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攝 公共外交學院 顏震 魯宸】10月15日,由吉林大學公共外交學院與成均館大學成均中國研究所主辦,吉林大學社會科學處、公共外交學院、國際關係研究所和國家發展與安全研究院承辦的第八屆「中韓公共外交研究論壇」通過網絡舉辦。此次論壇主題為「新冠疫情背景下的中韓合作」。吉林大學副校長蔡立東,韓國外交部公共外交大使張宰福,吉林省對外友好協會文化交流部部長呂大宇,吉林大學社會科學處、國際合作與交流處、公共外交學院負責人,來自中韓兩國多位現任與前任外交官、專家學者與青年師生參加本次論壇,圍繞後疫情時代兩國關係和東北亞地區未來安全局勢進行了討論。
蔡立東對論壇舉辦表示祝賀,他高度評價了前七屆論壇取得的豐碩成果,並表示,2020年對中國、韓國乃至全世界都是不平凡的一年,希望本屆論壇能夠搭建起公共外交的新平臺,將更多有價值的理念和思考帶入公共外交研究的新領域和新課題。
張宰福在致辭中指出,在新冠疫情肆虐之下,探討公共外交發揮的作用具有深遠的意義。他以「患難見真情」來描述過去半年多來中韓關係的發展,並指出,新冠疫情既是危機,也是增進互信和友誼的契機。中韓兩國攜手抗疫,守望相助,感人事例數不勝數。他對中韓公共外交研究論壇在兩國友好合作關係持續發展的過程中發揮的重要作用表示肯定,並表示,本屆論壇將為後疫情時代兩國公共外交提供契機,韓國外交部將一如既往地支持中韓公共外交平臺拓寬和發展。
在大使圓桌論壇環節中,中聯部原副部長、中國人民爭取和平與裁軍協會副會長於洪君教授,韓國原駐經濟合作組織(OECD)大使李是衡,中國前駐韓國大使、外交部前朝鮮半島事務副代表寧賦魁,韓國外交部原東北亞協力大使丁相基,中國前駐愛爾蘭大使、中國人民大學國際發展與戰略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嶽曉勇分別圍繞論壇主題發言。
在以「中韓防疫經驗與東北亞探索合作」為主題的分組討論中,與會學者王生、楊甲鏞、孫興傑、申鍾浩與評論人郭銳和李紋紀進行深入交流。
在以「新冠疫情背景下的中韓外交新變化」為主題的分組討論中,肖晞、張榮熙、顏震、陳晨四位老師的與會發言和鹹命植、白宇烈的點評發言討論了當前及未來中韓關係的形勢與變化,並對後疫情時代兩國公共外交和關係發展提出建議。
中韓公共外交研究論壇創辦於2014年,由吉林大學公共外交學院和韓國成均館大學成均中國研究所每年輪流主辦,至今已舉辦八屆。通過吉林大學與韓國成均館大學的密切合作,雙方在交流中增進互信、深化友誼,論壇已成為中韓兩國公共外交領域學術交流的主要渠道和為中韓關係提供智力支持的重要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