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幗文明崗展播】:海寧市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

2020-12-22 澎湃新聞

【巾幗文明崗展播】:海寧市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

2020-06-07 03: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恭 喜

2020年5月,浙江省婦女聯合會發文《關於表彰浙江省巾幗文明崗、巾幗建功標兵、巾幗建功先進集體的決定》,我市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國家稅務總局海寧市稅務局鹽官稅務所辦稅服務廳、海寧市機關幼兒園教師組3個崗位喜獲「浙江省巾幗文明崗」榮譽稱號。

海寧市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

介紹

海寧市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ICU)成立於1996年,是海寧市最早建立的規模最大、設備最先進的重症監護病房,是全院危重病人的搶救基地。設有床位24張,崗位人員54名。其中,女性醫務人員佔比為91%,黨員團員佔比為65%,本科生42人,研究生2人。

重症醫學科是一個集實力、進取、創新為一體的朝氣蓬勃的團隊,以專業化、技術精、服務優三大優勢向危重患者提供醫療救援。

一、領導重視,氛圍濃厚

成立領導小組,將創建工作納入醫院和婦委會工作計劃。製作創建展板、溫馨提示,創建口號、目標、宗旨上牆,讓崗位成員人人知曉,人人參與創建。每月開展巾幗之星評比,對優秀員工進行展示,樹立先進典型。

二、崗位建功,創新發展

積極開展血流動力學、尿動力學、機械通氣、CRRT、IABP等技術為危重患者成功救治保駕護航。崗位建立每月學習制度、培訓帶教制度,作為醫院主管護師培訓基地,先後接收四川黑水、院內外醫生護士進行專業化培訓。緊抓技術比武練兵,3人次在嘉興市比賽中獲獎。引進5S管理,提升科室整體環境。急病患所想,舉辦家屬溝通會,崗員定期對出院患者進行隨訪,並切實幫助有困難的患者送去溫暖。

三、一崗多責、服務社會

積極參與市婦聯及醫院倡導美麗庭院建設、巾幗沙龍等活動,展現崗員風採。自2017年起共有13人次利用自身專業技術參加嘉興、海寧馬拉松志願服務為運動員健康護航。崗位成員利用業餘時間深入社區、學校、企業、農村開展義診、急救培訓、健康講座等,近2年開展活動15場,惠及群眾超2500人次。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2018年以來無償獻血12人次,獻血量4800毫升。向慈善總會等捐款104人次。我崗為嘉興地區最早開展器官捐獻的科室之一,2011年成功開展嘉興首例器官捐獻。為推動這項特殊工作,崗員通過技術支撐做到器官良好維護,不僅達成器官捐獻者的高尚心願,也為被病魔纏身的受捐者帶來生的希望。截止目前,我崗已經開展9例成功捐獻案例。

四、以人為本,傳遞關愛

崗員積極參加健康徒步、紅色主題教育,參加「海寧義工歪腰一秒活動」積極參與垃圾分類。建立崗員母嬰室,當崗員有實際困難或生病時總會送去溫暖,提供幫助。2018年和2019年患者滿意度分別為95.2%和96.6%,高於院內科室平均水平,一年收到表揚信和錦旗十餘次。在今後我崗成員將進一步提升服務及技術水平,奮發向上,開拓進取,創新新成果,為成為優秀的省級「巾幗文明崗」而不懈努力!

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年伊始,一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從武漢爆發, 席捲全國,人民生命健康受到嚴重威脅。一時間,多地「封城」,全國各地的醫務工作者奔赴前線,打響了一場抗擊疫情的攻堅戰和人民生命的保衛戰!

鄭毓嵬 沈逸梅

張雅琴 王青霞

疫情期間,重症醫學科鄭毓嵬、沈逸梅、張雅琴、王青霞4名崗員陸續出徵,馳援武漢,她們日夜奮戰,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書寫了一份飽含淚水與汗水的滿意答卷。

獲得榮譽

❀2020年3月,重症醫學科巾幗文明崗獲得通報表揚疫情防控時期表現突出的巾幗團隊。

❀2020年2月,鄭毓嵬、張雅琴、王青霞獲得嘉興市戰「疫」紅船先鋒共產黨員(第一批)。

❀2020年5月,沈逸梅、王青霞、張雅琴獲得2020年嘉興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優秀護理工作者(嘉興市「逆行援鄂優秀護士」)。

❀2020年5月,鄭毓嵬、張雅琴、沈逸梅、王青霞獲得2020年海寧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優秀護理工作者(潮鄉堅守前線優秀護士)。

多年來,重症醫學科在提升學科能力的同時,積極開展爭創「巾幗文明崗」活動。在創建過程中,結合科室和崗位特點,系統地制定了「護衛生命、 醫德至善、 彰顯巾幗、共築和諧 」的崗位目標,以「恪盡職守 救死扶傷」為崗位承諾,提出了「以患者滿意為標準 以醫療安全為宗旨」的創建口號,積極開展崗位創建工作。在醫院黨委強有力的支持下,通過嚴格有效的管理機制,保證了各項活動的有序進行。通過文明崗創建,促進了學科發展、技術創新,推動了女職工崗位成才,提升了公眾滿意度,2004年獲得海寧市「巾幗文明崗」稱號,2008年升級為嘉興市「巾幗文明崗」。

厚積薄發,十年磨礪,

重症醫學科已披上嶄新的鎧甲,

準備迎接新的挑戰!

原標題:《【巾幗文明崗展播】:海寧市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中國醫大一院重症醫學科榮獲遼寧省巾幗文明崗稱號
    中國醫大一院重症醫學科榮獲遼寧省巾幗文明崗稱號 2020-04-23 15: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臨沂市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3名戰疫「排頭兵」凱旋
    春暖花開,臨沂市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馬成燕護士長和鄒麗護士、李涵護士凱旋歸來。重症醫學科周廷發主任率科室同事,迎接英雄回家。疫情發生後,作為最美逆行者,重症人更無例外。面對疫情,他們衝在前面,沒有豪言壯語,沒有半點委屈。ICU的工作本來就很忙碌,但在疫情出現的時候,重症人更是沒有半點猶豫,為了大家的健康保駕護航,大家都紛紛籤下了請戰書。不計生死,不計報酬,默默奉獻。
  • ...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龍華區|深圳|重症醫學科|武登峰
    深圳市龍華區中心醫院重症醫學科醫生武登峰。南都訊 記者何思敏 通訊員 邵麗萍 陳明曦 疫情來勢洶洶之時,武登峰接到深圳市重症醫學會召募重症醫學科醫生的通知,他立即報名,趕赴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支援。從正月初六抵達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後,他一直奮鬥在一線。
  • ...巾幗展風採——巾幗文明崗故事匯」滕州市中心人民醫院感染科...
    ABOUT編者按為貫徹落實中國婦女十二大關於巾幗文明崗拓展工作的相關要求,進一步激發巾幗文明崗活力,引導廣大女性內強素質、外塑形象,市婦聯決定以「建功新時代 巾幗展風採——巾幗文明崗故事匯」為主題開展巾幗文明崗網上行活動,通過展播來自各行業有故事
  • 鄭大二附院與安陽縣人民醫院建立「重症醫學專科聯盟」
    近日,從安陽縣人民醫院傳來消息,該院與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建立的「重症醫學專科聯盟」正式揭牌。  據了解,許多地區ICU的建設與管理面臨發展不均衡,參差不齊的局面,影響了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水平。
  • 老當益壯醫者心——記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安友仲
    日前,中國僑聯公布第八屆「中國僑界貢獻獎」獲獎名單,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安友仲主任獲「中國僑界貢獻獎」一等獎。安友仲,現任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北京大學醫學部重症醫學學系主任。作為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的學科帶頭人,安友仲醫學基礎修養廣博,重症醫學臨床經驗豐富,在重症病人治療領域他十分注重整體支持治療,注重(原發)「病」與(危重)「症」兼治,使大量危重病人轉危為安。
  • 晉中市榆次區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護士 趙傑--青春光彩在戰「疫...
    晉中市榆次區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護士 趙傑 青春光彩在戰「疫」一線閃耀   本報記者 程銳     今年24歲的趙傑是榆次區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的一名護士,在湖北抗擊疫情的主戰場,他用行動踐行了出徵時的錚錚誓言,展現了95後年輕人的擔當作為,讓青春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出絢麗之花。
  •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重症醫學科:一群與死神「搶命」的人
    華西醫院重症醫學科醫護人員轉運患者。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供圖(抗擊新冠肺炎)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重症醫學科:一群與死神「搶命」的人中新網成都3月4日電 (王鵬)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下稱華西醫院)重症醫學科,崛起於汶川地震,當時這裡集中收治的危重傷員治癒率達到93%,打破了國際重症死亡率10%至15%的紀錄;汶川地震後,華西醫院重症醫學科又經歷了玉樹地震和蘆山地震的考驗
  • 這的人,每一個都是英雄——遼源市中心醫院重症醫學科抗疫紀實
    遼源市中心醫院重症醫學科(ICU)成立於2005年,作為一個新興學科,在省內也是率先成立的地級醫院之一,現有醫生7人,護士23人。他們勇於創新,攻堅克難,不斷挑戰醫學極限,攜手攻克一個個救治難關,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蹟,填補了遼源地區重症醫療領域多項空白。成立至今,救治患者15700餘人,收到患者及家屬感謝信、錦旗、禮物等謝意300餘份。科室被評為全院先進科室,榮獲市級「巾幗文明崗」稱號。陳新宇主任曾榮獲 「市五一勞動獎章」和「市科技創新能手」等榮譽稱號。
  • 中山醫院重症醫學科一項研究成果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 就...
    據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諸杜明教授介紹,2015年中山醫院從學科融合和協同發展的角度,將心臟外科ICU移交重症醫學科管理,實現了心臟外科和重症醫學科的學科整合,進而成立了心臟大血管重症亞專科。
  •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重症醫學科金曉東主任醫師榮獲「全國先進工作者...
    11月24日上午,2020年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授予1689人全國勞動模範稱號,授予804人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其中,華西醫院重症醫學科黨支部書記、主任醫師金曉東榮獲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每五年評選一次,是我國勞動者的最高榮譽。
  • 龍江戰「疫」|哈醫大一院重症醫學科黨支部:真情灑熱土 執甲衛人民
    「疫」縮影黑龍江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召開全省基層黨組織」代表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重症醫學科黨支部哈醫大一院重症醫學科黨支部書記 趙鳴雁發言面對突如其來的嚴重疫情,堅持黨建引領,凝心聚力,鍛造堅強的戰鬥堡壘。
  • 江蘇揚州援鄂重症醫學專家鄭瑞強擬升任蘇北人民醫院副院長
    江蘇揚州援鄂重症醫學專家鄭瑞強擬升任蘇北人民醫院副院長 澎湃新聞記者 邱海鴻 2020-03-29 09:24 來源:澎湃新聞
  • 行業|10個億投入5家醫院!其中兩家獲批重點建設重症醫學科!
    前言4月15日,國家衛健委官網發布關於北京醫院疑難病症診治能力提升工程(老年醫學方向)初步設計和投資概算的批覆,加上此前國家衛健委官網接連發布的關於山東大學齊魯醫院等4家醫院籌建疑難病症診治能力提升工程初步設計和投資概算的批覆,5個工程總預算高達10個億,其中山東大學齊魯醫院、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兩家醫院均為重症醫學方向。
  • 不同的戰場,同樣的使命——南華附二醫院重症醫學科人物速寫
    大年初一出徵的勇士易興科是南華附二醫院ICU(重症加強護理病房)副護士長,湖南省第一批援黃岡醫療隊隊員。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發生後,易興科作為一名80後男護士,主動請纓。把6歲的女兒交給妻子後,在1月25日(大年初一),毅然決然地選擇了勇敢向前。
  • 中國醫大一院重症醫學科被譽為「創造奇蹟的地方」
    中國醫大一院重症醫學科被譽為「創造奇蹟的地方」 作者:趙靜 2019-12-17 01:27  來源:遼寧日報
  • 才進家門又出發——北大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安友仲教授再度出...
    4月20日是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援鄂醫療隊完成新冠肺炎救治任務返京醫學觀察期滿的日子。就在130多個家庭喜迎團圓之際,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安友仲教授再次接到國家衛健委緊急任務,作為專家組成員隨「中央指導組赴西南地區工作組」前往西南邊境,指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4月21日立即啟程。安友仲毫不猶豫接受任務,趕回家中收拾行囊。
  • 宜昌市中心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張朝輝
    湖北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宜昌市中心人民醫院急診與危重症醫學科大科主任兼重症醫學科主任張朝輝昨日在接受採訪時說,從今年1月12號離開武漢,到9月20日再次踏上武漢這片土地,看到一切如常,很難想像這一切的不容易。
  • 衡水哈勵遜國際和平醫院崔朝勃:起死回生的重症醫學追夢人
    5月19日,河北日報、河北電臺、河北新聞網等11家省內主流媒體記者採訪了衡水市哈勵遜國際和平醫院(衡水市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ICU)兼呼吸內科主任崔朝勃。他說,重症醫學是他心中的夢,也是他一生的追求,而幫助病人恢復健康則是他最大的快樂。
  • ...一線——記「中國青年五四獎章」先進集體湘雅醫院重症醫學科團隊
    將青春答卷書寫在抗疫一線——記「中國青年五四獎章」先進集體湘雅醫院重症醫學科團隊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于振宇 通訊員 喻潔這是一支年輕的團隊:101名醫護人員中,35歲以下青年有77人。4月28日,第24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評選結果揭曉,中南大學湘雅醫院重症醫學科團隊被評為「中國青年五四獎章」先進集體。「1月26日接到國家衛健委任務後,我們迅速發出徵集通知,僅半小時就有21名醫護人員志願請戰,最終確定殷俊、張春豔、喻賽紅、李湘湘、朱戀5人作為首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趕赴武漢金銀潭醫院。」科室主任張麗娜介紹,「他們平均年齡在30歲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