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是什麼:是過去傳到將來的回聲,是將來對過去的反映。——雨果
各位朋友晚上好!子淵之前曾給大家介紹過「東北王」張作霖的不少軼事,引發了讀者的強烈興趣。鮮為人知的是,張作霖在被日寇炸死後,裕仁天皇反而勃然大怒,罷免了陸軍大臣和內閣首相,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張作霖劇照
作為近代史上最著名的軍閥之一,「東北王」張作霖雖然出生草莽,但卻是個極有血性的中國人。投軍發家後,張作霖稱霸東北三省多年,手中掌握有數十萬大軍,不僅是中原地區的直系、皖系軍閥怕他,就連俄國與日本人也不敢在他面前放肆。雖然日俄兩國一直都想要控制東北地區,但張作霖卻總能周旋於二者之間,而且還是左右逢源。值得一提的是,日俄兩國中尤屬日本人對東北地區的野心最大,為獲得東北礦產資源的開發權,日寇不僅給張作霖大量錢財,還在軍閥混戰中支援先進武器。不過張作霖拿到東西後卻一直拖延敷衍,始終不肯出賣國家利益。
▲張作霖身著陸海軍大元帥禮服舊照
與張作霖深入接觸後,日本人才了解到張作霖軟硬不吃的性格。眼見耗費無數錢財與精力,日本也沒有攫取到東北採礦權,日寇逐漸變得暴躁起來。然而當時張作霖不僅掌控東北全境,還於北京就任陸海軍大元帥,成為中華民國名義上的最高統治者,所以日本政府對「不講廉恥」的張作霖毫無辦法。駐守中朝邊境的關東軍日本軍官得知後,心中十分不滿,便想「以下克上」,自己想辦法解決掉張作霖。
▲關東軍司令部舊址
眾所周知,日本自古就有「下克上」的惡劣傳統。當時在關東軍中,有一個名叫河本大作的大佐級高級參謀,夥同奉天特務機關長秦真次與土肥原賢二,策劃了對張作霖的謀殺行動。經過商議,他們決定在張作霖由京回奉時藉機將他除掉。這項計劃聽起來似乎很容易實施,實際上卻困難極大——因為當時張作霖已經擔任民國元首,日本策劃對他的謀殺無異於對華宣戰,況且也沒人知道張作霖什麼時候從北京回到瀋陽。好在突然爆發的「北伐」給了日本人機會,隨著前線戰況愈發不利,張作霖決定從北京撤回奉天。經過日本特務偵查,河本大作等人得知了張作霖將在1928年6月4日回到瀋陽。於是以河本大作等人為首的日本關東軍,在列車的必經之路上秘密安裝炸藥,準備將其當場炸死。
3日晚上,張作霖從北京元帥府啟程回奉,深夜專列風馳而過山海關,進入東北境內,專列由東北軍裝甲火車前後保護。4日清晨,專列進入奉天郊外的三洞橋地界時,守候多時的日寇關東軍大尉東宮鐵男按下炸彈按鈕,隨著一聲巨響,三洞橋中間的花崗巖橋墩被炸毀,橋面上的鋼軌頓時彎曲,與張作霖專列一起被炸得飛上了天。張大帥雖然被炸飛三丈多遠,好在並沒有當場斃命,被東北軍送入瀋陽官邸後,臨終前對瀋陽當局作了指示,直到「小六子」趕回瀋陽接管東北軍前,都一直要秘不發喪,穩定局勢。4日上午,張作霖傷重而亡,張學良18日秘密趕回奉天后接管東北軍。張學良深知自己不是日寇對手,所以在局勢穩定後立即宣布東北易幟,與國民政府聯合抗日。
由於「皇姑屯事件」並非日本官方行動,因此當日本裕仁天皇得知此事後,頓時大為光火,而且這次「以下犯上」行動擾亂了日本的正常計劃。要知道,當時日本政府正在和張作霖談判,想要籤訂有關東北全境鐵路沿線的土地劃分協議。在如此緊要的節骨眼上,出了這麼大的一件事,裕仁當然是被氣得火冒三丈。況且此事之後,國際社會對日本的輿論也極為不利,內閣首相田中義一和日本陸軍大臣為平息輿論,只好引咎辭職,關東軍最高司令官也被勒令回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