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零跑」 探索「智治」鹿城積分「掌上辦」服務60萬新居民

2020-12-26 浙江城鎮網

  通過手機點點,沒有溫州戶籍的市民也有望把孩子送進心儀的學校。記者昨天從鹿城區新居民服務中心獲悉,短短半年多,已有近3000名新居民子女通過積分解決了上學問題,其中多數新居民通過手機「掌上辦」辦理。

  鹿城區共有外來戶籍的新居民約60萬人。今年以來,鹿城區新居民服務中心結合「最多跑一次」改革,圍繞打造「整體智治」的現代政府推出了新居民積分「掌上辦」服務。這一新舉措,讓在鹿城工作生活的新居民享受到了「零跑」服務,也讓鹿城該項工作實現了全市領跑。

  參與無償獻血、申報職稱、技能培訓……

  竟能抵上一套學區房

  「不用買房,也不用落戶,孩子的讀書問題就解決了!」重慶籍新居民胡女士是我市一家企業的人事專員,她和丈夫都在溫州上班,7歲的兒子過去在老家和長輩一起生活,「今年孩子要上小學了,我們希望把他接到鹿城念書,方便照看。」

  從鹿城區新居民服務中心發放的宣傳冊上,胡女士了解到新居民子女積分入學的政策,決定去試試。

  「我來溫10多年了,參加過6次無償獻血,還是鹿城民兵的一員,獲得過優秀民兵等榮譽。」胡女士說,以前參與這些活動只是希望能夠幫助他人,為第二故鄉多做點貢獻,沒想到這些都成了積分的重要加分項。

  胡女士說,因為工作比較忙,起初她擔心申報會不會很麻煩,「想不到現在申請積分這麼方便,我把獻血證、榮譽證書用手機拍照上傳,幾天後分數就加上來了。」加上保育員、茶藝師等技能證書得分,到今年5月,胡女士的積分已經高達131分,她的孩子也因此獲得了南匯小區的入學資格。

  來自湖北黃岡的張先生是鹿城一家裝修公司的項目經理,他的女兒今年9月份同樣通過積分順利入讀溫州市南浦實驗中學惠民路分校。

  「孩子小學也是在溫州上的,接下來的初中該去哪讀,我們心裡一直沒底。」張先生一家住在市區上陡門,他希望孩子能夠就近前往南浦實驗中學惠民路分校入學,「要是買學區房的話,至少要100多萬元,這件事讓我一直很發愁。」

  今年上半年,張先生從女兒學校獲悉新居民積分入學的政策。「積分越高,孩子選擇學校的餘地也更大,更有機會就近入學。」作為一名建築技術人員,張先生擁有中級職稱,還獲得過多個實用新型專利,這些加分項最終幫他以高分獲得優先安排就近入學的機會。

  新居民積分申報流程持續優化

  未來還將享受到更多福利

  鹿城區自2012年開始推行新居民積分制管理,根據學歷職稱、誠信記錄、實際貢獻和社會融合度等為新居民累積分值。達到一定分值的新居民,可以在子女就學、住房保障、就業扶持、社會救助等公共服務獲得更優待遇。

  「積分申報以前主要是前往鄉鎮、街道辦事窗口辦理,或者通過電腦『網上辦』。」鹿城區新居民服務中心副主任朱達江告訴記者,在鹿城工作的新居民人數龐大,考慮到許多人不便請假申辦積分,且電腦的擁有率也不高,該中心於年初開始探索積分「掌上辦」,為新居民提供更便捷的服務。4月15日,面向鹿城新居民的「浙裡辦」APP新居民積分管理小程序正式上線,率全市之先實現積分管理「零跑」。

  「有了這個平臺,新居民資料填報、上傳和積分查詢都可以在手機上實現,而後臺也會在第一時間予以審核賦分。」朱達江介紹,截至10月底,通過「掌上辦」等方式共收錄積分申請件3150份,完成受理審核2907份。其中積分就讀小學1943份,積分就讀初中964份,幫助近3000名新居民子女解決了就學問題。

  據介紹,下一步,新居民積分的作用還將進一步擴大,有望逐步應用於住房租賃補貼、城鄉居民醫保、旅遊景點門票優惠等方面。為了讓更多市民了解積分「掌上辦」業務,實現一次都不用跑,鹿城區新居民服務中心通過媒體以及張貼海報、分發宣傳折頁、社區設攤等線上線下方式開展一系列積分制管理宣傳,累計受眾超10萬人次。

  該項便民服務的推出,受到了新居民群體的好評,並被溫州市流動人口服務指導中心作為典型經驗在全市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工作人員培訓會上予以推廣。

  在持續拓展積分管理深度和廣度的同時,今年以來,鹿城區新居民服務中心還圍繞打造「鹿城•我們共同的家」品牌,為更多的新居民送去各類服務。

  通過聯合相關部門、街鎮,新居民服務中心累計開展困難新居民、建築工、環衛工、新居民子女等大型慰問活動5場次,為600餘名新居民送上黨和政府的關懷。

  每年寒暑假,都會有大批新居民子女來溫和父母團聚。利用這一契機,鹿城區新居民服務中心指導各新居民所積極開展新居民子女「冬令營」「小候鳥」等活動,僅今年就已舉辦15次,惠及300餘名「小候鳥」。該中心還編發了4期《新居民服務工作指導意見》,向新居民宣傳防疫、平安、文明、普法等,並舉辦各類新居民活動80餘場次,切實讓在鹿新居民感受到家的溫暖。

  今年上半年的疫情防控、復工復產期間,給不少新居民返溫、就業等帶來許多困難。鹿城區新居民服務中心積極發揮平臺作用,依託「鹿城新居民」公眾號發布防疫、復工信息600餘條,並向46萬人次新居民發送視頻簡訊,通報鹿城區疫情防控及復工復產動態,引導大批新居民及時回到崗位。

  為倡導婚事簡辦新風尚,8月25日,鹿城區還專門舉辦了一場新居民集體中式婚禮,8對新居民在溫州收穫愛情和幸福。

相關焦點

  • 澳門居民可「掌上辦」珠海社保
    南方日報訊 (記者/黃鶴林)15日,珠海、澳門兩地聯合舉行「澳門居民珠海社保『跨境辦、一站辦』業務籤約暨『掌上辦』上線啟動儀式」,在珠海現場體驗首筆跨境辦理社保業務的澳門居民黃先生感慨,此前家裡人辦理珠海社保要來回跑幾個單位,20多個工作日才能辦好
  • 日照市政務服務管理辦公室 關於在疫情期間推行「網上辦、掌上辦...
    日照市政務服務管理辦公室 關於在疫情期間推行「網上辦、掌上辦、預約辦、自助辦」的公告 廣大市民朋友:        市政務服務大廳是為企業群眾提供審批服務的公共場所,人流量較大,是疫情防控的重點區域之一。
  • 澳門居民參加珠海社保可「掌上辦」
    澳門居民可以通過APP「掌上辦」珠海社保業務。12月15日,澳門居民珠海社保「跨境辦、一站辦」業務籤約暨「掌上辦」上線啟動儀式在珠海舉行。據市社會保險基金管理中心主任張國斌介紹,此次與中國銀行珠澳的三家分支機構攜手合作,澳門居民線下可在中國銀行澳門分行8個網點「跨境辦」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參保等10項社保業務,在中國銀行珠海分行6家網點及橫琴自由貿易區分行「一站辦」申領社會保障卡,選定門診統籌定點等多種業務;線上還可以通過中國銀行手機銀行APP「掌上辦」珠海社保業務。
  • 澳門居民可「掌上辦」珠海社保 涵蓋養老保險等61項業務
    15日,珠海、澳門兩地聯合舉行「澳門居民珠海社保『跨境辦、一站辦』業務籤約暨『掌上辦』上線啟動儀式」,在珠海現場體驗首筆跨境辦理社保業務的澳門居民黃先生感慨,此前家裡人辦理珠海社保要來回跑幾個單位,20多個工作日才能辦好,「今天一趟全搞掂!」
  • 澳門居民珠海社保實現「跨境辦、一站辦、掌上辦」 「足不出境...
    12月15日,珠海、澳門共同舉行澳門居民珠海社保「跨境辦、一站辦」業務籤約暨「掌上辦」上線啟動儀式。即日起澳門居民可以「足不出境」隨時隨地暢享優質、高效、便捷的珠海社保服務。推進跨境通辦,促進珠澳民生深度融通12月15日,「80後」黃盛茂成為中國銀行珠海分行珠海社保卡「一站辦」的首位澳門居民。
  • 即日起,珠海61項社保業務澳門居民全部「掌上辦」
    12月15日,澳門居民珠海社保「跨境辦、一站辦」業務籤約暨「掌上辦」上線啟動儀式在珠海舉行,這標誌著即日起澳門居民可以「足不出境」和「隨時隨地」暢享優質、高效、便捷的珠海社保服務。;線上還可以通過中國銀行手機銀行App「掌上辦」珠海社保業務。
  • 寧波:一把門鎖背後的鄉村「智治」探索
    原標題:一把門鎖背後的鄉村「智治」探索 近日,在寧波餘姚市泗門鎮謝家路村一出租房外,外來務工人員吳以霞拿出手機,在屏幕上點了點,門就打開了。「現在連開門都智能化,再也不怕丟鑰匙了。」她欣喜地說。
  • 澳門居民足不出境可辦珠海社保服務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錢瑜 圖/受訪者供12月15日,珠海市社會保險基金管理中心、珠海市社會保障(市民)卡管理中心和中國銀行澳門分行、中國銀行珠海分行、中國銀行橫琴自由貿易區分行共同舉行澳門居民珠海社保「跨境辦、一站辦」業務籤約暨「掌上辦」
  • 領照即開業、交房即交證 今年「一件事一次辦」要實現掌上辦
    華聲在線4月1日訊 日前,省政府辦公廳印發《湖南省2020年政務管理服務工作要點》,公布了主動服務復工復產、持續深化「一件事一次辦」改革等7項工作要點,明確提出200件「事」將逐步推行跨縣辦理、跨市辦理、跨層聯辦、全省通辦;加快移動端應用,實現「一件事一次辦」掌上辦。
  • 浙江瑞安推進不動產登記「整體智治」綜合創新改革
    瑞安市不動產智慧登記在線服務平臺的運行,做到了全流程、全地域、全天候「不打烊」服務,實現全程「跑零趟」,這是瑞安推進不動產登記「整體智治」綜合創新改革的縮影。自實施不動產統一登記以來,瑞安抓創新優服務,特別是今年以來,全力實施不動產登記「整體智治」綜合創新改革,全方位加快不動產登記數位化轉型。
  • 老百姓最關心的「事」,掌上輕鬆辦
    湖南發布第三批「一件事一次辦」事項目錄,同步上線微信小程序——最關心的事,掌上輕鬆辦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唐亞新開燒烤店、開農家樂、二手車過戶……老百姓最關心的「事」,又有96件可以「一件事一次辦」了,並且今後只需動動手指,掌上輕鬆辦。
  • 錢塘新區河莊街道推行「無窗口」辦事服務大廳
    浙江在線11月23日訊(通訊員 高盈盈)「E腦治村」實現「掌上辦」,便民服務智慧化。「呀,現在都這麼方便了,在我們公司就可以查詢社保信息了啊。」居民李先生因為買房需要提供一些證明材料,急匆匆地趕到街道辦事服務大廳。在綜合自助機上,在志願者的引導下,通過刷身份證、人臉識別之後,馬上就拉完了所需材料。
  • 「整體智治」下的浙江:「數字」詮釋「以人民為中心」
    「整體智治」背後,即是以數字之高效、精準、追溯過去、預測未來等強大優勢,構建治理新平臺、新機制、新模式。而一切的核心,無不蘊含著「以人民為中心」的初心使命。「整體」:讓百姓少跑腿的「新平臺」民生無小事。多年來的政府數位化轉型過程中,浙江錨定全局謀劃藍圖,亦將關乎百姓的每件小事「記掛於心」。搭建新平臺,優化辦事流程,是浙江邁向「整體智治」的關鍵一步。
  • 福州市行政(市民)服務中心暫停窗口服務!辦業務要……
    >全面推行 「網上辦、掌上辦郵寄辦、就近辦」審批服務模式!為進一步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有效減少人員聚集和阻斷疫情擴散,經研究,自2020年2月3日下午起,暫停福州市行政(市民)服務中心窗口現場服務,全面推行「網上辦、掌上辦、郵寄辦、就近辦」審批服務模式。
  • 掌上生活APP:積分模塊設計分析
    我們無從得知積分模塊的運營狀況,單從MAU及非信用卡用戶獲客角度看,「統一積分計劃」執行的效果良好,2019年掌上生活MAU約為4664萬,同比增加18%,非信用卡用戶累計增長1168萬。2018年流通卡數為8430萬,因一戶多卡為常見現象,因此真實流通客戶數為5802萬,而此時APP累計用戶數為7002萬,除去非信用卡累計用戶數1707萬,即本行信用卡累計綁卡用戶數為5295萬,APP綁卡率為91.3%。APP綁卡率超過九成,這也意味著APP獲客已經難以從本行信用卡用戶中挖掘,現有增長模式遇到了天花板。
  • 只隔離病毒不隔離服務 青島市市北區推行政務審批網上辦模式
    信網2月5日訊「您好,我在春節前設立了一家新企業,現在網上已經顯示已辦結,我現在可以到大廳現場領取執照嗎?」市民張先生正在通過市北區行政審批服務局的「微信幫你辦」公眾號諮詢現階段業務該如何辦理,看到客服人員回覆說可以通過郵遞的方式收到自己的執照,張先生滿意的連聲稱讚。
  • 掌上辦!愛山東App德州分廳已上線122個政務服務應用
    山東德城區的趙先生近日在手機上辦理了異地換領、補領居民身份證,再也不用像往常一樣回老家派出所提交材料、按指紋了,免除了來回奔波的煩惱。趙先生點讚的是愛山東App德州分廳的一個辦理類事項——異地換領、補領居民身份證,主要為居民提供居民身份證的換領、補領業務。這只是愛山東App德州分廳「掌上辦」服務的一個縮影。
  • 裝上「智慧大腦」 杭州下城創新「社區智治」新模式
    」應用場景給杭州市下城區居民帶來驚喜。如何更好地運用雲計算、大數據等數位技術,用「繡花」功夫推動社區治理更高效、服務更精細?今年6月8日,下城區以創建全國街道服務管理創新實驗區為契機,在全省率先上線「社區智治在線」平臺,依託杭州「城市大腦」全面構建「1+8+X」數字駕駛艙體系——1個區級數字駕駛艙、8個街道數字駕駛艙、多個「社區智治在線」和園區數字駕駛艙,由此推動社會治理重心向基層下移,探索出一條「社區智治」的新路。
  • 街道怎樣更好地為居民服務?杭州下城今天開展了一場大討論
    「以往這樣的事,都要老人主動和我們聯繫,或者我們通過表格篩選後上門辦理,服務效率低。現在有了新平臺,誰需要辦殘疾證、老年證等事項都會主動提醒,大大提高了我們的辦事效率。」黃佳霏說。黃佳霏說的平臺,就是「燈芯巷社區智治在線」。今年6月,「杭州社區智治在線平臺——下城平臺」正式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