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令人生氣的不是中國足球成績差,而是能踢球的家裡必須有錢

2020-12-12 馬三看體育

不知不覺中,中國足球職業化20餘年,國際影響力越來越大,外援水平越來越高,國足成績卻不見起色,甚至給人「越活越回去」之感。晉級2002年世界盃決賽圈成了國足的迴光返照,之後連續3屆世預賽無緣10強賽。上一屆世預賽借10強賽擴充到12強賽的東風,再拜朝鮮第一階段小組賽末輪爆冷輸給菲律賓所賜,國足幸運搭上12強賽末班車,卻在4輪戰罷就基本喪失晉級希望,最後再次衝擊俄羅斯世界盃失敗。

20年前國足在亞洲也就是不如伊朗、日本和韓國,而且偶爾還能贏他們,總體來說算是亞洲一流球隊。後來就踢不過烏茲別克斯坦和沙特等球隊了,到現在已經踢不過泰國了,已經和越南一個水平了,過幾年可能要和寮國緬甸一爭高下了。中國足球專家李德明直言不諱地表示,令人生氣的不是中國足球成績差,而是能踢球的家裡必須有錢;踢球花費高這意味著會限制中國踢球的人口數量,總是在「矮子裡面挑將軍」,中國足球成績肯定無法提升。

中國既沒有良好的足球社會基礎,也沒有科學的培養體系,無源之水無根之木,能出好成績那才是天方夜譚;一直以來,我們常說十幾億人選不出11個會踢球的,但實際情況真的如此嗎?小編統計了一組數據,大家可以看一下。2010年時,日本註冊球員已經百萬以上,而目前我國的已經註冊的足球人口卻不足10萬,根據中國足協制定的《中國足球協會2020年行動計劃》中的目標來看,預計到2030年我們的足球註冊人口要達到100萬。而這個數字日本在2010年時已經完成了,中國和日本的足球差距足足有20年。

其實不是我們不想踢球,而是真的囊中羞澀;據悉,在北京的足球場踢兩個小時球,至少要800-1200元,很多家長沒有都是不願意去花這個錢的。還有就是,至少北京是有球場的,在很多小城市,甚至找不到足球場,就算找到了,價格也不會比你在外面吃一餐飯便宜;這僅僅是當興趣來培養就需要花費這麼多,那麼想成為職業球員,花費更加是天文數字;事實上,在國內沒有殷實的家底是不敢把孩子送進足球學校的。專業的培訓費、裝備費用、外出比賽的費用等等,一年就大概要花20萬左右,這是一般家庭承擔不起的,試問一下整個中國又有多少家庭負擔得起呢?

更令人生氣的是國內一些青訓教練,常常要家長請吃飯,送紅包,還有人喜歡去洗個桑拿,也要家長買單。如果家長不這樣做,你的孩子就上不了場。」更令人感到痛心的是,曾經有媒體爆出,一位家境貧寒的學生母親為了讓孩子能夠得到公平的上場機會,不得不以陪教練上床的方式換取這個機會。

除此之外,足球的成材率太低了,到16歲如果你不能成才,且不說投入打了水漂,就是連再去讀書的機會都沒有了,很可能就毀了孩子的前途。這對窮人來說也是太難了,風險太高了,相信沒人願意拿自己的孩子前途去開玩笑。而對於有錢家庭的孩子來說,踢得好會使整個家族更有錢,可是踢不好大不了回家繼承家業、吃老本。

在中國足球全面處於低谷時期,青少年足球的培養工作就成為了中國足球復興的最後一根稻草。中國足協與其為中超聯賽制定新政,真不如踏下心來,認真發展青訓,把這些問題好好解決一下,只有這樣我們足球才有騰飛的可能。總而言之,中國足協總是高喊「踢出亞洲」的口號,不如高呼讓我們的孩子踢得上球、踢得起球來得實在。

#中國足球青訓#

相關焦點

  • 專家:中國足球水平低可以忍,令人難過的是有錢家庭的孩子才能踢球
    中國足球專家馬韌立直言不諱地表示,中國足球水平低可以忍,令人難過的是有錢家庭的孩子才能踢球,這就限制許多天賦異稟的孩子因為家庭原因無緣這項運動,去讀書、上大學才會讓他們可能有出頭之日;踢球的人少就註定中國挑選球員的時候往往是「矮子裡面挑將軍」,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足球成績肯定無法提升。
  • 拜仁要的是肖俊光而非張稀哲,專家:在中國能踢球的都需要家裡有錢
    近日,拜仁高層魯梅尼格在參加合作品牌發布會時說到,拜仁曾希望能後引進中國球員,但是沒有找到夠水準的球員。他表示幾年前就研究過中國市場,並希望能引進中國球員,但是都沒有找到合適的球員。他還表示,希望未來能有優秀的中國球員能夠被他們看中,這非常適合他們的市場策略。
  • 專家:令人失望的不是中國足球不行,而是有錢人的孩子才能踢球
    王興是這麼吐槽男足的:我第一次被有些行業標準之低震驚,當初98年時,同學大部分都能12分鐘內跑進3000米,自己也接近,但是作為專業足球運動員,一些本土大牌球員還跑不過清華普通男生。看了這麼多反擊,球迷們都覺得中國足球自重才能獲得尊重,無論是足球解說員還是球員,都不必說那麼多理論或者專業的術語,最給力的反駁就是用成績說話,踢出亞洲,走向世界,不然一切的言語都是蒼白無力的。可是這些年我們看到中國足球的都是夜不歸宿,酒駕,喝酒抽菸等新聞,各種各樣的醜聞籠罩本來千瘡百孔的中國足球。
  • 專家:中國足球是有錢人家孩子踢的,沒錢就算是梅西也只能去搬磚
    但對於國足而言,他們也曾有過短暫的輝煌,2002年中國男足國家隊首次殺入世界盃,雖然成績不是很理想,但當時球迷卻認為這是國足的起點,從此以後我們的成績會越來越好。但萬萬沒想到的是,2002年世界盃就是國足的巔峰了,從那以後,國足成績越踢越差,尤其是黃金一代退役後,國字號能扛起重任的球員基本處於斷層狀態。那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國足越踢越差的呢?
  • 專家:中國足球不行就是足球人口少,現在踢球的都是有錢人的孩子
    其他的成績都非常慘澹,93國青小組賽3連敗,97國青一平兩負一球未進,99國青開局兩連敗只贏下了馬來西亞,而01國青更乾脆,直接在預選賽被淘汰,時隔25年無緣亞青賽正賽。 中國足球這些年投入並不算少,可是成績卻越來越差,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是待遇低,不重視嗎?不是。
  • 專家:中國足球水平差主要因為踢球的人少,現在踢球的都是有錢人
    專家:中國足球水平差主要因為踢球的人少,現在踢球的都是有錢人 2020-12-14 20:39  小諸葛拜仁主席
  • 專家:中國足球的問題不是薪水太高,而是普通家庭的孩子踢不起球
    專家:中國足球的問題不是薪水太高,而是普通家庭的孩子踢不起球 2020-12-16 22:34  小諸葛拜仁主席
  • 外教:中國足球的出路是讓它恢復平民化,而不是一項有錢人的遊戲
    等等諸多的問題都反映了國足的水平越來越差,之所以會這樣原因有很多方面,這些不解決國足水平很難有所提高。足球運動的人才儲備嚴重不足,我們經常有一個說法就是中國14億人咋就找不到幾個會踢足球的,其實,這個說法不是很符合中國目前的實際狀況。
  • 為啥當我們有錢了,而我們少年隊卻連亞洲都出不去了?
    其實,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金元足球!為什麼這麼說。當我們沒有錢時,踢球的都是真正喜歡足球的孩子,所以,我們可以在體校,學校裡選擇真正踢球好的孩子,通過層層選拔,真正踢出來的,都是當時的佼佼者,因為踢球就是一個普通的職業,風吹日曬的,不是真心喜歡,真有實力,那個家長願意讓孩子來踢球。
  • 某專家:中國足球水平不高主要在於脫離了人民群眾
    某專家就直言不諱表示,中國足球水平不高主要在於脫離了人民群眾,一群官僚做派的人怎麼能搞好職業足球。不得不說,這真是一針見血指出中國足球的問題所在,每一次足協更換領導或者換教練,基本上都是換湯不換藥,現在新一屆的中國足協領導人上來了,換上了上海上港隊的原國企老總,但是從他上任之後這半年多的情況來看,中國足球根本沒有取得進步,反而是更加開始退步,而且各種混亂的現象層出不窮,讓人為中國足球的明天進一步的感到悲哀。
  • 中國的孩子到底能不能踢好足球?
    其次,中國孩子身體素質並不差。足球對身體素質要求很高,素質好的球員,更容易在對抗中佔優。身體要夠健實,這點我相信亞洲天王孫興慜能做到,我們中國人也能做到;身體要靈活、敏捷,我相信這些絕對是我們中國孩子的優勢;速度快,包括奔跑速度和反應速度,這些我們中國的孩子同樣能夠做得好,其中反應快是我們的優勢,至於奔跑速度劉翔和蘇炳添已經為我們證明啦。
  • 中國足球成績為什麼越來越差?越媒:因為他們根本不愛足球
    中國國奧在U23亞洲杯的兩連敗後,提前小組出局,最終無緣2020東京奧運會。從中國國奧到國家隊,中國足球成績為什麼變得越來越差?其實很多不看球,不懂球卻喜歡評論中國足球不行的人根本不愛足球,因為他們不知道我們的青年足球目前已經遠遠落後,25年無緣亞青正賽,國青連續8年無緣世青賽。
  • 如果中國足球能出來一個像羅納爾多的球員,國足會取得什麼成績?
    頂峰時期的羅納爾多,並不是在禁區前沿,而是中圈和禁區中間,跑動非常多,更多的是接球、快速啟動、突破、過人、傳球撞牆配合射門。羅納爾多從巴薩初期到國米和98世界盃搭檔貝貝託,參加搭檔羅馬裡奧時都是這樣踢球的,後來重傷之後才改變了踢法。
  • 中國足球的青訓並不是體制問題,而是思路和文化問題
    中國足球的環境並不好,批判中國足球已經成為一種輿論正確行為,不論是否球迷、不論是否看過國足的比賽,不論中國足球的導向是否正確,先罵為敬大有人在。這恰恰說明中國足球的關注度有多高,也恰恰說明了中國足球的公信力有多差。隨著自媒體時代的發達,越來越多的足球工作人員、媒體從業者以及專業球迷,傳播了中國足球的現狀,思考中國足球的發展道路。
  • 理性分析,中國足球為什麼一直不能出線世界盃?
    中國足球為什麼一直不能出線世界盃?說簡單就是中國足球水平差、落後…。不過,你就二百個放心…!因為,現在世界級優秀教練裡皮執教國家隊。在裡皮執教下,國足一定會快速進步。裡皮執教國家隊正在備戰亞洲杯。我堅信,國家隊在亞洲杯上一定會取得出色成績,一定會出線卡達世界盃!支持裡皮!
  • 中國的足球實力怎麼樣?要如何提升?
    中國不是不適合足球運動,是因為中國體育職業化起步很晚(1994年)而且職業化程度太低太低。舉一個例子:舉國體制下,教練去個市隊省隊挑人,很小的時候便送去專業隊訓練,吃穿住行都是國家買單,最重要的是學到的專業體育技術都是免費的,就算孩子沒有練出來,家裡也沒什麼損失。
  • 足球正能量:學霸球員高考570,愛踢球的女球迷703分,這才是榜樣
    在大多數國人的印象中,中國足球就是一部搞笑劇,基本上就是用來當作人們茶餘飯後的笑料。確實,由於中國足球的成績太差,而獲得的收入卻非常高,因此這種投入與產出嚴重不對等的項目,自然會受到人們的吐槽。不過,就算是中國足球,裡面也有很多的正能量傳播。近日,兩位高考生受到了全國球迷的關注,因為這兩人可以說是中國足球正能量的代表。
  • 在俄羅斯人眼裡,足球最差的不是中國
    F :你覺得俄羅斯的足球厲害嗎?安:絕對不,很差,非常差,歐洲最差。 F :我看你們就是飽漢子不知餓漢子飢。安:我不明白…… F :就是當著瘸子說短話。安:還是不懂。納:不是的,中國的學生速度快,很靈活。我們的優勢是力量足,身材壯,各有長處。 F :這不就是中國足球在世界足壇上尷尬的處境嗎?納:我不太了解,但是難免會有一些縮影吧。 F :在俄羅斯,青少年的足球發展得怎麼樣?
  • 專家:中國足球靠歸化球員無法崛起,讓更多孩子踢得起球才有希望
    日本球員紮實的基本功,靈氣十足的跑位,嫻熟的小組配合水銀瀉地般的進攻確實讓球迷看得賞心悅目,而中國球員要麼拿不住球,要麼喜歡單打獨鬥,兩場比賽的失利客觀反映中日足球差距的縮影。國內足球專家馬韌立認為,中國足球靠歸化球員無法崛起,讓更多的孩子踢得起球才有希望。
  • 中國足球水平雖差,但價格昂貴,你知道培養小孩踢球要多少錢嗎?
    理論上講,14億人當中找出11個會踢球的人不是什麼難事,可為什麼中國足球水平就是上不去呢?有人總結了很多原因,有說是足協領導的問題。可問題是非洲、拉美等很多國家,他們的足協管理機構往往效率低下,甚至腐敗成風,但人家踢球水平一點都不弱。因此有人說了,可能是人種適不適合踢球的問題,可同為東亞人的日本和韓國足球已經是世界盃16強的常客,這又怎麼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