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與人民為敵,無罪釋放甲級戰犯岡村寧次,是我中華奇恥大辱

2021-01-18 咪咪侃歷史

在1945年8月15日的深夜,侵華日軍華北方面的、最高司令長官岡村寧次,突然接到了一封來自東京路第68號的密電。日本天皇在密文中明確表示,日方已決定向中方宣布無條件投降。

然而,為了能夠實現日本在戰後的復興,日本天皇特意讓岡村寧次單方面向中方的共產黨投降,這樣就可以挑起中國的共產黨和國民黨的內戰。果不其然,在第二天,岡村寧次就收到了蔣介石的密電。蔣介石責令他繼續堅守崗位,並將所有的武器交於中央軍,堅決不能向共產黨繳械投降。

在1945年9月9日這天,日本受降儀式如期在中國戰區的南京中央大禮堂舉行。但誰也沒有想到的是,這場受降儀式竟然引起了全國人民一片譁然。原來,日方派出的代表岡村寧次,和國民黨派出的代表何應欽是師生關係,而且兩人私下交往十分密切。

由於受降儀式畢竟是公事,因此何應欽按理說應該秉公處理。但是,何應欽卻因為與之有私交,不僅沒有讓岡村寧次交出自己的佩刀,並且在岡村寧次向他行禮時,還有所回禮。

此消息一經傳出之後,全國人民都很氣憤,紛紛表示抗議,但這還僅僅只是開始,更讓國人義憤填膺的歷程還在慢慢上演。在受降儀式結束後,中國就開始追討日本侵略者的罪行。我們把日本的戰犯按等級劃分,有的被送進監獄,有的直接被判處死刑。但是,還有少量的戰犯被無罪釋放了。

之所以會導致這樣的結果,自然離不開當時國民黨政府的最高統帥蔣介石了。蔣介石竟然不顧民憤,公然站在人民的對立面,為戰犯開脫罪行,最後使日本人逃脫了應有的懲罰。而其中,最著代表性的,就是為侵華日軍最高長官岡村寧次開脫罪責。那麼,為什麼蔣介石能夠處之泰然的、無視國內的各種輿論呢?

其實,在老奸巨猾的蔣介石心裡,早就有了自己的如意小算盤。由於抗戰的勝利,共產黨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因此,共產黨越來越受到人民的認可和愛戴,更得民心。為了鞏固和維護自己的政權,蔣介石就想利用岡村寧次高超的軍事才能,來對共產党進行政治上的威懾。

因此,在國民黨和蔣介石的保護下,岡村寧次應受的審判被一拖再拖。並且在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多次向蔣介石索要戰犯的情況下,都無所而終。受審的時間拖得越長,自然對岡村寧次更為有利。最後,蔣介石為岡村寧次爭取到了,只在中國進行罪責審判的權利,甚至主動為其罪行辯護。

到了1949年1月26日時,岡村寧次的判決書終於下達了,而結果是岡村寧次被無罪釋放了。那麼,岡村寧次到底擁有什麼魔力?能夠得到蔣介石的傾力協助呢?這就不得不提到他多年的從軍生涯。

1904年,剛從軍校畢業的岡村寧次就參加了日俄戰爭。在1914年的一戰爆發後,在日本奪取中國山東的權益時,岡村寧次也參與了其中,這是他第一次來到中國內地,從此他便與中國結下了深深地不解之緣。

1925年,41歲的岡村寧次擔任了北洋軍閥孫傳芳的軍事顧問。因為孫傳芳曾經在日本留學時,與岡村寧次是同窗校友。隨後,從918事變,再到全面抗日戰爭的爆發,幾乎都有岡村寧次的身影。

1937年,岡村寧次擔任了侵華日軍華北方面軍的司令。來到華北後,岡村寧次立即就在抗日根據地推行了「三光」政策,即燒光、殺光、搶光,讓華北人民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滅頂之災。直到1945年時,持續了10年的抗日戰爭,最終以侵略者的失敗而告終。

但是,另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也已經在醞釀之中。在日本投降之際,關於日本的受降問題,國共雙方就產生了強烈的衝擊。為了防止共產黨搶奪政權,蔣介石命令共產黨停止一切軍事活動,保持原地待命的狀態。

甚至蔣介石還動用了自己最精銳的胡宗南部隊,去監視延安。蔣介石還發表了抗戰勝利告全國軍民書,引用基督教的訓誡:「待人如己,要愛敵人。」這無疑是公然昭告天下,國民黨不會對日本戰犯有所處決。並且岡村寧次在國民黨的庇護下,也為日本謀取了不少好處。

蔣介石先是承諾日軍在中國盤踞的城鎮,如果出現了擾亂治安的行為,日軍可以使用武力進行正當防衛。這實際上相當於變相給日本軍官放權,也給剛剛過上寧靜生活的中國人民,增加了一層隱形危機。

在當年的中秋佳節,國民政府還給日本軍官送來了慰問月餅。蔣介石甚至還經常去岡村寧次的住處,對岡村寧次噓寒問暖。岡村寧次對蔣介石的問候倍感溫暖,稱蔣介石和藹近人。這種以敵為友的處事方式,使得蔣介石遭到了全國人民的唾罵。

當時,許多的權威報紙都強烈譴責國民政府,希望蔣介石將岡村寧次依法逮捕。媒體消息還沒有曝光,何應欽和湯恩伯等人就專程拜訪岡村寧次。他們讓岡村寧次放心,並向岡村寧次承諾不會有事。

最終岡村寧次也如願以償,被國民黨無罪釋放了。岡村寧次表示,永遠不會忘記國民政府的好意,並希望在未來獻身於日本和國民政府的友好關係發展。

中國共產黨得知此消息後,立即要求南京政府重新逮捕岡村寧次,並且逮捕後要將其交給人民解放軍處理。當國民黨領導人李宗仁接到消息後,也隨即下令將岡村寧次重新逮捕。但是,蔣介石卻命令湯恩伯及其手下拒不執行,並將岡村寧次立即送回了日本。自此之後,岡村寧次作為侵華戰爭甲級戰犯,徹底逃脫了歷史的審判。

其實,早在1945年日本投降時,蔣介石就曾表示中國只與日本軍國主義為敵,而不與日本人民為敵。然而,蔣介石卻對犯下了滔天罪行岡村寧次,進行了無罪釋放,這分明與老蔣自己所說過的話背道而馳了。

蔣介石與日本戰犯為友,公然與中國人民為敵。這種不把人民權益放在第一位的政權,自然不會長久,更別妄想能夠得到人民的擁護了。蔣介石包庇了岡村寧次三年,也正是在這三年期間,國民政府也慢慢走向了衰亡。

岡村寧次回國不久後,蔣介石領導的國民黨政權就徹底土崩瓦解了,而他的腐敗政治也會繼續被後人所詬病。

相關焦點

  • 蔣介石為何包庇戰犯岡村寧次?真實原因真的很扎心
    1945年抗戰勝利後,中國開始追討日本侵略者的罪行,那些手上沾滿中國人鮮血的元兇巨惡,有的被投進監獄,有的被處死以告慰遇難同胞,但是由於當時掌握政權的蔣介石及國民政府心懷鬼胎,不顧國恥民憤,竟然為一些戰犯開脫罪行,使他們逃脫了應有的懲罰,其中作為侵華日軍最高長官、擔任中國派遣軍總司令的岡村寧次就被蔣介石等人「法外開恩」「無罪」釋放。
  • 侵華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無罪釋放活82歲,子女下場悽慘
    眾所周知,二戰日本宣布投降之後,許多侵華日軍被列為戰犯,按照所犯罪行大小,分別被劃分為甲級戰犯和乙級戰犯,不少日軍頭子受到了制裁,可令人驚訝的是,日軍侵華總司令竟然無罪釋放。
  • 侵華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因為蔣介石的一己之私,得以善終
    就比如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確定的28位甲級戰犯中,只有7人受到死刑。而其中有2人在審判前病死,有1人在審判中被稱患上精神病,於是免於審判,又有2人後來在獄中病死,而剩下的16名甲級戰犯,竟然都在1955年被陸續釋放。不說為什麼甲級戰犯只有28人,那其中的這16名戰犯,犯下了滔天罪行,手上沾滿人命無數,最終卻能出獄,享受著高官厚祿的待遇,就真的令人憤怒。
  • 日本甲級戰犯是如何圈定的?
    日本118名甲級戰犯嫌疑人,除28人被起訴外,其餘全部無罪釋放二戰結束後,為懲治德、日戰爭罪犯,盟國先後公布《關於控訴和懲處歐洲軸心國主要戰犯的協定》、《歐洲國際軍事法庭憲章》和《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憲章》,組織紐倫堡審判與東京審判,開創了通過國際司法機構
  • 侵華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他的最後結局如何呢?
    作為日本軍國主義的頭目和指揮官岡村寧次大家應該非常熟悉,他無視我國人民的生命財產,做下了許多不可饒恕的罪行,然而抗戰勝利之後,崗村寧次本應該是甲級戰犯的,但卻未被判處死刑,並且還被無罪釋放,後來他的結局如何呢?岡村寧次,1884年5月15日出生於當時日本一個沒落的武士家庭,他從小就接觸學習漢語,在成長的過程中對中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 岡村寧次在中國最後一仗,始終相信中日戰損3:1,最後卻成恥辱
    從1898年開始,岡村寧次先後就讀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陸軍大學,並在學業上取得了很好的成績,其升遷就像發射火箭一樣迅速,後來又被日方任命為侵華日軍總司令,他領導著侵華日軍,對我國人民和軍隊造成了不可饒恕的錯誤,洗刷了自己的罪行。但崗村寧次是日本的甲級戰犯,抗日戰爭結束後,國際法庭開始對日本的高級戰犯進行審判,在這場戰爭中,所有的高級戰犯中,只有岡村寧次倖免。
  • 侵華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被判無罪釋放,回國後直言感謝湯恩伯
    湯恩伯還把岡村寧次請到家中,充當秘密軍事顧問,要其為江防出謀劃策。崗村寧次在回憶錄總描述道:「 我根據長期以來研究長江下遊軍事要地的知識,陳述了有關防守長江的意見,談話約一個小時。 」
  • 芷江會戰——岡村寧次打破自己曾提出的中日戰力3:1定律
    但讓人不解的是,犯下如此滔天罪行的戰犯,竟然沒有受到應有的懲罰,1945年抗戰結束,岡村寧次被延安列為了第一號戰犯,但在由國民黨出面的軍事法庭中,竟然不對他進行判罰,還多次為他找理由,甚至以招收軍事顧問的名義讓他加入了國民黨軍事陣營,直到1966年,居住在東京的岡村寧次才因病死亡。
  • 日本投降後,為岡村寧次進行「無罪辯護」的中國律師,後來怎樣?
    小畑敏四郎因此大罵:「輸到現在陸軍還有什麼臉面,如果梅津美治郎不願去,作為陸軍的代表我可以去。」最終梅津美治郎出席了投降儀式,二戰結束後,小畑敏四郎還出任了東久邇稔彥內閣國務大臣,後於1947年死去。在1932年時,岡村寧次為了轉移九一八事變後國際社會對東北的關注,因此派遣了川島芳子等人挑起了「一·二八」事變,七七事變前夕,岡村寧次率部駐紮在我國東北,百團大戰後岡村寧次調任為華北方面最高司令長官。
  • 岡村寧次:日本甲級戰犯,投降後依然賊心不死,軍事法庭被判無罪
    日本甲級戰犯岡村寧次得知戰敗的消息後他的心情也是跌宕起伏,他無法接受這樣的事實,雖然早就接收到日本欲投降的情報,但此時他還是覺得晴天霹靂。他在中國犯下了太多罪行,等待他的結果可想而知,於是他選擇隱瞞下屬日本戰敗的消息,他下了一道神秘的軍令。
  • 提出中日戰力3:1定律的岡村寧次,在中國最後一戰,比戰敗更恥辱
    在多年的徵戰中,芷江戰役應該算是崗村寧次少數幾次失敗之一,要是將當時的日軍侵華戰犯按對付的難易程度進行排序,岡村寧次肯定高居榜首,可是令人不解的是,像他這樣劣跡斑斑的戰犯,卻在日後的軍事法庭上被判無罪,而這種情況的發生,只是因為國民黨蔣介石想要從他那裡挖掘出八路軍的戰法,便多次幹預軍事法庭的審判,還任聘他擔任國民黨高級軍事顧問,後來還找到了機會重新返回故土,此後一直在東京生活,到82歲才病逝。
  • 岡村寧次在中國的最後一戰,比起戰敗,日軍的所作所為更難理解
    ,其成績十分優異,一路上的進展都十分順利,其進入軍隊之後,飛速晉升,到了後來,他甚至坐上了侵華日軍總司令的寶座,岡村寧次和其帶領的侵華日軍,在我國犯下了累累罪行,其罪行不容磨滅,但是崗村寧次作為一個日本甲級戰犯,抗日戰爭結束之後,日本高級戰犯在國際法庭被審訊,在這之中,岡村寧次卻逃脫了懲罰,蔣介石在軍事法庭上還為他開脫,後來,蔣介石甚至還授予他國民黨高級軍事顧問的職位。
  • 日本投降後,蔣介石卻批示:這個戰犯必須槍斃,拒絕說情
    ,對不少戰犯都網開一面,甚至連侵華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都被無罪釋放。 但有一個人,蔣介石卻無論如何也不肯放過,甚至不惜違反規定,直接插手審判工作,必須要槍斃這個人,而且拒絕任何人說情。 這個戰犯,名叫酒井隆。
  • 讓蔣介石在日記中反覆提到他,並說必須槍斃
    1945年日本投降後,蔣介石命戴笠成立了調查組,專門懲辦漢奸,順便列出戰犯名單,並統計在抗日戰爭過程中我們所遭受的經濟損失。一個月後,蔣介石向遠東軍事法庭提交了這份戰犯名單。但根據美國的意見,甲級戰犯由法庭處理,而剩下的戰犯則交給蔣介石處理。據史料記載,蔣介石在處理這批戰犯時頗花了一些心思。
  • 一系列「善意」的舉動,蔣介石被日本人祭拜,卻受中國人唾棄
    此時此刻的蔣介石卻與眾不同,他沒有想著懲罰日本人,爭取戰爭賠款,為人民重建家園,而想著如何爭取更多地盤,爭取日本人向他投降,以準備再次掀起國共內戰。 三、寬待日本戰犯 天皇是日本的象徵,也是日本的戰爭始作俑者之一,英美曾準備廢除日本的天皇制,將天皇處以絞刑。而蔣介石又顯現出了他的「聖母心」,他提出了「人民自決」這一觀點,建議美國尊重日本人民的選擇,這也保住了天皇。此外,蔣介石對於其他戰犯也極其寬容。
  • 【日本天天「蔣」】土肥原賢二成為甲級戰犯的四種傳說
    但是,他為什麼能夠在甲級戰犯中赫赫有名並最後享受絞刑的「殊榮」呢?歸納起來,大致有四種說法。第一種說法是,戰後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對28名甲級戰犯進行審判時,把他們的名字按照英文拼寫來排順序,結果是土肥原賢二被排在第二,這下子「爆棚」,知名度大為提高。
  • 這一次次的戰犯審判!
    1945年8月15日經過8年艱苦卓絕的浴血奮戰中國人民終於迎來了抗戰勝利往日不可一世、罪債纍纍的日本戰犯也迎來了他們的最終審判01 / 東京審判1946年5月3日至1948年11月12日,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在日本東京對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首要甲級戰犯的國際大審判
  • 芷江會戰,曾提出中日戰力3:1定律的岡村寧次,或比戰敗更恥辱
    芷江作戰的發起人,也就是侵華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岡村寧次曾為當時的日本帝國立下「赫赫戰功」,但芷江作戰大概可以稱得上他人生中最失敗的一次戰鬥,在岡村寧次的成長經歷中,其先後就讀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陸軍大學,其成績十分優異,他的成長經歷一帆風順,晉升速度更是飛快,1944年,他甚至被任命為侵華日軍總司令,其帶領侵華日軍,對我國人民和軍隊做出了不可原諒的錯事,洗衣粉都洗不清他的罪行
  • 日本戰敗後,七名甲級戰犯中第一個被執行絞刑的人是誰?
    日本戰敗之後,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審判了七名甲級戰犯,這七人也是日本侵華戰爭的主謀,最終這七名甲級戰犯都被判處絞刑,那麼這七名甲級戰犯中,第一個被執行絞刑的人是誰呢?他就是土肥原賢二。土肥原賢二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的16期步兵科,他與岡村寧次、孫傳芳以及閻錫山等都是同學,並且私下關係不錯,也因為這層關係,為他日後成為「中國通」提供了很大的幫助。土肥原賢二大學畢業後成為了日本駐中國武官坂西利八郎的副官,也因為這個原因,他常年住在中國,熟悉中國的風土人情,在日本被稱為「中國通」。
  • 毛澤東欽定的43名戰犯的最終結局
    1949年2月5日,毛澤東以中共發言人身份,發表了《中共發言人關於和平條件必須包括懲辦日本戰犯和國民黨戰犯的聲明》。在這份懲辦戰犯的聲明中,毛澤東指出:岡村寧次是侵華日軍的主要戰犯,國民黨軍事法庭宣判無罪,是不能允許的。並嚴厲譴責了國民黨反動派這種違背人民意志的「又一次賣國罪行」。毛澤東共「欽點」了43名國民黨戰犯,蔣介石被列為第一號戰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