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手機點點,沒有溫州戶籍的市民也有望把孩子送進心儀的學校。記者昨天從鹿城區新居民服務中心獲悉,短短半年多,已有近3000名新居民子女通過積分解決了上學問題,其中多數新居民通過手機「掌上辦」辦理。
鹿城區共有外來戶籍的新居民約60萬人。今年以來,鹿城區新居民服務中心結合「最多跑一次」改革,圍繞打造「整體智治」的現代政府推出了新居民積分「掌上辦」服務。這一新舉措,讓在鹿城工作生活的新居民享受到了「零跑」服務,也讓鹿城該項工作實現了全市領跑。
參與無償獻血、申報職稱、技能培訓……
竟能抵上一套學區房
「不用買房,也不用落戶,孩子的讀書問題就解決了!」重慶籍新居民胡女士是我市一家企業的人事專員,她和丈夫都在溫州上班,7歲的兒子過去在老家和長輩一起生活,「今年孩子要上小學了,我們希望把他接到鹿城念書,方便照看。」
從鹿城區新居民服務中心發放的宣傳冊上,胡女士了解到新居民子女積分入學的政策,決定去試試。
「我來溫10多年了,參加過6次無償獻血,還是鹿城民兵的一員,獲得過優秀民兵等榮譽。」胡女士說,以前參與這些活動只是希望能夠幫助他人,為第二故鄉多做點貢獻,沒想到這些都成了積分的重要加分項。
胡女士說,因為工作比較忙,起初她擔心申報會不會很麻煩,「想不到現在申請積分這麼方便,我把獻血證、榮譽證書用手機拍照上傳,幾天後分數就加上來了。」加上保育員、茶藝師等技能證書得分,到今年5月,胡女士的積分已經高達131分,她的孩子也因此獲得了南匯小區的入學資格。
來自湖北黃岡的張先生是鹿城一家裝修公司的項目經理,他的女兒今年9月份同樣通過積分順利入讀溫州市南浦實驗中學惠民路分校。
「孩子小學也是在溫州上的,接下來的初中該去哪讀,我們心裡一直沒底。」張先生一家住在市區上陡門,他希望孩子能夠就近前往南浦實驗中學惠民路分校入學,「要是買學區房的話,至少要100多萬元,這件事讓我一直很發愁。」
今年上半年,張先生從女兒學校獲悉新居民積分入學的政策。「積分越高,孩子選擇學校的餘地也更大,更有機會就近入學。」作為一名建築技術人員,張先生擁有中級職稱,還獲得過多個實用新型專利,這些加分項最終幫他以高分獲得優先安排就近入學的機會。
新居民積分申報流程持續優化
未來還將享受到更多福利
鹿城區自2012年開始推行新居民積分制管理,根據學歷職稱、誠信記錄、實際貢獻和社會融合度等為新居民累積分值。達到一定分值的新居民,可以在子女就學、住房保障、就業扶持、社會救助等公共服務獲得更優待遇。
「積分申報以前主要是前往鄉鎮、街道辦事窗口辦理,或者通過電腦『網上辦』。」鹿城區新居民服務中心副主任朱達江告訴記者,在鹿城工作的新居民人數龐大,考慮到許多人不便請假申辦積分,且電腦的擁有率也不高,該中心於年初開始探索積分「掌上辦」,為新居民提供更便捷的服務。4月15日,面向鹿城新居民的「浙裡辦」APP新居民積分管理小程序正式上線,率全市之先實現積分管理「零跑」。
「有了這個平臺,新居民資料填報、上傳和積分查詢都可以在手機上實現,而後臺也會在第一時間予以審核賦分。」朱達江介紹,截至10月底,通過「掌上辦」等方式共收錄積分申請件3150份,完成受理審核2907份。其中積分就讀小學1943份,積分就讀初中964份,幫助近3000名新居民子女解決了就學問題。
據介紹,下一步,新居民積分的作用還將進一步擴大,有望逐步應用於住房租賃補貼、城鄉居民醫保、旅遊景點門票優惠等方面。為了讓更多市民了解積分「掌上辦」業務,實現一次都不用跑,鹿城區新居民服務中心通過媒體以及張貼海報、分發宣傳折頁、社區設攤等線上線下方式開展一系列積分制管理宣傳,累計受眾超10萬人次。
該項便民服務的推出,受到了新居民群體的好評,並被溫州市流動人口服務指導中心作為典型經驗在全市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工作人員培訓會上予以推廣。
在持續拓展積分管理深度和廣度的同時,今年以來,鹿城區新居民服務中心還圍繞打造「鹿城•我們共同的家」品牌,為更多的新居民送去各類服務。
通過聯合相關部門、街鎮,新居民服務中心累計開展困難新居民、建築工、環衛工、新居民子女等大型慰問活動5場次,為600餘名新居民送上黨和政府的關懷。
每年寒暑假,都會有大批新居民子女來溫和父母團聚。利用這一契機,鹿城區新居民服務中心指導各新居民所積極開展新居民子女「冬令營」「小候鳥」等活動,僅今年就已舉辦15次,惠及300餘名「小候鳥」。該中心還編發了4期《新居民服務工作指導意見》,向新居民宣傳防疫、平安、文明、普法等,並舉辦各類新居民活動80餘場次,切實讓在鹿新居民感受到家的溫暖。
今年上半年的疫情防控、復工復產期間,給不少新居民返溫、就業等帶來許多困難。鹿城區新居民服務中心積極發揮平臺作用,依託「鹿城新居民」公眾號發布防疫、復工信息600餘條,並向46萬人次新居民發送視頻簡訊,通報鹿城區疫情防控及復工復產動態,引導大批新居民及時回到崗位。
為倡導婚事簡辦新風尚,8月25日,鹿城區還專門舉辦了一場新居民集體中式婚禮,8對新居民在溫州收穫愛情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