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第一頁是從互相猜忌、搞陰謀和耍手腕開始的。——米·左琴科(蘇)
文章分類|歷史奇聞
文章字數|1562字,閱讀約4分鐘
三國時期司馬懿是最能忍也最能活的權臣,他從年輕的時候就不斷裝病,以這種方式避免了很多危機,然後熬死了曹操、曹丕、諸葛亮等領袖和對手,又發動了高平陵事件將權力從曹家轉移到了司馬家。司馬懿死後,司馬昭上臺,曹家皇帝成了傀儡。曹不甘心這樣下去,於是發動政變,帶著一幫烏合之眾打出了皇宮,首先遇到了司馬昭的弟弟司馬規。司馬允當時在屯騎擔任校尉,是北軍五將之一,麾下精銳騎兵。司馬不知如何應對,乾脆跑了。曹大遇到第一個對手,沒動刀槍,對方就望風而逃,看上去形勢很好。
這時,已經有人向司馬昭報告了皇帝政變的消息。司馬昭很驚訝,他不是怕皇帝政變成功,而是怕事情搞大了,不好收場。最好的辦法是在宮中截住皇帝,事關重大,他把這件事交給了最信任的賈充去辦。
賈充趕到皇宮,正好皇帝帶人殺出,他連忙下令部隊迎擊,截住了皇帝。沒想到士兵們見天子殺人,誰也不敢出手,不把皇帝置於死地,這就是滅門之罪。皇帝一衝上去,大家都往回跑。
賈充
時為太子姓的成紀見眾人都不敢動,躲著皇帝,便問賈充:"急,你有什麼事?"賈莊翻了個白眼,對成紀說:"養你為禽獸,正是今日之謂,今日之事,不必問也。"這是什麼意思?非常模糊。程姬問他怎麼辦,賈充說什麼也不問。程姬認為得到賈充的允許,就可以殺了皇帝。於是成濟帶著衝鋒陷陣,揮舞龍戈,一把長矛,就把皇帝曹植給打死了。他以為自己立了大功,卻不知道大禍臨頭。
司馬昭以成績為替罪羊,屠戮全族。
當司馬昭趕到的時候,皇帝已經被刺死了,不由得"大驚,自倒在地",癱倒在地。我想,司馬昭不想殺皇帝,為什麼要殺呢,曹操是傀儡,掀不起大浪。當時他撲倒在地,表現出震驚和悲傷,只是在演戲。他怎麼會傷心呢?曹賀如此無知,死了更好。不過,皇帝被殺,這可是天大的事,畢竟皇帝是至高無上的,至少名義上如此。這件事,司馬昭給群臣和所有百姓一個合理的交代。該怎麼辦?。
曹一
首先,他要想減輕罪責,就得先給皇帝抹黑。於是,朝廷宣布,曹規不配當皇帝。司馬昭攜郭太后下旨,列舉曹阿瞞數罪,雖人已死,仍得取其帝榮,貶為平民。
然而,無論司馬昭如何抹黑曹氏,終究是弒君,犯天下之逆。如果不找個替罪羊,就沒法交代,弒君之罪,怎麼就沒人背這個黑鍋呢?
誰會成為替罪羊?曹達是成紀刺死的,成紀當然是兇手。問題是,成紀為誰工作?是為你司馬昭!事情到了如此地步,司馬昭也沒得選擇了,成紀你別怪我多心,怪你自己笨。別人都知道離皇帝很遠,你只是個把皇帝捅死的阿哥,你就是弒君的兇手。
於是成紀倒黴了,不僅掉了腦袋,而且全家都被屠殺了。
司馬昭保護了賈充,另立了皇帝。
這一處置結果顯然不能令人滿意。因為程姬只是個小角色,皇帝被殺,只處置了程姬一人,這不是太輕描淡寫了嗎?
至少還有一個重要的人無法擺脫,這個人就是賈充。賈充雖然沒有對成紀說要殺皇帝,但他明確地說:"今日之事,不問也。"這意思太明顯了。程姬來請示,你說什麼都不問,那不等於默認了程姬殺皇帝嗎?如果沒有賈充這句話,成紀有膽量殺你嗎?。
可是,賈充是司馬昭的心腹和智謀,怎麼會殺人呢?賈充被司馬昭寶打倒了,大臣卻被激怒了。
陳泰
最憤怒的是陳泰,他拒絕參加司馬昭主持的朝會。司馬昭想了半天說:"你還想別的",顯然他是不會殺賈充的。他不會自殺。陳泰氣憤地說:"泰言後怎能故態復萌。"
儘管群臣抗議,此時的司馬氏長期把持權力,根基深厚,也是別人無法撼動的。於是,賈充涉嫌弒君的罪行被洗刷乾淨。
曹賀死後,當然要推另一個皇帝。司馬昭選擇了燕王曹禺的兒子曹皇,立他為天子。他改名為曹桓,史稱魏元帝。為了表示對曹之死的歉意,司馬昭還推掉了丞相、晉公和九喜,以表明自己絕不是篡位者。這當然是掩耳盜鈴,因為中國的老百姓都知道"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這裡是《熱愛永遠都在》,青山不改,綠水長流,咱們後會有期。
歷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前進的,有時穿過塵埃,有時穿過泥濘,有時橫渡沼澤,有時行徑叢林。——車爾尼雪夫斯基(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