曇花一現的「樓蘭」,如今也只能在詩詞裡一睹風採!

2020-12-23 何不秉燭遊矣

我們不是詩詞的創作者,我們只是詩詞的搬運工!如果你喜歡古詩詞的話,歡迎關注我!

據《史記·大宛列傳》和《漢書·西域傳》記載,早在2世紀以前,樓蘭就是西域一個著名的「城廓之國」。它東通敦煌,西北到焉耆、尉犁,西南到若羌、且末。有著整齊的街道,市場熱鬧,雄偉的佛寺、寶塔。古代「絲綢之路」的南、北兩道從樓蘭分道。

直至公元4世紀之後,樓蘭國突然從歷史的書籍上消失。三百年後,玄奘西天取經路過此地,早已空曠,荒無人煙。

而由樓蘭古國形成的樓蘭文化是羅布泊地區最具特色的、獨一無二的歷史文化類型,是古西域歷史文化典型代表之一,有著極其豐富的內涵。

她曾經創造出輝煌燦爛的歷史,無數文人墨客千百年來也不惜筆墨對她稱頌。而就是這樣一座城,在公元七世紀突然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中消失不見。到如今,我們也只能從詩詞裡一睹她當年的風採。

1.《從軍行七首·其四》王昌齡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2.《獻封大夫破插仙凱歌》岑參

官軍西出過樓蘭,營幕旁臨月窟寒。

蒲海曉霜凝馬尾,蔥山夜雪撲旗竿。

3. 《和陸明府贈將軍重出塞》陳子昂

忽聞天上將,關塞重橫行。

始返樓蘭國,還向朔方城。

黃金裝戰馬,白羽集神兵。

星月開天陣,山川列地營。

晚風吹畫角,春色耀飛旌。

寧知班定遠,猶是一書生。

4. 《野興》陸遊

樓蘭勳業竟悠悠,聊作人間汗漫遊。

半谷雲霞丹灶熟,一天雷雨劍池秋。

徜徉藥市經旬醉,問訊巢仙數夕留。

卻過故廬應一嘆,岸邊猶系採菱舟。

5. 《猛將吟》 孟郊

擬膾樓蘭肉,蓄怒時未揚。

秋鼙無退聲,夜劍不隱光。

虎隊手驅出,豹篇心卷藏。

古今皆有言,猛將出北方。

6.《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

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

願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

7.《送劍與傅巖叟》辛棄疾

莫邪三尺照人寒,試與挑燈仔細看。

且掛空齋作琴伴,未須攜去斬樓蘭。

8.《從軍行七首其六》王昌齡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葉城西秋月團。

明敕星馳封寶劍,辭君一夜取樓蘭。

完。

本文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相關焦點

  • 五四青年節,讓我們一睹他們的風採!
    五四青年節,讓我們一睹他們的風採! 原標題:《五四青年節,讓我們一睹他們的風採
  • 秦,是一段歷史,是一段輝煌,今日我們有幸一睹風採!
    從這新的名字——大秦賦,中「賦」就看得出來這部劇所講述的歷史就像是詩詞歌賦一般,留存於時間長河的史詩般不可磨滅。事實上也確實如此。秦始皇嬴政一統六國,功績不可謂不大,我們也終於能從影視劇裡一睹嬴政的風採,真切的看到這位偉大的君王如何劍指六國,一統天下的。
  • 龍燈炫彩 邀你一睹風採
    &nbsp&nbsp&nbsp&nbsp這兩年,銅梁龍舞代表重慶,兩度赴紐約時報廣場新年倒計時盛典,驚豔了「世界十字路口」;三赴寶島臺灣元宵巡演,引萬人空巷、爭睹風採;成功舉辦國際龍舞爭霸賽……如今,銅梁鎮鎮建起舞龍隊、村村爭創扎龍村,年年都有龍燈會、周周上演火龍秀。
  • 它比樓蘭古國更神秘,1957年出現一次後消失,此後再難尋蹤影
    新中國成立後,考古專家一直在致力於尋找樓蘭古城的相關歷史資料,最早記載樓蘭古國的史料是《史記》,其中表示漢朝為了控制西域地區,一直在與匈奴爭搶樓蘭城的控制權;《漢書》還記載樓蘭在公元前77年,改名為鄯善國,並將國都遷往扜泥城向漢朝臣服;《三國志》中表示,黃初元年鄯善、龜茲、于闐等國,都曾派遣使者來往中原;到了兩晉南北朝時期,鄯善曾先後向北涼、後涼、前秦、北魏、
  • 綠茵小將展風採,足球發展滿校園!快來一睹上大附校足球隊風採
    綠茵小將展風採,足球發展滿校園!快來一睹上大附校足球隊風採 2020-10-20 19: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愛簡約風,通勤休閒「雙管齊下」,快來一睹風採
    快來一睹風採吧!高級感爆棚的長款外套,幹練利落又特別顯瘦,簡直就是為高個子量身打造。搭黑色褲子,通勤休閒「雙管齊下」,給人感覺更加簡潔不累贅。今春大熱的運動鞋,當然也要get起來啦~基礎的黑白配CP,果然走到哪裡都那麼受歡迎,快來一睹風採。
  • 在詩詞的世界裡,我靜靜聽,雪落下的悠遠和平靜
    不論是春花秋月,還是夏蟲鳴蟬,每個季節都有屬於自己獨特的風採。而雪,則是整個冬季的獨白。自古以來,無數的文人墨客都因雪而走一遭冬季的北國,只為一睹雪的風採。所謂「瑞雪兆豐年」,在寒冬裡遊歷途經的文人們,也由此獲益,來了一場詩詞與雪的融合碰撞,可謂天降瑞雪,繁詩盛詞。茫茫雪國,寒風凜冽,仿佛吹散了所有的生氣,放眼望去,好一幅孤冷的江天雪景圖!原來是唐代詩人柳宗元正值人生低谷,被貶永州。
  • 熱血傳奇:為一睹風採,8l跨區「追求」
    這個人呢是一位女玩家,也是唯一一位被8l稱之為對手的人雖然並不是跟8l在一個區,她便是十二區的女傳奇——伊人風採。按道理這兩人怎麼也搞不到一起去的啊,一個是十區的一個十二區的沒事打什麼打呢。這裡呢還是得說說8l了,作為一位純正的氪金大佬簡單的名字不代表著人也簡單,官方因為他的氪金力度多次上調等級上限,8l也是不服所望調一次上限就直接滿級長久以往呢便覺得無趣了,遊戲沒有挑戰了,於是乎十二的伊人風採引起了他的注意。
  • 樓蘭為什麼這麼慘?
    郝沛/攝影在現代復原圖裡,樓蘭是一個外垣方正的城市,內裡中軸對稱,典型受漢式營城思想所影響。這裡兼有弄、木、屯田和貿易,城東北坐落著佛塔、寺院,西南有官署和居民區。唐朝時:「渾驅大宛馬,系取樓蘭王。」——岑參[唐]「願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李白[唐]李白在詩句裡用了兩次「斬樓蘭」,大家也都紛紛開始斬樓蘭。「屬國歸何晚,樓蘭斬未還。」——杜甫[唐]從宋到明,也一直在斬樓蘭。「且掛空齋作琴伴,未須攜去斬樓蘭。」
  • 「樓蘭國」得罪了誰?為何詩句當中儘是斬樓蘭的詞彙?
    在中國的歷史上,樓蘭國可謂之是一個奇葩的存在,為什麼這麼說呢?那是因為它的國祚,堪比周朝800年之久,它建國於公元前176,甚至更早,而公元630年卻突然神秘消失,一直是個迷,但是在歷史上,這個小國卻始終在夾縫當中生存,左右逢源,說白了是一個善變的小國,不過話說回來,一個小國勢單力薄,也只能這樣傳承下去了,然而為何在歷史上的詩詞當中,經常出現諸如「斬樓蘭」等等的詞彙,在說書人看來,可能有以下幾個原因。
  • 她是無數人心中的偶像,萬人空巷只為一睹她的風採...
    她是無數人心中的偶像,萬人空巷只為一睹她的風採... 1977年的一天,上海萬人空巷,全國人民紛紛守在電視機前,只為一睹她的風採
  • 樓蘭為啥在古典詩詞中出鏡頻率高?它消失的原因成為千古之謎
    業餘愛好文史研究的筆者,發現在原西域三十六國中,樓蘭不僅是古代人,也是現代人頗為關注的一個國家。本文專門聊聊樓蘭的事兒。(一)古代詩詞中的熱點地名樓蘭是古代詩詞中的熱點地名。以唐朝為最。舉例如下。李白《塞下曲》:願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
  • 2076年,塞德娜會抵達近日點,到時候可以一睹風採!
    2076年,塞德娜會抵達近日點,到時候可以一睹風採!2076年,塞德娜會抵達近日點,到時候可以一睹風採!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布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 新本速遞 |《樓蘭骨》,不破樓蘭終不還!
    漢武帝初通西域,使者往來都經過樓蘭,樓蘭屢次替匈奴當耳目,並攻劫西漢使者。公元前108年,漢派兵討伐樓蘭,俘獲其王。樓蘭隨即降漢,不久之後又遭匈奴的攻擊,於是樓蘭王分遣侍子,向兩面稱臣。西琳,烏孫公主。安歸,樓蘭王。巴圖爾,匈奴狼王。
  • 中國最大的沙漠裡,藏著一片絕美湖泊群,至今少有人能一睹其芳容
    ,一個個湖泊似一顆顆小小綠珠鑲嵌在塔克拉瑪幹沙漠和庫姆塔格沙漠之間,維繫著這一區域脆弱的生態環境。如今,湖區溼地還在擴大,生物種類增加,神秘的沙漠之水猶如天外之水,滋養著這片塔克拉瑪幹沙漠腹地人跡罕至的沙地。藍天下,沙漠和湖水猶如黃金和寶石,完美無缺,這片湖泊前幾年才正式對外開放,為了保護這脆弱的生態,之前日接待遊客不超過30人,至今一睹它絕美之姿的人少之又少!
  • 翁源詩詞‖會員風採~古詩詞(五)
    韶關市楹聯與詩詞學會會員,翁源縣詩詞學會副會長,敖漢旗詩詞學會會員。近年致力於舊體詩詞創作,著有《翁山吟草詩稿》。憶童年稚子頑皮本自然,幾多趣事入心田。鬧嬉尋樂爬牛背,乖巧言歡放紙鳶。夏日清溪常戲水,秋初老樹捉鳴蟬。流光悄逝臨花甲,回憶兒時猶昨天。
  • 新品鬱金香,因為太像冰激凌了,好想「吃」,遊客都想一睹風採!
    冰淇淋鬱金香是一種國外人工培育的鬱金香新優品種,因為其花期比較短,難以培養,遊客想一睹風採,要把握機會,花開還散發淡淡牛奶香,十分吸睛。冰淇淋鬱金香和冰淇淋相似度很高,插一朵冰淇淋鬱金香花到冰淇淋皮,不仔細分辨估計都難以分辨,由於冰淇淋鬱金香相對難養護,某市首次試種300多株,僅成功一半,成功率極低。
  • 90後當紅小花旦,快來一睹她們的風採!
    90後當紅小花旦,快來一睹她們的風採!當今的娛樂圈90後的美女眾多,並且各有各的風採,看到她們,不知會不會讓你也感染一絲青春的氣息。下面,小編就帶你一起來扒一扒那些90後的當紅小花旦。童星出道的她,如今已經亭亭玉立,也算得上是娛樂圈的「老戲骨」了。作者:舊念隨影
  • 2020黃麗玲北京演唱會,一睹天生歌姬的風採
    2020黃麗玲北京演唱會,讓我們去現場,一睹天生歌姬的風採。
  • 「不破樓蘭終不還」:樓蘭人到底做了什麼,讓中原人咬牙切齒?
    今天我們要說的樓蘭古國,便是中國西部一個小國。現如今,它早已消失在茫茫的歷史長河之中。但是我們還是能從課本中多次看到這個國家,倒不是因為它很特別,而是在諸多古人的詩詞當中,樓蘭時常被提到過,這些詩詞朗朗上口,都很有知名度。諸如:「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和「且掛空齋作琴伴,未須攜去斬樓蘭」,還有「明敕星馳封寶劍,辭君一夜取樓蘭」和「願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