研究員張子申先生接受了新華社北京軍區支社原社長、高級記者陳輝專訪。張子申先生和薛春德先生曾合著《擊斃侵華日軍將領紀實》一書。
  • 日軍中將沒把八路軍放在眼裡,被八路軍武功高手輕鬆幹掉!
    在抗戰時期,因八路軍以遊擊戰為主,小分隊作戰模式更是應用廣泛,比如鐵道遊擊隊、敵後武工隊等等,為抗戰的勝利立下了不少功勞。 話說1940年6月,華北日軍展開了瘋狂的「肅正作戰」,性質基本上和「三光政策」差不多。當時日軍的主要負責人,就是這個飯田泰次郎。 日軍的這次軍事行動橫跨黃河,對冀南一帶的八路軍根據地帶來了不小的衝擊。
  • 他是最丑日本軍,25歲升中佐,26歲率3000日軍掃蕩,被八路軍擊斃
    所以,這次掃蕩,山崎大隊沒有找到八路軍的主力,可漳水、沁河兩岸的老百姓可倒了黴,山崎大隊一路燒殺,如入無人之境 日軍山崎大隊隊長,山崎22歲就參加了部隊,被派遣來侵華戰爭,自稱自己是日本帝國主義的英雄,25歲的年紀就已經走到了日軍中佐的職位,並且掌管了整個日軍聯隊,他有著侵華日軍指揮官都有的特性
  • 為何八路軍戰士都情願穿手工草鞋,也不穿從日軍那裡繳獲的皮靴?
    而且,尤其是在八路軍的隊伍中,戰士們所穿的鞋更是五花八門,即使是布鞋,在上面也是布滿了各種的補丁,要說戰士們所穿得最多的謝,那就要數草鞋了。八路軍戰士再來說日軍,他們所穿的鞋,幾乎都是大皮靴,強度與舒適性,全都比草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