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9月22日訊(記者 黃愛民 通訊員 黃菊)「你好,請問有什麼需要幫助的嗎?」一走進白石渡好人分會,就有一位中年男子帶著濃重方言口音上前熱心接待,耐心解答,並為有需要的群眾提供幫助,這個人就是洪標——「白石渡鎮最熱心腸的好人」。
2019年10月26日,洪標(左二)會同分會會員慰問白石渡村患病村民,並送去慰問金。
見義勇為真英雄
洪標,1963年出生於瑤崗仙鎢礦,1976年洪標父親任瑤崗仙鎢礦駐白石渡轉運站站長,1977年洪標跟隨父親搬到白石渡鎮居住至今,43年來,洪標已經和白石渡鎮的興衰發展融為一體,他也把自己當成了一個地道的白石渡人。他現在在白石渡鎮政府做環衛工人、司機等職業。他低調謙遜、樂於助人,廣受群眾稱讚,2018年6月被推選為宜章縣好人協會白石渡鎮分會副會長,從此他就在鎮好人協會辦公室義務地當起了接待員。
洪標在高龍橋村定期回訪支助的孤兒,了解小孩的學習生活情況。
時間回溯到1978年的夏天,少年洪標就住在白石渡貨運車站附近。廣東生資資料總公司新購了兩臺機器,由職工葉文軍和巫某負責從白石渡由火車託運,暫擺放在月臺上。初來白石渡,人生地不熟,再加上通訊不便,一個天氣炎熱的晚上,葉文軍突然發病,臉色蒼白,嘴唇發紫,暈倒在了駕駛室。巫某看到後,六神無主,出門求助洪標。洪標二話不說,背起葉文軍趕往紅巖公社醫院救治(白石渡鎮70年代叫紅巖公社)。因送醫及時,葉文軍住了兩天院,三天後就恢復健康出院了。葉文軍很感謝洪標,講是洪標救了他的命,還請洪標到他們家廣州市去做客。
他的善舉還有很多很多,溫暖過很多人,但從不宣揚,你不去問他,他是不會主動說。但洪標勇敢救人,汝城縣的來送錦旗的事情,白石渡鎮的居民耳熟能詳。
1994年冬天的一個下午,天上下著下雨,天冷路滑,汝城縣滿天星電站的一臺工具車在宜章縣城關鎮長衝路段出了車禍,車子衝出馬路翻到了山下(現在的宜章縣垃圾填埋場處)。那時,洪標跑瑤崗仙至宜章的客運車, 回宜章的路上,看到了跌落在嬗變半坡上的工具車,立即停車並動員中巴車上的乘客一起去救人。乘客們膽小怕事,不願下車救人。洪標只得孤身一人下車,去救工具車上被困的乘客,其中2人神智清楚、3人昏迷不醒,他們渾身是血,場面有點嚇人,洪標將他們送往醫院救治並聯繫其親屬,直至所有人脫離生命危險,洪標才離開醫院。十多天後,被救助的電站職工,通過洪標的車牌號碼找到了白石渡鎮洪標的母親家裡,專門從汝城縣送錦旗過來感謝洪標的救命之恩,遺憾的是那天洪標外出辦事不在家,錦旗便由洪標母親代為收下。後來,由於離婚、搬家等原因,這面錦旗不知所蹤,但洪標勇敢救人的英雄事跡一直被街坊鄰居傳頌。
對於平安的人來說,洪標或許只是一個路人甲,但對於出了車禍遇到洪標的人來說,洪標就是那根唯一願意救他們的生命於危難之中的救命之繩。
孝親愛老好兒子
洪標是個樂觀向上的人,為了生活一直在打拼,幹過很多工作,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耕耘,幹一行愛一行,深受領導和同事喜愛。
洪標給白石渡村年長的貧困戶去送油、米、取暖器等慰問物資。
洪標的母親名叫劉滿秀,衡陽人,生於1937年,住在白石渡鎮。2016年4月,劉滿秀由於身體出現咳嗽等不適,在白石渡鎮車灣村診所輸液治療,病情反覆發作,經由縣人民醫院進行CT和核磁共振檢查,發現肺部發黑,經醫生診斷為肺癌晚期轉移,已經無藥可救,建議回家休養。由於病情日益嚴重,到7月份時,洪標母親漸漸喪失了生活自理能力,無奈之下只好聯繫洪標告訴其實際病情。洪標知道後,立即決定回家照顧母親。
回到家中,洪標幫母親打理家務事,讓她安心養病。後來,洪標母親由於摔跤癱瘓在床,洪標悉心照顧,每天為她收拾大小便,將她收拾的乾淨整潔。由於病痛,洪標母親晚上總是痛得「哎呦哎呦」叫喚,吵得人不能入睡。自此,洪標養成了淺眠的習慣,母親一個微小的動作就能醒來,照顧母親的那段時間,他沒有睡過一天好覺。儘管照料母親很辛苦,但對於洪標來說卻是甜蜜的負擔,他說:「有母親可以照顧的人,是一個幸福的人。」
2017年4月29日,那是讓洪標畢生難忘的日子,那一天是洪標母親80歲生日。那天,洪標一家老小聚在一起,在白石渡大酒店給母親祝壽,照了一張全家福,照片上母親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一向樂觀的他,怎麼也沒想到,這是母親的最後一個生日。一個多月後,由於病情惡化,洪標母親永遠地離開了人世。
去世前一天晚上,洪標母親意識還算清晰,將他喚到床前,握著他的手說:「兒呀,我這一輩子以前沒有生病是你照顧我最多,生病後也只有你一直在身邊照顧我,對我最好,我也感到知足了。」其實,兒子每天為她所做的事,洪標母親全都記在心裡。洪標照顧和陪伴母親走過了人生的最後時光,讓母親能夠安詳地離開人世,沒有留下遺憾,街坊們都說劉滿秀真是生了一個好孝順、好貼心的好兒子啊。洪標對家庭的真心、對家人的愛心和對生活的信心毅然挑起了生活的重擔,譜寫了一段大孝至愛、感人肺腑的佳話。
居家之中,善待年老之鄰;舟車之裡,幫助年老之人。在重陽節,洪標和好人協會的會員們會一起去看望慰問九十歲以上的高齡老人。在日常中,洪標和協會會員們定期為白石渡村年長的貧苦戶送去油、米、取暖器等慰問物資……用自己的行動踐行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傾注真情關愛、溫暖老人。
重陽節,洪標和會員們看望慰問九十歲以上的高齡老人。
扶弱濟困暖人心
在平凡的日子裡,洪標用自己的行動,一直致力於助殘、敬老服務,幫扶弱者,救濟貧者,用行動詮釋著一個好人的責任與擔當。
2018年8月30日下午,洪標拉完垃圾開車回家,在路上,看到有位老人帶著蓆子睡在橋上,他立刻停車,下車詢問情況後,勸說老人移住附近既可遮風擋雨又可避暑的亭子裡,並為老人送來盒飯和水。
隨後幾天,洪標天天為老人送去熱乎乎的早餐,並熱情與老人交談。在洪標的不懈努力下,老人終於卸下心理防線。原來,這位老人名叫鄧國良,是文明鄉山田坳村的村民。
有了這些信息,洪標通過文明鄉政府聯繫上了三田坳村村幹部,從老人的侄子那了解到這位老人已經離家17年,杳無音信,家人對他不管不顧。想到老人流浪在外,居無定所,食不果腹,洪標最終決定送老人回家。
送老人回去的那天,洪標起了個大早,照例為老人送去早餐,收拾好老人的行李後,拎起行李送老人坐上了從宜章去汝城縣文明鄉的中巴車,拿出50元為老人買好車票後,叮囑他「好好回家,不要亂跑」。當天下午,洪標打了電話聯繫山田坳村張支書,了解到鄧國良已經安全到家後,洪標才放了心。
怎料,沒過3個月,洪標在宜章縣商業局大門外又見到了鄧國良老人。當天,天上下著雨,鄧國良蹲在地上,瑟瑟發抖,腳上還穿著八月份看到他時的那雙涼鞋,腳都凍腫了。原來,鄧國良老人在家住不慣,家人冷落他,於是又跑了出來。洪標看他穿著單薄的襯衣和涼鞋冷得直發抖,就幫他到大市民超市去買了雙棉鞋,還到市場上幫他買了包子、水給他吃。買鞋的時候,超市的服務員說:「這個人在這裡蹲了幾天啦,是不是你的親戚?」洪標告訴這些服務員不是他的親戚,這個人是汝城文明鄉的,服務員們紛紛向洪標豎起了大拇指,誇他是一個真正熱心腸的好人,在洪標的再三勸說下,鄧國良最終同意回家。
後來,洪標還幫鄧國良介紹過工作,但由於其手部重傷殘疾,最終放棄了。在洪標與山田坳村村幹部的多次溝通聯繫後,為鄧國良辦好了身份證,並為他申請了五保戶的待遇。如今,鄧國良住進了汝城的土橋養老院,不愁吃穿住,終是老有所養了。
「我經過了很多的省市和縣城村莊,從來沒有人這樣關心過他,非常感謝你對我的照顧,你是一個真正熱心的好人。」2019年7月,一位接受過洪標幫助的陝西籍流浪老人離開時如是感謝。
每遇流浪老人或智障人士,洪標都會主動上前問明情況,給他們送來食物,聯繫他們的家人,送他們上車走上回家的路途,幾十年如一日,溫暖每一個需要幫助的人。洪標還幫助同鎮久病在床的譚小平,為他打掃衛生、送吃送喝,知道譚小平病故無人管,又自掏腰包為他料理後事,讓他入土為安。
洪標(前一)和好人協會的會員們在前往志願服務的路上。
說起洪標做過的好事,居民們都能說上幾件,但真要他們說說洪標一共做過多少好事,卻沒有一個人能數得清,洪標的善心也溫暖著這一方土地。2019年,高溫天旱高龍橋村的羅家斷水了,洪標不顧高山路險,來來回回奔波不停,為高龍橋村民和八角寨風景區工地工人送去了二百多車飲用水,解決了村民們和工地的用水困難,洪標不顧炎熱酷暑送來的「及時水」,為大家解渴的同時,也甜了村民們的心。
這就是洪標,一位心有大愛的中年漢子,在白石渡這片土地上,用自己的熱心、真心和愛心,踐行著一位好人的大愛,用雙肩挑起了好人這面光輝的旗幟,照亮了白石渡鎮這片紅色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