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紀幫司馬昭殺曹圭被卸磨殺驢,陳泰要求殺賈充被保

2020-12-14 熱愛永遠都在

歷史的第一頁是從互相猜忌、搞陰謀和耍手腕開始的。——米·左琴科(蘇)

文章分類|歷史奇聞

文章字數|1562字,閱讀約4分鐘

三國時期司馬懿是最能忍也最能活的權臣,他從年輕的時候就不斷裝病,以這種方式避免了很多危機,然後熬死了曹操、曹丕、諸葛亮等領袖和對手,又發動了高平陵事件將權力從曹家轉移到了司馬家。司馬懿死後,司馬昭上臺,曹家皇帝成了傀儡。曹不甘心這樣下去,於是發動政變,帶著一幫烏合之眾打出了皇宮,首先遇到了司馬昭的弟弟司馬規。司馬允當時在屯騎擔任校尉,是北軍五將之一,麾下精銳騎兵。司馬不知如何應對,乾脆跑了。曹大遇到第一個對手,沒動刀槍,對方就望風而逃,看上去形勢很好

這時,已經有人向司馬昭報告了皇帝政變的消息。司馬昭很驚訝,他不是怕皇帝政變成功,而是怕事情搞大了,不好收場。最好的辦法是在宮中截住皇帝,事關重大,他把這件事交給了最信任的賈充去辦。

賈充趕到皇宮,正好皇帝帶人殺出,他連忙下令部隊迎擊,截住了皇帝。沒想到士兵們見天子殺人,誰也不敢出手,不把皇帝置於死地,這就是滅門之罪。皇帝一衝上去,大家都往回跑。

賈充

時為太子姓的成紀見眾人都不敢動,躲著皇帝,便問賈充:"急,你有什麼事?"賈莊翻了個白眼,對成紀說:"養你為禽獸,正是今日之謂,今日之事,不必問也。"這是什麼意思?非常模糊。程姬問他怎麼辦,賈充說什麼也不問。程姬認為得到賈充的允許,就可以殺了皇帝。於是成濟帶著衝鋒陷陣,揮舞龍戈,一把長矛,就把皇帝曹植給打死了。他以為自己立了大功,卻不知道大禍臨頭。

司馬昭以成績為替罪羊,屠戮全族。

當司馬昭趕到的時候,皇帝已經被刺死了,不由得"大驚,自倒在地",癱倒在地。我想,司馬昭不想殺皇帝,為什麼要殺呢,曹操是傀儡,掀不起大浪。當時他撲倒在地,表現出震驚和悲傷,只是在演戲。他怎麼會傷心呢?曹賀如此無知,死了更好。不過,皇帝被殺,這可是天大的事,畢竟皇帝是至高無上的,至少名義上如此。這件事,司馬昭給群臣和所有百姓一個合理的交代。該怎麼辦?。

曹一

首先,他要想減輕罪責,就得先給皇帝抹黑。於是,朝廷宣布,曹規不配當皇帝。司馬昭攜郭太后下旨,列舉曹阿瞞數罪,雖人已死,仍得取其帝榮,貶為平民。

然而,無論司馬昭如何抹黑曹氏,終究是弒君,犯天下之逆。如果不找個替罪羊,就沒法交代,弒君之罪,怎麼就沒人背這個黑鍋呢?

誰會成為替罪羊?曹達是成紀刺死的,成紀當然是兇手。問題是,成紀為誰工作?是為你司馬昭!事情到了如此地步,司馬昭也沒得選擇了,成紀你別怪我多心,怪你自己笨。別人都知道離皇帝很遠,你只是個把皇帝捅死的阿哥,你就是弒君的兇手。

於是成紀倒黴了,不僅掉了腦袋,而且全家都被屠殺了。

司馬昭保護了賈充,另立了皇帝。

這一處置結果顯然不能令人滿意。因為程姬只是個小角色,皇帝被殺,只處置了程姬一人,這不是太輕描淡寫了嗎?

至少還有一個重要的人無法擺脫,這個人就是賈充。賈充雖然沒有對成紀說要殺皇帝,但他明確地說:"今日之事,不問也。"這意思太明顯了。程姬來請示,你說什麼都不問,那不等於默認了程姬殺皇帝嗎?如果沒有賈充這句話,成紀有膽量殺你嗎?。

可是,賈充是司馬昭的心腹和智謀,怎麼會殺人呢?賈充被司馬昭寶打倒了,大臣卻被激怒了。

陳泰

最憤怒的是陳泰,他拒絕參加司馬昭主持的朝會。司馬昭想了半天說:"你還想別的",顯然他是不會殺賈充的。他不會自殺。陳泰氣憤地說:"泰言後怎能故態復萌。"

儘管群臣抗議,此時的司馬氏長期把持權力,根基深厚,也是別人無法撼動的。於是,賈充涉嫌弒君的罪行被洗刷乾淨。

曹賀死後,當然要推另一個皇帝。司馬昭選擇了燕王曹禺的兒子曹皇,立他為天子。他改名為曹桓,史稱魏元帝。為了表示對曹之死的歉意,司馬昭還推掉了丞相、晉公和九喜,以表明自己絕不是篡位者。這當然是掩耳盜鈴,因為中國的老百姓都知道"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這裡是《熱愛永遠都在》,青山不改,綠水長流,咱們後會有期。

歷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前進的,有時穿過塵埃,有時穿過泥濘,有時橫渡沼澤,有時行徑叢林。——車爾尼雪夫斯基(俄)

相關焦點

  • 成濟弒君是賈充自做主張,還是司馬昭指使,為何連皇帝也敢殺
    這是一句非常含糊的命令,因為面對的是皇帝,皇帝名義上是天下共主,是天子,是神指派到人間做最高統治者的,從秦始皇建立秦朝後,只有秦二世皇帝被趙高弒殺,還沒有其他君主被弒殺的,弒君算得上當時所有法律中最嚴酷的惡法,超過了所有人的法律和道德底線,皇帝本應該是不死之身的,結果司馬昭卻開啟弒君的惡例,這直接讓司馬昭篡位的進程中止,反而遭到天下的反對,就連平時支持司馬昭的陳泰,也對司馬昭指使成濟弒君的行為感到憤怒
  • 魏國後期名將陳泰:三次擊敗姜維,司馬昭弒君後他氣得嘔血而死
    魏國大將陳泰,就是魏國後期實力最強的軍事人才之一,綜合水平絲毫不次於鄧艾鍾會。在與蜀漢軍隊的交戰中,陳泰曾經三次擊敗姜維,堪稱姜維最為強勁的對手。陳泰,生於公元200年,卒於260年,河南潁川人。他父親陳群擔任過御史中丞,以直言敢諫著稱,深得曹操器重。但在曹操時代,陳泰並未引起太多人注意。
  • 司馬昭弒殺曹髦,連親叔叔都表示抗議,司馬昭四招成功洗白
    虧得賈充即使出現,否則司馬伷恐怕就被曹髦祭旗了。然而,賈充率領的最精銳御林軍,在曹髦親自揮劍砍殺時,也嚇得連連退卻,不敢應戰。我們不得不說,有時候實力在氣勢面前,表現得不堪一擊。曹髦即便是木偶,但是龍袍在身,讓士兵們握兵器的手,都不由軟綿無力。
  • 賈充和成濟殺死了曹髦,司馬昭找替罪羊,誰下場最慘?
    曹髦仗劍升輦,鼓譟而出,這時,叛徒王沈和王業立即跑去向司馬昭報信。當曹髦帶著這幾百人,剛出南闕不遠,司馬昭的爪牙賈充和成濟等人,帶著數千甲兵,全副武裝擋住了曹髦一行。曹髦年輕氣盛,見此情況,仗劍大喝一聲,我是天子,你們闖入宮廷,是想弒君嗎?那些兵士一看,嚇得都不敢動了。這時,賈充對身邊的成濟說,司馬公養你們,就是為了今天,趕緊動手吧!
  • 曹魏最難堪都督陳泰,與姜維交手數次,他的人生是一個時代的縮影
    但畢竟陳泰還算是司馬氏的親信,又是司馬昭的親密發小。司馬昭也便沒有難為陳泰,只是沒有讓他再做雍涼都督而已。然而連宮門都還沒出去,曹髦就被賈充率領的軍隊攻殺了。弒帝的惡行在當時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司馬孚、陳泰他們抱著皇帝的屍體痛哭流涕,要求司馬昭處死賈充。在漢魏時期,士人們心中建立了相當穩固的對皇帝的認同感與信仰。所以在當時來說,要經營禪讓、改朝換代,往往需要像曹操那樣穩步長期經營N年才可,很難一蹴而就。
  • 司馬師廢皇帝曹芳,司馬昭殺皇帝曹髦,哥哥與弟弟哪個更猖狂?
    不過,司馬昭並不是司馬懿唯一的比較能幹的兒子,司馬懿還有一個兒子司馬師,其能力不會比司馬昭弱。而之所以司馬師的名氣不如司馬昭,僅僅是因為司馬師死得太早了。高平陵之變,司馬家直接成為魏國的掌權者司馬家正式掌握魏國政權的標誌性事件,就是高平陵之變。
  • 曹髦死後,為何司馬昭要向陳泰問計,陳泰之說一句話?
    當初,高平陵之變後,司馬氏掌握曹魏,後來廢掉曹芳,迎立曹髦,很顯然,這次司馬氏失算了,如果曹髦稍微在穩重一些,恐怕族滅的就是司馬氏了。甘露五年,在先後支持曹魏的王經、毌丘儉、諸葛誕等敗亡後,曹魏江河日下,不甘人下,深感局勢無法扭轉的曹髦於是率領幾百衛隊親徵司馬昭,結果還沒到大將軍府,就被司馬昭親信賈充指揮成濟刺殺。
  • 三國時期,能多次擊敗姜維的陳泰,究竟是一個怎麼樣的人?
    (二)戴罪高平陵正始十年(公元249年),曹魏發生了一件大事,太傅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一舉誅殺了執掌曹魏大權十年的曹爽,逐漸的確立了司馬家在曹魏內部獨一無二的地位,而在曹爽決定放棄自己的權力,答應司馬懿的「條件」這一過程中,陳泰可以說是為司馬家立下了汗馬功勞。
  • 路人皆知的司馬昭,為何在其死後卻臭名遠揚?從這裡就能看得出來
    曹髦尚且年幼,國家大事都只能聽司馬師和司馬昭兩兄弟的。在哥哥司馬師去世後,司馬昭更是以大將軍的名義獨攬朝政,將曹氏皇族踩在了腳下。眼見司馬昭的權勢一天比一天大,朝廷中有很多大臣都站在了司馬家族這一邊。他們不斷向魏帝曹髦上書,鼓吹司馬昭的功德。魏帝曹髦無奈,只好在甘露三年(258年)下詔,加封司馬昭為晉公,以示表彰。
  • 237、不怕懟的賈充
    資治通鑑對賈充年輕時的經歷描述不多,他第一次真正進入雷總的視野是在司馬師病重去世、司馬昭上位的時候。那時司馬師親徵文欽、毋丘儉的叛亂,眼疾發作病危,急召司馬昭回洛陽接受權利(見220篇「彈眼落睛」。在這個權力交接的關鍵時刻,賈充的名字第一次出現,而他的作用是幫助司馬師督軍,幫助司馬昭看守鄴城老家。
  •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馬昭弒君
    司馬懿死後其子司馬師在篡魏這條路繼續走下去,司馬師只掌控了魏國四年的時間就廢掉了登基16年時間的曹芳(當然曹芳也反抗過了,都寫了詔書準備廢掉司馬師,但是沒成功。)司馬師對司馬家的功勞是在政治上剷除了中書令李豐和外戚張緝。這兩人密謀發動政變推翻司馬師。(曹芳因此被廢)同時平定了毋丘儉、文欽之亂。
  • 三國演義中,司馬昭部將成濟弒殺魏帝曹髦,為何蜀漢可以興師問罪
    蜀漢以此事為藉口,由姜維率軍北伐攻打曹魏,很多人想不通這個道理,司馬昭弒殺了曹魏皇帝,從蜀漢的角度來看,不是幫了蜀漢了,應該是蜀漢的大功臣才對,怎麼會興兵討伐司馬昭呢?很多人認為這個邏輯想不通,那麼這事如何理解?
  • 西晉官場「連環套」:任愷的坦坦蕩蕩,緣何敵不過賈充蠅營狗苟?
    除了學閥家庭帶給他「雅長法理」、「刀筆才」的技能加持,賈充「想司馬氏之所想,急司馬氏之所急」的權力敏銳度,更令其脫穎於潁川群英,堪稱司馬氏控權上位不折不扣的「權力」刷子:司馬師病亡時,賈充領大軍擁立司馬昭;曹髦率御林軍欲誅殺司馬昭時,挑動成濟弒君;甚至在司馬昭猶疑傳位司馬炎、司馬攸時,更是不顧翁婿情分,一股腦兒把賭注下在了司馬炎身上。
  • 古代奇婚:韓壽偷香,賈充嫁女
    女主角是賈午,她爸是賈充,就是《三國演義》裡指使人殺害魏國皇帝曹髦那位,後來他又幫助晉武帝司馬炎登基,建立晉國,是名副其實的元勳重臣。賈充把後妻生的女兒賈南風嫁給司馬炎的傻兒子、晉惠帝司馬衷,賈午是賈南風的妹妹。
  • 史上最牛家族:父親敢殺皇族,2個兒子廢殺皇帝,孫子當了皇帝
    不過在中國的歷史上卻有這麼個"史上最牛家族":父親敢殺皇族,2個兒子廢殺皇帝,孫子直接當了皇帝。這群牛人就是開創晉朝的司馬家了。220年,曹丕坐上了龍椅,漢王朝不復存在,魏國建立,而司馬懿也在這個時候得以重用。司馬懿字仲達,有可比肩諸葛亮的才智,因此曹操十分忌憚這個聰明人。曹操老闆活著的時候曾這麼評價司馬懿:這傢伙有"狼顧"之相,不可重用。
  • 激蕩四百年:司馬保不自量力終至覆滅,張寔意外被殺前涼成樂土
    陳安原為司馬模麾下的帳下都尉,以勇猛著稱,作戰時左手持七尺大刀,右手拿丈八蛇矛,因能與士兵同甘共苦,深受部下擁戴。司馬模死後,陳安投奔了他的兒子司馬保。一開始,司馬保很看重他,寵信有加。不料,司馬保的部將張春嫉妒心太過,每天各種讒言污衊陳安有異志,勸司馬保儘早殺了他,司馬保不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