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摩詰經》講記 第05品 文殊師利問疾
5.05 維摩居士的侍者
「又仁所問何無侍者,一切眾魔及諸外道,皆吾侍也。」「仁」是尊敬的稱呼,寫信如果相當尊敬對方,不論對方是出家或在家人,都可以稱他「某某仁者」,這是很客氣的稱呼,而且對長輩對平輩,甚至晚輩都可以用。他說:先生你不是問我,為什麼旁邊沒有服侍的人嗎?告訴你,我的侍者多得很,那些諸魔外道不規矩的,都是我的侍者。
「所以者何?眾魔者樂生死,菩薩於生死而不舍。」為什麼呢?先說什麼是魔道,貪戀三界,貪戀生死,貪戀情愛欲,不知道本空而抓一切有,就是魔道。我們學佛的,常常罵這個是外道,那個是魔。自己想想看,你完全解脫了情愛欲了嗎?如果沒有,那就是狗咬狗一嘴毛,就是魔罵魔。被三有困住,沒有跳出三界,皆是魔道。魔是抓有,所以眾魔樂於生死。我們講這個世界苦啊!要跳出苦海啊!你看,我們現在已經晚上九點半了,跳舞廳正開始熱鬧著,你去問問,他們不說我們是瘋子才怪。他們如果來到這裡,一定奇怪我們這一班瘋子在做什麼!他們覺得自己的人生是正常的,我們是莫名其妙的。這叫作眾生顛倒,究竟是我們錯,還是他們錯,我不敢下定論,你們去下結論吧。
眾魔固然樂於生死,菩薩也不願意跳出生死,你說菩薩是不是魔呢?這叫自願作魔,雖然討厭生死,還是自願在生死輪迴中度人。如果菩薩沒有這個肉體怎麼度人?你讓維摩居士叫觀世音菩薩,你看叫得來吧?你說你在夢中打坐時看到過,那是你意識的變化啊!他要現身給你看,就非變成肉身菩薩不可!這個話說錯了我負責,我下地獄!所以,諸佛的肉身成就,也即報身成就,是如此之難啊!你們要懂這個道理。
菩薩為什麼要在生死之流中滾?為的是要和凡夫一樣,照樣入胎,住胎十個月,出生後,照樣昏頭昏腦,照樣十幾歲以後看個什麼《禪話》,然後要打坐,忽然悟道,忽然成功,幾十年後忽然度眾生,然後忽然翹辮子,然後又忽然再來投胎,你說多笨啊!魔固然笨,菩薩是瞪起眼睛在笨。所以肯瞪起眼睛上當的人,是第一等人。
「外道者樂諸見,菩薩於諸見而不動。」什麼是外道?心外求法叫外道。把自己那個法門自己那個觀念,抓得牢牢的,念個什麼神秘的咒子,可是病還照樣生。現在很多人把一些西藏喇嘛當神。我在西藏時他們都對我說,大乘根器都在你們漢地。東方國土的人要往生西方,不曉得西方國土的人要往生哪一方?現在這些人一看到喇嘛,喲!活佛來了!淨土有什麼了不起,阿彌陀佛我都會念。我說你就是不會念!阿彌陀佛就是大密宗,你就是不懂!你有這些觀念,你就是外道,心外求法,把自已的觀點抓得牢牢的,把菩薩也抓得牢牢的。菩薩看一切外道魔法都可以解脫,沒有那個法門他不會的,所以他作菩薩。為什麼?因為一切眾生愛好不同,佛菩薩開的是百貨公司,你要買啥他就賣啥,反正把你的生死了了,菩薩的目的就達到了。
「文殊師利言:居士所疾,為何等相?維摩詰言:我病無形不可見。又問:此病身合耶?心合耶?答曰:非身合,身相離故。亦非心合:心如幻故。又問:地大水大火大風大,於此四大,何大之病?答曰:是病非地大,亦不離地大。水火風大,亦復如是。而眾生病從四大起,以其有病,是故我病。」
眾生病從四大起,四大是地水火風,這不光是佛學理論,也是研究醫學的根本哲學,形成中國秦漢以後的病理學。佛說四大的每一大,就有一百零一種病,比如傷風是屬於風大的病,再發燒了就是火大,咳嗽有痰了就是水大。四大合起來有四百零四種病,這還是大歸類。四大綜合起來,就更多了。每一種病都隨時可以使人死亡,如年紀大的人得了傷風感冒,稍不留意就引起肺炎,那危險就大了。佛學裡有另外一套醫病方法,有一些不同的方子,這些方子大部分收集在孫思邈著的《千金要方》中,是佛家乃至道家的醫藥。《千金要方》裡面,奇奇怪怪的方子很多,比如有一個禪定方,打坐吃下去容易入定。大家一聽,一定想要老師把這個方子配出來,給我們吃吃看。哼!你們靠藥入定還行嗎?但是它有沒有道理呢?非常有道理,十幾年前我還配過,給幾個人吃了,的確有道理。可是要得到大定,那是得配合用功夫的。
「爾時,文殊師利問維摩詰言:菩薩應云何慰喻有疾菩薩?」文殊師利菩薩問,大乘菩薩應該怎麼樣來慰問開導有病菩薩?這意思不是我們真的去慰問菩薩,而是說,得了病自己要怎麼樣理解,怎麼樣求解脫。換句話說,自己怎麼樣觀想。
這是個非常重要的問題,《維摩詰經》裡面所有提問的菩薩,包括前面的小乘弟子,最後都成佛了。他們目前是現比丘身,現小乘羅漢像,但是提的都是大乘菩薩的問題。世界上的人沒有一個不病的,我們現在覺得自己很健康,那只是假相,都是在病中,不管你頭暈還是眼睛看不清,都是病。這個世界就是病態的,沒有一個人是正常的,除了一個人,就是成佛的人。慰喻有疾菩薩,不只是指生病住醫院的人,平常我們就是病人,這一點要特別注意,是《維摩詰經》傳佛的心要。能參通了這個,「誰受病者」誰在受病?再告訴大家,據我的了解,古代修道成功的人,多半是年輕時多病的,因為多病所以肯研究自己,才成功了,反而活得長。無病無痛的人,他不在乎,所以死得快。算八字的知道,如果這人身子有點毛病反而好,「帶疾延年」,反而長壽。「誰受病者」,也就是無我,這理論你都知道,到了有病的時候,你的這個「我」,卻比平常更難解脫。這時真要參通「無有實法」,本來空,死也空,空也空。
「所以者何?四大合故,假名為身。四大無主,身亦無我。」為什麼呢?這個道理不用學《維摩詰經》,就應該懂了。我們身體是地水火風組合而成,像這個房子由水泥、鋼骨、磚頭、瓦塊、木料拼湊組合的,假名為房子。地水火風不是我們的主人,身體裡沒有個真我。我,是誰呢?在這個身上,也不在這個身上。有位禪師的偈子:「五蘊山頭一段空,同門出入不相逢」,我們的主人翁,那個作主的、能知的,不在這個身體上。
「又此病起,皆由著我。是故於我不應生著。」病是怎麼來的?由於一切眾生執著我相,由於我執,所以有病。大家平常都懂這個道理,但是有病的時候就過不去了。因此,《維摩詰經》告訴我們,有病的時候正好學佛參禪,這個時候能參通,才可以了生死。懂了這個道理,就不應該執著我相。
「既知病本,即除我想及眾生想,當起法想。」理論上知道一切唯心,不用維摩居士講,各位學佛的早知道了,病本在心。但你真有病痛,這個心空不掉,我相丟不掉。這個心起了我相、我想,才有這生病的感受,越來越嚴重,也是業報。既然知道是業報,就空得掉,但是大家知道而做不到。做不到就不要空談這個理,說得一定要行得,否則就犯了妄語戒。要去除我想及眾生想,應當起法想,就是要參透佛法的事理。
《維摩詰經》講記 | 開場白
我們今天講的《維摩詰經》,是與整個佛法、佛教、東方文化,尤其是中國的文化關係最大、影響最深、歷史最久的一本經。
如果把本經只當作是在家居士所說的一本經,這個觀念就不對了!《維摩詰經》所代表的精神,是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本位而解脫成佛的法門,也指出了十方三世諸佛如何證道,如何得到解脫,如何證得菩提之路。
東方世界的兩個佛國
一般人都以為中國的禪宗是達摩祖師來了之後才傳開的,殊不知在達摩祖師以前,由鳩摩羅什法師所翻譯的《維摩詰經》和《法華經》影響最大,而成為中國文化禪宗的根本經典。東方世界的兩個佛國
這本經的份量有如此之重,但因為文字易懂,流暢優美,人們很輕易的讀過去了,認為已經懂了,實際上非常難懂。我們這一次把《維摩詰經》和《藥師經》連起來講,因為它們是一個系統的。為什麼說是一個系統的呢?'我們一般都曉得,佛介紹給我們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這是為了方便,讓我們末世智慧及福德不夠的眾生,能夠修往生法門。而佛法真正的即生成就,這個成佛的大業與大道,卻在《藥師經》和《維摩詰經》所表徵的東方世界兩個佛國。一個是阿閦佛國,就是維摩居士化身成為在家佛所依附的東方妙喜不動世界。
這個東方的阿閦佛國和另一個東方佛國,藥師琉璃光佛土相銜接。東方世界和西方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相輝映,像是一個太陽系統的晝和夜。當太陽西斜下山的時候,到了西方極樂世界;太陽出來生生不已的時候,又到了東方阿閦佛國土和東方琉璃光佛土。這是佛法中的一大秘密,是真正的密宗。
所以真正了解佛法以後就知道,一切顯教的經典中明顯告訴你的,你不懂,就成為大密宗。倒是一切密宗修持的方法,反而很是顯教,因為它的密義,你若能深入參究,就明白了、就通了。顯教告訴你真正的佛法奧秘,你再參究也不通,除非你福德成就、大智慧成就,才會通了。
所以這次講經的因緣,是把真正即生成就,佛法的大秘密告訴你,讓你好好修持參學。不要以為打坐就是學佛。
現在先翻到《維摩詰經》第十二品,「見阿閦佛品」,阿閦佛是東方妙喜如來不動國土的佛,也就是我們講《藥師經》時,所引到《法華經》當中的大通智勝佛的十六個佛子之一,連阿彌陀佛也是大通智勝佛的兒子。《維摩詰經》經文再下一品是「法供養品」,就提到藥王如來,我們要了生死成佛超出三界,必須深切親證到藥王如來所開示的不死之法,不生也不滅。千古以來,都無人把佛法中的《藥師經》《維摩結經》《法華經》當作秘密法門,只把它們作為顯教的經文來誦讀參學,自然不會明白修法的意義與關鍵所在,因此毫無成就。
整本《維摩詰經》裡面最重點的重點,是告訴我們:佛法就在這個世間,我們就在自己的身心上自了。如果求他方世界依賴別人,想了生死,想成佛道,是不可能的。因為外力僅是方便法門,非究竟法門。所以究竟法門必須要自度自了。再講個插曲,例如四川的文殊院有幅非常好的對子:
見了就作作了便放下了了有何不了
慧生於覺覺生於自在生生本是無生
像這些佛教文學,禪的精神,靈性智慧的淵源,都與《維摩詰經》有密切的關係。
現在的《維摩詰經》中文版本,是在中國歷史上動蕩的南北朝時期,由西域請來的胡僧鳩摩羅什所翻譯的。最初是前秦的苻堅發兵去請鳩摩羅什,但鳩摩羅什還沒走到中國,苻堅的前秦就亡國了。後來就由姚興在今天陝西地區所建的後秦國,出兵請到鳩摩羅什來中原。為了請來這一位學者,發兵幾十萬,滅了扣住鳩摩羅什的三個西域小國家,大概也只有中國南北朝這些野蠻的皇帝們才做得出來。
這本經的文字之好,今人不由得要敬佩鳩摩羅什的才華。當然,他在中國所收的幾位傑出大弟子,像僧肇、僧睿等,都是一流文學天才,自然也是本經文字優美的原因。因為有《維摩詰經》,中國此後兩千年的文學、文化都為之豐富了。例如唐代文人的唐詩,幾乎無不受《維摩詰經》的影響,從唐代就把《維摩詰經》編成戲劇上演,今日崑曲的《天女散花》就出自《維摩詰經》。這本宗教的經典已經深入民間的戲劇、歌曲、舞蹈,對中國文化、文學的影響之大,可以說無與倫比。但是近代一般的中國文化史、文學史和哲學史的學者,因為佛學涉獵不深,就看不通這一點。而近代佛教界人士,卻不精歷史,或文學根基不深,也同樣摸不到這樣的觀點。
什麼是真正的佛法
本經的經題是「維摩詰所說經」,後來也有題為「佛說維摩詰所說經」,那是後世因為尊崇釋迦牟尼佛而加上的,實際上原經的翻譯不用佛說二字,只是維摩詰居士所說的經,因為這本經的中心佛法是由維摩詰居士所說的。也有把經題翻譯成「不可思議解脫經」,這是因為我們學佛的目的是為了要解脫三界,跳出六道輪迴,還我們本來面目而成佛。眾生原本是佛,自己迷失了原路,不知父母未生之前自己為何,找不到這個根源,因此就在三界六道中生死輪迴。又因為受到物質世界環境影響,而有身心煩惱痛苦,生老病死等等。修持就是要解脫物質世界的束縛,解脫身心的煩惱,追溯回身心根源,自性清淨。
學佛目的在求解脫,如何解脫呢?維摩詰居士所說經告訴我們,真正的佛法就在我們這個世間求解脫。
順便提到,佛法所說不可思議,是說在修證上不可以用普通意識思想去猜測解釋,不可以用凡夫的智能知識來討論研究。你只能用一個信的方法來修持。或者是信淨土念佛法門,或者是信四念住、八正道、三十七菩提道品的法門。堅定專一地去求證,在求證的過程中,不可以用人世間的知識或習慣性的意識隨便解釋,所以說是不可思議,並不是說不能思議。如果是不能思議,那麼這一部經就是因思議所生,豈不自我矛盾?究竟不可思議與思議的分別何在,這是佛法中的秘密,《維摩詰經》本身也給了你答案。
現在進入《維摩詰經》的本文。
|中國噶舉中心|
讓我們共同搭建一個沒有邊界的精神樂園
您可能已經關注中國噶舉中心公眾號(chinakagyu)一段時間了,也可能剛剛關注我們,當您感受到了這裡日日不斷的感動!當您把我們的公眾號推薦給身邊的人,這份感動也就得到了傳遞,如此您也積累了無量的法布施的功德福報,很多人也許就因為您而受益,因為您而改變!讓我們共轉法輪、同生淨土!
淨霖有約 投稿郵箱 : gamajinglin@gmail.com 噶瑪淨霖微信:gamajiay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