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赫有名的湘西會戰是中國最後一次大型對日會戰,這場戰役同時也被稱為雪峰山會戰。湘西會戰起於1945年4月,日軍計劃奪取我軍芷江空軍基地,目的是為了消除日本國內的空襲威脅,日軍垂死掙扎,發起了芷江攻略戰,站在我國的立場上,這場戰役被叫做芷江保衛戰。這一戰,王耀武帶領我軍將士,贏得最後的勝利。雙方參戰總人數高達28萬餘人,戰線已經長達200多公裡,湘西會戰的最後一戰,日軍在懷化,邵陽市附近投降,我軍最終取得了湘西會戰的全面勝利,也標誌著中國抗日正面戰場由防禦轉為進攻。
如果理性看待芷江作戰,這是日軍打不了也必須打的一場仗。這是由於以下幾個原因,1945年對於日本而言是很不好受的一年,他們在太平洋戰場屢屢失利,幾近走投無路。美軍的突襲讓日軍的防守直接崩盤,日本的海軍差不多被打殘。而由於我軍成功打開緬甸公路,外界輸送了很多物資到中國,我軍換掉了老舊的裝備,軍隊實力得以提升。優勢慢慢來到了我們這邊,面對這樣的情況日軍指揮部深深感到,如果放任我軍發展下去,中國戰場也要崩掉,如果再失去一個戰場日本就徹底沒救了,於是決定一定要再打一次,突破困境。對國民黨來說非常重要的後方空軍基地,芷江機場,便被定位了主戰場。可是士氣已經被影響了的日軍,註定贏不下這場關鍵戰役。
1945年4月,為了支持湘西戰役,岡村寧次從各地抽調兵力,共計八萬餘人,中國戰場的最後一次大型作戰就此發動。在被稱為「雪峰山會戰」的這場戰役中,日軍最終被打得狼狽不堪,戰後統計數據顯示,日軍共有2.7萬傷亡人數,戰死士兵12498人,1286匹馬在戰鬥中死亡,共292輛汽車武裝汽車損失,有300名日軍被我軍俘虜,日軍的一個旅團加四個聯隊在面對我軍的整建制團時被團滅,在日軍的嚴重損失面前,我軍傷亡僅7737人,在湘西戰役中,我軍創造了中國抗日戰場上最好的傷亡率,日軍本來就是垂死掙扎,在這樣的傷亡率面前,日軍被直接壓垮,於是在湘西戰役結束兩個月之後,日本就宣布了投降,投降儀式也在芷江舉行。
被日本人吹為「戰爭天才」的岡村寧次,推動了湘西會戰的爆發,此外,在湘西會戰一役中最絕望的人應該也是他,在他的軍事生涯中發生的一次為數不多的敗仗。岡村寧次於1884年出生在日本東京,被延安定為第一號戰犯,他帶領著日軍多次對中國的各大抗日根據地進行了毫無人性的掃蕩,同時對普通百姓進行了大肆屠殺,還提出了燒光、殺光、搶光的「三光」政策。但讓人不解的是,犯下如此滔天罪行的戰犯,竟然沒有受到應有的懲罰,1945年抗戰結束,岡村寧次被延安列為了第一號戰犯,但在由國民黨出面的軍事法庭中,竟然不對他進行判罰,還多次為他找理由,甚至以招收軍事顧問的名義讓他加入了國民黨軍事陣營,直到1966年,居住在東京的岡村寧次才因病死亡。
岡村寧次是難得的軍事奇才,其軍事上的造詣非常的高,他的整個軍人生涯從未敗績,戰國豐碩,但是芷江會戰是他的滑鐵盧,岡村寧次帶領10萬日軍在湘西地區與中方交戰最後不僅僅是戰敗了,日軍在此次戰役中的表現才是讓他最抬不起頭的地方。由於日本的主力部隊基本都在太平洋戰場上,在此次戰役中主力都是些新兵蛋子,因此許多軍國看到此仗難打紛紛出逃,丟掉了士兵的基本操守,他們把手中的槍枝彈藥全數丟掉,就連日本的軍旗都被他們拋棄,我軍戰士看到這個場景大笑不已,不禁感嘆日軍在這幾年間的重大改變,士兵都對國家實力產生了疑問,這個戰爭日本是不可能取勝的了。此次事件在岡村寧次的眼中,這是對他軍人身份的巨大打擊。
談起侵華戰犯岡村寧次,對於他最後的失敗,我歸結於三點,當時日軍的士氣,國內外的戰爭局勢,日本當時的兵力。當時日軍的士氣,國內外的形勢,我們已經講過這一部分了,接下來就主要來說一說日軍當時的兵力問題,如果單單只從兵源方面來看,日軍在芷江會戰中的實力差的不是一截,而是一大截。但在那之前,岡村寧次對此前在對佔中國的過程中所總結出的三比一定律,堅定不移。的確,三比一定律在此前的戰場局勢中發揮了不小的作用, 三個中央軍拼掉一個日軍的打法,國軍的部分地方雜牌部隊的戰損比例能達到6或7,在芷江會戰時期的日軍早已不比當年剛侵華時期的日軍,而此時日軍的精銳部隊也已經被用來在太平洋戰場抗衡美軍,還能持續留守中國戰場的日軍戰鬥力都不強,甚至大多都是一些老兵傷兵,就是一些乳臭未乾的娃娃兵,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在芷江會戰中,日軍的損失如此慘重,而岡村寧次總結的三比一定律也由他親手將其打破。
岡村寧次在中國犯下了數不清的罪行,1941年,日本方面再次晉升岡村寧次,任命其為日軍侵華方面軍司令。去華北上任之後,為了針對我國抗日根據地,岡村寧次時常組織日軍進行大掃蕩,實行三光政策,即燒光、殺光、搶光,三光政策讓我國抗日根據地的軍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在河北省豐潤縣,日軍進行了慘無人道的潘家峪大屠殺,共有1035人在此次屠殺中遇害,其中有658個婦女兒童,在阜陽縣平陽村,日軍更是進行了持續87天的大屠殺,死亡人數700人,日軍還燒毀了5000餘座房屋,遭遇大屠殺的百姓幾乎全部遇害。短短幾年,岡村寧次手上就沾染了幾十萬抗日軍民的鮮血,就是這樣一個日本甲級戰犯,卻因為被國民黨包庇而免於收到制裁,被無罪釋放,毫髮無損地回到日本。
怎料岡村寧次在最後依然能安然無事的回到了日本,這也一度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滿,岡村寧次可是比東條英機,土肥原賢二、川島芳子等甲級戰犯還要過猶不及的頭號甲級戰犯,是如何做到全身而退的呢?這還要多虧蔣介石, 岡村寧次 本就是非常奸猾的一個人,曾和國民黨政府有著塘沽停戰協定的籤訂,該協定內容有規定,若日本戰敗,日本會將大量的軍用物資,以及軍事人才等都交給國民黨政府。且蔣介石還曾與岡村寧次私下約定,對於中央軍的訓練將由他來幫助訓練,想要以此來對付中國解放軍。就是在這樣的一個情況下,岡村寧次最終才逃脫了所有罪責,相安無事,還成為了國民政府專門聘請的軍事顧問,被奉若上賓。
在大家回想所有的日本侵華高級將領的結局時,其實,只有岡村寧次毫髮無損,雖然這個情況讓人十分無奈,但是我們必須得承認岡村寧次的才能,戰術安排、控局能力,都為他從少尉的身份一路高升至大將,再到刀下亡魂無數還能做到全身而退,不得不承認岡村寧次的確是一個人才,他的才略成為了他扶搖直上的通行證,成為了他肆意妄為的後盾。其實在這裡小編想告訴大家的是,每一個有實力,有才略的人,無論置身於什麼樣的地點,什麼樣的地步,他都有絕處逢生的可能。就比如說岡村寧次,他的出眾的才智讓他成為了甲等戰犯中僅剩的倖存者,當然我並不是叫大家把岡村寧次作為學習的榜樣,每個人都必須牢牢記住,不可以在歪路上使用我們的才能,應該光明磊落的向其他人展現。
抗日戰爭已經過去多年,它似乎離我們很遠,但好像又離我們很近,戰場的驚心動魄還迴蕩在我們腦海中,重現在眼前。曾有數以萬計的革命先烈們為此而犧牲,而在二戰日本帝國主義投降的前夕,單從此時的國民黨早已被眼前的利益蒙蔽了雙眼,棄全國人民於不顧,忘卻死去的抗日先烈的遺願這一點,就會被世人所唾棄。和國民黨不同的是,中國共產黨總是以人民的利益出發,因此它才能取得抗戰的勝利。歷史造早已經說明了一切,所以如今的我們依舊在堅定不移的跟著中國共產黨走,一切聽黨指揮,堅守著黨的規章制度, 聽命黨的指揮。所以我們才能克服這多年來的艱難險阻,讓我們如今的生活越來越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