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科技公司指責美國利用制裁將其擋在中國門外

2020-12-26 嗷嗷財經

作者: Yuan Yang 編輯:嗷嗷豬

[摘譯 - 原文 FT -- 2020年12月23日]

歐洲科技行業高管和外交官指責美國利用制裁機制將它們擋在中國市場之外,同時對美國公司提供豁免。

過去兩年,美國對華為(Huawei)等中國企業實施了嚴厲制裁,這些企業阻止了它們購買多數美國製造的技術。上周五,晶片製造商中芯國際(SMIC)也加入了制裁。

但一名歐洲高管表示,這些制裁創造了「美國優先」的貿易政策,包括美國企業獲得豁免,而其它國家的企業則被排除在中國市場之外。這位不願透露姓名的高管表示:「迄今為止,美國公司獲得了向華為供貨的許可證,而歐洲供應商則沒有。」

許多生產晶片和晶片製造設備的歐洲企業都受到美國制裁的影響,因為它們依賴於美國的智慧財產權。

另一位歐洲科技企業高管表示,他們的公司曾被禁止向中國買家供應零部件。但這位高管稱,零部件市場很快被通過中間商銷售的美國供應商佔據。

這對歐盟公司的影響是巨大的。本月早些時候,歐洲最大的半導體公司之一、總部位於瑞士的意法半導體將其年度收入目標推遲一年,理由是美國對其「重要客戶」華為的制裁。同一天,股價下跌近12%。

該公司執行長 Jean-Marc Chery 告訴投資者,其市場「在過去兩年中沒有大幅增長」,並稱美中貿易戰是原因之一。

今年9月,德國晶片製造商英飛凌(Infineon)的負責人對CNBC表示,美中緊張關係是「一個大問題」。英飛凌向英國《金融時報》表示:「歐洲必須小心,不要在中美技術領先地位的競爭中被壓垮。」

全球最大的晶片製造設備集團——荷蘭公司阿斯麥(ASML)被禁止向中國最大的晶片製造商中芯國際(SMIC)出售其最新一代機器。該公司預計,今年中國市場將佔其銷售額的四分之一。

向被列入黑名單的中國企業發放銷售牌照的公司名單並不公開。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幾家美國公司以及韓國的三星和日本的索尼已獲準向華為提供部分零部件的許可。

歐洲企業高管和外交官表示,儘管他們對美國政府防止晶片有助於中國軍事建設的某些目標抱有同情,但科技公司和各國政府對單邊制裁越來越感到失望,並希望減少使用美國智慧財產權制裁。

12月初,17個歐盟成員國通過歐盟委員會宣布了一項「關於處理器和半導體技術的歐洲倡議」。該組織主張,在未來兩到三年內,將歐洲復甦與彈性基金(European Recovery and Resilience Facility)資金的五分之一(1450億歐元)用於半導體研究。

一位駐中國的歐洲外交官表示:「這一聲明表明,歐洲各國政府希望減少對美國技術的依賴,儘管這將需要很長時間。」

「美國的制裁加速了這一進程。對歐洲企業來說,中國是一個如此巨大的市場,它們需要想辦法服務於這個市場,」這位外交官補充道。

中國歐盟商會(EU Chamber of Commerce in China)主席伍德克(Joerg Wuttke)表示:「歐洲不希望陷入雙邊對抗,不得不在中國和美國之間做出選擇。」

歐盟外交部長何塞普博雷爾(Josep Borrell)今年早些時候也提到了與美國或中國結盟的壓力,轉而倡導「辛納屈主義」,在一篇博客文章中寫道:「我們歐洲人必須按自己的方式行事」。

「美國目前的首要任務是安全、安全、安全。歐洲政府關心其他事情:市場準入、標準制定。」

伍德克表示,最大的挑戰之一是歐洲汽車業面臨的挑戰,該行業的智能和自動駕駛汽車依賴於美國技術。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汽車製造和銷售市場。

伍德克補充稱:「他們現在不知道如何在沒有美國半導體的情況下在中國生產,他們預計美國將阻止他們向中國出口某些類型的晶片。」

相關焦點

  • 歐洲晶片巨頭:美國太損!利用制裁將其拒之門外卻為美公司開綠燈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受美國將眾多中國公司拉入黑名單的影響,歐洲政府以及晶片類科技公司都對制裁越來越感到沮喪,並希望減少對美國智慧財產權的使用。歐洲科技高管和外交官指責美國利用制裁製度將其拒之門外,同時卻為美國公司提供豁免。
  • Facebook公開指責中國,稱其限制美國價值觀輸出
    根據美國媒體地報導,這次大會地目地主要是為了針對四家科技企業,按照本次大會地計劃,四大科技企業地CEO需要在大會上介紹,公司目前是否存在壟斷行為。然而facebook在這次大會地公開聲明裡面,花費了大量地篇幅只是為了指責中國,而在這篇聲明裡面,Facebook自稱是一家相當包容,民主且自由地企業,但是中國地科技企業卻限制了Facebook推銷美式價值觀。
  • 美國真面目終被揭曉?歐洲幡然醒悟:美國搶了我們在中國的生意!
    據《環球時報》援引英國《金融時報》報導,日前,歐洲科技公司高管和外交官紛紛指責美國利用對華制裁將他們排除在了中國市場之外,同時為美國公司提供豁免。換句話說,繞了一大圈,歐洲終於發現,美國對中國制裁,實則是衝著歐洲,最終搶佔歐洲對華市場。
  • 歐洲終於發現不對勁:美國利用對華制裁,和他們搶中國市場
    這段時間以來,美國層出不窮的對華制裁措施無疑引起了十分廣泛的議論,對於美國來講,中國實力的迅速提升並不是其想要看到的一種情況,所以才想要藉此來遏制中國的發展。歐洲企業被排擠出中國市場,表達對美國禁令的不滿本月23日英國媒體《金融時報》消息,來自歐洲的外交官員以及一部分高新科技企業的高管曾經作出表態,表達了自己對於美國所謂晶片禁令的看法,在他們眼中,美國政府這樣的行為是想要藉助所謂的禁令對歐洲的高新科技企業進行排擠,讓其難以插足中國市場,在這樣的情況下,美國的本土企業反而能夠得到美國政府的批准以及豁免
  • 歐洲重拳打擊美國科技公司為哪般?中國就是前車之鑑,不得不防
    早在2015年,歐盟就曾對著名的亞馬遜公司進行過反競爭調查。當年,就有媒體列出來了一個赤裸裸的對比,該媒體指出,在美國市值最高的10家公司中,有3家是在過去50年中創立的科技公司:蘋果、微軟和谷歌。而在歐洲,市值前10的公司裡沒有科技公司。歐洲在科技領域的掉隊其實早就開始,當時這篇報導出來之時,美國各大科技和網際網路公司都已經幾乎壟斷了歐洲市場。
  • 美國制裁中企別有用心?川普陰謀被揭穿,歐洲人看清現實卻晚了
    當地時間12月23日,英國《金融時報》報導稱,許多歐洲高新技術產業的高管和外交官,都在指責美方對中企的頻頻制裁,原因是這樣的制裁,已經影響到了他們和中國市場之間的正常貿易往來
  • 歐洲傻眼:我們遵守華為禁令,美國人卻背後捅刀……
    歐洲有些國家在美國的脅迫和忽悠之下,明裡暗裡對中國科技企業在當地的經營實施了歧視性限制。但是,歐洲科技行業最近發現,美國政府竟然耍起了「兩面派」:一面高喊盟友應該團結合作、共同抵制中國企業;一面仍然和被制裁的中國企業做生意賺錢。而歐洲國家和科技企業就像被美國賣了還幫美國數錢的傻子一樣。
  • 每天帶你認識一家被美國制裁的中國科技公司——達闥科技
    眾所周知美國為保住其科技霸主地位,不斷對中國科技企業進行無恥的打壓行為,最近兩年見到中國科技發展勢頭太強,更是開始狗急跳牆,美國商務部已經多次將中國企業和政府機構列入實體清單。有網友吐槽如果美國不制裁,我都不知道中國有這麼多高科技企業,而且發表看法稱:被"美國制裁"認證過的實體都是好實體:我們應該大力扶持。
  • 糾結的制裁:揭秘美國科技制裁
    對於制裁,美國政府內部的聲音似乎不統一。理解這種不統一,一個重要線索就是工業和安全局。這個制裁華為、中興等中國一系列科技企業的操盤手,是最近幾年美國最「當紅」的「明星部門」。過去幾年,工業和安全局設崗數量和部門預算都連年上漲。2021年其預算甚至超過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這可是跟工業和安全局上級——美國商務部平級的機構。
  • 美宣布對中國等國的5家公司實施制裁,包括中國石化東南有限公司
    美國周三(12月16日)對中國和阿聯的公司實施了制裁,指責它們支持伊朗的石化產品銷售。在川普總統的第一個任期即將結束之際,美國加大了對伊朗的壓力。美國財政部在一份聲明中說,已將這四家公司列入黑名單,因為它們協助Triliance Petrochemical Co. Ltd.出口伊朗石化產品。今年早些時候,Triliance Petrochemical Co. Ltd.受到了華盛頓的制裁。
  • 美國利用黑名單為企業謀利;實體清單無法遏制中國半導體產業崛起...
    圖片來源: FT集微網消息,據FT報導,歐洲科技行業高管和外交官指責美國利用制裁將它們擋在中國市場之外,同時對美國公司提供豁免。過去兩年,美國對華為等中國企業實施了嚴厲制裁,阻止它們購買多數含有美國技術的設備及相關產品。但一名歐洲高管表示,這些制裁創造了「美國優先」的貿易政策,包括美國企業獲得豁免,而其他國家的企業則被排除在外。迄今為止,美國公司獲得了向華為供貨的許可證,而歐洲供應商則沒有。許多生產晶片和晶片製造設備的歐洲企業都受到美國制裁的影響,因為它們依賴於美國的智慧財產權。
  • 美國瘋狂對中國下毒手,事態出現戲劇性一幕,歐洲噩耗猛然降臨
    據人民日報海外網23日援引英國媒體的報導稱,一些歐洲高科技企業高管和外交官員稱,美國政府利用其制裁機制,將歐洲企業排擠出中國市場,同時卻為美國的企業和公司提供豁免。過去三年多時間裡被美國的「美國優先」政策折騰得不輕的歐洲,又一次成了美國濫用單邊制裁措施、揮舞貿易大棒的受害者。
  • 美國金融制裁那一套,對中國不管用
    比如美國通過其主導的CHIPS系統把伊朗踢出「美元結算圈」,並脅迫其歐洲盟友切斷了伊朗與SWIFT的聯繫,使得伊朗不能使用主要貨幣進行貿易結算。這極大的打擊了伊朗的經濟金融活動,2019年伊朗的原油和石油產品出口總額只有192.3億美元,不到2018年的1/3。
  • 美國宣布制裁伊朗 中國一公司被列入制裁名單
    伊朗不會向任何國家申請自衛權利「許可」,並將無視來自美國方面的威脅。美國新政府也將明白,威脅伊朗不會產生任何效果,美國應當結束其毫無根據的咆哮。中國一公司被列入制裁名單受到制裁的個人包括伊朗革命衛隊的成員,實體則包括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黎巴嫩和中國的公司。
  • 美國指責中國違反對朝鮮實施國際制裁義務,外交部回應
    近日美方又發聲,出言指責中國違反對朝鮮國際制裁義務,言之鑿鑿,一時譁然,對此,在12月2日例行記者會上,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給出正面回應。三連問霸氣回應,非常有力!中國外交部發言人三連問:美國做了什麼?
  • 制裁之下華為如何度過寒冬?中國是否會對美國科技公司採取反制?
    2、華為、中興等中國科技企業在5G領域技術超過了美國,5G標準化制定上的話語權很大。美國認為數字基礎設施的重要性可以從根本上改變美國國防部運作的環境。3、美國對華為的制裁,背後反應的是美國面對中國科技崛起的態度,美國在忌憚中國和華為威脅到其科技霸主地位。
  • 中國該如何避開美國金融制裁的坑?
    中國外交部迅速做出回應,對於美國的制裁進行了反擊。 美國的制裁措施,通常包括了禁止入境、凍結美國境內資產以及禁止美國人與被制裁對象進行交易等等。在這些措施裡,美國對於外國人的金融制裁恐怕是殺傷力最大的一個手段。 美國的金融制裁,一般來說就是禁止美國銀行與被制裁者進行交易。
  • 中國制裁美國哪些公司 一劍封喉太有效
    美國作為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也是全球第一經濟。一向都是囂張跋扈還無理取鬧的行徑,在國際上很多國家都對他產生了極大的反感。早在之前種種的無理行徑,以及毫不負責的行為讓中國十分反對,最終決定對美國進行有效制裁,那麼中國制裁美國都有哪些公司呢?一起去瞧瞧。
  • 美國在怕什麼?對多個國家拒發籤證,聯合國秘書長也被擋在門外
    美國一直以來都是世界各國都十分敬畏的對象,雖然各地區各國家都大大小小在自己的發展過程中遭遇了美國一次次的制裁行為,但是為了保證自己國家的正常運轉,甚至為了尋求美國的庇護,這些國家始終不願意與美國撕破臉,但是就是這樣,美國依然始終是患得患失,隨時都擔憂會有其他國家對自己造成威脅,感覺活得十分謹慎
  • 歐洲公司也不放過?美國務院警告:繼續參與「北溪-2」項目將面臨制裁
    路透社1月13日消息,據知情人士周二透露,美國國務院本月告知一些歐洲公司,由於川普政府準備在任期內實施最後一輪懲罰措施,它們面臨被制裁的風險,這些公司被懷疑正在幫助建設「北溪-2」天然氣管道項目。一位美國政府知情人士稱,美國務院預計將在周四或周五前發布一份報告,列出其認為正在幫助建設「北溪-2」項目的公司,其中可能包括提供保險、幫助鋪設海底管道或核實項目施工設備的公司。知情人士稱,蘇黎世保險(Zurich Insurance Group)或會被列入報告。路透社報導說,截至目前,蘇黎世保險及「北溪-2」項目方均未予以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