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中秋遇上國慶,就是中國節!中秋的傳統習俗你知道哪些?

2021-02-13 蚌埠新華書店

1、帝王祭祀

最早見於《周禮》,《禮記·月令》上說:「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飲食。」《禮記》上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說明早在春秋時代,帝王就已開始祭月、拜月了。後來貴族官吏和文人學士也相繼仿效,逐步傳到民間。

2、農業豐收慶賀

還有說中秋節的起源和農業生產有關。秋天是收穫的季節。「秋」字的解釋是:「莊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農作物和各種果品陸續成熟,農民為了慶祝豐收,表達喜悅的心情,就以「中秋」這天作為節日。

3、月餅軍糧

也有歷史學家研究指出,中秋節起源應為隋末唐軍於大業十三年八月十五日,唐軍裴寂以圓月作為構思,成功發明月餅,並廣發軍中作為軍餉,成功解決因大量吸收反隋義軍而衍生之軍糧問題。

魏晉樂府《子夜四十歌》中,就有一首《秋有月》描寫道:「 仰頭望明月,寄情千裡光」。

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  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中秋節開始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就有「八月十五中秋節」。傳說唐玄宗夢遊月宮,得到了霓裳羽衣曲,民間才開始盛行過中秋節的習俗。

北宋,正式定八月十五為中秋節,並出現「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的節令食品。

明清兩朝的賞月活動,盛行不衰。「其祭果餅必圓」;各家都要設「月光位」,在月出方向「向月供而拜」。

2008年開始中國大陸將中秋節列為法定假期,如當天與周六周日重合,則在下周一補休一天。

中秋節有許多別稱:因節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稱「八月節」「八月半」;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月夕」;中秋節月亮圓滿,象徵團圓,因而又叫「團圓節」。在唐朝,中秋節還被稱為「端正月」

關於「團圓節」的記載最早見於明代。《西湖遊覽志餘》中說:「八月十五謂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送,取團圓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說:「八月十五祭月,其餅必圓,分瓜必牙錯,瓣刻如蓮花。……其有婦歸寧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團圓節也」。

中秋節賞月賞月和吃月餅是中國各地過中秋節的必備習俗,俗話說:「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月餅一詞,源於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那時僅是一種點心食品。到後來人們逐漸把賞月與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寄託思念。同時,月餅也是中秋時節朋友間用來聯絡感情的重要禮物。

1、嫦娥奔月

相傳后羿到崑崙山訪友求道,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藥,後被蓬蒙惦記威逼,嫦娥不得已吞下不死藥飛升月宮后羿思念妻子,便派人到嫦娥喜愛的後花園裡,擺上香案,放上嫦娥平時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裡的嫦娥。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後,紛紛在月下擺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從此,中秋節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

2、吳剛伐桂

相傳月宮裡有一個人叫吳剛,是漢朝西河人,曾跟隨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錯誤,仙人把他貶謫到月宮,每天都砍伐月宮前的桂樹,以示懲處。這棵桂樹生長繁茂,有五百多丈高,每次砍下去之後,被砍的地方又會立即合攏。李白在《贈崔司戶文昆季》一詩中寫道:「欲斫月中桂,持為寒者薪」。

3、玄宗夜遊月宮

相傳唐玄宗與申天師及道士鴻都中秋望月,突然玄宗興起遊月宮之念,於是天師作法,三人一起步上青雲,漫遊月宮。但宮前有守衛森嚴,無法進入,只能在外俯瞰長安皇城。在此之際,忽聞仙聲陣陣,唐玄宗素來熟通音律,於是默記心中。這正是「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日後玄宗回憶月宮仙娥的音樂歌聲,自己譜曲編舞,創作了歷史上有名的「霓裳羽衣曲」。

4、月餅起義

中秋節吃月餅相傳始於元代。當時,中原廣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統治階級的殘酷統治,紛紛起義抗元。朱元璋聯合各路反抗力量準備起義。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嚴密,傳遞消息十分困難。軍師劉伯溫便想出一計策,命令屬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入餅子裡面,再派人分頭傳送到各地起義軍中,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義響應。到了起義的那天,各路義軍一齊響應。

很快,徐達就攻下元大都,起義成功了。消息傳來,朱元璋高興得連忙傳下口諭,在即將來臨的中秋節,讓全體將士與民同樂,並將當年起兵時以秘密傳遞信息的「月餅」,作為節令糕點賞賜群臣。此後,「月餅」製作越發精細,品種更多。之後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流傳開來。

相關焦點

  • 當中秋遇上國慶——中國節
    原來是「閏月」這位「月老」在為國慶中秋的相遇牽繩拉線!國慶節和中秋節大致19年重複一次,一般來說陰曆和陽曆19年重合一次,(除少部分年份),這是農曆置閏的結果。陽曆是根據太陽和地球的運行規律計算出來的。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圈是365.2422天,也就是365天5小時48分46秒;陰曆是根據地球和月亮的運行規律計量出來的。
  • 中秋節習俗有哪些?來石景山區圖書館了解中秋傳統文化
    花好月圓人團圓為慶祝2020年中秋、國慶喜相逢,石景山區圖書館在10月1日至8日的「雙節」假期中,為期待已久的讀者朋友們推出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快來看看吧!系列成人活動吃月餅、玩兔兒爺、吃團圓飯……你的中秋節習俗都有哪些呢?石景山區圖書館以「月圓京城 情系中華」為主題,通過各種閱讀活動帶你感受中秋節的節日文化。中秋節主題講座特別邀請趙傑教授為大家講解中國節日傳統文化。
  • 我們的節日|這些中秋習俗你知道了嗎?
    今天是中秋佳節,作為中國的傳統節日,在這一天,人們就有賞月、拜月、吃月餅等習俗,這種節日的「儀式感」正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寄託。
  • 【網絡中國節·中秋】中秋,這些習俗和禁忌你知道嗎?
    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或團圓節,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
  • 歡度國慶 喜迎中秋丨國慶中秋,同喜同樂!
    2020年國慶、中秋在同一天迎來了千載難逢的「雙節合一」金秋十月,丹桂飄香當中秋遇上國慶今年的「十一」必定是闔家歡樂、舉國同慶若把名字組合在一起便可以叫做中國節71年來戰爭不斷,中國依舊國泰民安71年來滄海桑田,中國創造繁榮昌盛我親愛的祖國我為你驕傲,更為你自豪何其有幸成為祖國母親的兒女何其幸福擁有祖國母親的呵護
  • 中秋起源、中秋節傳說、中秋習俗
    在長期的歷史進程中,人們在祭月拜月的同時,又出現了賞月的習俗。晉代文獻中已有中秋賞月的記載。中秋節成為固定的節日,大約是在唐代。北宋時期,中秋節已經成為普遍的民俗節日。到了明清,歲時節日中世俗的情趣愈益濃厚,功利性的祭拜、祈求與世俗的情感、願望構成普通民眾中秋節俗的主要形態,中秋上升為與新年、清明、端午並重的民俗大節,節俗活動豐富多彩。「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 中秋|傳統習俗
    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
  • 中國傳統節日中秋習俗的由來
    中秋節,中國傳統節日,為每年農曆八月十五,傳說是為了紀念嫦娥。「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
  • 中秋遇上國慶:國泰民安,家和月圓
    中秋遇見國慶,家與國再次相遇。上次中秋與國慶相遇,還是19年前,下一次要等到2031年。中秋遇上國慶,舉國同慶,闔家團圓。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文化節,又稱團圓節。中秋+國慶=中國節,願:這個十月有雙倍的快樂和幸福。
  • 中秋和國慶碰面的「中國」節,紐西蘭華人展示宣傳中國傳統文化
    紐西蘭惠靈頓統促會慶祝中秋國慶雙節中秋佳節倍思親,國慶更感祖國強。紐西蘭海外遊子以自身在國外幾十年的經歷,訴說著深深體會到因祖國的強大而揚眉吐氣的情形。向當地族裔宣傳中國傳統文化大人小孩臨摹寫毛筆字都很有成就感在節日期間積極宣揚中國傳統文化,架構中新人民友好的橋梁,組織起來搞多項活動,向紐西蘭人民展示中國傳統節日文化中有代表性的特色。
  • 花好月圓 中秋習俗知多少
    又是一年中秋時,今年你準備做什麼呢?除了我們熟知的賞月、吃月餅,中秋節還有哪些傳統習俗呢?農曆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這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是在農曆八月十五。
  • 廈門中秋習俗有哪些 中秋節傳統習俗風俗及由來介紹
    再過幾天就是傳統中秋佳節了。中秋節,又稱為「八月節」「團圓節」(中秋節賀卡寄語祝福語簡單大方 中秋節給長輩老師的溫馨祝福)。在我國,中秋節與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東亞和東南亞一些國家尤其是當地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而在閩南地區,過中秋也有著獨特的風俗。
  • 解鎖「雙節」幸福攻略,濟南育賢一幼國慶中秋雙節活動
    當中秋遇上國慶,今年的十一,必定是舉國同慶、闔家歡樂,若把它們的名字組合在一起,便可以叫做——中國節。來吧,速來圍觀育賢一幼最強萌團。號外,號外,中秋國慶雙節限量版盲盒上線了,小玉兔、「超級月亮」、七彩月餅……一個個泥工手作脫穎而出。
  • 迎國慶,慶中秋——金色誠品幼兒園系列活動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它代表著團圓、吉祥,國慶是大家團圓的節日,當國慶遇上中秋,今年的中秋必定闔家歡樂、舉國同慶、把它們的名字組合在一起便可以叫做中國節!瞧,金色誠品幼兒園在雙節同慶之際進行了「迎國慶,慶中秋」系列活動。
  • 中秋節古代習俗與現在的習俗的變化
    據公開資料顯示,民間中秋賞月活動約始於魏晉時期,但未成習。到了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待到宋時,形成了以賞月活動為中心的中秋民俗節日。《東京夢華錄》記載:「中秋節前,諸店皆賣新酒,貴家結飾臺榭,民家爭佔酒樓玩月,笙歌遠聞千裡,嬉戲連坐至曉」,可見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營業,玩月遊人達旦不絕。
  • 【網絡中國節·中秋】詩吟庚子國慶中秋(上)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繼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特擇選部分詩人詩作,分古體詩(上)和現代詩(下),共賀庚子中秋與國慶。   庚子中秋與國慶同賀  何雲春  星移歲月秋光近,鬥轉煙雲紫氣生。  疫癘初來民聚慧,洪峰過後地豐盈。
  • 國慶中秋,同喜同樂!
    國慶和中秋將至,巧合的是,今年中秋也出現在10月1日這天。天文專家表示,中秋節和國慶節同一天,在21世紀僅發生4次,比較罕見。 歡度國慶 —— To celebrate the fourth of July —— 國慶節節日由來 1949年10月9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召開第一次會議。
  • 2020國慶中秋同一天祝福語怎麼發 2020國慶中秋祝福語精選匯總
    5、十五的月亮掛在天上,淡淡清輝點亮了心房,濃濃的思念伴著桂花香,一份真情在痴痴守望,把這份祝福寫上中秋的月亮,溫暖你的心房,中秋節國慶節快樂!     6、秋分過後是中秋,天氣變涼請添衣;中秋過後是國慶,歡天喜地把假過。秋分中秋遇國慶,大節小節遇一起!願你:快樂節節高,健康節節高,事業節節高!
  • 【文化】中秋節習俗大全,長知識!
    其實,中秋節還有很多大家不知道的習俗和歷史,一起來了解下吧!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時在農曆八月十五,又恰值三秋之半,故名。八月中秋,農作物和各種果品陸續成熟,農民為了慶祝豐收,表達喜悅的心情,就以「中秋」這天作為節日。「中秋」就是秋天中間的意思,農曆的八月是秋季中間的一個月,十五日又是這個月中間的一天,所以中秋節可能是古人「秋報」遺傳下來的習俗。
  • 中秋國慶同一天雙節同慶問候語 微信中秋國慶雙合一祝福句子
    更多中國國慶雙節同慶祝福語:  1.今天是特別的日子,上一次中秋和國慶相遇是19年前,在這個中秋和國慶喜相逢的今天祝國泰民安,闔家團圓!  2.月到是秋分外明,又是一年團圓日,祝您節日愉快,身體安康!  3.送一個圓圓的餅,獻一顆圓圓的心,寄一份圓圓的情,圓一個圓圓的夢。雙節快樂!