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皇大帝掌管乾坤,天上人間盡在他的掌握之中,並隨時聽取臣下的匯報,以便做出聖斷。一日早朝,太白金星奏曰:「臣近期察訪,人間膠東黃縣方士徐福以為秦始皇尋長生不老藥為名,正在籌集訓練幾千名童男童女,考察百工、桑農、醫學、釀酒等技術,準備東渡扶桑,開化列島很是寂寞辛苦,臣懇奏玉帝賜天狗給徐福與其作伴,幫其解難。」玉帝曰:「朕早有此意,將天狗賜給徐福先行幫忙,再讓天狗將來解嬴政歸天后事之謎。」於是天狗領旨下凡,直奔徐福故鄉——膠東半島黃縣(今龍口市)。
黃縣徐鄉人徐福從小志向遠大,在當地頗有威望,這天早上雞叫五更,他正要出門組織人員出海訓練,準備將來東渡瀛洲。徐福打開街門,一隻小狗蹲在門首,朝著他搖尾討好。徐福煞是喜歡,於是就收為已有,日夜相伴。豈知這就是天狗的化身。
徐福生活的時代,正是秦始皇當政的時代。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四方巡視,八方招搖,於始皇二十八年,他東行郡縣過黃(黃縣,今龍口市)、(今福山一帶),窮成山、登之罘。此時徐福得知秦始皇巡行至黃縣,乃打扮一新,帶著心愛的小狗上書並晉見秦始皇,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萊、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請得齋戒,與童男童女求之。秦始皇聽說可以為其求得長生不老的仙藥,龍顏大喜,尤其看到徐福身邊那隻靈活可愛的狗,更是愛不釋手。為了博得始皇帝的歡心,徐福只好忍痛割愛,將狗贈送給了秦始皇。從此秦始皇對狗疼愛有加,封為御狗,緊隨左右。
始皇三十七年,嬴政大帝再次巡行天下,到處勒石立碑以示威武。徐福入海求神藥,數歲不得,費多,恐譴乃詐曰:「蓬萊藥可得,然常為大鮫魚所苦,故不得至。願請善射與俱,見則以連弩射之。」秦始皇一聽,面露不悅之色,御狗一看要對故主人加責,忙搖尾乞憐討好秦始皇。秦始皇見此只好罷了,再看到御狗與故主人親熱倍至,更不忍心責怪,只好悶頭不語。晚上御狗施法託夢給秦始皇,讓其與海神戰。第二天秦始皇去佔夢,御狗又做法讓解夢的博士曰:「水神不可見,以大魚蛟龍為侯。今上禱祠備謹,而有此惡神,當除去,而善神可至。」於是秦始皇令入海者齎捕巨魚具,而自以連弩候大魚出射之,自琅玡北至榮成山,弗見。至之罘,見巨魚,射殺一魚,遂並海西。徐福馬上積極籌備渡海至瀛洲,名為尋找長生不老藥。秦始皇見狀心中高興,好不得意,其御狗也隨之意氣風發,更加通人性,懂人語,聰明可愛。始皇把它奉為掌上明珠,行同車,臥同床。
豈料,秦始皇回鹹陽,走到平原渡口染病,愈來愈重,自知仙藥不得,回生無望,於是修詔書一封,命大公子扶蘇速到鹹陽繼位。
哪裡知道詔書被奸臣趙高扣留不發。被蒙在鼓裡的秦始皇天天盼,時時盼,最終也沒盼回扶蘇,病死在回鹹陽的路上。
在秦始皇駕崩的當天,趙高的本來面目暴露出來,利誘左丞相李斯,秘密偽造了秦始皇的遺詔,立秦始皇的小兒子胡亥繼位,世稱二世,令公子扶蘇自盡。趙高、李斯認為他們的陰謀天衣無縫,豈知這一切卻瞞不過秦始皇的那隻御狗。御狗聽得清清楚楚,看得明明白白,但一直不動聲色,每天借秦始皇的喪事流露出無限的悲哀,心裡卻在醞釀著幹一件大事。而趙高等人則毫無察覺。
在一個狂風大作的漆黑之夜,御狗憑著對秦始皇的忠誠,偷偷叼走了放在趙高枕邊的那封真的秦始皇的遺詔。豈料在慌忙逃脫之時,它碰倒了一個凳子,趙高被驚醒,伸手一摸枕邊的遺詔不見了,回頭一看,御狗正銜著件東西逃奔。趙高大驚失色,急命衛士追殺御狗。
御狗見身後有燈籠火把,重兵追殺,慌忙順著來路往東狂奔,一口氣跑出幾十裡路,它要回到故主人徐福身邊,將遺詔的真相告知天下。趙高立即給東邊各郡縣下達了捕殺御狗的命令。御狗只好偷食野物,晝伏夜行繼續往東跑去。
卻說,御狗跑到黃縣,這時徐(下轉第39頁)(上接第51頁)福已經帶領三千童男童女離開黃河營港口,直赴東瀛了。御狗被當地衙役發現。縣令得信後,親自率領捕快追殺御狗,準備向趙高邀功請賞。御狗情急之中,只好往南面山上跑去,眼看後面追兵愈追愈急,便一口氣跑到山頂,前面是懸崖,後面是追兵,就在這萬分緊急的關頭,一道金光,一聲炸雷,震得天搖地晃,亂石橫飛,眾衙役死的死,傷的傷,抱頭鼠竄。御狗大叫一聲,秦始皇的遺詔飛下了山。御狗變成了一尊巨大的石狗了,狗頭朝南(今招遠市)狗尾朝北(今龍口市),仿佛向人們述說著秦始皇遺詔的真相。從此以後,當地的百姓稱那座山為狗山。
秦始皇真正的遺詔掉下山後,被當地一老翁拾得。老翁不敢公開詔書的秘密,只告訴了幾個親近的人。結果一傳十,十傳百,人們這才知道趙高篡權,扶胡亥繼皇位的真相。
那麼那金光一閃,御狗變石狗是怎麼回事呢?原來這完全是玉皇大帝所為。玉皇大帝被御狗的赤誠之心感動了,在御狗進退無路的危急時刻,一揮巨手,使沙石飛滾,驅退追兵。御狗的肉身被玉帝點化成石狗,其靈魂被召上天庭封為天狗,專司看管月亮。
人間的御狗雖變成石狗,但其忠於主人的本性不改。舊時每遇大旱,當地百姓就用柴木燒狗頭,直到狗頭上燒出了汗珠,石狗就顯靈下場大雨,以解百姓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