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丹心照萬民,甘造坎坷不甘馴」,這是雲南省政協原副主席楊維駿自己書寫掛在屋內的一句話。6月9日下午18點03分,這位1922年出生的老人因病與世長辭,享年98歲。
6月10日上午,上遊新聞記者前往楊維駿家中。楊維駿女兒楊多琪對上遊新聞記者表示,家屬目前在家中設立了靈堂,「但只是供家人悼念追思,目前暫不接受公眾的悼念,感謝社會各界人士的關心」。楊多琪表示,今天晚些時候,雲南省相關部門將就楊維駿的生平、簡歷等發布權威消息,相關信息以官方發布的為準。
上遊新聞記者看到,楊維駿生前朋友、親戚等多人陸續前往靈堂致哀,小區內沒有擺放花圈、張貼輓聯等。
楊維駿的妻子王婉琪告訴上遊新聞記者,5月初,楊維駿因身體著涼,引發肺部感染,之後病情迅速惡化,6月9日下午18點03分,因搶救無效去世。6月12日,楊維駿的遺體告別儀式將在昆明跑馬山公墓舉行。
▲6月10日,楊維駿家屬在昆明金牛小區設立了靈堂,供家庭追思。攝影/上遊新聞記者 胡磊
上遊新聞記者了解到,楊維駿1922年3月出生於雲南昆明,是雲南名將楊蓁之子。1945年,楊維駿從雲南大學政治系畢業,同年加入中國民主同盟,任民盟雲南省臨時工委副主任委員,雲南大學學生自治會主席。新中國成立後,楊維駿歷任民盟雲南省委秘書長、副主任委員和中央委員,雲南省第五、第六屆政協副主席,第六屆全國人大代表。
2019年5月10日,上遊新聞記者曾在昆明採訪了楊維駿老人。因為患有多種疾病,頭髮花白的楊維駿行動緩慢,走路必須拄著拐杖,只能一步一步地慢慢前行。腦供血不足、失眠、高血壓、糖尿病,多種疾病纏身的楊維駿晚年有喝冰水的癖好,妻子王婉琪將使用過的玻璃奶瓶清洗乾淨,裝滿水後放入冰箱冰凍,楊維駿每天都要喝不少冰水解渴。
2010年,為了幫助昆明市郊區農民解決耕地被毀壞、強徵的問題,當時已經88歲的楊維駿,和失地農民代表一起,坐著省政協配給他的黑色奧迪轎車,前往雲南省國土資源廳反映問題。「公車上訪」隨即引起輿論熱議。不久之後,因持續舉報白恩培、仇和、秦光榮等雲南政壇昔日的重量級官員,楊維駿成為了著名的反腐鬥士。
2014年8月,雲南原省委書記白恩培因嚴重違紀違法被相關部門調查,當地普遍認為與楊維駿堅持不懈的舉報有較大的關係。2019年5月10日,楊維駿在昆明的家中告訴上遊新聞記者,除了對白恩培進行過持續的舉報之外,在秦光榮擔任雲南省委書記期間,自己也對其進行過實名舉報。
▲2019年5月,楊維駿在家中接受上遊新聞記者採訪。 攝影/上遊新聞記者 胡磊
白恩培在任雲南省委書記期間曾提出「全域發展」的理念,無視國家對基本農田政策,大力推行徵用農田的政策,這種舉措被楊維駿多次舉報。秦光榮從白恩培手上接過省委書記一職之後,改變了白恩培的城市發展思路,將「全域發展」改為了「用地上山」。楊維駿對上遊新聞記者表示:「用地上山沒問題,也符合國家的政策,但這些話都只落在了嘴上。」
「秦光榮口是心非、言行不一,在調動特警和當地農民發生嚴重衝突的事件之後,他只是以不再徵用基本農田這樣的承諾來敷衍了事,根本沒有其它任何懲處措施,我就此以個人的名義向中紀委進行了舉報。」楊維駿雖然已經97歲高齡,但和上遊新聞記者一談到當年被他舉報過的秦光榮、白恩培等人,他的思維瞬間就變得十分清晰,開始侃侃而談。王婉琪對記者表示,「老爺子就是這樣的性格,生活上不是很方便,但只要一談到反腐,馬上就來了精神。」
楊維駿近年來集中精力撰寫了《楊維駿爭鳴文集》和自傳,字數共計七八十萬字,內容包括了史學重點問題、親身經歷的多年革命、反腐經歷等,「一定向真理低頭,絕不向謬誤退讓」,是他為自己的文集所提,也是他的人生格言。
對於雲南政界近年來多名重要官員落馬一事,楊維駿認為,反腐還是應該堅持「把權力關進籠子裡」這一原則,「權力大了沒人管,而且集中在少數人的手中,沒有人可以制約。只有按制度辦事,官再大也不能讓一個人說了算」。
上遊新聞記者 胡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