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愚公」楊維駿逝世 讚賞我的人很多,卻沒看到效仿者

2020-12-16 新京報

  姓名:楊維駿

  性別:男

  終年:98歲

  逝世原因:病逝

  去世時間:2020年6月9日

  生前身份:雲南省政協原副主席

  6月10日上午,新京報記者從楊維駿夫人王婉琦處證實,雲南省政協原副主席楊維駿因感染肺炎搶救無效,於6月9日18時03分在昆明離世,享年98歲。

  王婉琦告訴新京報記者,不久前楊維駿因感染肺炎住進醫院,一直在ICU搶救,因年紀大身體弱,「沒幾天就不行了」。

  6月12日,楊維駿的遺體告別儀式將在昆明跑馬山公墓舉行。

  楊維駿的一位朋友告訴新京報記者,兩個月前他曾去醫院看望,楊維駿還在為違法徵佔地而不平,掛念著失地農民。他說楊維駿認起人來有時清楚有時糊塗,「但是講起反腐還是思路很清晰。」

  2010年12月,為了幫助昆明市某區農民解決耕地被毀壞、強徵的問題,88歲的楊維駿帶著農民代表,坐上政府配給他的黑色奧迪A6專車,駛進省政協大院。隨著這起著名的「公車上訪」事件引發輿論熱議,作為雲南省政協原副主席的楊維駿走到臺前。

  三五年後,他致力舉報的白恩培、仇和等一幹在雲南任職的官員先後落馬。盛名之下,楊維駿創造了中紀委實名舉報人中年齡最大、職務最高的紀錄。

  楊維駿和新京報淵源頗深,最初楊維駿走入公眾視野就是因為「公車上訪」事件後新京報的一篇深度報導《雲南副省級退休官員開道帶村民上訪》(刊發於2010年12月21日),此後新京報曾多次採訪楊老,刊發《反腐「愚公」楊維駿:反腐是你死我活的鬥爭,不能停》《舉報白恩培、仇和的反腐鬥士,曾被人威脅「永遠閉嘴」》等多篇報導。去年10月下旬,新京報記者曾去昆明拜訪過楊維駿,不想竟成永訣。

  「快一百歲了」

  2019年10月21日下午四點半,97歲的楊維駿剛輸完液,從昏睡中醒來。因為半年前摔倒受傷,他每隔一陣就要到醫院掛水。

  幾個小時前,楊維駿和老伴吵了一架。老伴兒王婉琦身體也不好,她提到自己生病都是因為楊維駿反腐害上的。就這麼一句,觸到了楊維駿的「底線」。他說,不和「反對我反腐的人」回家。老伴慪氣走了。

  一覺醒來,楊維駿仍未消氣,他梗著脖子,「大是大非問題,我怎麼能退讓,說我反腐錯了?」

  身為雲南省政協原副主席,楊維駿也是憑著這股倔強,成了雲南官場的「異類」,繼而為大眾所知。

  2010年,他用政府專配的黑色奧迪A6專車開道,帶著失地農民到省政協大院上訪,以「公車上訪」事件躍入公眾視野。4年後,他堅持舉報了十餘年的雲南原省委書記白恩培落馬,讓他二度迎來晚年的高光時刻。一時間,媒體、訪民絡繹不絕。

  儘管行走困難,右眼幾近失明,口齒也不再伶俐,楊維駿沒有就此停歇。收集材料、寫舉報信、更新博客,他的長矛始終對向不公和貪腐。用友人的話來說,他還是那個不知疲倦的「堂吉訶德」。

  見楊維駿並不容易。他居住的小區坐落於昆明市中心,一溜的橙白色獨棟別墅,住的幾乎都是副省級以上高官。這裡門禁森嚴,事先預約,到達小區門口後,須由主人通知保安放行,來人才可進入。

  近兩年,隨著身體每況愈下,楊維駿和老伴住的這棟三層別墅,明顯冷清了許多。

  楊維駿微弓著背,坐在客廳的米色皮質沙發裡,衰老正以不可逆轉的態勢向老人的每一處肌體蔓延。

  頭髮灰白,老人斑遍布兩鬢,顴骨因消瘦而高聳,難以連貫地說一整句話。楊維駿愛喝涼水,每嘬完一口,都顫顫巍巍地撿起杯蓋,因右眼視力受損,杯蓋在杯沿上摩擦許久才能合攏。「我快一百歲了。」他對記者說。

  記者來訪前,楊維駿正在等著他的「助手」馮清(化名)。馮清在某國企就職,七八年前楊維駿替失地農民維權時兩人結識。他們原本約了這天下午要繼續撰寫舉報某落馬高官的材料,馮清臨時有事來不了。

  馮清回憶,五六年前,楊維駿腿腳還靈便,常常下到雲南各個州縣了解民情。兩年以前,楊維駿每隔一周都要到小區1號門左側的列印店,請店員列印材料,再幫忙發在博客上,一坐就是一整天。

  但這兩年,衰老不容許他再做這樣耗損精力的事了。

  由於腦供血不足,要是沒人與他說話,楊維駿常常坐著坐著就昏睡過去。「也許閉上眼睛就醒不過來了。」王婉琦壓低聲音,皺著眉頭。談話間,楊維駿眼皮耷拉下來,微張著嘴,沉默被呼嚕聲取代。

  退休高官反腐

  2010年12月,楊維駿家的三層小樓突然湧進了許多記者。此前不久,剛剛發生了讓楊維駿聞名的「公車上訪」事件。

  當年12月17日,已經88歲高齡的楊維駿,坐著政府專配給他的黑色奧迪A6轎車,領著兩輛破舊的麵包車,駛進了雲南省政協的大院。他帶著昆明市西山區福海社區的12個失地農民,準備向政協信訪處上訪,但領導辦公室人去樓空,只好空手而歸。

  楊維駿事先得知,由於時任昆明市委書記仇和強推「全域城鎮化」,福海社區三千多村民世代耕種的1800畝良田被政府強佔,房屋遭強拆,不少無家可歸的老人租房受阻,只能住到豬圈,一個92歲的老嫗不堪煎熬跳魚塘自殺。此事始終沒有得到處理結果。

  楊維駿帶著村民上訪的消息在政協大院傳開後,第二天,政協老乾處的處長就跑到他家質問,不想被楊維駿反將一軍:「難道公車只能用來遊山玩水,不能用來為民請命?」這一幕被一旁的記者記錄下來後,楊維駿一下成了網友心目中「最可愛的官員」。

  早在這起事件之前,楊維駿就是雲南官場上出了名的「刺頭兒」。最為人所知的,是他對雲南原省委書記白恩培的舉報。

  2001年,白恩培從青海調至雲南任省委書記時,楊維駿已經從雲南民盟離休三年。本該是頤養天年的年紀,但白恩培上臺後力主的「一湖四片」造城運動,挑起了楊維駿緊張的神經。2014年接受《環球人物》採訪時,楊維駿回憶,當時中央提倡「又好又快發展」,白恩培卻主張「快速發展是第一要務」。

  楊維駿屢次勸諫未果,還因為「黨外人士」的身份,被剔除出了每年兩次的省老幹部座談會的名單。

  2013年,白恩培早已離開雲南,調任全國人大,但楊維駿並沒有停止反映白的問題。那年夏天,借到北京治療眼疾的機會,楊維駿直接把舉報包括昆明福海案、賤賣礦案及省銀監局和省政法委共設陷阱的「金座」詐騙案在內的雲南「六大要案」的材料,遞給了中紀委。在賤賣礦產的問題上,他把矛頭直接對準了白恩培。

  2016年10月9日,因受賄、巨額財產來源不明案,白恩培被判處死刑,緩期2年執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

  被告人白恩培在法庭上接受審判。

  伴隨舉報而來的,是威脅。

  楊維駿曾向中紀委舉報過雲南省紀委的一位時任領導。後來一個「好心人」寫信給他,說這位領導公開放話,要讓他「永遠閉嘴」。

  楊維駿有遊泳的習慣。幾年前,某個駕駛員傳出話來,說有人準備在他去泳池的途中製造車禍。

  王婉琦說,有天凌晨4點,有不明人士爬上陽臺撬鎖,「咔嚓咔嚓」聲把她從睡夢中驚醒。第二天她向公安報了案,從此,物管在她家斜對面增設了個崗亭,保安從每晚8點值守到次日早上6點。

  但楊維駿似乎對這些都不以為意,「我想到的就是,不管什麼樣的大官,他違反黨紀國法,我就是站在維護黨紀國法這邊。」

  從家仇國恨中走來

  楊維駿多次對人說,自己是在家仇國恨裡長大的。

  他的祖父母都是昆明城裡的貧民,靠幫人挑水和縫製帽子度日。楊維駿的父親楊蓁自幼學習刻苦,後考入雲南講武堂,加入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曾任孫中山的秘書、高級參謀。楊維駿三歲時,父親死於軍閥範石生之手。

  儘管父親早逝,但楊維駿從小就從母親那兒聽說父親的許多事跡。父親愛兵如子,愛民如子,不準長官打罵部下,發動士兵種蔬菜種稻穀,成立士兵食堂,任滇中衛戍司令時,曾連夜率兵從土匪手中救回被擄掠的村民。

  父親死後,為了躲避軍閥的迫害,楊維駿和家人去了上海。在十裡洋場,楊維駿既目睹了列強的趾高氣揚,也見證了保家衛國的新思潮。

  隨著時局惡化,日軍佔領上海,包圍租界,1937年,楊維駿舉家遷回雲南。在雲南大學政治系就讀期間,他和同學建立學生自治會,加入新成立的民主青年同盟,畢業後又成為中國民主同盟的盟員。1949年,成功策動雲南省政府主席盧漢起義後,楊維駿仕途坦蕩。1951年1月,雲南省第一次各族各界人民代表會議結束後,不到30歲的楊維駿被委任為雲南省政治協商委員會專職副秘書長。

  幾年後,經人介紹,楊維駿遇到了自己的終身伴侶。1958年,楊維駿和王婉琦成婚。也是在這一年,因不願揭發被打成右派的費孝通,楊維駿也被戴上了右派的帽子。

  如今,楊維駿再回想,卻把那些苦日子咂摸出滋味來了。他被分去放牛,牛安靜吃草時,他就拿出馬恩文選,這一讀,讓他一下「看到了光明」:「我覺得人類社會總是要前進的,不可能有什麼力量阻止人類前進,受挫折是暫時的,不可能永遠。」

  被打成右派的二十年,也是楊維駿的一雙兒女長大成人的二十年。即便楊維駿後來徹底摘掉了右派的帽子,恢復了在雲南省政協的職務,兒女也並未因為父親的身份沾過什麼光。

  兒女各自奔著前程遠去後,那幢三層小樓,就只剩楊維駿和王婉琦「相依為命」了。他坦言,自己從不會說什麼甜言蜜語,對老伴的關心,只體現在行動上。

  2014年夏天,王婉琦因心慌,到一家醫院吸氧,不想誤吸了二氧化碳。雖然沒有直接證據,楊維駿和王婉琦懷疑這是腐敗分子的報復。因為擔心老伴再受傷害,楊維駿陪著王婉琦住了整整一年院。

  王婉琦是個閒不住的人。80歲的年紀,還能一口氣從家騎車到翠湖,打拳、跳舞。但近幾年,她感到身體大不如前,最多只能走上100米,出門買菜都要保姆推著。

  面對這個比她還要衰老的丈夫,王婉琦不時感到照顧的疲累。她說,自己不是貪圖享受的人,丈夫人品好,一生為國為民,在這方面她敬重他,但「負擔太重了」。

  戰鬥到最後一刻

  「反腐不付出代價,怎麼反腐?」楊維駿說,讚賞他的人很多,卻還「沒看到有哪一個效仿我」。他不強求每一個人都像他一樣,只是他越來越感到時間的緊迫了。

  「我快一百歲了。」楊維駿又把這句話提起。他的老朋友們大多故去,剩下的,要麼看不見、聽不見,又或者是因誤會斷了聯繫。他說,正是「跟腐敗分子生死搏鬥的時候」,「想他們沒有意義了」。

  雖然從未動搖過反腐,但相比從前,話語間,楊維駿似乎多出了不少困惑。

  他說,2014年白恩培落馬後,自己的舉報再沒有過什麼大的成績。說到失地農民因上訪被非法拘留,楊維駿本就嚴肅的語氣又立馬急促起來:「農民就是靠土地生存,你把農民的土地搶掉,農民還活嗎?不能輕描淡寫,說限制人身自由。」

  馮清解釋,在老人家看來,雲南的貪腐問題,歸根結底是土地等公共資源被強佔後的權錢交易問題,「所以老人家想解決的最終還是歸到土地問題,而不僅僅說把一個人抓掉處理就完了。」

  有時聊完了正事,楊維駿也會和馮清拉些家常,說自己到了這個年紀,放心不下的事有兩件,一是雲南的貪腐和土地問題,二是反腐文集的出版,「如果能有一個結果的話,他也能瞑目了」。

  去年10月21日,老夫妻發生口角那天,保姆透露,王婉琦曾悄悄打來電話:「能勸就把他勸回去,不回去就讓他吃點苦。」

  楊維駿果真堅持「原則」,沒回家。第二天一早,放心不下的王婉琦,又跑去了醫院。

  「您覺得楊老是個什麼樣的丈夫和父親?」

  「正直。」問了兩次,這是王婉琦唯一的答案。

  (參考資料:《楊維駿自傳》《楊維駿爭鳴文集》)

  新京報記者 張惠蘭

相關焦點

  • 送別「反腐鬥士」楊維駿:彌留之際曾追問活著的意義
    楊維駿被中紀委評價為「年齡最大、職務最高、反映問題不為自己而是最為老百姓著想的實名舉報者」。雲南乃至全國官場最有名的「反腐鬥士」、被稱為「現實版陳巖石」(《人民的名義》劇中人物)的雲南省原政協副主席楊維駿,於2020年6月9日18時03分在昆明逝世,享年98歲。
  • 副部級「反腐鬥士」楊維駿去世,曾舉報白恩培、仇和,識破秦光榮
    媒體從雲南省政協原副主席楊維駿親屬處證實,楊維駿於6月9日18時03分在昆明逝世,享年98歲。遺體告別儀式將於12日上午9點在昆明跑馬山公墓舉行。這些年,隨著公車上訪事件,楊維駿走進大眾視野,他的家也隨之變成了「信訪接待室」。雲南的官場上,沒人敢和楊維駿走得近。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雲南省委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自己對楊老敬佩又疏遠,很多官員怕楊老三分,都有些避諱。「直言進諫是他最鮮明的個性。」上述不願透露姓名的雲南省黨委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 追憶反腐鬥士楊維駿:被罵「瘋狗」、收到裝子彈的信封,叫板省委書記
    98歲的「反腐鬥士」楊維駿逝世,他曾實名舉報雲南省委原書記白恩培等多名高官涉腐,被譽為「年齡最大、職務最高、反映問題不為自己而是最為老百姓著想的實名舉報者」。
  • 「反腐鬥士」楊維駿去世,享年98歲!曾持續舉報白恩培、仇和
    楊維駿被稱為「職務最高的實名舉報者」。他曾稱:「反腐是你死我活的鬥爭,不能停。」退休後,楊維駿因持續舉報白恩培、仇和等人,日漸成為著名的反腐鬥士。中央紀委工作人員稱其創下「三最」紀錄,即「年齡最大、職務最高、反映問題不為自己而是最為老百姓著想」。
  • 「反腐鬥士」楊維駿:晚年嗜好喝冰水,曾持續舉報多位雲南重量級官員
    楊多琪表示,今天晚些時候,雲南省相關部門將就楊維駿的生平、簡歷等發布權威消息,相關信息以官方發布的為準。上遊新聞記者看到,楊維駿生前朋友、親戚等多人陸續前往靈堂致哀,小區內沒有擺放花圈、張貼輓聯等。楊維駿的妻子王婉琪告訴上遊新聞記者,5月初,楊維駿因身體著涼,引發肺部感染,之後病情迅速惡化,6月9日下午18點03分,因搶救無效去世。
  • 「反腐鬥士」楊維駿去世,曾持續舉報白恩培、仇和等人
    記者從楊維駿老人的妻子王婉琪女士處證實,楊維駿老人已於9日下午18點03分離世,享年98歲,王婉琪女士表示「已在家裡搭設了靈堂。 」楊維駿,男,1922年3月生,雲南昆明人。楊維駿退休後,因持續舉報白恩培、秦光榮、仇和等,日漸成為著名的反腐鬥士。中央紀委工作人員稱其創下「三最」紀錄,即「年齡最大、職務最高、反映問題不為自己而是最為老百姓著想」。
  • 這位98歲的副部級「反腐鬥士」去世,曾持續舉報白恩培、仇和
    據云南新聞網消息,6月9日18時03分,雲南省政協原副主席楊維駿在昆明逝世,享年98歲。楊維駿拍案而起,將問題整理成材料,並指出可能跟白恩培有關,交給了正在雲南進行巡視的中央紀委、中組部第二巡視組負責人。與此同時,他還在網上發表了《劉漢在雲南的朋友》一文,對劉漢與白恩培交往的細節進行了披露。2013年,楊維駿到北京看病期間,再次向中紀委反映了雲南的問題。「我到中紀委反映了6個問題。」在其中的礦產賤賣問題上,他直接舉報了白恩培。
  • 楊維駿同志逝世2020年06月11日 星期四01 頭版_ 雲南日報_雲南網
    本報訊 政協雲南省第五屆、六屆委員會副主席,民盟雲南省委員會第六屆、七屆、八屆、九屆副主委,離休幹部楊維駿同志(享受省長級醫療待遇),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6月9日18時3分在昆明逝世,享年98歲。    在楊維駿同志逝世後,中央有關領導同志以不同形式表示慰問和哀悼。
  • 說服盧漢將軍起義,楊維駿多年前就為雲南乃至中國做出過巨大貢獻
    楊維駿老人於2020年6月9日下午18:03分離世,享年98歲。6月12日,群眾自發前往昆明跑馬山殯儀館,悼念「反腐鬥士」楊維駿。群眾排起長隊,手持楊維駿遺像,表情肅穆。6月12日,昆明市殯儀館霞飛廳門口輓聯:「國有柱臣巨奸白倒,盟存血性大纛公擎。」概括了楊維駿老人的一生。
  • 愚公老酒杯徵文大賽 | 乾杯!愚公老酒 | 作者:季家寶
    「酒神精神」以道家哲學為源頭,莊子主張「物我合一」「天人合一」高唱絕對自由,倡導「乘物而遊」「遊乎四海之外」,寧願做放浪形骸、無拘無束的自由者,也不願成為受人束縛的「千裡馬」。這種追求絕對自由、忘卻生死利祿與榮辱的價值觀即「中國酒神」精神的精髓所在。今天,我們就從文化、精神和情懷三個層面談談這個「酒」。酒,是一種傳唱千年的文化。「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 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需要愚公精神,專家學者座談稻田中學裡的「愚公...
    農村的孩子更希望接受良好教育,但他們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從小就和城市孩子有很大差別,很多不良的習慣需要我們花更大精力去改正。我很欣慰我的兩位學生回到農村學校,他們在同輩中都是佼佼者。我們需要在接續奮鬥中砥礪前進,為把農村孩子帶到更廣闊天地而加倍努力。吳仲宏。
  • 德國一影帝逝世,主演了2部恐怖片,很多人至今不敢看
    據報導稱,德國影帝級男演員戴特·萊瑟於當地時間2月29日逝世,享年78歲,他的助理在他離世一個多月後才公開了這一消息。很多人對這個名字可能感到很陌生,但是談到他主演的一部恐怖電影,相信所有人都會為之一震。
  • 擦亮「愚公故裡在陽城」這一金字招牌
    通過精準表述、唱響新主題,全面擦亮「愚公故裡在陽城」這一金字招牌。唱響「愚公故裡 康旅陽城」新主題在去年和前年的政協全會上,我就「愚公故裡在陽城」的話題,先後兩次作了大會議政發言。今天,我第三次站在這裡,就愚公故裡的相關問題再次發言。因為,我和我的同事們都感到,這個課題對陽城的發展意義太重大了。
  • 最美浙警丨於民鋒:他是IT「愚公」,解決難題妥妥的
    「『愚公』,我的電腦黑屏了,速來。」「『愚公』,我闖禍了,放在電腦E盤的檔案不見了,救命!」「『愚公』,上次選好的點沒法豎杆子啊,怎麼辦?」每天一上班,經開公安分局情指聯勤中心技術科於民鋒的座機、手機、微信、QQ就會遭到連環「轟炸」,他經常是在各個辦公室之間穿梭,很少有在辦公室待著的時候。
  • 當年大學老師點讚「愚公接力」學生,「他們託起山村孩子的夢想」
    長江網訊(記者李亦中 通訊員劉慧)看到長江日報《稻田中學裡的「愚公接力」》連續報導,張利華、吳仲宏、尹奇兵三位老師大學時期的班主任、輔導員紛紛為他們點讚,稱讚他們用自己的青春託起了山村孩子的夢想。「點開微信,見到這麼多大拇指在為張利華點讚我很感動,我要為張利華及他培養的接班人點讚。」在張利華武漢教育學院(現合併到江漢大學)「96屆物理系兄弟姐妹」微信群裡,張利華當年的班主任全葆發出一條微信。師徒3人(從左至右為:尹奇兵、張利華、吳仲宏)閒時課外散步,交流、討論教學經驗。
  • 北齊皇帝高歡是「反腐激進分子」,可為何他越反腐官員卻越貪腐
    其子高澄繼承了「高氏反腐傳統」,為凸顯執法機構的威嚴,不僅重賞御史中丞崔暹,還恢復了御史中丞「開道赤棒」的特權,甚至自導自演了一出冒犯御史中丞而被痛打的好戲。在高歡、高澄時代,的確有很多貪官汙吏在御史臺的彈劾下受到懲處,但這股風氣沒能貫徹北齊始終。
  • 原神:提瓦特也有「愚公」故事?「未歸的熄星」遊戲劇情最新進展
    愚公回答說:「我死了有兒子,兒子死了還有孫子,子子孫孫是沒有窮盡的。這兩座山可不會再增高了,鑿去一點就少一點,終有一天要鑿平的。」親愛的冒險者們,大家好,歡迎各位來到充滿神話色彩的提瓦特。愚公移山,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做事只要有毅力和恆心,就不怕困難。
  • 2015年,習近平備好三大反腐「殺手鐧」
    談到2014年的反腐成績,習近平忍不住為中紀委點讚,「中央紀委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聚焦中心任務,發揮職能作用,創造性開展工作,各項工作取得新成效」。   這個點讚絕不是「手滑」,衝在反腐一線的中紀委當得起這份讚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