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最美的一首情詩,寫給瘋狂追求自己的徐志摩,開篇就驚豔了

2020-12-23 解讀有趣的歷史

林徽因,民國女神,她和徐志摩、梁思成、金嶽霖三人之間的愛情讓後人津津樂道。很多人據此產生一個疑問,林徽因究竟有何魅力,能讓徐志摩為她魂牽夢繞,金嶽霖更是為她終身不娶,要知道徐志摩和金嶽霖都是民國一流才子。

詩人都很浪漫,不會輕易愛上人,可徐志摩看到林徽因後,卻瘋狂追求她,甚至不惜逼迫妻子張幼儀離婚。對於徐志摩的追求,林徽因非常苦惱,她根本不願背負破壞別人家庭的罪名。思慮再三,林徽因決定以文人的方式委婉拒絕徐志摩的追求,她寫了一首名為《情願》的情詩。

情詩的全文是這樣的,「我情願化成一片落葉,讓風吹雨打到處飄零;或流雲一朵,在澄藍天,和大地再沒有些牽連。但抱緊那傷心的標誌,去觸遇沒著落的悵惘;在黃昏,夜半,躡著腳走,全是空虛,再莫有溫柔;忘掉曾有這世界;有你;哀悼誰又曾有過愛戀;落花似的落盡,忘了去這些個淚點裡的情緒。到那天一切都不存留,比一閃光,一息風更少痕跡,你也要忘掉了我曾經在這世界裡活過。」

這首情詩盡顯林徽因內心的無奈,當然也把林徽因的才華徹底展現了出來。不得不說,「我情願化成一片落葉」這9個字就驚豔的世人。這首情詩之優美,或許只有林徽因才能寫出,沒有奢華的辭藻,卻能看到一片真情。

在民國的才女中,林徽因無疑是幸運的,她很早就參加了「新月社」,在詩歌、小說、散文、戲劇、繪畫、翻譯等方面成就斐然。1920年春,16歲的林徽因跟隨父親林長民去了英國,之後繼續跟隨父親遊歷歐洲各國。當年10月,林徽因和24歲的徐志摩在英國倫敦初次相遇,當時徐志摩在倫敦經濟學院上學。初次見面後,徐志摩就對林徽因展開了強烈追求。

都說戀愛中的男子都是作家,何況徐志摩本身就是大詩人。徐志摩和張幼儀結婚是父母包辦,直到遇到林徽因他才真正體味到愛情的滋味,他在寫給林徽因的情書中寫道:「說我瘋狂也罷,說我有悖倫理道德也罷,我管它別人會說什麼?我愛你……我愛你……我真想把其他任何字、詞、句都忘記光。只記住這三個字,只寫這三個字,寫下去,寫下去,一直寫到生命的終了。」

起初林徽因也被徐志摩淵博的知識、英俊的外表以及風雅的談吐等所吸引,愛情的種子在心中慢慢萌芽。遺憾的是,徐志摩未能追求到林徽因,此時的林徽因已經和梁思成有了婚約。在離開英國回國前,林徽因把對徐志摩的所有感情寫入了情詩中。正如林徽因臨走時給徐志摩留下的一封信寫的那樣,

「我走了,帶著記憶的錦盒,裡面藏著我們的情,我們的誼,已經說出和還沒有說出的話走了。我回國了,倫敦使我痛苦。我知道您一從柏林回來就會打火車站直接來我家的。我怕,怕您那沸騰的熱情,也怕我自己心頭絞痛著的感情,火,會將我們兩人都燒死的。」

參考資料:《民國女神林徽因》

相關焦點

  • 徐志摩死前給林徽因寫的最後一首情詩,很有水平,為何名家不願提
    斯人已逝,筆者不想再和大家討論這些是是非非,只想和大家一起品一品徐志摩的詩,畢竟拋開往事,徐志摩的很多詩確實是現代詩中的精品。本期和大家說的是徐志摩寫給林徽因的絕筆詩,詩名叫《你去》。這首詩寫於1931年夏天,也就是他出事那一年,當時林徽因在香山養病,徐志摩經常去看望她。
  • 「渣男」徐志摩給女人寫的無數情詩:民國才子感人肺腑、意味深長
    那麼我們就來看一看這位「民國四大才子」之一的徐志摩,先後與哪位才女戀愛,而他們之間又寫了怎樣的情詩呢?才子徐志摩的原配也就是大家閨秀張幼儀,儘管兩人遵從古禮三媒六聘的結了婚,但是這段婚姻可以說是毫無愛意可言,所以當徐志摩在劍橋遇到了林徽因時,就覺得自己遇到了人生伴侶,迫不及待的向張幼儀提出離婚。
  • 徐志摩死後幾個月,林徽因寫下一首很有深意的詩,感動無數人
    她嫁給梁思成之後,徐志摩就成為了她的藍顏知己,在她生病期間,徐志摩給她帶去了各種各樣的詩集,而她則把寫好的詩給他拿去發表,兩個人的友情一直維持到徐志摩生命的終結。徐志摩的離開是文壇的痛,也是她的痛。在年少之時,徐志摩曾經給她寫了很多情詩,但是她都沒有回覆對方,然而在徐志摩離世幾個月之後,她卻寫下了一首很有深意的詩,感動無數人。
  • 《你是人間的四月天》是寫給兒子還是徐志摩?多年後兒子道出答案
    1934年4月發表在《學文》上發表後,驚動了整個文壇,隨著這首詩的流行,人們對它的來歷也是眾說紛紜:一說是為了悼念徐志摩而作,二說是林徽因為兒子出生而作,以表達心中對兒子的希望和兒子的出生帶來的喜悅。那麼林徽因寫這首詩的靈感到底源自哪裡呢?
  • 徐志摩寫過三月情,林徽因寫過四月天,網友:詩意的接龍
    所以,有人一直認為這首詩誕生的原因有兩個:一個是送給剛出生的兒子的,另一個寫給她的好友徐志摩的。這裡我們可以簡單分析一下 看看些給誰的可能性最大?如果林徽因是寫給兒子的,在字裡行間我們應該能夠感覺到一種母愛的氣息撲面而來,但是我們卻無法看到字裡行間感覺有孩子的影子。
  • 徐志摩為她休妻,苦戀一生,泰戈爾一首短詩,道破兩人結局
    徐志摩開始了瘋狂的追求,情詩像雪花一樣飄來。那句著名的「時光如水,總是無言。若你安好,便是晴天。」就是那時候寫的。02 、如願離婚,斯人已去但當時徐志摩已經是有婦之夫,他的髮妻張幼儀正懷有身孕,他提出離婚,張幼儀以要等父母批准為由不同意。
  • 民國的情詩與古詩詞相遇,驚豔了整個世界!
    ——徐志摩 關關雎鳩, 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林徽因 投我以木瓜, 報之以瓊琚。 匪報也, 永以為好也。
  • 泰戈爾離開前,贈給林徽因一首詩,僅有三句,卻道破徐志摩的結局
    只能說當時中國的文學圈子太小,這個代表團裡不僅有林徽因,還有著當時的著名詩人徐志摩與大文豪梁啓超之子梁思成。當時的徐志摩為了追求林徽因,便在歸國之後決然地與自己的髮妻張幼儀離了婚;而歸國不久的林徽因也是經過家人的介紹認識了梁思成,並且雙方家族有意聯姻。
  • 徐志摩最美的一首詩,不是《再別康橋》,而是這首
    徐志摩短暫的一生令後人十分惋惜,他追求完美愛情的意念令後人心醉神迷,他獨特的詩歌魅力讓後人津津樂道。其中徐志摩的詩歌《偶然》是他眾多詩歌中不多見形式完美、哲理深刻的作品。《偶然》是一首情詩,但是這首詩的意境又超越了它本身,因此也可以看作是詩人人生路上的感嘆曲。
  • 民國愛情往事:徐志摩,林徽因,陸小曼
    沒人知道徐志摩在信裡寫了什麼,不過他有一首《忘了自己》,詩裡面寫道:一生至少該有一次,為了某個人而忘了自己,不求結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經擁有,甚至不求你愛我,只求在我最美的年華裡,遇到你。這首詩為徐志摩的人生留下了註腳,回首過往煙雲,他仿佛仍在康橋的風雨裡等一個人。
  • 徐志摩:天空的蔚藍,愛上了大地的碧綠
    這是徐志摩的一句名言,廣為人知,甚至成為了他一生的註腳。來到人間三十四年,這位浪漫的詩人苦苦尋覓他的「靈魂之伴侶」,兩任妻子張幼儀、陸小曼顯然不是。一代女神林徽因,是嗎?自從 1921 年在倫敦與林徽因初識,徐志摩就開始了對她近乎痴迷的追求,痴戀十年之久,終止他生命消失的盡頭。
  • 林徽因是女神還是「交際花」?魯迅一首詩這樣形容她的「不純潔」
    大家好,這裡是百家號,下面小編來和大家說一下魯迅用一首詩是怎麼形容林徽因的,究竟林徽因她是女神還是交際花呢?因我們都知道她是民國的才女,那麼她和魯迅之間有什麼關係呢?其實他倆之間沒有多大的交集,只不過呢,魯迅和瘋狂追求林徽因的徐志摩倒是很好的朋友,其實很多人都在追捧林徽因的時候,魯迅確實非常討厭她的,因為知道她是一個無病呻吟的交際花。就是因為魯迅的文人相輕還是林徽因並不像大家想的那麼純潔呢?我們知道魯迅順這一生用筆桿子罵過很多人,他罵過胡適罵過郭沫若,罵過梁實秋,就連林語堂也被他認為太淺陋,不信,他很少批評女人,而劉徽因為什麼就被他罵了呢。
  • 林徽因最美的一首詩,有愛有溫度,有情有意境
    林徽因是一個讓人喜愛的女子,在北平時,常與當時的文人墨客交往,賢達文客盈門,冰心女士曾寫一小說《太太的客廳》,所寫就是以當時林徽因的交往為背景展開的。徐志摩深愛著林徽因,卻因無法在一起,而痛苦不安。因飛機失事而離世,讓人感嘆,林徽因將徐志摩失事的飛機殘片一直掛在室內,以示紀念。金嶽霖也愛林徽因。
  • 徐志摩詩人的浪漫愛情史,張幼儀、林徽因、陸小曼你知道多少?
    沈鈞儒是徐志摩的表叔,金庸是徐志摩的姑表弟,瓊瑤是徐志摩的表外甥女。1915年,由政界風雲人物張君勱為自己的妹妹張幼儀提親,徐志摩把從未謀面的新娘娶進了門。 從婚前到婚後,徐志摩是一直是鄙棄張幼儀的。第一次見到張的照片時,便嘴角往下一撇,用嫌棄的口吻說:「鄉下土包子!」 婚後從沒有正看張幼儀一眼。除了履行最基本的婚姻義務之外,對其不理不睬。
  • 泰戈爾訪華時曾想做徐志摩月老,為撮合他與林徽因他寫下這首小詩
    在張幼儀為出國準備的這幾個月時間裡,徐志摩與林徽因之間的感情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考驗。此時的林徽因已清醒地意識到:自己和徐志摩的懵懂情感,是該做了斷的時候了。可徐志摩此刻想的,卻是如何與前來和自己團聚的張幼儀了斷。
  • 《夜雨寄北》:一首最美的情詩
    在讀「第一最好不想見,如此便可不相戀」時,我以為倉央嘉措是世間最美的情郎;在讀「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時,我以為納蘭性德是最深情的公子哥;在讀「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時,我覺得秦觀簡直太有才了。
  • 元稹和徐志摩都寄情於詩、放縱與情,至情至性,究竟是誰更勝一籌
    如果說寫情詩的才子,在中國古代非唐代的元稹莫屬,一句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直到現還是愛情詩歌中的經典。而現代的才子又屬徐志摩最是優秀。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地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直到現在還讓多少少男少女對愛情充滿了嚮往。元稹和徐志摩一古一今,都是是不可多得的才子,都浪漫多情,都辜負了好許的痴情女子的心,那麼他們誰更勝一籌呢?
  • 徐志摩的獨子,高壽102歲還健在,說母親同情陸小曼不恨林徽因
    林徽因的聰明伶俐、溫婉舒雅讓徐志摩一見傾心,自此一發不可收拾。 彼時的林徽因也正在英國求學,與此同時她對於詩歌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因此而結識了徐志摩,擅長寫詩的徐志摩抓住機會、投其所好,展開了瘋狂的攻勢。
  • 16歲給徐志摩寫分手信,51歲離世,一生被愛的傳奇女子林徽因
    提起林徽因,大家津津樂道的,是她著名的三段情感。第一段和風流才子徐志摩有關,徐志摩為她和髮妻張幼儀離婚,她卻選擇了梁思成,之後徐志摩和陸小曼間的糾葛也有她身影。但是,當時的徐志摩有髮妻張幼儀,有兒子,雖然他在用行動要求離婚。轉機一刻是,林徽因父女送徐志摩夫妻去德國看張幼儀四哥,離別的火車窗口,林徽因看到張幼儀「哀怨,絕望,祈求和嫉意的眼睛」,她痛斬情絲,離開倫敦回國。
  • 情詩聖手:納蘭容若和徐志摩都愛而不得,242年後那雪花裡可相知
    像一朵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中的嬌柔百媚……徐志摩的情詩註定會讓他永遠的活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心中。「愛情和婚姻是人生中唯一的要事」這話是徐志摩說的,在愛情的滋潤裡,徐志摩那膾炙人口的動人情詩裡也和張幼儀、陸小曼、林徽因三個女人的名字糾纏在一起。歲月已經過去了百年,他們都已經去了另一個世界,多少人在吟誦徐志摩經典的愛情詩詞,又該會有怎樣的感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