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中國足球不行就是足球人口少,現在踢球的都是有錢人的孩子

2020-12-27 騰訊網

這些年中國足球一直處在風口浪尖上,大家都在關注中國足球何時能夠走向世界。但國足隊員們一次次的用輸球來挑戰著球迷們的底線,甚至出現了1-5輸給泰國的情況。此外,從90年年齡段開始,只有兩支國青從小組出線,但都在淘汰賽第一階段淘汰,他們分別是91和95國青。其他的成績都非常慘澹,93國青小組賽3連敗,97國青一平兩負一球未進,99國青開局兩連敗只贏下了馬來西亞,而01國青更乾脆,直接在預選賽被淘汰,時隔25年無緣亞青賽正賽。

中國足球這些年投入並不算少,可是成績卻越來越差,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是待遇低,不重視嗎?不是。中國足球也是很受關注的,投資不少,球員待遇相比其他球類可以說是排在第一位的,為什麼成績這麼差?伊拉克,一些非洲國家待遇更低,人家都比我們高,主要原因也不是待遇低的問題。

是國家經濟實力不行,錢投入不高嗎?中國的足球投入比起發達國家確實不如,但是相比朝鮮,伊拉克,非洲一些國家那是好得多了,但是就是不出成績,看來這個也不是主要原因。是運氣嗎?從改革開放以來,足球水平就一直提高不上去,進軍世界盃極為困難,一次,幾次可以說是運氣,幾十年就不能說是運氣了。

對於這個問題,國內體育專家馬韌立在接受採訪的時候表示,中國足球不行的一大問題就是足球人口少,踢球的花費實在太大,根本不是一般家庭可以負擔得起的;現在踢球的都是有錢人的孩子,這就讓家庭不太富裕的孩子只能望而卻步;其實足球發展多年,不是沒有踢得好的,而是真正會踢球的沒有機會踢球,沒有機會出現在職業隊。只有龐大的青訓人口,才會產生足夠的足球人才源源不斷地支撐足球發展;總是在「矮子裡面挑將軍」,中國足球又如何能夠取得佳績。

所謂的「足球人口」,即在本國足協備案的以足球為職業或半職業的人數。根據FIFA公布的數據,西班牙全國人口近5000萬,足球人口為350萬; 德國全國人口8000萬左右,足球人口為650萬,比例都高得驚人。日本的足球人口也有110萬。那麼中國的足球人口究竟有多少?足球人口僅為25000人多一點,而記錄在冊的職業球員只有8000人甚至更少。足球運動只有強大的人口基礎和符合職業化規範的聯賽,才能夠確保金字塔頂端的國家隊獲得好的成績。

不得不說,這名專家的話真是一針見血;現在中國踢球的孩子的確很少,而且能在中國踢足球的確基本上都是有錢孩子;上足球班多貴啊,窮人孩子踢不上球,沒有場地,沒有草皮,富人孩子掏錢踢球不會玩下去,中國足球後繼無人很正常。當年只要有一個足球,學生們把書包一丟做球門,就可以享受足球的快樂,現在這樣的景象已經不復存在。

現在的中國足球青訓基地,或者說足球學校,大多都是收費太貴,免費甚至低收費的很少,恆大足校的新生學費統一按小學5萬元/學年/生、初中5.5萬元/學年/生、高中6萬元/學年/生,試問有多少家庭會支持,或者說有能力支持?而且錢還是次要的,足球的成材率太低,又沒有好的社會保障,一旦踢不出來孩子的未來也就毀了。

足球圈裡經常聽到這樣的故事,某青少年球員花好幾萬塊錢買來了半個月的試訓機會,但能力達不到要求,最後又被球隊退了回來,結果幾萬元就是買了個球隊體驗經歷,這其中的心酸也就只能自己體會了。當然對於家境賦予的孩子來說,幾萬元就不算什麼事兒了,花個幾十萬到青年梯隊裡接受訓練,教練自然多給點機會,多打些比賽,這樣成才的機率也會大大增高。不得不感嘆一句,踢球對於很多青少年來說是如此奢侈,現在明白為什麼很多孩子都不踢球了吧。

相關焦點

  • 專家:中國足球水平差主要因為踢球的人少,現在踢球的都是有錢人
    專家:中國足球水平差主要因為踢球的人少,現在踢球的都是有錢人 2020-12-14 20:39  小諸葛拜仁主席
  • 專家:令人失望的不是中國足球不行,而是有錢人的孩子才能踢球
    看了這麼多反擊,球迷們都覺得中國足球自重才能獲得尊重,無論是足球解說員還是球員,都不必說那麼多理論或者專業的術語,最給力的反駁就是用成績說話,踢出亞洲,走向世界,不然一切的言語都是蒼白無力的。可是這些年我們看到中國足球的都是夜不歸宿,酒駕,喝酒抽菸等新聞,各種各樣的醜聞籠罩本來千瘡百孔的中國足球。
  • 外教:中國足球水平低主要因為無法普及,現在能踢球的都是有錢人
    在俱樂部層面也是敗多勝少,多次被韓國隊打出大比分輸球,尤其是在客場很多中國球隊都難求一勝。我們基礎建設和韓國足球差距也非常明顯,從受眾面、校園足球、青訓模式等各個方面被拉下,這難道不是我們足協的業務能力不足造成的?恐怕沒有這麼簡單吧。那麼是國家經濟實力不行,錢投入不高嗎?
  • 專家:中國足球水平低可以忍,令人難過的是有錢家庭的孩子才能踢球
    近年來,中國足球一直處在風口浪尖上,大家都在關注中國足球何時能夠走向世界。但國足隊員們一次次的用輸球來挑戰著球迷們的底線,甚至出現了1-5輸給泰國的情況。國足球迷們在紛紛指責隊員們不給力的時候,隊員們其實也有苦衷,曾經有一位國足隊員說過:「水平就是不行,就算把他打死也踢不過啊。」
  • 外教:中國足球的出路是讓它恢復平民化,而不是一項有錢人的遊戲
    中國足球一直是人們茶餘飯後的交談對象,每一次國家隊輸球,這種現象就更是普遍。各種段子各種嘲笑的方式也是層出不窮,中國足球也一直以笑話的方式存在人們的口中。中國足球的水平為什麼怎麼差?為什麼02年能進世界盃為什麼現在進不了?為什麼我們連泰國隊都踢不過?
  • 中國的孩子到底能不能踢好足球?
    我們中國的孩子傳、控、盤帶等等都可以做得很好,有很多孩子隨便就可以顛球過百,甚至過千,證明我們技術並不差。什麼馬賽迴旋啊,彩虹過人啊同樣能做得出來。現在要搞清楚的是也必須要搞清楚的是,足球圈內從幼兒到成年究竟是哪些人在踢球?
  • 專家:令人生氣的不是中國足球成績差,而是能踢球的家裡必須有錢
    20年前國足在亞洲也就是不如伊朗、日本和韓國,而且偶爾還能贏他們,總體來說算是亞洲一流球隊。後來就踢不過烏茲別克斯坦和沙特等球隊了,到現在已經踢不過泰國了,已經和越南一個水平了,過幾年可能要和寮國緬甸一爭高下了。
  • 專家:中國足球靠歸化球員無法崛起,讓更多孩子踢得起球才有希望
    日本球員紮實的基本功,靈氣十足的跑位,嫻熟的小組配合水銀瀉地般的進攻確實讓球迷看得賞心悅目,而中國球員要麼拿不住球,要麼喜歡單打獨鬥,兩場比賽的失利客觀反映中日足球差距的縮影。國內足球專家馬韌立認為,中國足球靠歸化球員無法崛起,讓更多的孩子踢得起球才有希望。
  • 專家:中國足球的問題不是薪水太高,而是普通家庭的孩子踢不起球
    專家:中國足球的問題不是薪水太高,而是普通家庭的孩子踢不起球 2020-12-16 22:34  小諸葛拜仁主席
  • 專家:中國足球是有錢人家孩子踢的,沒錢就算是梅西也只能去搬磚
    誰都沒有答案,但每一個人對於中國足球都有自己的想法,上到足球管理員,下到媒體人士甚至球迷,關於中國足球都有自己的看法。 國內足球專家馬韌立就直言不諱地表示,中國足球是有錢人家孩子踢的,沒錢就算是梅西也只能去搬磚。在中國足球的世界裡,只有金錢和利益,沒有足球天賦的說法,中國就是足球的荒漠。
  • 中國足球為什麼不行?黃健翔:是民族文化教育精神思想的縮影
    近日,美團網創始人兼CEO王興,抨擊中國男足跑動能力糟糕,黃健翔進行了回應。黃健翔之後剖析中國足球不行的原因,認為這是「民族文化教育精神思想的縮影」。目前批評中國足球的人很多,為此黃健翔表示:「中國足球,是中國的足球,無論好壞,TA就是中國的,中國人的足球,包括TA的一切過程和結果,都屬於中國和所有中國人。批評當然也是關心支持,中國足球過去幾十年來對批評的接受能力在整個中國社會應該是相當領先的。」
  • 專題 | 中國足球的三重解析·青訓之苦:難題不只是足球人口
    足球人口的概念很寬泛,但真正的青少年足球人口,是指系統從事訓練,系統參加青少年賽事的青少年球員,嚴格意義上說,就是各俱樂部梯隊、部分足協的梯隊,以及極少數校園足球隊伍,現階段,中國青少年足球人口嚴重不足。就在中國國奧不敵烏茲國奧無緣東京奧運會之後兩三天,56025人現場觀看第98屆日本全國高中選手權大賽決賽的賽事新聞和相關視頻刷屏網絡。
  • 為什麼中國桌球、羽毛球都行,而足球卻不行?原因確認了
    為什麼中國桌球、羽毛球都行,而足球卻不行?原因確認了!大家都知道,中國是一個體育大國,每屆奧運會的獎牌排行榜,中國都位居前列,而像是中國的遊泳、體操等運動項目,都算是比較優秀的,尤其是一些小球運動,比如說桌球、羽毛球,中國的運動員都能做到位居榜首,但既然如此,為什麼中國桌球、羽毛球都行,而足球卻不行?原因確認了!
  • 拜仁要的是肖俊光而非張稀哲,專家:在中國能踢球的都需要家裡有錢
    要說登陸過五大聯賽豪門俱樂部的中國球員也就只有董方卓一人,雖然孫繼海曾經在曼城踢過球,可是那時候藍月亮還沒有崛起;至於李鐵,埃弗頓從以前到現在,一直都是一支不溫不火的中遊球隊;可悲的是,現在能在五大聯賽踢得上球的只有武磊一人,而且中國的頭號球星也將隨西班牙人一起徵戰西乙聯賽,可見中國球員的足球水平真的不高。
  • 六大教練評價中國足球,穆裡尼奧:我知道中國足球為什麼不行了!
    弗格森在任期間,曼聯曾五次訪問中國內地,五次都引發了形同萬人空巷的效應。其中最轟動的當屬2005年在工體與國安的交鋒,C羅、魯尼、範尼都在比賽中亮相,最後曼聯以3比0戰勝國安隊。在訪華期間,曼聯隊員任何的場外商業活動,都成為了中國球迷熱議的話題。
  • 學習和踢球只能二選一,校園足球的無奈,中國足球的障礙
    由他這個看似狂妄的想法開始,志丹足球生態發生改變,人工草皮球場從0增加到了32塊,常年踢球的人口由60變成了6000,球隊成績由倒數第一變成了第一,並培養出了職業球員。而校園足球的啟動,是中國足球邁出的具有歷史意義的一步,但要取得實質性進展,卻需克服一個巨大的無形阻力。阻力雖然無形,志丹足協的女足教練姜自成(化名)幾次在空蕩蕩的訓練場上,清晰真切地看到了它。
  • 中國足球發展其實不應該讓青訓背鍋
    每當說起中國足球不行之時許多人就會抱怨青訓不行然而仔細觀察其本質你會有新的發現,真是青訓不行嗎?那為什麼不讓您的孩子去青訓呢?事情的本質其實就是中國足球不能保證孩子們的未來,這讓許多家長都會理智的看待足球運動項目。我們中國地域遼闊人口並不稀少,然而職業級別球隊卻少的可憐。也許您會說其他運動不也一樣嗎?
  • 中國的野球水平其實和職業足球一樣,水平在足球世界裡都是比較低
    當然未必全部是由這幾個決定的:1,踢得人少,群眾基礎決定整體水平,100人裡抽11個會踢的和1000人裡抽11個會踢的就有很大區別,西班牙這裡業餘俱樂部多如牛毛,十幾歲青少年之間踢球是常見話題和攀比方式,而在國內,取代而至的是網路遊戲,或者說得好聽點:電子競技?總之在人口多人家幾百倍的情況下平時踢球的人如此之少,高水平的自然也就少了,還怎麼跟人家比。
  • 中國足球的貧與富
    2022年世界盃亞洲區預算賽開賽在即,不免讓人回想起中國男足一次次的折戟世界盃預選賽的慘痛經歷,但其根本問題的卻始終無法解決。踢球人口基數太低是根本原因,但是其中的細節更加讓人深思。足球本來應該是一件全民運動,要有廣泛的群眾基礎才行,世界著名球星 大羅 小羅 貝利有多少是富人區出來的?當今足球學校運作模式更讓人細思極恐,好多年後也不會看到足球有突飛猛進的進步了。
  • 有多少人認為中國足球=中國男足國家隊
    中國足球說改革,改革了這麼多年為什麼不行?我們總說14億人口的泱泱大國找不出11個會踢足球的?如果這麼找,那還真找不出來。別說和鄰國,和世界國家的足球隊踢球了,練了兩三年,能不能達到我們國家30歲球員的水平還不一定呢。看看俱樂部應對u23的政策,規定必須上u23球員,好,那我先派u23球員上去,再換下來;規定u23球員出場時間,好,那我比賽鎖定勝局了,提前把球員換上去。球員能力不行,就是能力不行,你強行讓我們培養,我們也培養不了。球員是好苗子,不用你規定政策,我們自己就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