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逵傳》:想我一世英名,竟生下了賈充這個逆子!

2021-02-13 襄子講談社

這是《真·三國志》第 283 篇文章

今天來講 賈逵

註:圖片皆源於《三國殺》、《陣面對決》、《三國志》及網絡,以文為主。

賈逵,本名賈衢,字梁道,今陝西人,賈充的爸爸,八王之亂禍首賈南風的爺爺。賈逵是當地的大姓,但傳到他這一代,算是衰落了。賈逵年少的時候家裡很貧困,大冬天連一條棉被都沒有。有一次,賈逵去他妻子的哥哥柳孚家借宿,等到天亮的時候竟然穿著柳孚的褲子就走了,因為實在是沒褲子穿啊。賈逵家裡雖然貧寒,但從小他就有遠大的志向,他經常一個人在家沙盤演習,他的祖父見到他這樣,覺得他是奇才,說:你以後肯定能成為大將啊!202年,袁尚封郭援為河東太守,讓他與并州刺史高幹聯絡匈奴一起牽制曹軍。郭援帶兵攻打河東,所到之處攻無不克,只有賈逵鎮守的絳邑,楞是讓郭援碰了一鼻子灰。郭援於是請南單于一起出兵,賈逵畢竟勢單力薄,逐漸不能抵擋,眼看城池就要被攻破,絳邑的百姓唯恐城破後會被屠殺,因此就向郭援投降,承認他是新太守,同時,也與他約定,不能殺害縣長賈逵。
郭援早就聽說了賈逵的大名,很是欣賞他,也想收了他,於是想來個下馬威,派兵將他抓了起來,帶到了自己面前,要求他給自己這個新太守叩頭行禮,誰料,賈逵朝地上「呸」了一聲,大罵道:我只知道我們的王邑在本郡擔任了多年的郡守,我不知道你是什麼來歷,但我知道你是賊寇,哪有向賊寇扣頭的道理!郭援大怒,下令處死賈逵,百姓們聽到這個消息後,也生氣了,站在城上高喊:你違背約定要殺了我們的賈逵大人,我們寧願跟他一起死,我數三,快放人,否則我們就跳了。郭援身邊的人都默默留下了眼淚,深受感動,紛紛為賈逵求情,郭援最終只好赦免了賈逵。後來,郭援將賈逵關在了壺關,扔到了一個土窖中,用車輪蓋住窖口,並派人看守,準備趁人不注意剁了他。賈逵被扔進去後,對看守的人說:這裡難道就沒有一個有骨氣的人快點動手嗎?難道要讓義士死在這土窖裡面嗎?
當時有一個看守姓祝,也不認識賈逵,聽到這話後立即對賈逵肅然起敬,敬佩他處於為難之中仍能堅守節操,於是晚上就偷偷放了他。賈逵十分感激,問他姓名他也不說。後來,郭援被打敗後,賈逵才知道原來恩人叫祝公道,再後來,祝公道因連坐而被斬首,賈逵用盡了一切辦法也沒能挽救他,十分痛心,只好親自為他服喪。在郭援被龐德斬了之後,郡裡推舉賈逵為茂才,賈逵也被任為澠池縣令。204年,曹操攻破了鄴城,并州刺史高幹迫於壓力而投降了曹操,但是到了第二年,即205年,高幹趁著曹操北上的時候反叛,並勾結了河內人張晟、河東人衛固、弘農人張琰等興風作浪。在這期間,賈逵還不知道張琰已經和高幹串通一氣了,剛好去找了他,到了地方後才發覺了這一陰謀,想馬上返回去,但一時之間難以脫身。於是,他急中生智,裝作願意與張琰一起反叛的樣子,還為他出謀劃策。張琰信了賈逵,還為此沾沾自喜,賈逵也趁機以修城牆為名向張琰借了一支軍隊,當時一些準備反叛的人都把賈逵當成了自己人,於是對他也毫不避諱,結果最終都被賈逵抓了起來一併剁了。賈逵大哥,聽說你也加入了「反曹俱樂部」了啊,哈哈哈,我早就加入了,以後我們都是自己人了啊。賈逵老弟,恭喜加入「反曹俱樂部」啊,來,我拉你進群,我們現在有10個群,我們這個6群快滿500了。206年,曹操擊敗了高幹,同時,賈逵也因為祖父去世而暫時辭去了官職,服喪完畢後又被司徒府闢為掾屬,後又以議郎的身份兼任司隸校尉鍾繇的參軍。211年,曹操西徵馬超,到了弘農後,他四處看看了,感慨道:這是西道的要塞啊!當時賈逵有個好友,就是河東郡的計吏孫資,他有一次被荀彧徵召到許都,向曹操推薦了賈逵,說道:賈逵當年在絳邑,帶著大家與郭援交戰,力盡而敗,雖然被抓了,但絲毫沒有減少士氣,依舊堅持大義,就算是古代的藺相如怒發斥秦王、叔詹據鼎抗晉侯也未必有他的勇氣呀!他文武兼備,真的是當今的一個大人才呀!曹操便召見了賈逵,在見到賈逵後,非常高興,對左右說道:如果天下的太守都能像賈逵一樣,那我還有什麼可以擔憂的呢?但是,賈逵也犯過錯,比如在當太守的時候,有一次奉命徵調兵役,但由於徵調上來的人數不夠,他懷疑是屯田都尉私藏了逃亡的百姓,於是前去交涉。這個屯田都尉卻理直氣壯地認為自己不屬於弘農郡的管轄範圍,因此說話很不恭敬,使得賈逵發怒了,賈逵生氣後,就將這個都尉抓了起來,打斷了他的腿。賈逵也因此被免去了官職,但是曹操卻非常喜歡他,後來又重新提拔他為丞相主簿。214年,孫權攻破了皖城,曹操準備親自徵伐,正巧趕上了雨季,士兵們都不太願意進軍,而曹操也料想到會有人來勸誡,於是下令膽敢勸誡者,殺無赦。但是賈逵和另外三位主薄仍舊執意勸誡,曹操大怒,問道:誰是發起者?賈逵向前一步,主動承認,曹操並沒有因為是賈逵而消氣,因此將他扔進了監獄。負責人因為他是丞相主簿而不敢上枷鎖,賈逵著急了,說道:快給我銬上,過一段時間他必定會派人來看的。獄吏於是立即「啪嗒」將賈逵銬了起來,果然不久之後曹操派人探視賈逵。慢慢地,曹操知道賈逵並無惡意,於是便讓他官復原職。220年,曹操升天,賈逵以諫議大夫負責辦理喪事,當時的太子曹丕還遠在鄴城,於是就有人為了安全起見,主張將消息壓著,暫不發喪。賈逵權衡再三,堅持將曹操已死的消息公布出去。然而,意外情況發生了,曹丕還沒到,曹操的另一個兒子曹彰卻帶著大軍到了。曹彰在見到賈逵後,問道:先王的璽綬在哪裡?賈逵義正言辭地說道:太子在鄴城,國家有了儲君,先王的印綬不是你該問的!一時之間,曹彰竟然無言以對。就這樣,賈逵和在洛陽的文武百官把曹操的遺體入殮,然後與夏侯尚將之送還鄴城,由太子曹丕主喪,並迎接曹丕繼承了曹操的政治遺產。由於賈逵的行為,曹丕對此感恩戴德,即位後就先任賈逵為鄴縣縣令,後來又遷為魏郡太守。後來,曹丕又任賈逵為豫州刺史,在任期間,他革新吏治,鋤強抑暴,興利除弊,政聲卓著,佔據了當年「感動曹魏十大太守」的榜首。曹丕將賈逵的政績布告天下,要求大家都要向他學習,並封其為關內侯。另外,由於豫州的南部與東吳接壤,賈逵便加強了邊境線的防衛,使得敵人不敢進犯。賈逵還在境內斷山蓄水,建造了小弋陽陂,又疏通運渠二百餘裡,也算是為中國的地理學作出了貢獻。222年,賈逵在曹休的帶領下進攻東吳,在洞浦擊破了呂範的部隊,戰後被封為陽裡亭侯,加建威將軍。227年,曹丕掛了,曹叡即位,賈逵在分析了當時的形勢後,認為應該建一條由豫州直道長江的河道,如此,進可攻退可守,就可以有效地防備和牽制吳國,曹叡對此十分滿意。228年,賈逵在與東吳的石亭之戰中救了曹休,曹休非但不感恩,還埋怨賈逵來得太晚,竟然當場呵斥賈逵,還以大司馬的名義讓身為豫州刺史的賈逵幫自己撿東棄仗,賈逵理直氣壯,說道:我是國家的豫州刺史,不是來這給你撿東西的!說罷,賈逵獨自退兵,隨後與曹休互相向朝廷參了對方一本,曹叡打了個哈哈,判定二人都沒錯。據說,賈逵臨死前還咬著牙說道:我賈逵深受國恩,恨不能斬下孫權的狗頭去見先帝,只可惜空手而去,無奈無奈,我死之後,喪事從簡。257年,曹髦也來到了此地,並下詔對賈逵祠加以修整。賈逵一生忠於曹魏,只可惜,他的兒子賈充卻活躍在「擁馬反曹」的第一線。

 

如果喜歡,歡迎幫忙推薦哦

《真·三國志》共420+篇,預計2020年3月更完,隨後更【希臘神話】與【北歐神話

「閱讀原文」裡有全人物目錄

賞點錢買書看,謝謝!

相關焦點

  • 姬蘅:坑爹界的扛把子,憑一己之力毀了父親的一世英名
    姬蘅:坑爹界的扛把子,憑一己之力毀了父親的一世英名姬蘅是《三生三世枕上書》中最令人討厭的一個角色,人醜多作怪大概就是說的她了,其實她的一輩子除了情路坎坷其他也說得上順利,哥哥護著,小燕無條件寵著,最終還獲得了自己的幸福,她說不上是大反派,因為她也沒做什麼傷天害理的事卻一直讓人喜歡不起來
  • 可惜一世英名毀於「四出」
    監管者【涼哈皮】居然打出了雙三抓的傲人成績,但卻因為最後一局一世英名毀於一旦。來看看他是之怎麼做到的吧。賽前上套立下flag。禿禿杯本來就是偏娛樂向的比賽娛樂賽氛圍更是輕鬆。賽前有當天積分最高的監管者涼哈皮連線粉絲回答粉絲問題。沒想到這個粉絲非常套路先是讓涼哈皮答應會玩蜘蛛,然後用一種「不是我不相信你」的語氣說萬一四跑怎麼辦。
  • 作為美軍史上最傳奇的頂級名將,他的一世英名,卻毀在了朝鮮戰場
    然而他的一世英名,全毀在了朝鮮戰場。1950年6月25日,韓戰爆發了,朝鮮在蘇聯的默許下對韓國不宣而戰。當時朝鮮實力更強,再加上蘇聯的支持,所以開戰初期韓國軍隊很快就被朝鮮打得潰不成軍,才三天就把首都漢城給丟了。作為背靠美國人的韓國,小弟被打美國人不樂意了。
  • 麥克斯奧特曼一世英名毀於16集?並不!
    由於一些動圖在微博等社交媒體被廣泛轉發,導致一些人在提到麥克斯奧特曼時就提到一世英名毀於16集的梗。梗就是梗,適當地玩一玩是可以的,但是不能不分場合的玩。最後葉腐是被小女孩的演奏所感化,身上的武器都演化成為樂器之後在麥克斯的引導下飛向太空。這一集所要表現的東西其實很簡單:用暴力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只能夠換來暴力,和平是最好的解決方式。這也體現了圓谷自初代奧特曼以來一貫的反戰思想。
  • 237、不怕懟的賈充
    在229篇「曹家的沒落」裡,我們講過傀儡皇帝曹髦不願屈辱地被司馬昭擺布,帶領著數量可憐的宮廷侍衛和掃地刷馬桶的僕人一起去討伐司馬昭,而司馬昭派出了最信任的小弟賈充前去擺平。當時曹髦身先士卒,衝在隊伍的最前面,賈充的手下紛紛後退,因為誰都不敢動皇帝,誰敢動他就是滅族的罪名。這個時候,賈充居然喪心病狂地對手下喊道:司馬將軍平時養你們都是幹什麼吃的!都給我上,闖了禍我來兜著!
  • 賈充:後世詞人們對我的印象頗差
    本篇就來看看賈充在詩詞中的形象,共計12首。 《詠史下·羊祜》 宋 陳普 尺鯉何曾到賈充,太阿曾擬血王戎。淚痕不到沉碑上,似為苞苴走路中。 【詞人很明顯地表達了自己的立場,賈充的作為讓他尤為惱怒,其父賈逵是曹魏忠臣,而賈充卻弒其君王】 《惱公》 唐 李賀 拂鏡羞溫嶠,薰衣避賈充。
  • 賈充:詞人們對我的態度較為一致
    【賈逵字公閭,他終究是名聲響亮之輩,無論是好名還是惡名】 《詠史下·何曾》 宋 陳普君親忠孝豈殊途,甲有方能罪乙無。座上研研稱阮籍,不知聯席是公閭。【一不留神看成了甲方乙方.何曾以孝聞名,然而他支持的卻是賈充】 《詠史下·羊祜》 宋 陳普群心爭欲專公閭,愁殺凌雲醉老奴。緩帶輕裘信瀟灑,曾知晉事已知吳。
  • 亞歷山大若東徵華夏,會被孫臏等人玩死,死不瞑目,一世英名盡毀
    因為他會被孫臏等人玩死,死不瞑目,一世英名盡毀,所以他不敢東徵華夏,也沒有能力東徵華夏。華夏當時雖然諸侯紛爭,如果亞歷山大打進來,諸侯立刻就會團結起來,一致對外。因為諸侯畢竟都是華夏族,而亞歷山大是外夷,外夷入侵,兄弟之間豈能不聯手抗之?
  • 神龜一世英名毀於一旦?艾弗森嘲諷德安東尼暗批,他體會保羅心酸
    這場失敗對於這個西部豪強來說是不可接受的,畢竟原本他們可以早早的就晉級如果能夠在這個特殊的時間點晉級,並且大戰湖人的話,那麼這一定是所有人都希望看到的一個消息,而不是像現在這樣,雙方還要打搶七,1場決勝什麼都有可能,他們甚至連直接被對手淘汰出局的可能性都是有的。
  • 秦穆公臨終前讓3人陪葬,最終導致秦國衰退260年,一世英名盡喪
    但是這樣一位受人尊崇的秦穆公,卻因為死前的一個決定讓他一世英名盡毀,他居然讓秦國的三位大將給自己陪葬。雖然不清楚秦穆公為何會做出這樣的決定,但是他的這個錯誤決定卻讓秦國損失了三位重要人才,並直接導致秦國國力衰退了260多年。這筆帳後人一直記在秦穆公的頭上,也成為了秦穆公一生當中不能抹去的汙點。
  • CBA最大謊言被戳破 王治郅本不該搭上一世英名
    這個最大的謊言就是「八一隊全華班能翻身」。在複賽開始前,當有消息傳出CBA如果複賽將採用全華班時,很多人就認為八一隊能夠藉此翻身。原因是八一隊這麼多年一直都是全華班,球員更有默契,而且他們的實力並不弱。只是因為其他球隊有外援,全華班的八一隊才能常年排名倒數。一旦採用全華班,那麼八一隊的表現肯定會大幅提升。可事實上呢?顯然不是這樣的。
  • 秦穆公一世英名,臨終前卻點名3個人陪葬,使得秦國停滯發展260年
    公元前624年,秦穆公36年,在經歷了多年角力之後,秦軍終於在孟明視的帶領下,渡過黃河,大破晉軍,秦穆公成為第三位春秋霸主。公元前623年,秦穆公37年,由余帶領秦軍討伐西戎,大獲全勝,益國十二,開地千裡,秦國從此獨佔關中地利,未來向東爭霸時幾乎立於不敗之地。人生的最後數年,秦穆公卻完成了其影響最深遠的成就,時間果然是偉大人物的好伴侶。
  • 西晉官場「連環套」:任愷的坦坦蕩蕩,緣何敵不過賈充蠅營狗苟?
    除了學閥家庭帶給他「雅長法理」、「刀筆才」的技能加持,賈充「想司馬氏之所想,急司馬氏之所急」的權力敏銳度,更令其脫穎於潁川群英,堪稱司馬氏控權上位不折不扣的「權力」刷子:司馬師病亡時,賈充領大軍擁立司馬昭;曹髦率御林軍欲誅殺司馬昭時,挑動成濟弒君;甚至在司馬昭猶疑傳位司馬炎、司馬攸時,更是不顧翁婿情分,一股腦兒把賭注下在了司馬炎身上。
  • 成紀幫司馬昭殺曹圭被卸磨殺驢,陳泰要求殺賈充被保
    我想,司馬昭不想殺皇帝,為什麼要殺呢,曹操是傀儡,掀不起大浪。當時他撲倒在地,表現出震驚和悲傷,只是在演戲。他怎麼會傷心呢?曹賀如此無知,死了更好。不過,皇帝被殺,這可是天大的事,畢竟皇帝是至高無上的,至少名義上如此。這件事,司馬昭給群臣和所有百姓一個合理的交代。該怎麼辦?。
  • 古代奇婚:韓壽偷香,賈充嫁女
    女主角是賈午,她爸是賈充,就是《三國演義》裡指使人殺害魏國皇帝曹髦那位,後來他又幫助晉武帝司馬炎登基,建立晉國,是名副其實的元勳重臣。賈充把後妻生的女兒賈南風嫁給司馬炎的傻兒子、晉惠帝司馬衷,賈午是賈南風的妹妹。
  • 賈充和成濟殺死了曹髦,司馬昭找替罪羊,誰下場最慘?
    當曹髦帶著這幾百人,剛出南闕不遠,司馬昭的爪牙賈充和成濟等人,帶著數千甲兵,全副武裝擋住了曹髦一行。曹髦年輕氣盛,見此情況,仗劍大喝一聲,我是天子,你們闖入宮廷,是想弒君嗎?那些兵士一看,嚇得都不敢動了。這時,賈充對身邊的成濟說,司馬公養你們,就是為了今天,趕緊動手吧!成濟回頭問賈充說,要死的?還是要活的?賈充說,司馬公說了,要死的!
  • 時來天地皆同力:公元230年的一場大雨,保住了諸葛亮一世英名
    唯餘巖下多情水,猶解年年傍驛流」。這首詩風格沉鬱雄渾,回顧諸葛亮為蜀漢殫精竭慮奉獻一生,最終卻壯志未酬的悲劇命運,抒發了對諸葛亮的無限敬仰與感慨之情。詩中有一句「時來天地皆同力」,著重強調了客觀條件與外在環境對歷史發展和人物命運的巨大影響力,與下句「運去英雄不自由」一起,成為流傳千年的佳句。
  • 成濟弒君是賈充自做主張,還是司馬昭指使,為何連皇帝也敢殺
    司馬昭越是不想背負弒君惡名,曹髦越是想用自己的生命讓司馬昭背上,所以就引發了甘露之變和曹髦之死,其實這就是曹髦心甘情願的自殺。,成濟唯一的辦法就是執行命令,因為賈充這個並不清楚的命令。從前面的分析來看,司馬昭沒有必要殺曹髦,只需要按照篡位進程學曹丕就行了,根本沒有必要殺曹髦,還要背負天下人的罵名,司馬昭也不蠢,最多也只是給賈充一個見機行事的命令,所以在現場的賈充下給成濟的也是一個含糊不清的命令。
  • 法官筆下的法情文韻—— 賈充與《晉律》
    對賈充的知悉,還是閱讀《三國演義》時留下印象。他率領群臣恭請司馬炎受禪稱帝,為建立西晉王朝立下汗馬功勞。《晉書》對賈充亦有列傳,記載其生平和主要事跡。賈充(公元217 年——282年),字公閭,平陽郡襄陵縣人(今山西省襄汾縣),三國曹魏末期重臣,西晉王朝的開國元勳。賈充先後輔佐司馬昭、司馬炎父子,參與鎮壓淮南二叛和弒殺魏帝曹髦,深得信任,又與司馬氏結為姻親,地位顯赫。晉朝建立後,轉任車騎將軍、散騎常侍、尚書僕射,後升任司空、太尉等職,封魯郡公。鹹寧年末,以大都督職徵討吳國,平定後,增邑八千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