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昭弒殺曹髦,連親叔叔都表示抗議,司馬昭四招成功洗白

2020-12-23 尋根拜祖

曹髦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被臣子當街弒殺的皇帝,他以玉碎的決絕,讓曹氏先祖的血性,最後一次閃耀。

曹髦是曹丕的孫子,東海王曹霖的庶長子。本來曹家的皇位,無論如何也輪不到曹髦來坐,可自從高平陵事變後,司馬家族掌握了軍政大權,小皇帝曹芳成了傀儡。與此同時,曹氏宗族子弟,都集中於鄴城被監視居住。

不甘心當木偶人的曹芳,想發動Z變幹掉司馬師,結果打虎不成反被咬。曹芳被廢後,曹髦被選中,繼續扮演木偶角色。

不過,這位高貴鄉公曹髦,其實是個很厲害的角色,鎮東將軍石苞,受到召見後向司馬昭匯報,用了一個「非常主也」,來表達對曹髦的敬服。

曹髦即位的時候只有13歲,少年兒童一枚。不過,這位少年郎從到達京城的第一天,就給人們一個耳目一新的感覺。他有禮有節,從容雅致,不卑不亢,處處彰顯著皇家的雍容氣度。

曹髦的這個表現一點不奇怪,他學識淵博,多才多藝,在他短暫的十九年中,留下了多部儒家學術著作,以及眾多詩歌和畫作。很多史學家評論,曹髦頗具其曾祖曹操的神韻。

然而,歷史給他的第一個身份卻不是學者,而是政治家,傀儡政治家,這就是他的悲劇。

曹髦不甘心被貼上傀儡的標籤,在他即位的第二年,一個天大機會擺在他眼前——大將軍司馬師在徵討毋丘儉時,暴亡於許昌!

曹髦靈機一動,立刻下旨:尚書傅嘏率六軍回朝,司馬昭留守許昌。曹髦的小算盤是,只要大軍回到洛陽,他就可以奪回兵權。

不料,已經從司馬師手中結果大將軍印的司馬昭,並不理會曹髦的聖旨,他親率·大軍回師洛陽。曹髦沒辦法抗衡司馬昭,只好違心地下旨,任命司馬昭為大將軍。

這次奪權的失敗,讓曹髦很沮喪。司馬昭順利接管大哥的權柄後,也加快了代曹的準備工作,此後幾年,曹髦被迫對司馬昭多次封賞:大將軍加侍中,都督中外諸軍,錄尚書事;劍履上殿參拜不名;封高都公、晉公,建晉國;加九錫,假斧鉞,假黃鉞......

曹髦很清楚,當司馬昭到賞無可賞的地步時,就是自己禪位的時刻了。甘露五年五月初六,曹髦召來心腹王業、王沈和王經,說出了那句千古名言:

「司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吾不能坐受廢辱,今日當與卿自出討之。」

說罷,他扔下寫好的討司馬昭詔書,令僕射李昭、黃門從官焦伯等人,馬上整頓宮中的侍從、郎官和宦官,拿起武器,準備親自徵討司馬昭。

沒想到王業和王沈是兩個小人,平時圍著曹髦談天說地論學問,講起道德文章來慷慨激昂,大義凜然,到了關鍵時刻,二人立刻露出醜態。他們出了宮,急匆匆跑到司馬昭那裡告密去了。

司馬昭大吃一驚,他怎麼也不會想到,曹髦會以卵擊石,拿出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勁頭跟他槓。他急忙令弟弟屯騎校尉司馬伷,率軍前去阻攔,又令中護軍賈充率軍為後援。

當雞蛋非要跟石頭玩命的時候,估計石頭也哆嗦。曹髦仗劍蹬車,率領一幫比農民軍裝備略強的雜役,出現在司馬伷面前時,司馬伷部下幾百名正規軍,居然被嚇得一鬨而散,把司馬伷孤零零地扔在那裡。

司馬伷傻了,沒見過這種場面啊。虧得賈充即使出現,否則司馬伷恐怕就被曹髦祭旗了。然而,賈充率領的最精銳御林軍,在曹髦親自揮劍砍殺時,也嚇得連連退卻,不敢應戰。

我們不得不說,有時候實力在氣勢面前,表現得不堪一擊。曹髦即便是木偶,但是龍袍在身,讓士兵們握兵器的手,都不由軟綿無力。

一個不知道「死」字怎麼寫的傢伙跳出來,舍人成濟問賈充:主子,接下來怎麼做,您發話。賈充輕描淡寫:晉公白養你們啦,這事還用問嗎?

成濟和他的兄弟成倅心領神會,二人縱馬挺槍,直奔曹髦,對著他的胸口就扎了進去。堂堂大魏皇帝,就這樣橫屍街頭!

自古王朝更迭,末代帝王被權臣弒殺的比比皆是,一般情況下,他們都會讓末帝們「病逝」,以掩人耳目。如今光天化日之下,直接讓皇帝透心涼,怎麼堵得住悠悠之口?司馬昭怎麼辦?司馬昭用了四招:找背書、拉墊背、推責任、裝好人。

第一招:找背書

曹髦慘死,司馬昭首先會面臨朝中政治勢力的反彈。現場第一個表達無聲抗議的,居然是司馬昭的親叔叔司馬孚,他抱著曹髦的屍首,放聲大哭。

司馬孚雖然是司馬家族的核心人物,可是他的立場,卻始終站在曹魏政權一邊。後來司馬炎受禪登基,司馬孚拉著曹奐的手,哭著說:我永遠是魏臣。

司馬昭對這位叔叔頭疼不已,也不敢得罪,只好當佛供起來,不敢招惹。如今曹髦躺在司馬孚腿上,司馬昭躲都躲不開。

好在司馬孚夠理智,他也知道大侄子取代曹魏已經不可阻擋,撕破臉也無濟於事。所以,他只能退而求其次,要求以諸侯王之禮安葬曹髦。司馬昭心裡樂開了花,成交!

第二個表達抗議的是好友陳泰。陳泰是陳群的兒子,陳家與司馬家是世交,跟司馬孚一樣,陳泰對司馬師、司馬昭兄弟擅權極為不滿。陳泰在朝中的影響力太大,司馬昭需要他出來說話。然而,陳泰閉門謝客,堅決不露面。

司馬昭威逼陳泰的舅舅荀顗(荀彧第六子)出面「請」佛,陳泰不得已,只好充當了司馬昭的工具。陳泰指出,要想平息事端,必須殺罪魁賈充。司馬昭直撓頭,堅決不答應,最後陳泰只好再退一步,要求拿成濟兄弟當替罪羊,司馬昭鼓掌起立。

有司馬孚和陳泰做背書,朝中其他大臣,也只好把一腔怒火壓在心裡。

第二招:拉墊背

倒黴的成濟、成倅兄弟,做夢也沒想到,他們主動為主子排憂解難,到頭來卻成了棄子。哥倆不服罪,當抓捕人員到來時,他們脫光衣服,跳上房頂,高聲喊冤,大罵司馬昭背信棄義。

抓捕人員火了,直接搭弓放箭,把他倆射成了刺蝟。其實司馬昭還算厚道,只殺了哥倆,沒有禍及他們的家人。既然願意當走狗,就該徹底一點嘛,何必臨死都讓人看不起!

第三招:推責任

接著郭太后這面召之即來的大旗,又發揮了作用,她被迫寫下詔書,大意如下:

「曹髦真不是人吶,我算是瞎了眼。對他我早就失望了,幾次跟大將軍說要廢了他,都是大將軍仁厚,說還要給他機會。後來這傢伙喪心病狂,居然拿箭射我的宮殿,又要毒死我。被發現後他居然帶兵闖宮要殺我。多虧大將軍及時發現才救了我。他混在人群中,被士兵誤殺,純屬咎由自取。我宣布廢除他的皇帝資格,以平民之禮安葬。」

一道詔書,把曹髦描繪成十惡不赦的魔鬼,司馬昭倒成了好人,仿佛他不出手,曹髦就成了弒母的惡棍。

接著司馬昭又殺了王經:就是這傢伙,挑唆皇帝不學好,才導致今天的局面!

王經冤吶!曹髦跟王經、王業、王沈商量討伐司馬昭時,王業和王沈當面贊成,轉身賣主,而王經則堅決反對曹髦的這個做法,他說你這麼做不是治病而是加重疾病。曹髦不聽,王經獨自離開。

可是王經沒有拿曹髦賣錢,司馬昭很不爽,於是把他當作曹髦的幫兇推了出去。

第四招:裝好人

案發後,司馬昭不早不晚地出現,哭得比司馬孚、陳泰還要傷心。可惜他沒看過《紅樓夢》,如果加上一句:「曹弟弟,愚兄來遲了!」說不定會被評為「感動魏國年度人物」。

除了殺成濟兄弟外,司馬昭還找藉口,殺了好幾個反對派,理由是:他們在事發當天,救駕不力,必須從嚴從重處理。

接著司馬昭又「請求」郭太后:曹髦畢竟當過天子嘛,雖然對不住您,您還是開開恩,收回成命,以王禮安葬他吧。

處理完曹髦的後事,司馬昭立刻宣布,擁立曹操的孫子,燕王曹宇之子曹奐為帝。曹奐的上位,讓人們立刻淡忘了曹髦之死,似乎還能說明一件事:你們看,我司馬昭哪有什麼野心,還不是曹家打工嘛,我的心都操碎了,命苦啊!

相關焦點

  • 三國演義中,司馬昭部將成濟弒殺魏帝曹髦,為何蜀漢可以興師問罪
    司馬昭這個時候已經殺了魏帝曹髦,並且司馬代魏的進程已經進入到關鍵時候,司馬昭這個人有能力,有野心,有計劃,有謀略,正在進行司馬代魏的進程,如同當年的曹操封公稱王一樣,走著同樣的流程,如果曹魏內部沒有激烈的反對,那司馬昭大概率就要成功。
  • 司馬昭弒殺曹髦,讓後人晉明帝也羞愧?這只是歷史的片面解讀.
    唐太宗李世民親筆撰寫《晉書》時,就認為此舉是:【晉明掩面,恥欺偽以成功;石勒肆言,笑奸回以定業。雖自隱過當年,而終見嗤後代。】 也就是說,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三父子,篡奪曹魏政權的行為,不但連石勒這個胡酋也嘲笑這是「欺孤兒寡母得天下」,更被他們的後代晉明帝司馬紹引為恥辱,羞而掩面。唐太宗:李世民然而,事實真相果然如此麼?
  • 曹髦死後,為何司馬昭要向陳泰問計,陳泰之說一句話?
    但是很多時候權臣一旦掌握局勢,基本上皇帝很少能夠翻盤成功,除非權臣的基礎不是很牢固。自秦始皇一來,權臣與皇帝就難解難分,但是能夠在史上留名的權臣其實不多,權臣控制之下的皇帝能夠留名更加是非常空難,三國時代的曹髦屬於一個另類,這個被稱為武類太祖、才同沉思的人,碰上的正是權臣司馬師、司馬昭。
  • 司馬師廢皇帝曹芳,司馬昭殺皇帝曹髦,哥哥與弟弟哪個更猖狂?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成語。因此,在很多人眼中,司馬昭就成了亂臣賊子的代名詞。不過,司馬昭並不是司馬懿唯一的比較能幹的兒子,司馬懿還有一個兒子司馬師,其能力不會比司馬昭弱。而之所以司馬師的名氣不如司馬昭,僅僅是因為司馬師死得太早了。
  • 路人皆知的司馬昭,為何在其死後卻臭名遠揚?從這裡就能看得出來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這個成語其實是出自魏武帝曹操的曾孫,也就是魏國的第四位皇帝曹髦之口。司馬昭是權臣司馬懿的第二個兒子,自從曹氏家族的曹爽被司馬懿誅殺後,他就成為了朝廷中舉足輕重的人物。正元元年(254年),司馬昭的哥哥司馬師將皇帝曹芳廢掉,改立年僅十三歲的曹髦為帝。曹髦尚且年幼,國家大事都只能聽司馬師和司馬昭兩兄弟的。
  •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馬昭弒君
    司馬懿死後其子司馬師在篡魏這條路繼續走下去,司馬師只掌控了魏國四年的時間就廢掉了登基16年時間的曹芳(當然曹芳也反抗過了,都寫了詔書準備廢掉司馬師,但是沒成功。)司馬師對司馬家的功勞是在政治上剷除了中書令李豐和外戚張緝。這兩人密謀發動政變推翻司馬師。(曹芳因此被廢)同時平定了毋丘儉、文欽之亂。
  • 學問上的名士,道德上的小人,司馬昭心腹鍾會真的謀反嗎?
    但是司馬昭也沒想到鄧艾偷渡陰平直搗成都城下,蜀漢君臣一時驚慌失措亂了方寸,打開城門君臣齊降,一舉把蜀漢滅了!這個結果太意外了,司馬昭愣了!這個功勞可是連他司馬昭都達不到的,鄧艾回來可怎麼封賞他?這不世之功,封無可封。怎麼面對鄧艾、鍾會這兩個大功臣。
  • 司馬師死後,曹髦耍了個小心眼,司馬昭率兵回京,曹髦才慌了
    嫡長子的作用很關鍵,尤其是在東漢晚期這種講究門第出身的時代,嫡長子就是一個家族的家長,都是需要重點培養的。無論是承襲祖上的爵位,還是出仕之後的升遷,基本上都要動用全部的家族社會資源去重點培養,只有他成功了,其他人才能跟著他一起雞犬升天,如果他失敗了,那麼其他人都會被他牽連。
  • 司馬師之死是曹髦的機會,他明晃晃地奪權,想要重演高平陵之變
    曹髦是魏文帝曹丕之孫,東海王曹霖之子,高平陵之變後,司馬氏掌控了曹魏政權,曹魏宗室都被司馬氏控制起來,在司馬師廢掉曹芳後,曹髦被扶立為帝,誰都知道,曹髦僅僅是一個傀儡而已,和當初的漢獻帝沒有多大的差別。
  • 【三國夜話】家族風雲之司馬世家——晉宣帝司馬昭
    恐怕這是司馬家族的家風家訓吧,司馬懿那一代的像司馬朗、司馬孚以及司馬懿自己,也都是在這個歲數左右進入官場,估計都是飽讀《論語》出來的,將「三十而立」這句話奉為圭臬。啥事沒有,就過了10年,一些小小的起落,根本不值一提。10年後的司馬昭,經歷了人生當中的第一件大事——高平陵之變。
  • 曹魏最後一位皇帝:對司馬昭言聽計從,最終得到厚待!
    其中,就筆者今天要說的曹奐,不僅是曹魏最後一位皇帝,也是曹魏最低調的一位皇帝,在曹奐之前,曹芳經歷了高平陵之變,曹髦敢於討伐司馬昭,都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過,曹奐雖然默默無聞,卻最終被司馬氏所厚待。一首先,曹奐,本名曹璜,字景明,正始七年(246年)出生在燕國都城薊縣(今天津薊州),魏武帝曹操之孫,燕王曹宇之子。
  • 倆兒子都是人才,司馬師是否比司馬昭強
    司馬懿是真的會生啊,生了一堆兒子裡,頭兩個就都不是省油的燈。司馬師和司馬昭全部都是陰險毒辣之徒,難怪司馬家能夠奪取皇權了。司馬師這輩子最輝煌的,那就是廢掉了曹魏皇帝曹芳。而司馬昭比司馬師更加過分,他居然殺掉了曹魏皇帝曹髦。這哥倆輔佐司馬懿一路走到奪權,此後他們倆又相繼掌權。要不是司馬師沒有兒子,這倆貨之間肯定也有一場精彩的較量。
  • 曹髦討伐司馬昭失敗,若成功能改寫歷史嗎,271年後元子攸是榜樣
    ,上至皇帝朝堂之上,下到地方軍隊之中,無一不是司馬氏安插的親信,誰都能看出天下就掌握在司馬昭手中,就連曹髦所信任的王沈、王經、王業三個人,王經勸曹髦不要造反,否則禍患難測,而王沈和王業乾脆直接當了叛徒,向司馬昭告密,不就是他們認為司馬昭掌權,皇帝只是個傀儡嗎?
  • 曹魏最有風骨的傀儡皇帝——曹髦: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而在後續的傀儡皇帝中,有一個最有魏武雄風的皇帝,就是曹髦。曹髦不甘心被司馬昭架空,率兵對抗司馬昭,最後被司馬昭的黨羽格殺。下面小編就來聊一聊這件事。司馬氏掌控朝政的過程在甘露五年(即公元260年)四月,曹髦封司馬昭為晉公,加九錫。在《晉書》中記載,這次封賞司馬昭像往常一樣拒絕了;而《三國志》中卻沒有這樣的記載。不過不管怎麼說,這都能提現出當時司馬昭篡位的時機已經成熟,封完晉公之後,接下來大概就是藉助一些功勞進位晉王,然後群臣勸進了。
  • 成濟刺死魏帝曹髦不知道會成為替罪羊嗎?如果知道該如何自保?
    ,選擇了面對權臣的最直接也是最慘烈的方式,就是自己親自拿劍帶隊討伐司馬昭,率領僅有也是只能控制的幾百個宮廷宿衛去討伐權臣司馬昭,一開始的確挺順利的,大家一看好傢夥是皇帝帶隊,都不敢動手,像司馬昭的弟弟屯騎校尉司馬伷極其部下,一看到是曹髦帶隊嚇得都逃走了,但是遇到了司馬昭的心腹賈充帶人過來以後,這招就不好使了,結果是皇帝曹髦在光天化日之下被賈充的部下成濟刺死,曹髦是連司馬昭的面都沒有見到就被殺死了。
  • 為什麼曹髦會評價「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馬昭可能沒那個心
    這不僅跟他的日常行事有關,更大的原因在他老爹和親哥身上。司馬昭之心,嚴格來說換成司馬氏之心更為恰當,司馬氏一族,從司馬懿到司馬炎,把逆賊給演了個透徹。父親司馬懿發動政變,哥哥不僅是個殺人狂魔還親手把皇帝皇帝給廢了,輪到他的時候,他們司馬家已經被打上了亂臣賊子的標籤,斷無回頭的可能了。
  • 讀《資治通鑑》1172——成濟刺殺曹髦
    (季姓家族世代相傳,把持魯國政府,姬裯忍無可忍,於前517年跟國務官【大夫】郈姓家族、臧姓家族聯合進攻季孫如意;季孫如意反擊,姬裯軍敗逃走,投奔齊國,從此流亡在外,而於前510年,在乾侯【河北省成安縣東南】逝世。)而今,權柄握在司馬家族之手,為時已久,無論中央及地方,都願為司馬家效死,他們不懂得逆順的道理,並不是最近才如此。而且,皇家禁衛軍為數寥寥,武器盔甲,都十分脆弱,陛下用什麼討伐?
  • 曹髦為何執意出宮討伐司馬昭?其實是他自己如此
    大臣們一聽都大驚失色,其中王經苦勸曹髦說:「司馬昭竊取大權已經很久了,如今宮內空虛。陛下這樣做不是想除去病痛,而是讓它變得更為強大厲害啊!」曹髦不聽,他拿出討賊的詔書狠狠的丟在地上表示一定要跟司馬昭拼個魚死網破。曹髦跟大臣說完就進宮去找郭太后。
  • 成濟弒君是賈充自做主張,還是司馬昭指使,為何連皇帝也敢殺
    意思是曹髦的文學才能與當年的曹植一樣,而軍事才能與當年的曹操一樣,這是一句很高的評價,事實上曹髦的確稱得上是文武雙全的皇帝,其能力不亞於曹睿與曹丕,但其衝動的結局讓人懷疑曹髦此舉根本就不是什麼誅殺司馬昭,就算沒有人告密,曹髦的實力都不足以殺司馬昭,而更像一種主動的自殺行為,明知這一去可能無法再活,曹髦仍然去了,這就是曹髦以自己的死來阻止司馬昭代魏的進程。
  •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為何說曹髦是史上最有骨氣的傀儡皇帝?
    在一輛破碎的輦車前面,是一具身著皇帝袍服的屍體,一張稚嫩的臉孔下是一枝穿透身體的鐵矛,他就是曹魏的小皇帝曹髦。公元260年6月1日夜,魏國第四任皇帝曹髦召見侍中王沈、尚書王經、散騎常侍王業,說:「司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吾不能坐受辱廢,今日當與卿等自出討之。」三人聽後大驚失色。王經勸告說:「司馬家掌握大權已經很久了,陛下無兵無甲,宮中連宿衛都空缺,怎麼討伐?如果去討伐必將遭致大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