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華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無罪釋放活82歲,子女下場悽慘

2020-12-11 騰訊網

眾所周知,二戰日本宣布投降之後,許多侵華日軍被列為戰犯,按照所犯罪行大小,分別被劃分為甲級戰犯和乙級戰犯,不少日軍頭子受到了制裁,可令人驚訝的是,日軍侵華總司令竟然無罪釋放。

這個被無罪釋放的侵華日軍總司令就是岡村寧次,他是1944年11月被任命為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在侵華時期岡村寧次為日本立下了「赫赫戰功」,對中國人而言他是一個罪惡累累的戰犯。

在侵華日軍之中,岡村寧次的名氣頗大,他算得上是一個「中國通」,1884年5月,岡村寧次出生在日本一個沒落的武士家庭,從小就開始學習漢字,之後進入軍校學習,參加過日俄戰爭。

從1915年2月,岡村寧次31歲那年,他被派往中國的青島進行特務活動,主要任務就是搜集中國情報,第一次踏入中國的岡村寧次在中國住了4年,於1919年回到日本,並在6年後再次到中國。

這一次他被軍閥孫傳芳聘請軍事顧問,岡村寧次積極製造中國軍閥混戰,不過當時岡村寧次所幹的壞事還是有限的,一直到後期,他在日軍中的地位不斷上升之後,他所犯下的罪惡也越來越大。

1932年8月19日,岡村寧次被任命為關東軍副參謀長,上任之後岡村寧次在東北各地殺人無數,當時東北各地區許多抗日武裝都被岡村寧次消滅,他甚至在東北提出建立「人圈」。

就是採用武力強迫村民集中在一個地方,建起高牆嚴禁外出,導致大量的良田荒蕪,大量百姓餓死,此外他還建立了一支5萬餘人的「剿匪」部隊,針對抗日武裝進行圍剿,大量愛國志士被殺害。

岡村寧次踏著中國人的血肉一步步高升,1941年,岡村寧次被日軍授予大將銜,日本天皇親自任命他為華北方面軍司令,其下轄的兵力達24.5萬餘人,臭名昭著的「三光政策」就是出自岡村寧次之手。

憑藉著在中國殺害大量的抗日誌士,岡村寧次再次高升,1944年11月,岡村寧次被任命為侵華日軍總司令,按照其級別和所犯罪行,岡村寧次無疑是甲級戰犯,是該判死刑的。

可令人沒想到的是,1949年1月26日,岡村寧次在上海被「無罪釋放」,蔣介石還聘請他當軍師顧問,4天後,岡村寧次乘船逃回了日本,成為了唯一「無罪」的甲級戰犯,回到日本之後岡村寧次成為了孤家寡人。

岡村寧次和妻子野理枝一共生育了兩個兒子,次子年幼時在上海病逝,妻子野病逝了,活著的長子不成器,於1962年4月暴斃,晚年岡村寧次感慨這是報應,此後他開始寫回憶錄,於1966年9月死於心臟病,終年82歲。

相關焦點

  • 侵華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他的最後結局如何呢?
    作為日本軍國主義的頭目和指揮官岡村寧次大家應該非常熟悉,他無視我國人民的生命財產,做下了許多不可饒恕的罪行,然而抗戰勝利之後,崗村寧次本應該是甲級戰犯的,但卻未被判處死刑,並且還被無罪釋放,後來他的結局如何呢?岡村寧次,1884年5月15日出生於當時日本一個沒落的武士家庭,他從小就接觸學習漢語,在成長的過程中對中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 他是二戰侵華日軍總司令,卻逃脫戰爭懲罰,82歲仍不懺悔
    1944年11月,岡村寧次擔任日本派遣中國軍隊總司令官。如果按照職位等級劃分,在華日軍中他的職位最高,所以他一定夠資格成為甲級戰犯。1941年百團大戰後,岡村寧次被調任華北方面最高司令長官,中日戰爭末期任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官。
  • 侵華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因為蔣介石的一己之私,得以善終
    然而在戰爭結束後,大多數挑起侵華戰爭的日軍罪犯都沒能受到應有的懲罰。就比如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確定的28位甲級戰犯中,只有7人受到死刑。而其中有2人在審判前病死,有1人在審判中被稱患上精神病,於是免於審判,又有2人後來在獄中病死,而剩下的16名甲級戰犯,竟然都在1955年被陸續釋放。
  • 侵華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被判無罪釋放,回國後直言感謝湯恩伯
    負有直接領導罪行的中下層日本軍官大多被懲處,但對於侵華日軍高級指揮官卻網開一面,比如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不僅在日本投降後受到優待,最終還被判無罪釋放,得以安全回到日本。 湯恩伯從反共的見地出發,主張宣判無罪。並要求主任委員、國防部副部長秦德純,特別是何應欽部長出席參加審議,結果會議同意了湯恩伯的意見。 1949年1月3日,湯恩伯上書蔣介石,提出:「日前東京國際戰犯法庭業已撤銷,仰體鈞座夙昔昭示寬大之德意,擬請準將岡村寧次宣告無罪遣返回國以示仁厚。」
  • 蔣介石與人民為敵,無罪釋放甲級戰犯岡村寧次,是我中華奇恥大辱
    在1945年8月15日的深夜,侵華日軍華北方面的、最高司令長官岡村寧次,突然接到了一封來自東京路第68號的密電。日本天皇在密文中明確表示,日方已決定向中方宣布無條件投降。然而,為了能夠實現日本在戰後的復興,日本天皇特意讓岡村寧次單方面向中方的共產黨投降,這樣就可以挑起中國的共產黨和國民黨的內戰。果不其然,在第二天,岡村寧次就收到了蔣介石的密電。
  • 岡村寧次在中國的最後一戰,比起戰敗,日軍的所作所為更難理解
    芷江作戰的主要決策人,也就是侵華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對身經百戰的岡村寧次來說,芷江作戰是其經歷過最失敗的一場戰鬥,在岡村寧次的成長經歷中,其先後就讀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陸軍大學
  • 曾提出中日戰力3:1定律,岡村寧次中國最後一戰,比戰敗更恥辱
    可以說這是在侵華戰爭史上第一次出現如此大差別的傷亡比例,自此之後,日軍的侵華之路漸漸陷入困境,並在兩個月之後正式投降。很多人應該都知道岡村寧次這個人吧,在抗日戰爭中他是日軍的領軍人物,並擔任了中國派遣軍的總司令一職。
  • 芷江會戰,日軍被「優勝」蒙蔽了雙眼,想靠8萬兵力奪我國機場
    當世界反法西斯戰爭進行到1945年時,世界人民已經快要贏得革命戰爭的勝利了,日軍所面臨的壓力也是與日俱增,日軍在這場戰爭中以置身於孤軍奮戰,缺少支援的局勢。日本侵華總司令崗村寧次針對目前的戰局還打算在之後安排一次規模巨大的戰鬥以此挽回日軍的敗勢,而由美軍進行二次修建的芷江空軍基地,其佔地領域增加了不少,對臺灣沿海日軍和日本本土東京造成了巨大的威脅。
  • 蔣介石為何包庇戰犯岡村寧次?真實原因真的很扎心
    1945年抗戰勝利後,中國開始追討日本侵略者的罪行,那些手上沾滿中國人鮮血的元兇巨惡,有的被投進監獄,有的被處死以告慰遇難同胞,但是由於當時掌握政權的蔣介石及國民政府心懷鬼胎,不顧國恥民憤,竟然為一些戰犯開脫罪行,使他們逃脫了應有的懲罰,其中作為侵華日軍最高長官、擔任中國派遣軍總司令的岡村寧次就被蔣介石等人「法外開恩」「無罪」釋放。
  • 侵華期間,日本曾派遣三位總司令官來華,他們是誰?其結局如何?
    1945年12月2日,西尾壽造被指定為甲級戰犯嫌疑,還沒經審問就於1948年12月釋放出獄。1960年10月26日,西尾壽造去世。畑俊六是第二任總司令官,出身於一個崇尚武士道的家庭,畢業於日本陸軍大學。1941年3月,他被任命為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司令,繼續對中國發動侵略戰爭。
  • 岡村寧次指揮芷江會戰,300日軍投降後還打鬧,國軍:日軍完了
    1945年4月,侵華日軍欲爭奪芷江空軍基地,由此發起芷江保衛戰,這次戰役是我國抗戰時期在正面戰場上的最後一次會戰。戰時長達兩個月,日軍出兵5個師十萬餘人,國軍出兵9個軍26個師,雙方總兵力達28萬多人,戰線二百多公裡,最後以日軍戰敗結束。
  • 提出中日戰力3:1定律的岡村寧次,在中國最後一戰,比戰敗更恥辱
    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由於遭受國內外壓力的雙重壓迫,想要短時間內改變整體戰爭局勢,便在1945年開展了芷江作戰。芷江會戰,可以稱得上是日軍在正面戰場上所進行的最後一次進攻戰。而這樣的傷亡比例是第一次出現,從這兒以後,日軍的作戰勢力就急劇下滑,並在兩個月之後正式投降。很多人應該都知道岡村寧次這個人吧,他是抗日戰爭時期的日軍領袖,1941年被任命為華北方面司令官,1944年出任中國派遣軍的總司令。
  • 岡村寧次在中國最後一仗,始終相信中日戰損3:1,最後卻成恥辱
    在芷江戰役中,主要的決策者是侵華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對於身經百戰的岡村寧次來說,芷江之戰是他經歷過的最失敗的戰役,也是他在中國的最後一次戰役。從1898年開始,岡村寧次先後就讀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陸軍大學,並在學業上取得了很好的成績,其升遷就像發射火箭一樣迅速,後來又被日方任命為侵華日軍總司令,他領導著侵華日軍,對我國人民和軍隊造成了不可饒恕的錯誤,洗刷了自己的罪行。但崗村寧次是日本的甲級戰犯,抗日戰爭結束後,國際法庭開始對日本的高級戰犯進行審判,在這場戰爭中,所有的高級戰犯中,只有岡村寧次倖免。
  • 閻錫山是岡村寧次學生,日軍投降後,閻錫山竟收買日軍圍剿解放軍
    此前,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官岡村寧次,在月初得知日本即將投降的消息時,表示不希望投降,因為日軍在中國的建制相對完整,仍然具有很強的作戰能力。當時,日軍在華高層很多人與岡村寧次想法一樣拒絕投降。8月14日,岡村寧次上奏日本昭和天皇,要求拒絕發布投降詔書,請求在中國繼續進行抵抗作戰。日本國內的很多人也抱持抵抗到底的想法。
  • 芷江會戰,曾提出中日戰力3:1定律的岡村寧次,或比戰敗更恥辱
    日本侵華總司令崗村寧次針對目前的戰局還打算在之後安排一次規模巨大的戰鬥以此挽回日軍的敗勢,而芷江空軍基地在經歷了美軍的重建以後,規模擴大了數倍,使得臺灣沿海日軍和日本東京地域時刻面臨著敵方的威脅。日軍東京司令部也曾屢次提出攻打我軍在芷江的空軍基地的作戰計劃,好讓日本不必一直處於美軍轟炸機的陰影之下。所以,芷江作戰的發生是必然的。
  • 日本投降後,為岡村寧次進行「無罪辯護」的中國律師,後來怎樣?
    小畑敏四郎後來成皇道派中心人物,曾任為日本帝國陸軍設置培養參謀軍官的教育機構的日本陸軍大學的幹事、校長,負責制定了日本陸軍的軍事訓練,1945年8月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後,日軍總參謀長梅津美治郎不願出席投降儀式。
  • 軍統的輕功高手,曾拜燕子李三為師,偷岡村寧次百萬元,下場悽慘
    1920年,年僅16歲的段雲鵬離家出走,跑到保定去當兵。當兵卻又貪生怕死,混了幾年後,眼看抗戰爆發就匆匆退出了,來到北平(北京)浪蕩街頭,做一些坑蒙拐騙之事來謀生。今天騙店家個燒餅,明天坑一下賣藝的。北平期間,他結識了「燕子李三」並拜他為師,這一經歷也造就了他日後的高超武藝。
  • 抗戰時期,侵華日軍的歷任總指揮官分別是誰,他們的最終結局如何
    隨著侵華戰爭的規模在不斷擴大,日本大本營為了鞏固、方便其在中國佔領區的統治地位,正式組建中國派遣軍,下轄除關東軍以外的所有侵華日軍部隊,巔峰時期共計有二十三個師團又十七個旅團,總兵力達八十五萬餘人。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當年這支侵華部隊的總指揮官都分別是誰。
  • 日本投降時,手裡還有105萬大軍的岡村寧次,第一反應是什麼?
    上個世紀,中國的海上鄰國日本曾對我國發起了一場持久的侵略戰爭,工業實力和軍事實力遙遙領先於中國的日軍,迅速使得大半個中國淪陷。在侵華日軍的鐵蹄之下,無數中國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在經過革命先輩們的頑強抗爭後,中國終於在1945年8月15日迎來了日本無條件投降的喜訊,將侵華日軍趕出了中國。
  • 岡村寧次手握80萬日軍,當聽到廣播說天皇投降,冷冷說了4個字
    日軍投降,岡村寧次負隅頑抗1944年11月,日本最高當局又任命岡村寧次出任中國派遣軍總司令,這一年岡村寧次已經60歲了。為了向天皇表示感謝和忠心他將作戰手段變得更加殘暴,老謀深算的岡村寧次一邊向蔣介石示好希望得到他的幫助,一邊又再想如何進攻四川,如果沒能成功引誘到蔣介石,那麼就可以用武力將其制服。為了能獲取蔣介石的信任,岡村寧次耍了個心眼,他假意命令日軍只能向國民黨投降,不能向共產黨投降。這一舉動也確實改變了蔣介石對岡村寧次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