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那些事兒】史蒂芬·羅奇:美國 「反華四人幫」完全不理解美...

2020-12-14 大洋網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8月4日刊發美國耶魯大學知名經濟學家史蒂芬·羅奇的評論文章稱,在過去一個月左右的時間裡,川普政府四名高級官員組成的「反華四人幫」針對中國發表了一系列經過精心策劃的激烈演說,這些演說只會抨擊共產主義,實際上卻完全不理解美中現實。

文章稱,先是美國國家安全顧問羅伯特·奧布萊恩率先發難,將中國視為美國的意識形態威脅。緊接著,聯邦調查局局長克里斯多福·雷談到了所謂的中國間諜活動。隨後,司法部長威廉·巴爾無端指責中國的經濟政策。7月23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則在加利福尼亞州尼克森圖書館發表了激烈的對華演講,對中國發起了全面的正面攻擊。

美國公眾對中國的看法正處於歷史低點時期,這四個自信滿滿的政客組成的「反華四人幫」卻孤注一擲。不幸的是,他們的論點華而不實——不僅夾雜著陰謀論,還缺乏基於事實的分析。這體現在三個關鍵領域:經濟、新冠疫情和中美關係的特點。

羅奇強調,美國這四位官員只受過律師教育和培訓,完全沒有必要的經濟學背景,也沒有從這個角度講話的經驗。但是,這就是政治,任何事情都會發生。

首先,美國存款嚴重不足。2020年第一季度,美國國內淨儲蓄率——個人、企業和政府部門的儲蓄總和——僅佔國民收入的2.9%,還不到1960年至2005年45年期間的長期歷史平均水平(7% )的一半。這還是新冠疫情衝擊美國之前。

新冠疫情在美國暴發後,聯邦預算赤字劇增,導致儲蓄進入了創紀錄的負值區域。

司法部長巴爾不僅不知道貿易赤字如何影響美國經濟的儲蓄之謎,而且他還忽略了美中關係最重要的一點:2019年美國對中國的雙邊商品貿易赤字為3460億美元,而美國對102個國家的貿易不平衡總額高達8530億美元。

因此,限制與中國的貿易而不解決國內儲蓄問題,只會讓問題變得越來越糟糕。美國其他貿易夥伴提供的進口商品成本只會更高,等於變相向美國消費者徵稅。等於變相向美國消費者徵稅。這四個政客可能對法律有所了解,但大多數經濟學導論課的成績都不及格。

其次,長期以來,陰謀論一直是川普政府的名片。只要涉及中國問題,蓬佩奧就會採用這些策略。今年早些時候,蓬佩奧一直站在川普政府將新冠疫情歸咎於中國的前沿和中心,毫無根據地聲稱病毒從實驗室洩露,並指責中國政府掩蓋事實。同樣,在疫情暴發早期,蓬佩奧還堅定不移地將新型冠狀病毒稱為「武漢病毒」或「中國病毒」。

最後,這四個美國官員描繪了一幅單邊關係的畫面,堅持認為中國對美國的需求遠遠大於美國對中國的需求。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沒有什麼比這更不符合事實了。

收入有限的美國消費者當然需要中國物美價廉的商品。美國財政部也將繼續需要中國成為美國爆炸式增長的聯邦債務的最大外國買家。美國企業在國內面臨增長問題,需要中國成為美國第三大出口市場。簡而言之,這是一種相互依存的雙向關係,如果這種關係消亡,可能會對美國經濟產生非常不穩定的影響。

文章說,在急於妖魔化中國的過程中,美國政客的論點更多地是關於國內政治,而不是連貫的地緣政治戰略。

據美國Politico網站道,隨著新冠疫情對美國的破壞越來越嚴重,一份名為《Corona Big Book》的共和黨競選策略備忘錄發給了共和黨參議院候選人。

該備忘錄建議,「不要為川普辯護......只需攻擊中國。」隨著新冠病毒襲擊的美國愈發接近深淵,美國這四個政客率先執行了類似的戰略。

相關焦點

  • 史蒂芬·羅奇:美國 「反華四人幫」完全不理解美中現實
    【中國那些事兒】史蒂芬·羅奇:美國 「反華四人幫」完全不理解美中現實  中國日報網8月5日電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8月4日刊發美國耶魯大學知名經濟學家史蒂芬·羅奇的評論文章稱,在過去一個月左右的時間裡,川普政府四名高級官員組成的「反華四人幫」針對中國發表了一系列經過精心策劃的激烈演說,這些演說只會抨擊共產主義,
  • 史蒂芬·羅奇:美國「反華四人幫」完全不理解美中現實
    中國日報網8月5日電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8月4日刊發美國耶魯大學知名經濟學家史蒂芬·羅奇的評論文章稱,在過去一個月左右的時間裡,川普政府四名高級官員組成的「反華四人幫」針對中國發表了一系列經過精心策劃的激烈演說,這些演說只會抨擊共產主義,實際上卻完全不理解美中現實。
  • 史蒂芬·羅奇:這四位反華政客都應被譴責
    耶魯大學研究員、摩根史坦利前亞洲區董事長史蒂芬·羅奇近日在接受《中國日報》視頻採訪時表示,近一個月來,川普政府四名高級官員組成的「反華四人幫」針對中國發表了一系列經過精心策劃的「長篇大論」。羅奇認為,他們試圖「為川普政府抨擊中國的政治活動提供支持」 ,並「轉移人們對川普政府處理新冠疫情的糟糕表現以及美國種族緊張局勢的注意力」。
  • 史蒂芬·羅奇:美政府攻擊中國為轉移民眾對抗疫的注意力
    史蒂芬·羅奇:美政府攻擊中國為轉移民眾對抗疫的注意力 2020-08-28 11:17:23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作者:房家梁 責任編輯
  • 「中國那些事兒」史蒂芬·羅奇:中美「脫鉤」既不現實,更不容易
    中國日報網9月4日電 9月3日,華爾街最具影響力的經濟學家史蒂芬·羅奇為《中國日報》旗下中國觀察智庫獨家撰文指出,過去20年來,美國和中國從相互依存的關係中受益匪淺,兩國經濟不僅聯繫緊密,也與全球經濟密切交織。中美「脫鉤」既不現實,更不容易。
  • 史蒂芬·羅奇:經貿始終是美中關係的「壓艙石」
    近日,耶魯大學高級研究員、摩根史坦利亞洲區前主席史蒂芬·羅奇在接受中國日報專訪時表示,美中兩國最重要的共同點在於雙方能為彼此帶來機會,拓展商務以及擴大經濟影響。他指出,經貿始終是兩國關係的「壓艙石」和「穩定錨」。耶魯大學高級研究員史蒂芬·羅奇接受中國日報視頻採訪截圖。
  • 史蒂芬·羅奇:「致命納瓦羅」有可能致命美國
    根據他們的資料庫,美中雙邊貿易逆差比官方數字少35%到40%。這樣的話,2017年美中貿易逆差佔美國貿易總逆差的比例將從46%減少到27%。雖然修正後的逆差依然很大,但卻與比較優勢的一般理論更為一致。最後,未來幾年,美國的儲蓄-投資失衡可能會更糟,讓多邊貿易赤字更加嚴重。這是2017年底立法通過的大規模減稅和聯邦政府增加開支的直接後果。
  • 史蒂芬·羅奇:貿易摩擦持久化對美傷害更大
    來源:參考消息原標題:史蒂芬·羅奇:貿易戰持久化對美傷害更大參考消息網11月27日報導 世界報業辛迪加網站11月25日發表摩根史坦利亞洲區前主席史蒂芬·羅奇的文章稱,貿易戰持久化對缺乏長期戰略框架的美國傷害更大。
  • 美國反華策略背後有個中國人,在中國長大,卻幫美國制定反華策略
    其實這些年來,在美國反華策略的背後總有一個中國人的身影,這個人就是餘茂春,他是彭佩奧團隊中國政策和規劃的首席顧問,他於1979年在南開大學學習歷史,之後去美國做訪問學者就留在了美國,而且他還招募了一批華裔背景學者,幫美國制定反華策略。
  • 美知名經濟學家史蒂芬·羅奇:中美避免「新冷戰」至關重要
    來源:參考消息原標題:美知名經濟學家史蒂芬·羅奇:中美避免「新冷戰」至關重要參考消息網6月16日報導(文/許緣 鄧仙來 胡友松)美國耶魯大學高級研究員、摩根史坦利前亞洲區主席史蒂芬·羅奇日前接受《參考消息》記者專訪,就後新冠疫情時代中國經濟走勢、中美關係、全球經濟發展以及全球化進程等備受關注的問題發表了看法
  • 幫美國攻擊中國,澳大利亞反華「鏈條」曝光!
    導讀:近日,澳大利亞一家網站曝光了名為「澳大利亞戰略研究所」撰寫虛假報告污衊抹黑中國和華裔學者一事。該網站稱這家機構的行為完全沒有根據,並揭露澳大利亞從智庫撰寫虛假報告、媒體放大報告不實指控到政府機構毫無根據啟動調查的反華「鏈條」。
  • 美國兩份民調打臉蓬佩奧 美政客瘋狂反華是在掩蓋自身失敗
    這些觀點充斥著陰謀論,完全沒有事實依據,受到了包括美國有識之士在內,所有愛好和平、有正義感的各國人士的批評和譴責。事實證明,對內,美國最新民調顯示: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政府在中國人民中享有超高支持率、滿意度和信任度;對外,世界各國普遍認為中國是可靠的夥伴而非敵人。世界多國正努力「借中國之風揚本國之帆」,合作抗疫,爭取儘快走出危機。
  • 史蒂芬·羅奇:美國在中國問題上的錯誤敘事
    參考消息網5月19日報導世界報業辛迪加網站4月26日刊發題為《美國在中國問題上的錯誤敘事》文章,作者為前摩根史坦利亞洲公司董事長、耶魯大學傑克遜全球事務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史蒂芬·羅奇。全文轉發如下:美國共和黨人與民主黨人現在在一個關鍵問題上達成了共識,這是兩黨達成一致的難得時刻。這個關鍵問題就是把所有困擾美國的東西都歸咎於中國。
  • 摩根:美國的四人幫紛紛發言 但它不了解中美之間的現實
    在美國對中國的公眾輿論處於創紀錄低位的氣氛中,一個充滿信心的「四人幫」四處奔走。不幸的是,他們的論點總體上是似是而非的(帶有陰謀論,缺乏基於事實的分析)。這體現在三個關鍵領域:經濟學,Covid-19責備遊戲以及美中關係的特徵。作為經濟學家,我長期強調了外貿在塑造美國經濟中的作用。
  • 為何美國前所未有反華攻勢無法讓中國「屈服」
    美國一些議員還提交對中國實施制裁法律草案,建議限制中國在美記者籤證有效期90天,以此繼續與中國進行「籤證之戰」。美國總統川普5月14日對中國發出從未有過的威脅和打壓,稱因大流行局勢,美國可完全中斷與中國的所有關係。「大流行背景下,美國與中國展開新的對抗陣地。
  • 外媒:美國對中國的指控站不住腳!
    捷克「世界報業辛迪加」4月25日文章,原題:美國對中國的指控站不住腳美國貿易代表處日前發布所謂的「301條款」報告。表面看,對中國不公平貿易行為,包括技術轉讓、智慧財產權和創新等領域的指控,顯得緊迫和令人信服。它很快被接受為基本證據,用來支持川普政府對華發起的懲罰性貿易措施,成為潛在貿易戰中火力強大的彈藥。
  • 華春瑩出手後,美國共和黨「反華劇本」也被美網友怒懟了…
    近日,一份由美國共和黨主導炮製的「反華劇本」遭到美媒曝光,這份長達57頁的內部文件,通篇只有一個主題,那就是「如何通過攻擊中國來應對此次疫情所暴露的政治危機」。「劇本」一經曝光,引發輿論譁然,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第一時間將其在推特上「掛」出示眾。
  • 川普一手培養的「反華急先鋒」,現在開始反咬美國了
    據《環球時報》援引美國福布斯新聞網報導,就在美國大選徹底落下帷幕之際,著名的「反華急先鋒」、川普一手提拔起來貿易顧問皮特·納瓦羅,日前向外界公布了一份名為「完美騙局」的報告,報告中指控稱,在今年的大選中,美國有六個關鍵州存在選舉欺詐行為。
  • 「反華鷹派」納瓦羅:我要讓中國付出代價
    納瓦羅:一切都是中國的錯事實上,一直以來,作為一個對華鷹派,納瓦羅非常敵視中國。在採訪中,他宣稱,20多萬美國人死亡,都是中國一手造成的,中國不僅想毀掉美國的經濟、竊取美國的信息,還想要「殺死」美國人,讓美國人丟掉工作,失去生活保障。而在川普的推動下,美國對中國採取了更強硬的態度。
  • 新冠疫情與世界格局|美知名經濟學家史蒂芬·羅奇:中美避免「新...
    美國耶魯大學高級研究員、摩根史坦利前亞洲區主席史蒂芬·羅奇日前接受《參考消息》記者專訪,就後新冠疫情時代中國經濟走勢、中美關係、全球經濟發展以及全球化進程等備受關注的問題發表了看法。而中國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經貿聯繫反映出中國對外部需求狀況和主要市場(包括美國、歐洲以及東亞鄰國等)高度敏感。基於此,中國政府有必要制定「切合實際的增長目標」,並對改革議程作出相應調整。中美關係處於關鍵時刻羅奇認為,中美兩國經濟關係正在新冠疫情之下面臨新的挑戰。「中美經濟脫鉤論」是美國政府將兩國經貿摩擦政治化的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