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腿疼懷疑腰椎間盤突出症?醫生教你5個自查方法,在家就能做!

2020-12-23 唯醫骨科

作者:王南翔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

考古數據顯示,400萬年前人類由爬行變為直立行走 [1]。發展到現代,隨著人們不良生活習慣的積累,終於使腰椎間盤突出症成為一種常見病多發病。即使讀者您本人沒有腰椎間盤突出症,但相信您的家人或朋友們總有不少得這病的吧?雖然患病人數眾多,但是,究竟什麼才是腰椎間盤突出症呢?

腰椎間盤是個「軟骨墊」?

想弄明白這個問題,首先要了解什麼是腰椎間盤。通俗的講,人體的脊柱是由一塊塊椎骨像摞積木一樣摞成的一個柱子,在每兩節椎骨之間有一個軟骨墊相連接,這個軟骨墊就是椎間盤了,位於頸椎部分的叫頸椎間盤,位於胸椎部分的叫胸椎間盤,腰椎部分的自然就是腰椎間盤了。

椎間盤的作用是維持脊柱的穩定,減輕運動的震蕩,緩衝脊柱所受到的壓力和載荷。要知道,腰椎間盤並不是單一均勻的一塊軟骨,它的結構在外周是一圈圈緻密的纖維環,纖維環中間包裹的膠狀物質叫髓核,它們的上下附著著兩片軟骨板,就好像兩片薄煎餅中間夾著一個煎蛋。腰椎間盤突出症是如何發生的呢?

腰椎間盤是怎麼突出的?

正常的壓力,腰椎間盤都能應對自如。可是如果腰椎間盤所承受的壓力太大,腰椎間盤後方纖維環破裂(就像衣服穿的久了磨破了),髓核會沿著破裂的部位被擠出來並突出於椎間盤後方(就像漢堡中間夾的雞蛋被擠出來),擠出來的髓核壓迫後方走行的馬尾神經或神經根,從而產生腰痛和/或下肢放射痛等一系列症狀,這就是腰椎間盤突出症了。

腰腿疼痛≠腰椎間盤症,送你5個自查方法

很多人覺得自己腰/腿疼就懷疑是得了腰椎間盤突出症,但事實並不是這樣的。腰/腿疼≠腰椎間盤突出症,因為導致腰疼的疾病有很多,如腰肌勞損、腰部肌筋膜炎、腰椎小關節突功能紊亂、腰椎結核、腰椎感染、腎結石等。導致腿疼的疾病有腰椎管內腫瘤、梨狀肌症候群、骶髂關節炎、股骨頭壞死、下肢骨關節炎、下肢脈管炎等。

不同的疾病有不同的治療方法,治療方法錯誤,輕者耽誤病情,重者會導致嚴重後果!那麼,為了讓大家都能夠達到有病「自查」的境界,我們總結了一套腰椎間盤突出症的自查秘籍贈予大家:

① 仰臥直腿抬高:平躺於床上,雙腿放鬆伸直,保持一條腿不動,另一條腿在伸直狀態下逐漸抬高至80-90度,在此過程中若感到腿部後方從臀部至小腿或足部出現「一條線」放射樣的疼痛,則懷疑存在腰椎間盤突出導致的神經受壓(圖1)。

圖1: 直腿抬高

② 站立前屈後仰:如圖在雙腿伸直站立狀態下做前屈和後仰(圖2A, 圖2B),前屈動作同仰臥直腿抬高的原理類似感到一側腿部後方「一條線」放射樣疼痛,則懷疑有腰間盤突出導致的神經根受壓。而大部分患者在後仰時會感到疼痛的症狀減輕,但是如果是高位腰椎間盤突出(腰2/3、腰3/4),則會出現膝關節及大腿前方疼痛。

圖2: 前屈彎腰(作用與直腿抬高類似)

圖3:直立後仰

③ 在坐位或身體前屈時,用力咳嗽,體會是否仍然出現一側腿部後方「一條線」放射樣疼痛,若出現則懷疑腰椎間盤突出症。

圖4: 腹壓增加可誘發放射樣痛

④ 試著抬起雙足前腳掌用雙足跟行走或雙腳腳尖行走,感覺是否出現肌肉力量的減弱?若出現有肌肉力量的減弱,可能是腰椎間盤突出導致神經根受壓造成(圖5,圖6,圖7)。

圖5:蹠行:用前腳掌或者腳尖行走

圖6: 跟行:用足跟行走
圖7:彎腰活動

⑤ 試著用比較尖的物體,如鑰匙、筆尖等,雙側對稱的劃自己的雙側小腿皮膚,按照雙側小腿內側、小腿外側、足背內側、足背外側及足底的順序,體驗雙側感覺是否相同,若出現感覺不同的情況,可能是腰椎間盤突出導致神經根受壓造成(圖8)。

圖8:左下肢放射痛至小腿後外側

以上5種自測方法,只要有1個出現異常,就有可能是患有腰椎間盤突出症的表現,還需及時就醫檢查。

最後提醒注意:有些腰椎間盤突出症急性起病的患者,由外傷或某種活動後引起急劇的疼痛,活動嚴重受限,甚至出現雙下肢無力、麻木、大小便障礙或失禁等情況,無需自查,緊急就醫!

去醫院就診,哪些檢查可以幫助確診

如果想確診疾病並且想讓醫生給出恰當的治療方法,相關的各項檢查必不可少。對於腰椎間盤突出症的確診,首選MRI檢查,其次是CT,最後是X線。

以腰椎來說,腰椎X線包括腰椎正側位(圖9)(主要看腰椎的序列是否正常、是否有腰椎滑脫、是否有椎間隙變窄、骨質增生、骨質疏鬆、脊柱感染性疾病,脊椎發育性疾病等大體情況),腰椎過伸過屈位(主要看腰椎有無活動狀態下的不穩情況),腰椎雙斜位(主要看腰椎是否有峽部裂,這是為選擇手術方式做準備的檢查)

圖9:腰椎正側位普通X線片

腰椎CT(主要看腰椎的骨性結構,椎間盤突出、骨化情況及骨性椎管是否存在狹窄,為手術方式提供依據)(圖10);

圖10: 腰椎CT顯示骨性及硬化的結構

腰椎MRI(主要看軟組織,MRI能準確顯示神經受壓迫情況以及椎間盤與神經根的關係等)。

圖11: 腰椎MRI可清楚顯示突出椎間盤與神經的關係

所以,各種檢查都有各自的必要性,沒有一種檢查項目是可以替代其他檢查的。以上這些檢查結果綜合在一起才會對您的疾病得出正確的診斷和治療方案。

有患者可能會問:大夫,我這第一次去看病這些檢查太多了,如果我想先做一項最有意義的檢查,其他的以後再說,我應該選擇什麼呢? 如果是這樣的話,建議首先做一個腰椎核磁共振(MRI),因為核磁顯示腰椎間盤突出的局部情況更加清晰。

在門診很多患者或家屬只帶著一張片子就想讓醫生明確診斷,甚至有的僅僅是拿報告前來就診,這是遠遠不夠的。醫生需要結合患者本人的症狀和體徵,並進行全面查體並閱片後才能給出明確的診斷治療意見。醫生針對的是病人,而不是單純的報告或片子。

相關焦點

  • 腰腿疼之腰椎間盤突出症
    腰背肌鍛鍊隨著工作和休息方式的改變(尤其是電腦普及),腰腿疼越來越成為常見病。比較常見的疾病為腰椎間盤突出症,現將常見的腰椎間盤突出症要點歸納如下:腰椎間盤突出症腰腿疼是最常見主要症狀,多見於青壯年。1.起病急,患者常有腰部扭傷史,損傷後出現嚴重腰痛,輕者尚可忍受,重者臥床不起,翻身極感困難。2.症狀可見臥床後疼痛減輕,數日或數周后感到腿部不適或疼痛。
  • 腰腿疼就是腰椎間盤突出症嗎?這樣鑑別才更專業!
    作者:王南翔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人們往往覺得自己有了腰腿痛就是腰椎間盤突出症,於是乎就給自己診斷了,然後就開始到處求醫問藥,為自己的腰費勁了心思甚至造成了心理負擔。但是殊不知導致腰腿痛的疾病很多,自己那個病真的是腰椎間盤突出症嗎?
  • 如何自我診斷,是否得了腰椎間盤突出症?醫生教您三招!
    大家好,我們您的中醫體質調理師殷醫生目前腰腿疼的病人越來越多,有些病人就會去醫院檢查一下,做了腰椎CT或者腰椎核磁之後查出來是腰椎間盤突出。所謂腰椎間盤突出它其實是一種生理現象, 並不說明你就得了腰椎間盤突出症雖然腰椎間盤突出和腰椎間盤突出症只有一字之差,但其實它卻是兩碼事那麼我們今天就來科普一下這兩者的區別以及如何自我診斷得了腰椎間盤突出症。
  • 腰椎間盤突出怎麼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的自我療法做好這兩點!
    作為骨科醫生,在門診經常會被扶著腰、皺著眉的患者問:「醫生,我腰椎間盤突出,腰疼得厲害!腰椎間盤突出怎麼治療」、「需要做手術嗎」、「都說這病既要治,又要養,那腰椎間盤突出症的自我療法怎麼做才有用?」確實,腰椎間盤突出是骨科常見的疾病之一,又因為很多人對於腰椎間盤突出不是特別的了解,常常患病不自知或過度焦慮。那麼,腰椎間盤突出怎麼治療?
  • 專家教你兩個方法自測是不是腰椎間盤突出
    「腰疼得厲害,我這是不是腰椎間盤突出了?」、「腰腿痛又犯了,肯定是腰間盤突出……」許多人都有這樣的想法,但其實可以引起腰腿痛的疾病有很多,而腰椎間盤突出症只是其中一種非常常見的病因。那如果懷疑自己得了腰椎間盤突出症,要如何判斷呢?
  • 兩個小動作,教你自測腰椎間盤突出症的風險!
    年輕時,腰椎間盤含水量高,在影像學檢測下像白色飛碟一樣亮亮的。一旦檢測發現腰椎間盤變黑即表示腰椎間盤含水量下降,提示腰椎間盤出現了退變。腰椎間盤一旦開始退化,腰椎間盤突出症的風險就會開始增加!有什麼簡單的方法,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不用拍片子,就能判斷自己是否存在腰椎間盤突出症的風險呢?
  • 腰椎間盤突出症的常見認識誤區
    目前的醫療條件和水平在診斷和治療上都已經達到較高的水平,有效的治療方法亦很多,但是很多人都對腰椎間盤突出症的認識仍存在頗多的誤區,下面給大家介紹幾種常見的認識誤區。      誤區一:腰腿痛不算病事實上腰椎間盤突出症引起的腰腿痛不僅算病而且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因為這種病不僅可以引起腰腿痛,而且嚴重時還會引起下肢麻木、無力,更有甚者,可能引起大、小便功能障礙等,嚴重影響生活質量。
  • 有這4 個症狀的要注意了!這 5 招教你自測是否腰突!
    作者:王南翔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400萬年前人類由爬行變為直立行走後,人類化石中就逐漸出現了腰椎退變的跡象,發展到現代,隨著人們不良生活習慣的積累,終於使腰椎間盤突出症成為了一個常見病,人們往往覺得自己有了腰腿痛就懷疑是得了腰突症,但是導致腰腿痛的疾病很多,如何進一步確定自己的病就是腰椎間盤突出症呢?
  • 關於腰椎間盤突出症,你不得不知道的幾大誤區!
    前段時間跟隨骨科門診,發現因腰腿痛就診的病人比例較高,而且很多病人都會常問的一句就是「醫生,我腰疼是不是椎間盤突出導致的,我要怎麼治療啊?」但是小編告訴你,沒有那麼多人隨隨便便突出,今天說一說關於腰椎間盤突出的常見誤區。誤區一:腰椎間盤突出=腰椎間盤突出症很多人到醫院檢查,拍片子顯示腰椎間盤突出,就很怕,以為得了腰椎間盤突出症。其實腰椎間盤突出(簡稱腰突)並不等於腰椎間盤突出症(簡稱腰突症)腰椎間盤突出症=腰突+臨床症狀。
  • 腰椎間盤突出症,您最關心的30個問題
    腰椎間盤突出症是較為常見的一種脊柱退行性疾病,是導致腰腿痛最常見的病因之一,主要是因腰椎間盤的變性,纖維環部分破裂或全部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壓迫神經根、馬尾神經所引起的一種症候群。
  • 擺脫腰椎間盤突出症的糾纏 海醫二院醫生支招
    那麼,如何判斷是否有腰椎間盤突出症?為什麼我們會得腰椎間盤突出症?怎麼預防和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海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骨科專家為大家釋疑解惑。  什麼是腰椎間盤突出症?  椎間盤是我們脊柱中間的一個重要的結構,它在兩個椎體中間形狀是一個盤狀,所以叫椎間盤。
  • 坐骨神經痛的鍛鍊方法,腰椎間盤突出症的自我療法別只看不做!
    坐骨神經痛的鍛鍊方法,腰椎間盤突出症的自我療法如何做呢?1.避免久坐不動久坐不動是近年來年輕腰突症患者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工作、玩電腦、看電視的時候久坐不運動,長時間的坐著就會造成腰部血液循壞不順暢,腰部肌肉僵硬,腰椎發生退變性的改變。所以,避免久坐不動是腰椎間盤突出症的自我療法之一。
  • 腰腿疼不只有腰椎間盤突出 或是腰交感神經受壓迫
    腰腿疼不只有腰椎間盤突出症,還有可能是腰交感神經受壓迫,導致壓迫交感神經容易被誤診,82歲的易婆婆就是這樣的患者。她感覺自己雙腿冷熱交替,腿上似有蟲爬。這樣的感覺讓她苦不堪言。近日,易婆婆來到成都市第二人民醫院就診,該醫院疼痛科副主任醫師李京霞為她找到了病症的根源。
  • 利德治療儀:腰椎間盤突出如何在家做治療?
    腰椎間盤突出患者的日常生活中,只是彎腰撿個東西都能突然"閃"了腰。有的時候只要稍不注意,一個輕微小動作就能讓疾病發作,患者甚至不敢轉身、不能用力,就連輕輕咳嗽幾聲,都能疼痛加劇。
  • 福州腰椎間盤突出哪家醫院好?腰椎間盤突出導致腰腿痛,這5招幫你...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會出現腰腿痛,甚至走路腿腳發麻疼痛等症狀,殊不知,這可能是腰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所導致的腰腿痛。 腰間盤突出為什麼會壓迫神經? 腰椎處於胸椎、骶椎之間,承受著人體上半身的重量。
  • 腰腿疼,有腰椎間盤突出症,該怎麼治才能斷根?醫生介紹4種療法
    如果這個突出的部分,壓迫到了脊柱周邊的神經,就會引起腰椎間盤突出症。本文,我們來一起了解下腰椎間盤突出症的細節。為什麼纖維環會破裂?這幾件事情是誘因,希望你一個沒有如上文所述,纖維環破裂是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根本誘因。以下幾件事是導致纖維環破裂的誘因:1、長期彎腰負重當脊柱豎直的時候,纖維環各部受力均勻,不容易損傷。
  • 腰突患者不用求人,這個絕招在家就能做,腰腿很快就不疼了
    腰突患者不用求人,這個絕招在家就能做,腰腿很快就不疼了生活就是現在這樣的,我們變化不了,但是想要怎麼樣的生活方式,大家是有決定權的。針對腰椎突出的病發,一樣的大家也有決定權,如何選擇決定著,我們是繼續遭受痛苦還是從困擾中解脫出來。困難我們總會遇到,每個人都逃不掉,但是對待挫折,不同的方式和選擇,才是影響我們生活最重要的。
  • 不是所有腰腿痛都是腰椎間盤突出!
    張達義主任經過初步檢查,首先考慮趙先生是腰椎間盤突出症,因為患者腰部疼痛嚴重,翻身、站立和行走都很困難,於是安排趙先生住院進一步診治。 入院後由張豔松醫生詢問患者病史,並進行仔細查體,同樣初步考慮患者為腰椎間盤突出症,同時開具了相關檢查予以明確診斷。當天下午,趙先生部分檢查結果出來了。
  • 高齡老人腰椎間盤突出症到底值不值得做手術
    11 月 7 日,飽受腰腿疼折磨長達 10 年之久,曾多處求醫病情況仍無好轉的孟大爺,成功接受了開放手術治療,結束了 10 年疼痛之苦。來自貴陽市南明區的孟大爺 10 年前出現腰部疼痛伴雙下肢放射痛。據他本人描述,疼痛為間歇性酸脹痛,尤其以久行、 久坐、 久站後疼痛加重 ,臥床休息後緩解,期間症狀反覆。
  • 腰椎間盤突出症年輕化,記住這2個動作不要做!
    ①蹺二郎腿二郎腿會導致骨盆傾斜,腰椎承受壓力不均,造成腰肌勞損,同樣也會導致腰椎間盤受力不均,長時間做這個姿勢是腰椎間盤突出的危險因素。特別是青少年處於生長發育期,常蹺二郎腿容易形成駝背和脊柱彎曲。②彎腰搬東西直接彎腰搬東西,會導致腰椎間盤突然受力增加,很容易使腰椎間盤通過薄弱區域突出,很多腰痛患者就是在彎腰搬重物後症狀加重的。腰椎間盤突出太疼了,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