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八路軍叔叔,你能給我一枚彈殼嗎?」面對著房東大娘唯一的孫子、一個8歲孩子的要求,剛剛加入八路軍還不到一年的小林子有些犯了難。
一枚彈殼倒不是什麼值錢的物件,而且,小林子身上的子彈袋裡有十多個彈殼,拿一個給孩子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關鍵是,這些彈殼是要上交的。老鄉們沒有一個不知道八路軍窮的,戰鬥後打掃戰場時,連空彈殼也要拾走。老鄉們不知道的是,這些彈殼上交後會送到後方的兵工廠,重新裝上土火藥和彈頭,造成翻火子彈,再發到戰士手中打敵人。雖說這樣的子彈射程短、還經常卡殼,但比沒有強多了。戰鬥後拾的彈殼必須上交,這也是小林子所在連的指導員反覆講的紀律。想到這裡,小林子對著這個8歲的孩子善意地撒了個謊:「叔叔現在沒有空彈殼,等下次來村裡,專門給你捎一個。」看到這個和自己弟弟差不多的孩子失望地轉身走了,小林子心裡有些酸酸的,畢竟他自己也才只有16歲,還沒有手裡上著刺刀的漢陽造步槍高,要不是日本鬼子到他的家鄉燒殺搶掠,讓他家破人亡,他也參加不了八路軍。現在,他們連在這個村修整一星期了,房東大娘對他比對自己的孩子還親。房東大娘養了一隻老母雞,每天只要老母雞下了蛋,房東大娘連自己的寶貝孫子也不舍的讓吃,煮了給掛了花的小林子吃。這屢屢讓他想起了自己去世的母親,也總讓他感覺心裡暖暖的。
轉眼,部隊就要開拔了。那天一早,小林子打好背包準備出門集合時,房東大娘又搶著塞到他懷裡一個布包,他一摸,裡面是一個雞蛋和一雙布鞋,他的眼淚幾乎要流下來了。他隨即從子彈袋裡掏出了一枚彈殼,連同那一個雞蛋一同又塞進了旁邊正眼巴巴看著他的、房東大娘唯一的孫子的衣兜中。在房東大娘的嗔怪中,小林子看著那孩子高興地跑開了,於是,他也轉身跑出了門。
1942年,抗日戰爭進入了最為艱苦的階段。為配合在冀中開展的「五一」大掃蕩,魯西南的鬼子也紛紛出籠,到處燒殺掃蕩。一天,小林子所在部隊得到命令,他們原來曾經休整過的村子被鬼子掃蕩了,上級要求他們以急行軍速度趕去解救鄉親們。
等他們趕到時,還是晚了,鬼子已經撤離了。望著幾十處冒著濃煙的土房子,小林子忽然想起了房東大娘一家。等他快速地跑到熟悉的房東大娘家時,慘象讓他驚呆了。房東大娘一家都躺在了血泊裡,其中,也有那個要彈殼的孩子。看到八路軍的身影,幾個驚魂未定的老鄉圍攏過來,向他講述了鬼子對房東大娘一家的暴行。原來,起因就是那個彈殼。
就在小林子給了房東大娘的孫子一個彈殼後,這個孩子就費了好幾天工夫,在溼沙土裡把這個黃銅彈殼磨得錚亮,然後讓房東大娘用紅繩拴起來,每天掛在脖子上,非常神氣。當鬼子進村後挨家排戶搶掠時,一個鬼子發現了孩子脖子上的彈殼,於是一把就拽了下來,當鬼子仔細看了看彈殼的底部後,就罵了一句「八格牙路!」這時,孩子為了奪回彈殼,就上前抓住鬼子的手,並咬了一口。彈殼掉在了地上,孩子拾起來就往回跑,沒想到鬼子從背後開槍了。房東大娘一家要和鬼子拼命,結果,卻都慘死在了鬼子的槍下。
小林子這才想起來,鬼子三八大蓋的彈殼和漢陽造步槍的彈殼不一樣,漢陽造彈殼底部的標記是一顆五星並打著「川、工」記號,而三八大蓋的彈殼底部是光的。狡猾的鬼子大概從彈殼推斷出房東大娘家曾經住過八路軍,否則,孩子身上又是從哪裡來的八路的彈殼呢?小林子為自己在衝動之下未能遵守住紀律給了孩子彈殼的事情後悔不已。
他含著淚水在孩子小小的身軀前蹲下來,孩子手中仍然緊緊地攥住那枚黃燦燦的彈殼,小林子慢慢掰開孩子的手指,取出那枚彈殼,小心地放進了貼身的衣袋。他深深地感到,自己受到了一個深刻的教訓,這教訓是無法挽回的,而且是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對16歲的他來說,這教訓也將是伴隨終生的。
很多很多年以後,一位年逾九十的老軍人在和家人看過電視上的關於黃崖洞兵工廠的介紹時,他顫顫巍巍地從貼身衣袋裡掏出一枚已經黯淡了光彩的漢陽造步槍的彈殼,沉重地向幾個穿著軍裝的人講起了一枚彈殼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