岡村寧次自鳴得意,許世友怒不可遏,運用地道地雷,粉碎日軍掃蕩

2021-01-17 曹媛浪生活

岡村寧次自鳴得意,許世友怒不可遏,運用地道地雷,粉碎日軍掃蕩

1942年是抗戰最艱難的一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為了掠奪更多的資源,對中國戰場展開了殘酷的掃蕩。11月,日軍華北司令官岡村寧次專門坐飛機到煙臺,準備親自指揮一次大掃蕩。膠東半島地理位置特殊,是連接海路和華北地區的通道,是日軍重要的補給線。

許世友1928年參加紅軍,他曾七次參加敢死隊,擅長打硬仗,擔任膠東軍區司令後,多次打擊了日軍的囂張氣焰。

隨後岡村寧次派出2萬日軍,在大批偽軍的幫助下,把膠東地區的抗日根據地圍了起來。

為了完成這次掃蕩,岡村寧次出動了海陸空三軍,戰鬥力十分強大,岡村寧次自鳴得意地說,只要被包圍了,八路軍就逃不掉了。

看過《地道戰》的都知道,鬼子掃蕩時,山東地區的抗日軍民採取「空室清野」的策略,把所有物資都藏起來,然後躲進地道裡戰鬥。日軍為了抓人,拉著軍犬到處聞,就是為了找到地道入口。

軍犬的嗅覺很靈敏,針對這一點,抗日軍民又想到了辦法,在洞口附近撒上辣椒、胡椒等調料,就能蓋住人的氣味,軍犬聞到後也會跑開。

日軍喜歡抓女人,女同志們就把頭髮剪掉,不仔細看根本分不出男女。

在岡村寧次的指揮下,日偽軍對馬石山一帶開始收縮包圍。戰鬥中,有一個團的八路軍成功突圍,不幸的是還有5百多名老弱婦孺被俘,最後被日軍殺害。許世友知道後怒不可遏,恨不得扒了日軍的皮。

不過,他不能和日軍硬碰硬,當時日軍的戰鬥力還是很強,想要打贏日軍只能智取。在日軍的掃蕩中,西海區被日軍一點點蠶食。

與其坐以待斃,不如主動出擊,抗日武裝經常偷襲日軍的據點,給日軍的打擊也不小。崮山村的據點修建了多座碉堡,還駐紮了一百多偽軍,經過偵察後決定從這裡開始。派出了一個營在黑夜中悄悄摸進村子,等待了一天時間。

到了吃飯時間,偽軍們紛紛端起了飯碗,八路軍發動了進攻,不消5分鐘就殺進了據點。

偽軍們扔掉手中的飯碗,亂作一團,八路軍迅速解決了戰鬥,佔領了據點。進入12月後,日軍的動作慢了下來,許世友決定再次主動出擊,派出一個團,目標就是奪取旺遠。

旺遠在膠東軍區的補給線上,那裡駐守了一個連的偽軍,一旦出現差錯,會威脅到我方的補給。許世友親自率部趁夜長途奔襲,這次的進攻十分順利,他手中的《三國》還沒翻幾頁,只聽轟隆一聲,就傳來戰報說打贏了。

主攻部隊是第16團,戰士們把自製的50斤炸藥扔進了十幾米高的碉堡裡,敵人全部被炸死或砸死。日軍挖了很多深溝,灌入河水,企圖對根據地進行封鎖,然而許世友率領膠東軍民,從山上運土,把近500公裡的深溝填平了,打破了日軍的封鎖。

除了挖地道,地雷戰也是膠東軍民的抗日手段之一,《地雷戰》中連環雷、子母雷、天女散花雷等,只要鬼子趕來,就要他們有來無回。

抗日軍民在日軍掃蕩的必經之路上提前埋上地雷,一步一雷,炸到鬼子害怕,拔腿就往回跑。

就這樣,膠東抗日根據地給予了日軍重創,挫敗了日軍的掃蕩計劃,為抗日的最終勝利做出了巨大貢獻。通過遊擊戰,發展壯大人民抗日武裝,粉碎了日偽軍頻繁的「掃蕩」和蠶食,打得敵人心驚膽寒。

相關焦點

  • 侵華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因為蔣介石的一己之私,得以善終
    這一人,便是侵華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岡村寧次的一生,就是一部侵略中國的歷史。從軍校畢業後,他就參加了1904年的日俄戰爭,他的戰爭地點,就是在曾經的中國領土庫頁島上。一戰爆發後,岡村寧次被派到中國青島收集情報和資料,這便是岡村寧次第一次來到中國。
  • 岡村寧次指揮芷江會戰,300日軍投降後還打鬧,國軍:日軍完了
    1945年4月,侵華日軍欲爭奪芷江空軍基地,由此發起芷江保衛戰,這次戰役是我國抗戰時期在正面戰場上的最後一次會戰。戰時長達兩個月,日軍出兵5個師十萬餘人,國軍出兵9個軍26個師,雙方總兵力達28萬多人,戰線二百多公裡,最後以日軍戰敗結束。
  • 侵華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他的最後結局如何呢?
    作為日本軍國主義的頭目和指揮官岡村寧次大家應該非常熟悉,他無視我國人民的生命財產,做下了許多不可饒恕的罪行,然而抗戰勝利之後,崗村寧次本應該是甲級戰犯的,但卻未被判處死刑,並且還被無罪釋放,後來他的結局如何呢?岡村寧次,1884年5月15日出生於當時日本一個沒落的武士家庭,他從小就接觸學習漢語,在成長的過程中對中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 四十四、八路軍十二勇士偷襲縣城,圍魏救趙粉碎日軍掃蕩企圖
    一、溝北望遭遇戰當時在日偽軍的大掃蕩當中,最難對付的敵人,是日軍的野戰師團。當時我軍六分區面對的,主要是日軍的獨立混成第9旅團和第41師團這兩支部隊。這些野戰師團裝備精良,而且派出的都是抽調的老兵,裝備精良作戰頑強,是非常難打的。其次就是各地的日軍駐守部隊,這些部隊都全部是日軍,裝備比較好,戰鬥意志也頑強。
  • 侵華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被判無罪釋放,回國後直言感謝湯恩伯
    負有直接領導罪行的中下層日本軍官大多被懲處,但對於侵華日軍高級指揮官卻網開一面,比如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不僅在日本投降後受到優待,最終還被判無罪釋放,得以安全回到日本。 陳誠曾發過一封電文給蔣介石,要求對岡村寧次從輕處理,其中描述的原因大致反應當時國府高層的心態: 惟查日本投降時奸匪趁機攻城奪地爭相接收繳械。斯時華中南北等地國軍因交通關係,不能及時前往接收布防,在此過度時間,該岡村寧次實能格遵守中央命令貫徹統帥意旨。令飭日軍拒絕奸匪接收繳械,堅守防地,確保各地交通線路得以順利接收。
  • 呂正操:挖了20000裡地道,授銜開國上將,張學良叫他地老鼠
    冀中抗日根據地的發展壯大,讓日軍感到極度恐慌和憂慮,在岡村寧次的特別任務下,日軍發動了對冀中根據地一次又一次的「圍攻」和「掃蕩」。 日軍隨後在冀中8000多個村莊,6萬多平方公裡的土地上,建立了1700多個據點,修築了7500多公裡的公路,還挖了4000多公裡的封鎖溝,為的就是要將冀中抗日隊伍徹底消滅。然而冀中軍民在呂正操的率領下,絲毫沒有懼怕,反而開始對日軍進行「地雷戰、地道戰」。
  • 岡村寧次在中國的最後一戰,比起戰敗,日軍的所作所為更難理解
    湘西會戰起於1945年4月,日軍計劃奪取我軍芷江空軍基地,減輕中美空軍對日本本土的空襲威脅為目的,日軍垂死掙扎,發起了芷江攻略戰,在中方,這場戰役被稱為芷江保衛戰。在湘西會戰中,我國將士由王耀武帶領,粉碎了日軍的陰謀。雙方參戰總人數高達28萬餘人,戰線已經長達200多公裡,最後一戰,日軍被我軍重創,在懷化,邵陽市附近戰敗,湘西會戰以日軍失敗告終,也標誌著中國抗日正面戰場由防禦轉為進攻。
  • 許世友一拳砸在桌子上說:反了天了!不久死了位中將
    具有大無畏精神的許世友將軍,還曾多次擔任敢死隊隊長,並且七次親自參加敢死隊,從槍林彈雨中爬過生死線,運用靈活機動的戰術,數次打垮了在數量上佔絕對優勢的敵人,使得許世友的威名遠播,敵人膽寒。
  • 閻錫山是岡村寧次學生,日軍投降後,閻錫山竟收買日軍圍剿解放軍
    此前,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官岡村寧次,在月初得知日本即將投降的消息時,表示不希望投降,因為日軍在中國的建制相對完整,仍然具有很強的作戰能力。當時,日軍在華高層很多人與岡村寧次想法一樣拒絕投降。8月14日,岡村寧次上奏日本昭和天皇,要求拒絕發布投降詔書,請求在中國繼續進行抵抗作戰。日本國內的很多人也抱持抵抗到底的想法。
  • 岡村寧次手握80萬日軍,當聽到廣播說天皇投降,冷冷說了4個字
    次年,他還親自帶隊進行了慘無人道的「掃蕩」,無論是男女老少,見人就殺,遍地都是鮮血和屍體。此後他在日本享有盛名,被日本國名稱為「英雄」,而實際上他確實殘害了無數鮮活生命的劊子手。日軍投降,岡村寧次負隅頑抗1944年11月,日本最高當局又任命岡村寧次出任中國派遣軍總司令,這一年岡村寧次已經60歲了。
  • 地雷戰的威力有多大?民兵用一個大西瓜,打退20多個日軍!
    抗日戰爭時期,華北軍民的地雷戰,令日軍聞風喪膽。1942年,日軍開始秋季大「掃蕩」,用所謂「鐵壁合圍」的戰術包圍了八路軍平北根據地。日軍駐紮在龍赤聯合縣七區向陽村的東山上。在水井旁,上下山的路上,民兵都埋設了地雷,嚇得敵人龜縮在山上,好幾天不敢下山。好幾次,日軍冒險下山,取一次水,就要死傷好幾個士兵,要付出很高的代價。於是,日軍聯大隊長調來幾十個騎兵,專門對付山下的民兵。
  • 岡村寧次在河南最難打的一個城市,是哪一座?
    人們都知道岡村寧次是侵華司令官,卻很少人知道他是個愛佔卜的日將。1944年甲申年,岡村寧次60歲的本命年,日本人所謂的「年男」。這一年,一場大仗過後,讓他開始相信人間確有佔卜是靈驗的。一、一號作戰北京市東城區南河沿大街,有一棟三層古樓庭院。
  • 這場戰役中,岡村寧次自以為是,請來觀察團,結果被王近山襲擊
    當時日軍對太嶽地區的村莊以及根據地進行掃蕩,那是戰爭以來,日軍對中國規模最大,最為兇殘的一次掃蕩,是由日軍在中國的華北司令員岡村寧次親手策劃的一次掃蕩。日軍和偽軍共計兩萬餘人,兵分三路,每天前進四十公裡路,再殺個回馬槍,打我軍個措手不及,這種慘無人道,天衣無縫的計劃來消滅我軍力量,岡村寧次還誇下海口:「此次要讓八路軍背水一戰,不降即亡。
  • 他是二戰侵華日軍總司令,卻逃脫戰爭懲罰,82歲仍不懺悔
    擔任在華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被日軍大本營所重用不是因為他在戰場表現多麼勇敢,而是他對抗日根據地掃蕩造成的巨大破壞,超越所有前任指揮官。在抗日中後期,紅軍的敵後遊擊隊承擔重要抗日作用。1941年岡村寧次擔任華北總司令後,重點工作放在剿滅隱藏在老百姓中的紅軍戰士,破壞抗日根據地上。那時候敵後遊擊隊跟老百姓同仇敵愾,雖然軍民身份不同,但大家一致站在抗日統一戰線上。日軍聲勢浩大來根據地掃蕩時,老百姓都提前幫助紅軍轉移。當日軍一無所獲時,他們拿老百姓撒氣。
  • 侵華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無罪釋放活82歲,子女下場悽慘
    眾所周知,二戰日本宣布投降之後,許多侵華日軍被列為戰犯,按照所犯罪行大小,分別被劃分為甲級戰犯和乙級戰犯,不少日軍頭子受到了制裁,可令人驚訝的是,日軍侵華總司令竟然無罪釋放。
  • 芷江會戰——岡村寧次打破自己曾提出的中日戰力3:1定律
    岡村寧次於1884年出生在日本東京,被延安定為第一號戰犯,他帶領著日軍多次對中國的各大抗日根據地進行了毫無人性的掃蕩,同時對普通百姓進行了大肆屠殺,還提出了燒光、殺光、搶光的「三光」政策。當時日軍的士氣,國內外的形勢,我們已經講過這一部分了,接下來就主要來說一說日軍當時的兵力問題,如果單單只從兵源方面來看,日軍在芷江會戰中的實力差的不是一截,而是一大截。但在那之前,岡村寧次對此前在對佔中國的過程中所總結出的三比一定律,堅定不移。
  • 二戰中兩日軍中將同一天斃命,其中一個是殘殺張自忠將軍的元兇
    這傢伙當年也是搞掃蕩的好手,1939年,作為華北方面軍高級副官,還和彭德懷在百團大戰中交過手。1944年,他參與河南會戰,結果帶著部下闖進了雷區,被炸身亡。 1944年4月,為了打通中國大陸交通線,日寇率先重兵發起河南會戰。戰役一開始就遭到了中國軍隊的頑強抵抗。
  • 爆破英雄將地雷埋在日軍澡堂,一聲巨響,鬼子集體炸飛
    第二,擅長爆破,尤其擅長地雷爆破。在1943年他幹得最得意的一件事,就是把地雷成功地埋進了日本鬼子的澡堂。那年冬天極冷 ,它領著一個民兵爆破小組趟過沂水河,來到日本鬼子在湯頭的據點。把幾顆地雷埋在鬼子每天操練的操場上,便隱藏了起來。
  • 中國士兵巧埋地雷,意外炸死日軍團長,過了42年才得知立下大功
    1937年參加過對華侵略戰爭,是「三光」政策的主要推動者之一,多次率部掃蕩敵後抗日根據地。他在掃蕩中多次獸性大發,率軍成群結隊地姦殺婦女,甚至舉行「姦淫比賽」,各種罪行慘不忍睹。正是這樣一個無惡不作的人,他在1941年被日軍方面提升為中將,並被任命為十五師團的團長,這是酒井直次的舊照一九四二年浙贛會戰中,日軍十五師團被派往前衛部隊,任務是摧毀中國東南部供美軍使用的航空基地。航空母艦基地是非常寶貴的戰略資源,很明顯,它不可能一蹴而就。於是,為了保衛這座航空母艦基地,中國軍隊發揮其優勢,在日軍必經之地埋設了大量地雷,形成數個「地雷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