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川俊太郎:好的詩歌,永遠有沉默的一面

2021-01-19 南方都市報·奧一網

    谷川俊太郎在「2017年香港國際詩歌之夜」活動中。

    南都訊 記者朱蓉婷發自香港 上周落幕的「2017年香港國際詩歌之夜」聚集了來自英國、美國、南非、智利、加拿大、日本、敘利亞等國家的二十位詩人,現年86歲的日本著名詩人谷川俊太郎也現身香港,並接受了南都記者的採訪。

    在日本,谷川俊太郎是名副其實的「國民詩人」,擁有無數讀者,從小孩到老人,覆蓋各個年齡層。他出版過80餘部詩集、300冊繪本、100多冊譯著,以及各類隨筆、劇本和編著,他的作品也被收進了各種類型的教科書。

    不管在哪裡,媒體記者、讀者大眾都想一睹詩人的面孔,谷川也經常出席各種各樣的採訪和朗誦會,與不同領域的人對話,但他告訴記者,其實自己私底下是不願多說話的人。

    詩人的家在東京都內,附近有一條小河,河邊有個公園,谷川經常在那兒散步,「年輕的時候從來沒有想過也沒有散過步,年紀大了才發現散步是一種快樂。」谷川說,他就是在高齡社會的日本,作為一個普通的老人在生活。每天早晨7點起床,先做30分鐘呼吸法運動,不吃早餐,只喝一杯蔬菜汁,每天只吃一頓晚飯,已經堅持了5年。

    「愛是什麼?」「愛是秘密。」詩人在回答記者提問的時候,總是謹言、謙遜,溫和。對他來說,每個人的生活中都有沉默時刻,而他把那些曾經沉默過的經驗轉化成語言,轉化成詩歌。就像他那首有名的《接吻》寫的一樣:「沉默化作靜夜/如約降臨於我們/它此刻不是障礙/而是縈繞我們溫柔的遙遠。」

    這就是谷川俊太郎,他的詩歌有一種複雜的純粹性———「我讓瞬間的宿命論/換上梅花的香馨」、「我無限的回歸/嫩葉的影子在一瞬間晃動」,以禪意包裹著超越生死對立的糾纏,以默然的方式、混沌的通感與世界交談。他敏感、憂傷,同時也詼諧、明亮。

    對話

    南都:你的父親谷川徹三是日本有名的哲學家和文藝理論家,出生在這樣的家庭是不是從小就對文學耳濡目染了?

    谷川:我相信我是無意識地受了他很大的影響。最近我在新潮社出了一本對話集,叫《被稱為詩人》,從我父親談起。父親年輕的時候也是詩人,他去世之後我發現他的遺留物有幾本詩,我想給他出一本詩集,但我反覆看完之後,覺得寫得一般。日本的時代變化太大了,他沒能越過時代的局限性吧。

    南都:這個局限性怎麼理解?

    谷川:父親那一代最流行的文化都是舶來品,最好的東西都是外國的。文學也一樣,那時候日本一味崇尚西洋文學,到後來才發生了轉變,最重要的轉折點是重新評價《源氏物語》。

    在我的寫作裡沒有日本和西方之間的衝突,我從小就受西方文化的影響,跟著媽媽學鋼琴。我這一代詩人其實很幸福,詩歌的讀者很多,詩歌很盛行,很流行,尤其是60年代,但是過了半個世紀後,所有形式都被寫盡了,手法、主義都探索完了,這跟其他藝術是一樣的。因此,這給當下新生代的詩人留下了更為艱難的挑戰,他們如何創造、尋找上一代人沒有發現到的東西,目前有一位非常前衛的女詩人叫最果夕日,寫得非常好,我很欣賞。

    南都:你說過去的日本崇尚西洋文學,那麼現代詩和古典文學,比如俳句、短歌的關係是怎樣的?

    谷川:明治政府時期,日本吸收了很多西方文明,當然在那時候俄羅斯和法國的現代文學、現代詩也進入了日本,在翻譯大量西方文學、文獻的時候,出現了一種翻譯體,和明治以前的日語區別開來。這裡有一道分水嶺,用翻譯體創作的作品,和明治維新以前的日語創作的作品,徹底斷開了,明治維新讓古典詩和現代詩徹底訣別了。

    日本對現代詩歌的接受,也是和中國一樣,短歌俳句起碼有韻律,現代詩誕生之初會遭逢一些質疑。年輕的時候擔任過詩歌獎的評委,後來我都辭退了,因為一首現代詩的好壞標準,真的不好判斷。當然,現在日本詩人中創作短歌和俳句的也大有人在。俳句和短歌相比,我比較親近俳句,短歌的節奏和押韻我不太喜歡。但在我的作品中,沒有帶有意識的俳句意象。

    南都:你還記得剛開始寫詩的情況嗎?

    谷川:我沒上過大學,通過詩歌、劇本,通過稿費和版稅養活了自己,因此讀者對我來說非常重要,從那時候開始我就覺得,應該創作從小孩到老人都能閱讀、接受的作品。我並不把自己封閉在詩歌寫作裡,我還在嘗試詩歌和音樂、朗誦的關係,我創作過很多繪本,以此讓詩歌找到更多的讀者。

    我覺得詩歌的物語性不輸給小說。小說比詩歌賣得好,因為人是需要物語的。詩歌雖然沒有龐大的宏大的故事結構,但可以展開物語的故事場面,從一首詩的開始、中間到結束,物語性都是很重要的。

    剛開始的時候,詩歌就是青春。現在對我來說,年齡越大,詩歌越容易被寫出來。

    南都:這跟中國寫作者的情況不同,很多作家到了後來江郎才盡,寫不出來,原因可能是浮躁,積累不足,儲備不足等等,而似乎日本的作家不少晚年發力,越寫越好?

    谷川:日本也有年齡大了,感性枯竭,年長之後隱居的詩人,這和中國是一樣的。你說的情況可能不是江郎才盡的關係,而是覺得寫詩沒啥意義,因為不寫也可以生活得很好。當我知道有些中國作家由作協發工資,感到很意外,但日本不行。

    南都:在日本不行嗎?

    谷川:日本的嚴肅寫作很多,但沒有讀者。很多詩集就印兩三百冊。一般來說,在朝日新聞社發一首詩,5萬日元,算最高的了,在雜誌發,好的1萬,便宜的算3000日元。所以普通的詩人就靠寫詩,真的會是窮鬼。但成了名就不一樣,比如,日本詩人高橋睦郎剛剛獲得了文化勳章和藝術院的院士,分別有每年350萬日元和每年250萬日元的資助,加起來一年6萬美金,國家免稅養著詩人。但對我來說,除了詩歌最重要的是還有繪本,我出過幾百本繪本,有三冊是買了100多萬冊的,在日本書比較貴,賣100萬冊比一個大學教授一輩子的工資都高。

    南都:你對中國詩歌有何印象?

    谷川:在我所閱讀到的中國古代詩人的作品中,離我比較近的,和我有強烈共鳴的是李賀。我覺得李賀對待世界的態度和我很相近,他認為這個世界是兩面的,分為人間社會和宇宙社會。但是在日本最出名的中國古代詩人還是李白和杜甫。

    中國的現代詩沒有讀很多,翻譯到日本的中國現代詩作品中,我比較有共鳴的是于堅。當然,在沒有讀到于堅之前,北島的作品對我衝擊很大。和很多日本現代詩人相比,中國詩人的作品都有一種緊張感。

    小說的話,年齡大了長篇看得少了,以前看過閻連科的《受活》,覺得中國作家非常有能量,創作能量很大,而且它的根扎到中國的古代,我覺得這樣的小說非常有未來性。

    南都:你在詩集《二十億光年的孤獨》裡寫到了很多宇宙的意象「宇宙」對你來說意味著什麼?

    谷川:宇宙就在鼻尖。宇宙就是從鼻尖開始的,這是我對宇宙概念的理解。我說不出它對我有什麼影響,但是我喜歡科學,喜歡做手工,自己組裝飛機模型等等。

    科學對我意味著什麼,很難解釋,我從小就喜歡電器,組裝飛機模型,對無人機很感興趣,經常在網上看各種無人機的造型,我感到中國在無人機製造上是世界領先的。我喜歡一切能飛到天上的東西,特別是熱氣球,它安靜地上升,這讓我感到自由。我是日本詩人中第一個靠稿費買汽車的,當我開著汽車在路上跑,開到九州,我第一次知道什麼是自由。

    最近正在了解引力波,在宇宙中沒有人類的地方,是不是真的有這種「古老的敵意」,我不知道。宇宙中有能量,肯定也有反的能量,對抗的能量。可惜的是,如果我有愛因斯坦的知識量,也許可以寫一首宇宙詩吧。

    南都:那麼「愛」呢?

    谷川:年輕的時候很喜歡甲殼蟲的一首歌叫《All you need is love》,愛不僅是指男女之愛,對環境的愛、對動物的愛,也是我關注的。從詩集《小鳥在天空消失的日子》可以看出環保意識,但我不直接談環保。環境問題事關生活,我覺得我的作品要體現出我的生活方式。在日本,很多朗誦會結束後主辦方會叫我對日本青年人說一句話,我覺得「愛」很重要,但也很抽象,因此我通常會說:「把電源斷掉」,不用電的時候,儘早把開關閉掉吧。

    南都:你曾經說你信奉的不是某個宗教,而是「無法觸及的存在」,這句話怎麼理解,是靈魂嗎?

    谷川:對我來說,死是一種恩寵。年輕時不這麼認為,現在我覺得人死去,靈魂會一直存在。比如我們在不知所措、迷茫、喪失方向感的時候,就是靈魂在起作用,主導你越過一切。

    南都:似乎詩人都有敏感、沉默的氣質,你私底下是話比較少的人嗎?

    谷川:其實我是最不願講話的。跟好朋友在一起,即使兩個人沉默也很有味道。自然界沒有語言,我沉默的時候是想接近自然,接近沒有語言的自然。

    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有沉默時刻,我把我生活曾經沉默過的經驗轉化成語言,日語的特點是,一句話說完了,之後省略的東西才是重要的,我想表達的是省略在語言之外的東西。

    很多年前札幌啤酒有一支廣告:「男人沉默,喝札幌啤酒。」真是意味深長啊。在過去,沉默是日本男性的傳統美德,但是時代變了,尤其是有了網絡後,語言在泛濫。信息的膨脹,某種程度上是一種新的文明的誕生,誰也避免不了,但好的詩歌無論語言如何泛濫,它永遠有沉默的一面。語言是所有人的財產,但詩歌只屬於詩人一個人。我從來不去靠近網絡上泛濫的語言,寫詩的時候,儘量讓自己的詩進行一種最安靜、最沉默的狀態。

相關焦點

  • 谷川俊太郎與佐野洋子之戀:相互吸引卻無法成為好夫妻
    谷川俊太郎和繪本作家佐野洋子曾經是一對夫妻。1990年兩人結婚的時候,谷川俊太郎59歲,已經是三婚,佐野洋子52歲,是二婚。兩個人都才華橫溢,而且擁有眾多的粉絲。他們的結合當時讓日本讀者欣喜不已。不過,這段婚姻只維持了六年就劃下句點。當我們分別去探索兩個人幼年的成長經歷,或可發現兩位天才雖然相互吸引卻無法成為好夫妻的深層原因。
  • 「我把活著喜歡過了」——專訪日本「國民詩人」谷川俊太郎
    田原很慶幸自己和谷川的詩歌邂逅,谷川的詩歌使他知道,詩歌不是孤立的,不應該屬於小規模的詩人世界。在日本,谷川俊太郎擁有廣泛的讀者,包括孩子、婦女、老人,也包括為數眾多的文化精英。大江健三郎回憶過,他年輕時候的志向是當一個詩人,可是偶然在書店見到谷川的詩歌之後,他放棄了這一打算,覺得自己相比起谷川而言,太沒有詩歌才能了。
  • 譯聞:在日中國詩人田原獲詩歌翻譯獎
    從2006年開始的太平洋詩歌節,十二年來已成為海內外詩人最重要的活動。詩歌節期間,2017「太平洋國際詩歌獎累積成就獎、年度詩人獎、詩歌翻譯獎三個獎項隆重揭曉。日本當代家喻戶曉的國民詩人谷川俊太郎,著名漢學家、翻譯家、作家顧彬獲得累積成就獎;當代最為重要的日語詩的譯者之一田原獲得詩歌翻譯獎;傑出的臺灣詩人零雨,大陸青年詩人、作家戴濰娜獲得年度詩人獎。
  • 《沉默的真相》太好哭了!為了社會的正義與公平 江陽永遠留在了...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沉默的真相:為了社會的正義與公平 江陽永遠留在了長夜裡 這世上的故事,有一種悲壯的結局,叫死給你們看。 1 光明是微弱的,前路是坎坷的,為了公平正義,為了司法尊嚴,我們將在長夜裡追尋沉默的真相。 連夜追完了一部劇《沉默的真相》。
  • 寫一首詩,為詩歌店慶生
    同時也預示著——思南書局·詩歌店如一道明亮的光,將成為這個時代、這座城市中令人矚目的詩歌文化坐標之一。這一年,許多詩人都曾走進這裡,留下動人的詩篇。無數詩歌愛好者在這裡停駐,閱讀露易絲·格麗克「像錐子扎人」般的詩歌、裡爾克《給青年詩人的十封信》、華茲華斯充滿治癒力量的詩……12月28日,思南書局·詩歌店將迎來它的一周年生日。
  • 詩賞讀:瞭然詩歌精選13首 | 沉默的羊,在荒草中輪迴
    瞭然的詩歌正是具有如此的品質。攝影/山音工作室 祁凱章瞭然詩歌精選13首 沉默的羊,在荒草中輪迴羊吃草的樣子讓我肅然起敬                 "咩「簡單的發聲愈是打它,喊得愈厲害多好的羊做一隻綿羊,多好!
  • 《沉默的真相》如果一直沉默,我們終將錯失真相,入股不虧
    是我一開始有點先入為主,覺得壞人定是十惡不赦,罪大惡極,所以十年前這夥人強姦小女孩的時候,我心裡首先想到的,十年了,這夥人逍遙法外10年,那得有多少女孩子受到他們的迫害。看結局的意思應該是主要就這3個小女孩,雖然心裡好受了一點,可是自己心裡清楚,受害者遠遠不止這三個女孩子,因為犯罪這件事,一旦開始,如何能輕易停止?
  • 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論壇|詩人包苞:有了詩歌,就有了對美的嚮往
    成博 四川在線記者 肖姍姍 攝影 向宇 楊瑞青12月10日上午,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的重要活動之一——「我們共同的星球 見證詩歌的溫暖力量」主題訪談活動舉行。丘特諾娃、哥倫比亞詩人李戈,美國詩人小易,斯洛伐克詩人馬裡昂·馬霍等暢談在這個「冬天」,詩歌給予人類的希望與光亮。
  • 谷川俊太郎:我把活著喜歡過了
    這時候有程璧的聲音,她在透明簡單的與金子美玲對話,她們似乎說的是孩子們的事情,但是估計沒有孩子能聽懂,她主要是唱給大人心裡的孩子。二十多歲的孩子,三十多歲的孩子,四十多歲的孩子,我們都是自己唯一的孩子。谷川俊太郎嘆息「我把活著喜歡過了」,透過春花璀璨,我獨獨歡喜這一句,反反覆覆想一點都不饒舌,轉而的釋然凌亂,不過也感嘆田原老師詩性化的譯筆,還有心裡住著孩子的程璧吟唱。
  • 詩林擷英:讀《拾荒》王計兵詩歌有感
    好恰當的寫法!他們的沉默 是千言萬語的沉默 是千言萬語後的沉默 就像一群鄉親 在一張桌子前面排隊 投票時的沉默 就這短短數行,卻把很平常的省略號寫活了!
  • 九月菊香:我的愛永遠在你身邊【原創詩歌】
    早期有詩歌散文小說散見於《躬耕》,巜熱風》,《黃河報》,《大河報》,《南陽廣播電視報》,《南陽日報》白河副刊。《小小說選刊》。2001年詩歌《日月同輝》獲南陽市交通杯慶祝建黨八十周年一等獎。現開一小店為生,自由撰稿人。
  • 用詩歌作品講好全民戰「疫」的中國故事
    著名詩人吉狄馬加創作出詩歌《死神與我們的速度誰更快》,詩中指出,「當自己成為大家,當眾人關注最弱小的生命,/一個人的聲音的背後是一個民族的聲音,而從一個人/聲音的內部卻又能聽見無數人的聲音。」唯有如此,「我們」才可能戰勝疫情、取得勝利。這裡面的「小我」與「大我」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但實際上並未得到好的解決,在許多人那裡甚至仍然是本末倒置的。
  • 法哥與詩歌之楊牧篇
    如果我們棄置了這一點,而只去欣賞其豪壯雄健的一面,我們就沒有真正進入西部詩歌。在欣賞《大西北,是雄性的》時,這個前提必須在暗中支配著你,這樣,你才算西部詩的知音。(《中國探索詩鑑賞》)你是聖哲你不是蒙昧之群的化身     十四這是一個龐大的蜂巢花之側有胡楊蕭蕭這就收復了裝束的原色如一片大葉榆的葉子一面是蒼綠,一面是蒼黃一面是絕望後的芬芳一面是綻開中的殉葬進犯和爭釀屬於兩個不同的國度
  • 「現代詩歌」一首~《沉默的夜》
    柳楊我沉默著你的沉默,生怕一個熱烈的擁抱,打開那些夜中決堤的思念。這夜色同樣沉默,在無數煙花絢爛的背後,有一輪巨大的月亮,在指引回家的孩子,忘掉心中的恐懼與迷惘。我想你的沉默,也是我的沉默,似乎它已經成為,屬於我們的另一種語言,你才是詩人該有的樣子,而與你相比,我是那麼的聒噪和不安。
  • 湖南省詩歌學會第17場詩歌沙龍「韶峰詩韻金秋詩歌會」實況
    領導對本次詩歌活動給予大力點讚,梁爾源會長在講話中指出:「湘潭大學的校名為偉大的政治家、浪漫主義詩人毛澤東所題,此地必定有詩。湘大同學們詩情高漲,旋梯詩社、韶峰詩社佳作頻出,並有同學在國內大獎中摘奪桂冠,此地必定有好詩」。他的肯定讓在場的湘大學子們大受鼓舞。
  • 越是對一個人好,越是有不好的一面發生,被獨木舟的語錄道出!
    這個世間,誰都會有對人好的時候,對朋友、同事、愛情、或是對自己父母和兒女。我們都會經歷過,除非你心中無愛,對任何人沒有感情,但這樣的人,活著意義何在?人心中都是有愛的,無論是多麼壞,心多麼醜陋,多麼惡毒的人,他都會有愛,只是很多人沒有發覺罷了,更或是他無愛的一面,醜陋的一面遮住了他有愛的一面。
  • 詹學森︱有一種思念叫永遠
    >下雨的目光越過那年初春的日子電話敲痛迷離了我的雙眸飛馳的思緒在錯綜複雜的心間故鄉的至親在苦苦等待遊子的歸來只為見上最後一面我用盡了畢生力量餵你晚餐父親呀肺魔吞噬你贏弱的軀殼與靈魂時針嘀嗒嘀嗒地擾亂世界呼吸變得急促又急促奄奄一息的呻吟聲聲化成一種叫永遠的思念
  • 日本詩人最果夕日新詩集出版:詩歌如何成功進入流行文化領域?
    電影《夜空總有最大密度的藍色》她用手機寫作、在推特上發表,不僅在年輕人中迅速崛起為一名現象級的「網紅」詩人,更贏得各項文學獎的褒賞,詩句被印在國際快消巨頭的商品包裝上。在日本,最果夕日已成為一個文化現象:在詩歌退居邊緣的今天,一個詩人為何能如此成功進入流行文化領域,廣受大眾歡迎?
  • 在鄉村詩歌中感受鄉村巨變
    張文華、張素蘭兩位二十歲左右的鄉村民辦教師將一批土生土長的農民詩人組織起來,以「繁榮農村文化生活,推動全縣詩歌創作」為宗旨,很快在當地掀起了一股詩歌創作熱潮,並成為全國農民詩、鄉土詩創作的標杆之一,直到今天,走進平度依然能感受到濃厚的詩歌創作氛圍。  翻看春泥詩社早期的詩歌作品:「我們不甘沉默,不甘忍受貧瘠的痛苦。我們渴望春日,渴望金色的未來。」
  • 聰明幽默的雙子座,沉默起來很可怕,要麼認命,要麼爆發
    雙子座的人生中有"認命"二字嗎? 其實雙子座在絕望的時候是這樣的,但是他們一旦走出了情感的陰霾,又會堅強起來。在他們的世界裡,沒有什麼事情是不可克服的,低谷和任命都是短暫的,而爆發和勇敢是永遠的。 雙子座平時聰明又幽默,可是不太懂得與心機深的人相處,甚至會被騙,這樣的雙子座,即使身邊有很多朋友,雙子座也難以走出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