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口浪尖」的中國足球

2020-08-19 茶餘飯後小空間

最近一周,中國足球又被推上了風口浪尖。本來因為新冠病毒疫情而暫停的中國足球,最大的新聞應該都是7月25日的中超複賽以及國家隊40強賽的備戰。但是最近由於美團王興的「專業足球運動員跑不過清華普通男生」的調侃,一場風風火火的討論慢慢展開。隨後幾日,北大著名學者王小東親自錄視頻大罵「中國足球就算回回拿世界冠軍,貢獻也不如北大清華的一個系……北大清華的就算在監獄,貢獻都比中國足球要大」。

北大學者王小東


王小東的這一番言論將中國教育與中國足球的貢獻度相對比,引起了一大堆足球圈內人士的不滿,黃健翔、劉建宏紛紛下場回應。隔日,又一著名專家項立剛因中國足球被調侃而不滿來回應的範志毅表達不滿,直言「不懂範有何不滿」,更直言「看你,是給你臉」。而後,另一著名導演葉大鷹下場力挺項立剛,並說「中國足球那麼臭,被罵幾句怎麼了?」

項立剛回懟,葉大鷹力撐

首先,筆者作為觀看足球將近20年的老球迷,以及工作在IT軟體行業的一份子,上面這三位著名人物,筆者是一個都不認識。畢竟他們都是在學界、通信屆、影視界裡面的人,筆者在這三界裡面完全不掌握任何的專業知識,亦完全不了解他們在各自的領域所作出的貢獻,所以無法評價他們的專業。筆者的任何評價都只基於他們對中國足球的評價之上。

筆者認為,北大學者王小東將中國足球和中國教育的貢獻度來做對比,顯示出其人對足球或者體育行業沒有專業的判斷。教育是一國之本,是一個國家是否能夠正常發展的基礎。足球只是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對於非足球從業人員來說,只是在閒暇時候的一份消遣而已。將中國足球和中國教育來做對比,本來就是不專業的,不專業到令筆者這種非從事教育行業的人都懷疑這個著名學者對中國教育的認識是否專業。而令筆者更加驚訝的是下一句「北大清華的就算在監獄,貢獻都比中國足球要大」。也許在這位著名學者的心中,中國足球踢得那麼臭,就應該去蹲監獄。這本應是鍵盤俠在虛擬世界上留下的評價,如今竟然是出自一位接受過中國最高學府教育的學者之口,可能中國教育也算不上成功吧。

之後,人大碩士、通信業專家項立剛和著名導演葉大鷹對中國足球的罵聲更是毫無論據可言。總結來說就一句,中國足球成績那麼差,就該被罵,而且被罵了還不能還口,乖乖被罵就可以了。筆者發現,以上三位著名人物都有一種莫名的優越感,都認為自己所在的行業的地位都遠高於中國足球,而且因為我的地位高,你的地位低,我就可以跨行來評價你,我說的就對,你就應該乖乖的聽,不要反駁,而且對你的反駁感到不解。似乎有一種「明學」的味道:

「我覺得你很菜」

「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

「不要再說了,你就是菜,菜沒有資格反駁」

「聽我的,你就是菜,都要聽我的」


中國足球成績差嗎?真的很差。差到什麼地步了?闊別世界盃至少二十年,就連亞洲杯亦舉步維艱。那麼中國足球應該被罵?是的,怎麼罵也不過分筆者作為球迷也罵得很多,畢竟成績真的太差了。比如今年的40強賽,如果國足無法進入下一階段的話,我相信中國足球球迷的罵聲會比這兩天要多得多。但是這些罵聲都應該基於足球上。簡單來說,罵也要罵得專業一點。你罵男足比賽場上精神散漫,基本功差,射點球都打飛機,或者罵中國足協青訓管理一塌糊塗,職業足球環境一天比一天差,我相信會有很多的球迷認同。但是你的罵聲一不專業(如王興的12分鐘跑不如清華男生,王小東的「貢獻論」),二不讓人反駁(項立剛和葉大鷹)。這些在各自領域的專家們,任誰看來都不是想中國足球變得更好,而只是想蹭一下熱度,來達到自己的一些目的。而中國足球球迷對中國足球的態度,就像是對著爛泥扶不上牆的無奈,罵它,是想他變得更好。即使它成績再差,為它歡呼打氣加油的始終是這班可愛的球迷。

知乎專欄:茶餘飯後小空間

公眾號:茶餘飯後小空間

相關焦點

  • 正處風口浪尖的中國足球,未來又將走向何處?
    風口浪尖的中國足球,將何去何從最近幾天關於中國足球的口水仗打的熱火朝天,關於能不能說中國足球的問題計論,火熱程度,比炎炎夏日的溫度還高,主要是因為這次發表評論的是些知名人士,是大家熟悉的公眾人物,我們是個人口大國,熱愛足球的球迷更是遍布全國,擁有良好的群眾基礎,但是中國足球一直原地踏步,不進則退這個成語用在中國足球身上再合適不過了,他們也完全生動的詮釋什麼叫不進則退;
  • 各國足球人士對中國足球的看法 真的不留一點情面
    自從國足40強賽輸給敘利亞以後,基本也就失去了爭奪小組第一出線的機會,說簡單點,就是出線非常渺茫了,國足再一次被媒體和球迷推到了風口浪尖上,裡皮也就此辭職,國足現在是群龍無首,又一頭扎進了選帥的漩渦中,隨著冬季的到來,中國足球又一次遇到了「寒流」。今天我們就來看下各國足球人士對中國足球的看法?
  • 劉建宏回應北大學者:中國足球真要從中國教育找出路
    網易體育7月16日報導:北京時間7月16日,由於北大畢業的學者王小東關於中國足球和中國教育對比的話題再次將國足推上風口浪尖,近日前央視名嘴劉建宏微博回應了王小東的言論,表示「中國足球也好,中國教育也好,有太多道理需要講清楚了
  • 2020年,中國足球十大怪異現象
    2020年中國足球有很多令人費解或匪夷所思之處,下面我們來看一下,歡迎點評。一、無論pptv還是中央5頻道,足球比賽直播時主持人換成了劉越,小思等一眾美女,短裙絲襪頗為吸引眼球。這是之前幾年從未有過的。
  • 三千字的反思絕不是中國足球的遮羞布
    泰國U-23亞洲杯暨東京奧運會預選賽,中國國奧隊不出意外地以三戰皆負0進球的成績出局。中國足球輸球已不是什麼新聞,球迷早已心中有數。 這樣的新聞一出,成功的引起了廣大球迷的「高度關注」,再次將國奧隊推向了風口浪尖。姑且不論國奧隊的球員能否寫出三千字的「大作」,( 這裡沒有貶低國奧隊的意思,但是國奧球員學歷不高是不爭的事實。)即使寫了三千字的反思就可以提高足球水平了?想想都好笑。再退一步講,國奧球員要能寫出三千字的反思,也不至於三連敗了。國奧球員即使寫出了三千字的反思,這些球員未來的路在何方呢?
  • 專家:中國足球不行就是足球人口少,現在踢球的都是有錢人的孩子
    這些年中國足球一直處在風口浪尖上,大家都在關注中國足球何時能夠走向世界。但國足隊員們一次次的用輸球來挑戰著球迷們的底線,甚至出現了1-5輸給泰國的情況。此外,從90年年齡段開始,只有兩支國青從小組出線,但都在淘汰賽第一階段淘汰,他們分別是91和95國青。
  • 衛冕冠軍被擊,易建聯陷風口浪尖,中國男籃需要未來
    北京時間10月17日,CBA打響了新賽季揭幕戰,衛冕冠軍首戰被打擊,單節21:40,狂輸19分,易建聯深陷風口浪尖,成為球迷最關注的焦點人物,可惜無緣本賽季前半程階段的比賽,不應該成為輿論核心,中國男籃
  • 中國足球「試水」泳壇,「一刀切」的體能標準,使人愁
    中國國家足球隊教練李鐵上任伊始,就提出恢復並加大體能訓練,一時間李鐵立刻處在風口浪尖上所以當中國國家隊主教練李鐵開始要求球員必須有體能要求時,當王興隨口的調侃體能的話語時,就引發了所謂的荒謬謾罵。只是讓老葉沒有想到的是,流行在中國足球圈的不問青紅皂白的「一刀切」作風會傳染,就像2020這場疫情一樣。中國足球的體能至上論的做法開始「試水」中國泳壇!
  • 曾經李楠世界盃上做了什麼,把中國男籃推向風口浪尖?
    曾幾何時,李楠教練帶領中國男籃出徵家門口的男籃世界盃,面對大好局勢——主場優勢+小組優勢——卻離奇地輸光了一切,沒有小組出線,沒有奧運會入場劵。最後,中國男籃走向了低谷,而李楠「如願」走向了下課。那麼,在那個激情燃燒的男籃世界盃上,李楠教練到底做了什麼,憑藉一己之力把中國男籃推向風口浪尖?第一:李楠的戰術法寶「牛角和鑽石戰術」。在2019年男籃世界盃上,不管是落後,還是領先,李楠教練似乎只會牛角和鑽石戰術,一黑到底。
  • 裁判再次刷新中國足球下限
    然而,一貫搶鏡的中國裁判再次刷新了在下的三觀:被踹的紅隊隊員領到了第二張黃牌,被罰下場,踹人的白隊隊員連張黃牌都沒給…這一幕,出現在在真是令人瞠目結舌的判罰,最近幾輪中超賽場爭議判罰也是頻頻發生,加上今晚的巨大爭議,恐怕裁判將再次坐上中國足球的風口浪尖。有這種水平的裁判,中國足球的水平想高怕也高不起來。
  • 恆足青訓腳踏實地留洋接二連三還有四,中國足球更需要實幹精神而非...
    恆足青訓腳踏實地留洋接二連三還有四,中國足球更需要實幹精神而非惡意炒作 2020-12-24 10:34  大佬鳴的體育天地
  • 風口浪尖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風口浪尖,比喻激烈、尖銳的社會鬥爭前哨。出自:向春《煤城怒火》第21章:「現在到了風口浪尖,是咱挺身的時候了,為了黨,為了人民,為了抗日,一定要幹出個英雄樣來!」風口浪尖是中性成語,聯合式成語;可作賓語、定語;指鬥爭激烈的地方。
  • 專家:中國足球水平低可以忍,令人難過的是有錢家庭的孩子才能踢球
    近年來,中國足球一直處在風口浪尖上,大家都在關注中國足球何時能夠走向世界。但國足隊員們一次次的用輸球來挑戰著球迷們的底線,甚至出現了1-5輸給泰國的情況。國足球迷們在紛紛指責隊員們不給力的時候,隊員們其實也有苦衷,曾經有一位國足隊員說過:「水平就是不行,就算把他打死也踢不過啊。」
  • 中國足球籃球為什麼不能崛起?因為根源上的蛀蟲,太頑固了
    說起中國的足球和籃球,大多數無知的網友會想起哪些概念?無非是氣憤與不屑,甚至不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那種,因為過往或是近期的成績不夠合格,越來越多的人對於中國兩大球類運動並不報以太多希望。可哪怕在此基礎之上,還有不少人在抹黑中國青訓的道路上一去不復返。
  • 胡爾克道別,宣告中超繁華時期落幕,中國足球還有未來嗎
    未能在最後一場比賽中登場的胡爾克,就以這樣的方式結束了在中國的旅程。昨天胡爾克發文告別上海上港,他感謝了這四年來的經歷,表示自己將要和球隊告別。胡爾克通過微博告別:「今天是我生命中重要的一天,是時候和上海上港——這支一支以來支持我的球隊說再見了。」「我非常感謝球迷們在這四年裡對我的熱情和歡呼。
  • 劉國梁被推上風口浪尖,一場大變革正在悄悄進行當中
    桌球雖然是中國的國球,客觀的講,這項運動在世界上的影響力非常一般,已經陷入絕境,除了亞洲還在繼續發展之外,歐洲、美洲和非洲,包括大洋洲在內,桌球的發展相對來說,非常緩慢,到了淘汰的邊緣,按照這樣的方式繼續進行,退出奧運會是早晚的事,令人唏噓不已。對於國內球迷來說,桌球沒有成為世界運動,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事情。
  • 中國足球與「拿來主義」
    武磊是中國足球的留洋獨苗,這個獨苗自身的象徵意義遠大於競技價值,因此他的一舉一動都會被過度放大。這種畸形關注度必然產生了一些消極影響,譬如動輒鋪天蓋地的信息轟炸,讓許多原本對武磊有好感的球迷也開始厭煩。但實質上,這與武磊本人並沒有任何關係。相反,他不止一次的強調希望大家理性看待他的留洋之旅。尤其是第二點,折射出的就是中國足球在「留洋」問題上的尷尬現狀。
  • 前國青主帥:中國足球並不缺乏天才,當年陳濤是與梅西齊名的新星
    這些年中國足球一直處在風口浪尖上,大家都在關注中國足球何時能夠走向世界。但國足隊員們一次次地用輸球來挑戰著球迷們的底線,甚至出現了1-5輸給泰國的情況。此外,從90年年齡段開始,只有兩支國青從小組出線,但都在淘汰賽第一階段淘汰,他們分別是91和95國青。
  • 久保建英向左,中國足球往右
    此前,有女足隊員就曾吐槽,一年365天有200多天都在集訓,實在是扛不住。無論職業還是草根,足球本身是一項快樂的運動,參與者要在其中獲得身心的愉悅。但中國足球動輒幾個月的集訓,把球員聚起來不停地訓練,既沒有高水平比賽來檢驗,又找不到生活上的調劑,最終只會讓球員狀態下滑,滋生球員的不滿和隊內矛盾。我們整天講職業足球的規律,但真正到了執行的時候,卻永遠都是在違背規律,違背足球的本質,甚至是違背人性。
  • 中國足球又破尷尬紀錄?可能真正糟糕的不只是這個
    對此,CIES 在報告中評價道:「這個比例說明,中國還沒有準備好成為一個足球強國,因為這個國家的足球人才無法獲得足夠的經驗。」2018 賽季開始推出了 U23 政策,該政策幾經變革並一直延續到現在,但依然沒能從根本上改善中國頂級職業足球俱樂部對年輕球員的使用狀況,所以該統計結果一經出爐,中國足協和中國足球立刻又被推上了風口浪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