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工作和休息方式的改變(尤其是電腦普及),腰腿疼越來越成為常見病。比較常見的疾病為腰椎間盤突出症,現將常見的腰椎間盤突出症要點歸納如下:
腰椎間盤突出症
腰腿疼是最常見主要症狀,多見於青壯年。
1.起病急,患者常有腰部扭傷史,損傷後出現嚴重腰痛,輕者尚可忍受,重者臥床不起,翻身極感困難。
2.症狀可見臥床後疼痛減輕,數日或數周后感到腿部不適或疼痛。
3.以下腰段椎間盤突出常見:腰4-5,腰5和骶1椎間盤突出。
4.神經根受壓而出現坐骨神經支配區域痛,表現為沿患側臀、大腿後側、小腿外側和足外側部麻木或放射痛。當髓核突出較大或中央型突出,可為兩側下肢疼痛。嚴重者可使馬鞍區麻痺,大小便困難和雙足麻痺。
5.臨床一般可見:腰椎功能活動受限,椎旁壓叩痛伴放射痛,直腿抬高試驗及加強試驗陽性,腱反射改變:神經根受壓嚴重或壓迫過久,其相應的腱反射消失。皮膚感覺異常,主要為相應的神經所支配區域皮膚感覺減退或麻木。椎間盤突出嚴重,可出現馬鞍區麻木,大小便障礙。上腰部椎間盤突出則股神經受累股四頭肌肌力減弱,可見肌肉萎縮;坐骨神經受累時,腓腸肌張力減弱,拇伸肌肌力減弱等,病程久者足背伸肌群也可萎縮。
6.有時還會有腰椎畸形,脊柱腰段生理性前屈減少或消失,甚至變為反向性後曲。多數由於髓核向後突出,腰部被動前屈可緩解神經根所受的壓迫。腰椎側彎發生較晚,多數出現在腰腿痛持續時間較久的病例。當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根內下方時(腋下型),脊柱向患側彎曲;當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根外上方時(肩上型),脊柱向健側彎曲。
7.常用檢查:X線檢查、MRI、CT檢查等,肌電圖檢查可見神經根性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