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貴州高新技術產業產值4639.8億元

2020-12-23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根據國家創新調查報告,貴州區域創新能力從2015年的第22位提升到2019年的第16位,綜合科技創新水平從全國第30位提升到第28位;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從2015年1.55件提高到2019年3.12件。「貴州創新能力不斷增強,科技進步貢獻率從2015年的45.42%提高到2019年50.38%。」11月9日,貴州省科技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秦水介做客由貴州省人民政府網和當代先鋒網、天眼新聞聯合打造的「在線訪談」時介紹,「十三五」期間,貴州以大數據為引領的區域科技創新戰略成效明顯,《貴州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涉及科技創新主要指標4項,「科技進步貢獻率」「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2項已提前完成,「全省人才資源總量」預計可完成。

  秦水介表示,「十三五」以來,貴州省科技廳支持涉農項目2152個、經費10.6億元。貴州省科技廳選擇從種業創新、分布式農業、機械化智能化、天然產物提取四方面瓶頸問題重點攻關,制定科技支撐脫貧攻堅的十條措施。貴州試點推動重大科技項目與科技特派員項目「兩項結合」、股份合作社與專業合作社「兩社聯動」、合作制與股份制「兩制雙返」,推動農業技術轉移,建立向知識價值和勞動價值傾斜的分配機制,激發農民群眾和廣大科技人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貴州省科技廳通過聯合發布技術榜單等方式與各職能單位協同聯動,促進科技與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的融合發展。例如,省科技廳與省能源局聯合發布「貴州省『關鍵4%』煤礦機械化開採」技術榜單,評審出可提高1.3%機械化率的技術方案並給予科技重大專項支持。該項工作受到科技部、國家能源局關注,將貴州作為採煤機器人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的三個應用場景之一。

  「十三五」期間,貴州省科學技術基金支持科技人員圍繞大數據理論和應用開展基礎研究53項、資助經費556萬元;立項實施大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關鍵技術、智能網聯汽車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等6個大數據相關的重大專項。以大數據為引領,支持發展「智能+」等變革性技術推動產業革命,實施無人工廠、無人駕駛、無人礦井等科技地標項目,有力支撐產業的高端化綠色化集約化。通過科技攻關改善貴州生態,全省環境汙染治理指數達92.96%,空氣優良率達98%。在科技創新平臺建設方面,「中國天眼」落成啟用,遵義高新區升格為國家級即將獲國務院批准;貴州開放創新平臺即將擴容為「1+9」,其中國家級高新區3家;省級高新區實現市州全覆蓋,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實現市州全覆蓋。

  全省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從2015年2820.8億元增加到2019年4639.8億元,年均增速達到16%。高新技術企業規模不斷壯大,從2015年的382家增加到2019年的1644家,數量翻了兩番,呈爆發性增長態勢。

  貴州「十四五」科技創新的發展目標:到2025年,區域創新能力進入全國前15位,綜合科技創新水平指數進入全國前25位,研發投入強度達到1.6%,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6件,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達到3000家。基本建成與現代產業體系相融合、適應貴州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支撐有力、布局合理、開放高效的區域創新體系,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科技基礎設施,加快培育關鍵技術、拳頭產品、龍頭企業和領軍人才,推動以高新技術企業、隱形冠軍企業和獨角獸企業為代表的新興產業蓬勃發展,在智慧農業、智能製造、智能採掘、智慧交通等領域突破和掌握一批關鍵共性技術,特色科技強省建設邁出堅實步伐,科技支撐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能力和效果顯著增強。

相關焦點

  • 山東高新技術產業產值佔比達44.46%
    聯合網訊12月24日,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獲悉,「十三五」期間,全省高新技術產業產值佔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從2015年的32.51%,增長到2020年第三季度的44.46%,增長11.95個百分點。
  • 我市高新技術產值突破2000億元大關 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到1766家
    該項目總佔地面積1萬平方米,總投資1.02億元,今年5月動工建設,預計2020年春節之前實現主樓入駐。 「十三五」期間,我市把培育和發展科技創新型企業作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下大力氣培育和發展高新技術企業,結出累累碩果。
  • 2020年哈密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經濟實現快速增長
    中新網新疆新聞1月7日電(田玉 郭子毅 楊文娟)2020年,哈密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按照高質量發展的科學定位,立足優勢條件,多措並舉保障企業復工復產,狠抓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盤活長期停產企業取得了階段性成效,開發區內企業生產經營有序平穩,經濟實現了快速增長。
  • 酒業觀察丨貴州白酒產值突破千億元;劉剛正式出任貴州茅臺董秘
    記者從貴州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獲悉,2019年貴州規模以上白酒企業完成產值1131億元,完成增加值1089.2億元,同比增長15.8%。詳情>>安酒酒業大幅增資至1億 聯美集團直接入股記者自全國企業工商信息公示系統獲悉,貴州安酒酒業股份有限公司出現股權變更。工商信息顯示,安酒酒業成立於2011年6月20日,註冊資本1億元。此前,該公司為貴州安酒集團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持股比例100%。
  • 前三季度江蘇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同比增長5.4%
    今年前三季度,江蘇產業轉型升級加力推進,產業質態持續優化,新動能的引領作用日益顯現。前三季度,江蘇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同比增長5.4%,佔規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46.8%,較去年底提高2.4個百分點,其中電子、醫藥行業分別增長10.8%和11%。
  • 貴州石斛產業發展壯大 今年已銷售近3億元
    中新社貴陽6月24日電 (王俊惠)貴州省石斛產業不斷發展壯大,據產銷調度數據顯示,2020年以來,貴州省累計銷售石斛鮮品875.49噸,金額1.5億元(人民幣,下同);石斛幹品32.18噸,金額1.48億元。
  • 2019年廈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995.04億元
    新華網廈門1月22日電(劉默涵)2019年廈門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995.04億元,同比增長7.9%;財政總收入1328.47億元,增長1.7%。  1月21日下午,廈門市統計局發布該市2019年經濟運行亮點及第四次經濟普查數據。
  • 五年來,主要海洋產業產值由3100億元邁...
    在砥礪奮進的「十三五」,煙臺海洋經濟大市建設劈波斬浪,取得輝煌成就——每8處國家級海洋牧場就有1處在煙臺:全市擁有省級以上海洋牧場30處,其中國家級14處,各類海洋牧場建設面積達到110萬畝,產業鏈產值突破500億元;8成國內交付的半潛式鑽井平臺「煙臺造」:煙臺船舶及海工裝備基地成為全球四大深水半潛式平臺建造基地之一
  • 五年來,主要海洋產業產值由3100億元邁上...
    在砥礪奮進的「十三五」,煙臺海洋經濟大市建設劈波斬浪,取得輝煌成就——每8處國家級海洋牧場就有1處在煙臺:全市擁有省級以上海洋牧場30處,其中國家級14處,各類海洋牧場建設面積達到110萬畝,產業鏈產值突破500億元;8成國內交付的半潛式鑽井平臺「煙臺造」:煙臺船舶及海工裝備基地成為全球四大深水半潛式平臺建造基地之一
  • 廣州2019年GDP同比增長6.8%
    南方網訊 1月23日,廣州市統計局官網公布了2019年廣州市經濟運行情況。初步核算,2019年廣州市地區生產總值23628.60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6.8%,增速比上年提升0.6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51.37億元,增長3.9%;第二產業增加值6454.00億元,增長5.5%;第三產業增加值16923.23億元,增長7.5%。數據顯示,廣州的產業結構不斷優化,三次產業比重為1.06:27.32:71.62。現代服務業增加值增長9.3%,佔服務業比重達67.5%,比上年提升1.0個百分點,服務業主導型經濟日益鞏固。
  • 2019年蘭州新區科技成果轉化形成產值178億元
    數據顯示,2019年,蘭州新區科技成果轉化形成產值178億元;全社會研發投入佔GDP比重達到3.5%,有研發活動工業企業佔比達到45%,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佔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到38.6%,科技進步對經濟發展貢獻率達到59.5%,成為新區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 東莞長安鎮2019年GDP首破700億元
    東莞市長安鎮正式進入700億元俱樂部!1月16日長安鎮重點工作情況媒體見面會上,鎮委書記葉孔新向媒體公布了這一成績單2019年,全鎮預計實現生產總值突破700億元。 數據顯示,預計全鎮生產總值同比增長7.8%,高於全省全市,並首次突破700億元大關;預計進出口總額2667.3億元,增長3%。全年實現工業總產值2343億元,增長9.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51.5億元,增長11.5%;固定資產投資74.4億元,增長42%;市場主體突破11萬戶。
  • 貴州食品產業包裝市場需求大,佔全省包裝需求的25%
    11月27日,記者從2020年貴州省食品包裝提升觀摩暨文創設計成果展示會上獲悉,目前,全省生態特色食品產業每年需要紙箱5億套,玻璃瓶20億隻、商標標貼50億張、塑料包裝袋100億個,包裝需求產值達80億元,佔全省包裝需求的25%。
  • 2019年中國動漫產業發展現狀分析 中國動漫產值規模已接近兩千億...
    同時,伴隨著新媒體動漫的崛起,我國動漫產業產值規模已接近兩千億。中國動漫產值規模不容小覷2014年以來,我國動漫內容生產實力得到了進一步提升,類型和題材日趨多元化,在國家政策和資金的保駕護航下,動漫產業集群帶和產業區培育出現端倪。
  • 廣州規劃建設氫能產業體系 2030年實現產值2000億元
    《廣州市氫能產業發展規劃》首次從能源角度全方位謀劃氫能產業發展,立足氫能產業發展各主要環節,因地制宜打造氫能產業鏈,未來10年將打造成產值達千億級的新興產業。根據規劃,到2022年,廣州完成氫能產業鏈關鍵企業布局,實現產值預計200億元以上;到2025年,初步建成氫能產業鏈,實現產值預計600億元以上;到2030年,建成氫能產業體系,實現產值預計2000億元以上。
  • 金華成立高新技術企業協會
    原標題:我市成立高新技術企業協會 昨日(11月24日)下午,金華市高新技術企業協會成立大會召開。市領導張新宇、許章才參加。 高新技術企業是科技創新的生力軍,對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產業結構戰略性轉變,實現高質量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動作用。
  • ...連雲港:高新技術產業對經濟支撐作用明顯 佔規上工業總產值超四成
    高新技術產業是連雲港市主要創新主體,今年前十月全市高新技術產業實現產值
  • 龍蟒佰利2019年淨利25.94億元 整合國內鋯產業促進「鈦鋯共生」
    來源:證券時報·e公司龍蟒佰利(002601)3月24日晚間披露年報,公司2019年實現營收113.59億元,同比增長8.79%;淨利潤25.94億元,同比增長13.49%。每股收益1.29元。龍蟒佰利總部位於河南焦作西部產業集聚區,是一家大型無機精細化工集團,主要從事鈦白粉、海綿鈦、鋯製品和硫酸等產品的生產與銷售,為亞洲最大的鈦白粉企業。公司採用化工企業典型的連續型大規模生產模式,鈦白粉年產能達101萬噸,海綿鈦年產能1萬噸。
  • 廣西3個產業產值突破2000億元
    【原標題】我區3個產業產值突破2000億元  12月21日,由全國工商聯、自治區人民政府主辦的廣西高質量工業暨數字經濟專題推介會在南寧舉辦。  近年來,廣西加快培育綠色化工新材料、電子信息、機械裝備製造、汽車等九大產業集群,不斷增強廣西工業發展後勁。重點培育汽車、機械、電子信息、高端金屬新材料、綠色高端石化、高端綠色家居、生物醫藥7條重點支柱產業鏈,以及新能源汽車、5G通信設備及應用、高端裝備製造、前沿新材料4條戰略性新興產業鏈,推動產業鏈競爭力穩步提升。
  • 瞄準LED產業 衝刺30億產值目標 - 山西晚報數字報
    「2019年,公司產值為22.6億元。今年繼續保持良好的發展態勢,截至9月底,已完成工業產值17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0%。」趙凱波說,隨著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LED顯示屏市場迅速回暖,第三季度整體銷售更是實現了50%的增長,是全國LED行業率先高速復甦的企業。「擴產能、趕訂單,是我們近期工作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