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門市大力推進企業研發機構建設和高企培育!這些數據讓人點讚!

2020-12-15 騰訊網

近年來,我市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和國家科技產業創新中心建設,圍繞加速提升區域技術創新能力和產業技術水平,把企業研發機構建設和高企培育作為「一把手」工程來大力推進,逐步形成了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相結合、多層次良性發展的研發機構體系,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撐。

▲江門市政府與哈爾濱工程大學籤訂全面科技合作協議。

截至目前,全市建成國家級研發機構6家,省級研發機構476家,市級研發機構1677家。全市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覆蓋率達到61.9%,主營業務5億元以上企業研發機構實現全覆蓋。

建立覆蓋各級各類型研發機構的政策體系

為做好企業研發機構建設和高企培育工作,近年來我市以「優化構建橄欖型研發機構體系」為目標,相繼出臺了《江門市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備案資助辦法》《江門市級科技創新平臺資助辦法》《江門市高水平科研平臺資助辦法》,基本建立起覆蓋國家、省、市各級、各類型研發機構的政策體系。

不僅如此,我市還將有限的財政資金大力度投向國家級、省級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產業發展急需的研發機構,其中,國家級研發機構資助500萬元,省級最高資助200萬元。在2017年至2019年期間,我市財政對企業研發機構建設的獎補扶持資金高達3.92億元。

2017、2018、2019年,

我市省級工程中心分別

新增121家、104家、53家,

新增數量連續兩年排全省第三,

累計數量395家,

穩居全省第五位。

我市還支持龍頭科技企業聯合產業鏈上下遊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等建立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或新型研發機構,引導其研發服務向產業延伸,並建設了6家省級新型研發機構,30家市級新型研發機構;產業技術創新聯盟也做到了省、市級各3家,全面覆蓋了我市5大主導產業。

據了解,接下來我市將出臺實施新的「科創十條」,繼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勵企業建設高水平研發機構,提升企業創新能力,推動高新技術企業提質增量。同時,還將梳理、完善、釋放政策,加大科技創新扶持力度,對標先進,以更大力度的政策扶持,更優質的創新服務,打造更加良好的創新生態。

構築協同創新共同體

近年來,我市緊緊抓住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和新一輪省部院產學研合作這一契機,加大政策和資金扶持力度,構築協同創新共同體,企業研發機構實現數量、質量「雙提升」。

校企研發機構建設力度,不僅是評判一家企業研發能力的主要標尺,更是衡量一個區域創新能力的重要指標。

▲美達錦綸擁有行業內首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和廣東省重點實驗室。

今年初,廣東新會美達錦綸股份有限公司聯合華南理工大學共建的「廣東省新型聚醯胺6功能纖維材料研究與應用企業重點實驗室」獲批省級重點實驗室。「挖掘錦綸的更多特性,解鎖錦綸的更多『技能』,離不開科研。而科技的加持,也賦予了錦綸產品更多的特性,讓它的應用範圍越來越廣。」該公司技術總監陳欣表示,公司自成立以來,就致力於用科研引領發展,公司成立的第一個十年,就通過自主研發,實現了設備的國產化。「未來,我們還將依託廣東省新型聚醯胺6功能纖維材料研究與應用企業重點實驗室等科研平臺,重點拓展民用和軍用兩個領域的錦綸材料的研究,並引導建立功能性聚醯胺產業技術的國際行業標準,引領產業進一步發展。」陳欣說。

▲我市與省科學院正式籤署共建省科學院江門產業技術研究院備忘錄。

據了解,我市還與中科院、工程院、省科學院及國內50多所高校院所加強合作,共建研發機構550家,引進企業科技特派員350名,組織開展產學研合作項目1000多項,累計申報省級以上科研項目500項,獲得省經費超億元,有力促成了優質技術成果到我市企業轉移轉化。

推動創新要素向企業聚集

近日,省科學技術廳、省財政廳、國家稅務總局廣東省稅務局公布了廣東省2019年高新技術企業名單,全省共有10525家企業被認定為廣東省2019年高新技術企業,在中國創新創業大賽獲獎的廣東盈驊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560家江門企業入選,增速連續3年位居珠三角前兩名。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新認定的高企如江門市舒而美醫療用品有限公司,已在此次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中充分彰顯了科技擔當。

如今,我市又將研發機構作為企業創新的強芯硬核,推動項目、資金、人才等創新要素向企業聚集,實現了「90%的科研項目在企業、90%的研發費用在企業、90%的技術成果在企業、100%的高企建有研發機構」,進一步增強了企業發展的核心動力,推動了高新技術企業快速發展。

目前全市累計有效高企數量達1582家

2017、2018年

連續兩年增速居珠三角第一

2019年居珠三角第二

來源:江門日報(見習記者/彭曉玲 通訊員/江科宣)、江門科技

責任編輯:龔靜

點擊【在看】有驚喜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南京棲霞區:營造創新好生態 高企培育進入快車道
    從2017年不到200家到2019年超過500家,棲霞區越來越多的科技型企業像奧斯汀一樣走上了高企發展之路,實現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增幅達16.9%。將創新資源引入到企業、研發機構建設到企業、科技服務覆蓋到企業、科技政策落實到企業,棲霞區開闢了一條助推企業創新轉型發展的新路徑。
  • 去年我市560家企業通過高企認定 累計有效高企數量達1582家
    2019年高新技術企業,在中國創新創業大賽獲獎的廣東盈驊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560家江門企業入選,新增量超過珠海、中山和惠州,增速連續3年位居珠三角前兩位。而此次新認定的高企如江門市舒而美醫療用品有限公司,已在此次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中充分彰顯了科技擔當。
  • 常州高企培育工作成效突出 今年拿下3個全省第一
    市科技局高新處處長趙暖介紹,今年以來,全市科技、財政、稅務等多部門聯動,積極響應高企3年倍增決策部署,堅持出政策、出實招,打出政策激勵、內涵提升組合拳,多措並舉推進高企培育工作。一抓精準施策。出臺《常州市進一步推進高新技術企業培育的若干政策》,通過政策引導、獎勵金額翻倍、覆蓋面增加,調動企業爭創高企積極性,撬動產業培育,引導高企持續創新。二抓精準挖掘。首次運用大數據工具,對全市科型企業進行網格化梳理、拉網式排查建立高企申報後備庫,做大高企培育蓄水池。三抓精準輔導。
  • 四個「精準」添柴加薪 助力常州高企培育闊步向前
    常州市科技局高新處處長趙暖介紹說,今年以來,全市科技、財政、稅務等多部門聯動,積極響應高企三年倍增行動決策部署,堅持出政策、出實招,打出政策激勵、內涵提升組合拳,多措並舉推進高企培育工作。    精準施策——出臺《常州市進一步推進高新技術企業培育的若干政策》,通過政策引導、獎勵金額翻倍、覆蓋面增加等舉措,調動企業爭創高企積極性,撬動產業培育,引導高企持續創新。    精準挖掘——首次運用大數據工具,對全市科技型企業進行網格化梳理、拉網式排查建立高企申報後備庫,做大高企培育蓄水池。
  • 陽江新增35個研發機構和企業獲殊榮
    我市推進新型研發機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建設和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取得新成效陽江新增35個研發機構和企業獲殊榮陽江日報訊(記者/任紹華)7月1日,記者從全市科技創新大會上獲悉,2019年我市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推進新型研發機構
  • 2020青島高企上市潛力10強榜單公布,高新區企業佔一半!
    此次青島高新區上榜的3家企業分別屬於醫療醫藥和智能製造產業,其中海大生物的雙藻源生物刺激素、魚蛋白肽等功能型海洋生物製品、新型海洋生物肥料產品的技術水平和產銷規模處於我國同行業領先水平;科捷智能專注於智慧物流、智能製造系統解決方案,擁有國內外領先技術、高端設備研發生產能力,近三年複合增長率達130%;易邦生物擁有國內動物疫苗企業唯一的「動物基因工程疫苗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了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動物疫苗基因工程技術國家地方聯合研究中心
  • 樊城區科技局召開科技中介機構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培育工作推進會
    為了進一步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科技創新作出的戰略部署,落實省委副書記、省長王曉東關於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研究加強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和認定服務,落實市委副書記、市長郄英才強化科技創新引領作用,突出高新技術企業淨增數的考核權重,推動形成高質量發展的激勵導向,11月23日下午,區科技局邀請襄陽漢淼
  • 上市高企一年有望增加8家 還有25家在「排隊」 青島企業爆發力十足!
    這次補貼發放,依據的是我市10月底剛剛出臺的《關於強化科技引領加快推進國際化創新型城市建設的若干政策措施》,其中提出「對於符合獎勵條件的企業,根據企業2019年度較2018年度加計扣除研發費用增長部分的20%給予獎勵,每家企業的年度最高獎勵額不超過300萬元」。
  • 高企總數增加3倍、全社會研發費用全省第一……「十三五」青島科技...
    布局產業創新平臺,創建海洋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聚合物新材料、5G高新視頻3家省級創新創業共同體,以及工業網際網路等4家省級技術創新中心,建設市級技術創新中心306家,其中新建202家全部依託高新技術企業建設,為企業發展增加了信用支撐。引進高端研發機構累計超過50家,與本地企業籤訂技術交易合同800餘項,孵化科技型企業200餘家。
  • 常州市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工作成效突出 今年一舉拿下3個全省第一
    市科技局高新處處長趙暖介紹,今年以來,全市科技、財政、稅務等多部門聯動,積極響應高企3年倍增決策部署,堅持出政策、出實招,打出政策激勵、內涵提升組合拳,多措並舉推進高企培育工作。   一抓精準施策。出臺《常州市進一步推進高新技術企業培育的若干政策》,通過政策引導、獎勵金額翻倍、覆蓋面增加,調動企業爭創高企積極性,撬動產業培育,引導高企持續創新。
  • 海驪獲青島高企上市培育獎勵,自主創新實力獲肯定
    海驪獲青島高企上市培育獎勵,自主創新實力獲肯定 11月26日,青島市科技局公示了2021年青島高新技術企業上市培育庫入庫企業研發投入獎勵擬補助企業名單,青島海驪住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驪」)入選。
  • 【給力】恩平穩步推進5G網絡建設,178個基站覆蓋這些地區…
    【給力】恩平穩步推進5G網絡建設,178個基站覆蓋這些地區… 2020-09-23 23: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獲省高企認定培育獎勵 鎮江247家企業領政策紅包3700餘萬元
    本報訊 記者日前從市科技部門獲悉,近日,省科技廳、省財政廳聯合下發《關於下達2020年度第一批江蘇省高新技術企業培育資金(認定培育獎勵)的通知》。鎮江市江蘇穿越金點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蘇沃得高新農業裝備有限公司、帝高力裝飾材料(江蘇)有限公司等247家企業獲得獎勵,每家15萬元,總資助金額達3705萬元。
  • 亳州市大力推進科技創新 培育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今年以來,亳州市深入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大力推進科技創新,著力聚集各類創新要素,優化創新生態,培育高質量發展新動能。抓創新政策落地。先後出臺「科技創新10條」、「研發投入12條」等「1+N」科技創新政策體系,不斷優化創新生態,釋放創新創業活力,今年以來,徵集凝練市科技研發儲備項目127項,組織申報國家、省科技項目42項,獲批專項經費1197萬元;兌現市科技創新政策獎補2735萬元;共有285家企業的科技研發項目享受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減免稅收優惠政策,累計減免所得稅額達0.98億元。
  • 匯桔網:這些問題容易導致企業高企認定失敗!
    由於高企認定能給企業帶來很多好處,所以每年都會吸引大批公司企業進行高企認定,但整個申請過程還是相對複雜的,認定不通過的原因也多種多樣,下面就讓匯桔網分享下容易導致高企認定不通過的原因, 方便大家避雷。
  • 培育企業做大做強丨我市兩家醫藥企業將推進培育輔導「上市」
    為培育市場主體做大做強,該局開展全市重點工業企業和「小升規」企業走訪調研活動,加大專精特新(高成長)中小企業培育,加大企業的上市融資扶持和服務力度。同時,組織企業參加各類國際展銷及洽談對接活動,進一步推動我市企業與國內外中小企業技術交流和經貿合作,增強企業市場競爭力。為夯實產業發展平臺,該局召開園區建設發展工作推進會,編印全市重點產業園區產業引進指南手冊,全面加強政府對園區統一規劃、建設、管理、運營、服務工作。
  • 王兆星:大力推進金融數據標準化建設
    12月15日,在2020第四屆中國網際網路金融論壇上,國務院參事、銀保監會原副主席王兆星表示,當前,金融數據流通面臨的最大障礙是數據權屬問題,數據權利邊界不清、權益分配規則不明、糾紛解決機制不健全,導致數據主體缺乏開展數據交易流通的積極性。他強調,行業巨頭對商業和數據價值高、公共屬性強的數據形成一定的壟斷,加劇了金融領域不公平競爭。
  • 新興高企從小而美出發
    高企(高新技術企業)競逐,其勢已成。截至2018年5月,廣東省高新技術企業已達3.3萬家,數量持續保持全國第一。依據《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粵港澳三地科技研發、轉化能力突出,具備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良好基礎。
  • 關於江門市財政局2020年法治政府建設情況的報告
    局黨組書記李文聰同志帶頭推進財政法治建設,擔任江門市財政法治宣傳教育和依法理財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定期聽取財政法治工作匯報,研究解決重大問題,紮實推進法治財政建設,將履職情況列入年終述職,堅決將履行財政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落到實處。  (二)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法治思想。
  • 崑山市高企總數突破2000家
    日前,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網發布江蘇省2020年擬認定高新技術企業名單,崑山成績亮眼,在蘇州範圍內創下三個第一:共有873家企業公示入圍,佔蘇州總量的21%,位居第一;高企認定通過率61%,與蘇州高新區並列第一;有效高企數預計達2030家,保持第一。與此同時,我市的高企新認定數和淨增數均達歷年最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