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學良
在綱鑑中,接下來是「《單刀會》戚永武,連吹帶嗙的趙老甫」。戚永武(1898—1945),今河北灤南縣胡各莊鎮戚莊村人,字宗周,綽號「壓三珍」(「三珍」指許珍、張珍、鄭珍),師從馮福昌(馮鐵板),他博採廣納,一生創出不少花腔、花調,「三國」書段為其一絕,靳派樂亭大鼓創始人靳文然先生即為其嫡傳弟子。趙老甫(1869—1940),今河北灤縣人,本名趙甫增,時人習慣稱其為「趙老甫」,趙甫增說書多用鄉音俚語,風趣生動,故有「連吹帶嗙」之語。
接著提到的樂亭大鼓藝人是王福全。王福全說書道白沒有演唱好,這樣便成了「王福全總不服,提起道白好像哭」。王福全(1871—1941),今河北灤南縣青坨營鎮小水坡村人,樂亭大鼓知名藝人。
再往下是說,李樹芝的拿手書目《三省莊》,據說李樹芝說書只說《三省莊》,說完以後,從頭再來,觀眾照樣聽不夠,故此有「李樹芝《三省莊》,架子大的真難搪」之說。李樹芝(1907——1977),今河北灤縣小馬莊鎮西李興莊村人,師從耿洪恩,靳文然同輩,因弟兄結拜行五,故人稱「李小五」,李樹芝唱腔獨特,韻味淳厚。
在綱鑑中,最後提到的是霍春堂。因霍春堂早年在東北作藝,並不只限於本地,且弟子眾多,遍及東北。故風趣的說是「霍春堂生意大,提起說書的他就罵」。霍春堂(1892—1960),今河北灤南縣倴城鎮霍泡村人,自幼酷愛大鼓,早年於東北作藝,在白口、唱腔上對大鼓進行改革,對樂亭大鼓的傳播貢獻突出。
通過這份綱鑑,我們了解到這些大鼓藝人的說唱特點,或拿手行活兒具體書目,或秉性差異,語言風趣詼諧,誇張而概括,散發著陣陣的鄉土氣息,這也正恰恰反映出那一時期樂亭大鼓知名藝人眾多的繁盛景象。(完)
延伸作品閱讀:
樂亭大鼓藝人綱鑑中提到的幾位鼓曲藝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